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546节
“那不知道戴局长来香港,有何事找我?”杨文东直入主题的问道。
就在前几天,他的助理接到华润方面的电话,说有一位内地来的官员要拜访杨文东,他得知后也很奇怪,为何内地纺织工业部的官员要拜访自己。
在纺织领域,他虽然与伯克希尔有合资工厂,但运营上基本上都是伯克希尔的人在负责,这种非集团核心业务,他一般也不会与合作商争夺管理权,本身自己手下也没有专业人士,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掌控。
反而伯克希尔的人经验丰富,将高端的纺织产品做出来后,对香港的纺织业帮助极大,在有廉价本土原材料后,香港的纺织业,也可以开始逐步进行转型,这也是杨文东给香港高端产业发展的一个机会,毕竟,不可能只有自己维持未来的高端产业,能够多一些高端服装品牌也是好的,哪怕未来香港这里只有设计,没有生产。
不过无论怎么样,这也是内地第一次的正式官员来拜访他,他自然也得慎重。
戴局长顿了顿,问道:“杨先生,你可知道内地如今准备的对外采购计划?”
“听说过,内地准备大规模从海外引进各种设备。”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在50-60年代,内地的核心问题是安全,同时谁也不知道三战会不会随时爆发,加上60年代又与北极熊闹翻了,国防安全方面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整个国家的资源全部投向了重工业;
随着各方面的逐步完善,基本安全有了把握之后,民生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当时国内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有不足,所以国家发展的核心成了改善民生,为此,连“曙光”号载人航天的计划也取消了,因为实在是太耗钱了,“先管地球内,再搞地球外”成了一句经典名言。
而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好,便有了准备大规模采购各种基础民生设备的打算,包括大型化肥厂、化纤厂、石油工厂、烷基苯工厂、发电厂、采煤设备、钢铁轧机设备、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等等设备,总计43亿美元,后世简称四三采购。
这也足以看出,即使内地的经济很穷,但综合财力还是非常强的,别说43亿美元,就算4.3亿美元,现在的杨文东想要拿出这么多现金,也得花费很大的代价。
戴局长笑道:“杨生您知道就好,我这边负责的就是寻找合适的化纤设备,听说杨生与美国的伯克希尔关系不错,那可否作为中间平台,替我们询问一下相关设备生产线。”
“为何要我去问?”杨文东不解问道。
戴局长摇摇头道:“因为我国的对外人员对海外情况很不了解,之前的询问报价,我们基本上确认了,是被严重拉高报价了。”
“这也正常,很多西方的商人的确会这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香港为何能够成为沟通东西双方的桥梁?其实本质原因就是如果东西方直接接触,首先就是文化方面会有很大的冲突,第二就是西方资本家必然漫天要价。
之前内地找到郭贺年,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如今内地这边找到自己,看来也是差不多的事情了。
戴局长接着道:“是啊,我听说香港的纺织工厂,投资成本都不是很高,但我们出去的价格,一对比,就明显不对了。”
杨文东回道:“戴局长,这方面可能有西方资本家漫天要价的原因,但贵方应该要求的是从最开始的石油衍生品,到直接生产出化纤甚至衣服产品,这种整条生产线,价格肯定也是贵很多的;
而且内地人口众多,你们要的设备规模,估计要远远大于香港的设备,这也是不能对比的。”
在西方或者未来工业化之后的内地,投资建工厂,基本上都是只做属于自己产品的一道工艺,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都是采取购买模式,这样会方便很多;
但这种模式,在如今还没有工业化的内地,是行不通的,想做一款产品,就只能自己搞全产业链,不然各种东西靠进口,那成本高的吓人,且以今天的运输效率也很难做到及时;再一个,国家层面还得考虑断供的可能性,所以一切都需要自主。
甚至这些年来,长兴集团在香港很多时候向前端扩张产业链,不是说想什么钱都自己赚,而是都依赖进口,那绝对做不起来,香港又是一个城市,也不能指望其他资本,只能自己动手,而如果是几十年后的内地,他做工厂的话,那绝对学习雷布斯,自己搞个组装甚至全部外包都行,只要监控好质量即可,多简单?
戴局长点点头道:“我明白,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杨生这边的关系,来购买一条合适的生产线,香港这边有着亚洲最大的纺织业产能,对外寻求购买产线,也不算很异常。”
“贵方需要一条年产多少万吨的化纤生产线?”杨文东又问道。
戴局长回道:“去年国内已经分别引进了2条总计18.5万吨的化纤生产线,分别在辽阳与上沪,解决了北方与东面的化纤缺失问题;
这一次引进的目标是6-8万吨,准备放在西部城市,具体哪里,恕我目前还不能告知。”
国内过去的一些事情,其实也不算秘密,毕竟引进生产线,也是需要海外厂家来内地调式的,以香港富豪的能力,想调查轻轻松松,本身也不是国家机密,所以告知也无所谓。
但未来的,还是不能随意透露的。
“行,这件事我会询问一下美国那边。”杨文东想了想,突然道:“戴局长,贵方有没有考虑过购买二手设备?”
“二手的?”戴局长愣了下,问:“为何要买二手的?”
PS:求月票
第701章 投资耐克
杨文东则道:“二手的设备便宜,就是我香港的工厂,用的也是美国的二手设备,在生产方面,效率其实也差不多;
唯一不好的就是可能更容易发生设备损坏或者需要增加维护力量,这方面的成本投入会高一点,但综合来看,还是非常划算的。
现在美国的纺织业被亚洲的纺织业击溃,有着很多廉价的生产线,从其中挑一些质量较好的,比如那种用了两三年的,经过设备磨合之后,跟新设备也差不了多少的。”
“这个.”戴局长一时拿不定主意,道:“这件事我做不了主,需要回去后内部协商一下。”
“行,我这也只是一个建议。”杨文东笑道:“不管是新的还是二手的,我都会找人询问一下,然后贵方自己选择即可。”
戴局长连忙道:“那就多谢杨生了。”
“不客气,能够为内地百姓做一些事情,我也非常乐意。”杨文东回道;
前世的内地人,特别是00年后出生的,生活在物资充裕的时代,对于“贫穷”两个字,几乎是没有概念的;
而这个时代的内地,很多人可能连衣服都没有,衣服、棉被都是家里的宝物,曾经有报道说过,一个家庭几个孩子,但每天只能有一个孩子出去,因为裤子只有一条;
等石油工业有所发展之后,蛇皮袋成了比较廉价的商品,便有家庭将蛇皮袋剪开再封起来,做成衣服裤子,然后再穿在身上;
“补丁”,在80-90年代也都很常见。
待二人走后,杨文东便叫来了魏泽涛,将事情告知了他,与伯克希尔合资的正是长兴实业,虽然不怎么干涉合资工厂,但魏泽涛多少与对方还是有些联系的。
魏泽涛听完后问道:“杨生是想将伯克希尔在美国工厂的一些旧设备卖给内地?”
“有这个想法,美国那边的一些工厂也准备关门了,这些设备根本就卖不出去,还不如我们白菜价买回来,然后转给内地好了。”杨文东又道:“反正本身我们香港也不需要这些设备太过时的,国内正好需要。”
纵然巴菲特能力很强,也很想保留住伯克希尔在美国的工厂,但这是与时代发展逆行,根本就不可能成功,所以越是低端的产业,越容易被淘汰,高端的,相对来说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伯克希尔与长兴实业在香港的合资工厂,主打的还是中高端纺织业的,因为低端的纺织业,香港很早之前就有了,长兴集团也没必要与他们竞争,本身这个市场就已经被卷的没什么利润了。
但内地却是需要这些过时的设备,对他们来说,太复杂先进的反而不好,一个是不太会用,第二越复杂越容易坏,第三就是国内需要先解决“有无”问题,而不是多好的纺织品。
魏泽涛点点头道:“那可以,只不过这件事也不能让伯克希尔知道,要是知道目标是内地,那他们可能还会趁机高价要一笔钱。”
“对,这件事暂时保密,就说我们需要这些设备就行了。”杨文东同意道;“另外也不需要只盯着伯克希尔,美国的很多纺织业工厂都不太行了,关门的关门,迁移的迁移,只要有符合我们要求的,都可以询问一下。”
上一次内地需要糖类,虽然看起来是郭贺年与他一起所为,但主要功劳绝对是郭贺年的,他也不过是适当参与罢了;
如今在这件事上,主力就是他了,如果能够替国内找到产能足够且便宜的产线设备,本身也能小赚一笔,而更重要的是,一旦这层关系有了,那改开之后,这份关系,就会有丰厚的回报;
从前世回顾历史,但凡在改革开放前后帮助过国内的香港富豪,基本上都在国内获得了丰富的回报,比如早期在国内建大学的几位。
魏泽涛答应道:“好的,那我这就先联系在美国那边的同事,先查一下相关资料。”
“嗯,行,不过新设备也询问下,国内也有可能不要二手的,我们也要做两手准备。”杨文东又道;
从经济层面来说,二手的显然更划算,不过有的时候,也会有其他因素影响,所以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做事,反正也只是咨询,花点时间成本就行了。
时间很快来到了七月,原先历史上,也是这个月,李晓龙去世了;
不过直到月底,杨文东知晓李晓龙的新香港电影拍摄完成,也没什么事情发生,于是心也就放下来了;
随着电影拍完,李晓龙也准备离开香港,再返美国,筹备拍摄新的好莱坞电影,毕竟,就影响力与利益来说,即使今天的香港电影已经在亚洲颇有名气,但对比好莱坞,还是差了几个数量级的。
正巧杨文东也准备去美国一趟,于是便一起乘坐私人飞机,前往洛杉矶;
到了洛杉矶后,李晓龙准备直接去好莱坞,杨文东询问道:“下一部电影的内容想好了?”
李晓龙摇头道:“不是,这一次是派拉蒙那边的编剧,根据我的情况,编制了一部电影,按照我们之间的规则,这一次合作的电影剧情,主要由派拉蒙那边负责,不过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也是可以协商的。”
“行,这些事,你们自己决定吧。”杨文东也不再多问;
早期他参与娱乐行业比较多,也是因为需要以自己的资本力量来为娱乐行业打好基础,比如亚洲的院线扩张,培养李晓龙、与美国好莱坞电影公司的合作事宜;
而这些战略性的事宜完成之后,他就基本上不怎么干预了,让市场上的各种能人发挥自己的能力,无论是李晓龙、许冠纹又或者其他前世没有出现过的各路人才,任由这些自己发挥就好了。
只要市场能够给予这些人回报,那这些人必然会全力去赚钱,而身为香港最大的娱乐集团,自然也能分到最大的一杯羹,且也是应得的,毕竟正是因为长兴集团的早期投入才会有香港电影、电视剧、音乐市场的今天;甚至未来以后,香港的娱乐行业也未必会没落。
杨文东则是来到了位于洛杉矶中心的比弗利山五星级酒店,负责美国多项业务的林尤沺也前来,笑道:“杨生,我们在洛杉矶的四季酒店建筑已经封顶了,准备进入装修状态,再过半年时间,就能营业了。”
“还要半年?这个速度有点慢啊?”杨文东回忆了下说道。
林尤沺解释道:“杨生,这美国建筑行业的速度,是比不过香港的,纵然有着各种辅助设备,但人工方面的效率太差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美国,英国那边的四季酒店也是一样,加上最近偶尔又有罢工潮,即使不是建筑工人罢工,可各种公共事业的罢工,对于交通的影响也很大。”
“嗯,也的确没什么办法。”杨文东也是无奈道;
别说他一个外地的资本家,就算是美国本土的大资本,对于工会也是无可奈何,玩不过你我就跑路,于是大量工厂迁移去了海外;
只有少数行业走不掉,比如服务业的建筑工人、码头的工人、或者因为市场在美国而走不了的汽车产业,结果就是美国汽车产业逐步衰弱,因为工会的强势,使得美国的汽车公司大多疲劳应对,在技术层面发展的也不行,最终被日本汽车吊起来打。
可以说,美国汽车行业的衰败,工会占了一半的功劳。
林尤沺接着道:“不过我们的业务是承包给本地公司的,他们会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行,不管了。”杨文东又问道:“我让你查的两件事情,怎么样了?”
林尤沺回道:“我这边已经拜访了不少美国本土的纺织工厂,他们对于出售手中的二手设备也有兴趣,只不过这毕竟不是我们的事情,买什么设备,咱们也决定不了。”
“我知道,先拍摄足够的照片,然后将资料整理好了,然后送回香港,香港那边会给华润的,剩下的事情,就等内地决定就行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件事他会参与,但这种决定权就不干涉了,也不会建议;
这是为人处世之道之中一个重要点,好比正常人不要给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的一些大事情进行建议,比如买车买房,买对了人家不会感激你,买错了,那只会埋怨你。
“好的。”林尤沺接着说道:“另外一件事,我这边已经查到了一家叫做耐克的公司,位于俄勒冈州的比弗顿城市。”
“哈哈,那行,我们去一趟比弗顿。”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前世的世界500强,在最近时代诞生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电子科技企业,又或者连锁超市,这些能投资的已经投资的,有些不确定的,还需要等看看;
而也有一些特殊的,耐克就是其中之一,未来的全球鞋业大王,也是在70年代初诞生的,因此前段时间他就安排林尤沺在美国寻找;
不过这个时代,没有网络,耐克又是一家小公司,林尤沺也是费了一段时间才找到,在这之前,甚至找到了同名公司,但后续都被杨文东否决了。
林尤沺道:“好的,我来安排行程。”
比弗顿也属于美国西部,位置在加州的北方,不过距离还是太远了,足有1000多公里,众人便乘坐飞机前往;
一天之后,杨文东便来到了一间大型店铺之外,看着眼前的商店,杨文东问道:“这就是耐克?”
林尤沺解释道:“对,这就是耐克,耐克公司它并非一家制造业工厂,而是一个零售店,早期他们是代售日本的一家鞋类品牌鬼冢虎公司;
后来因为一些合作矛盾就分开了,于是在去年,耐克就成立了,它的创始人分别是菲尔.奈特以及比尔.鲍尔曼。”
“专注于销售,这的确更符合现代化的经济模式。”杨文东点点头,问道:“那他们的鞋子是哪生产的?”
林尤沺回道:“据我所知,应该还是日本,因为他们二人之前与日本公司有很深的合作,现在创立新公司,大概率还是一样,美国这边虽然也有鞋类工厂,但跟纺织业一样,也都不太行了,成本还高。”
“嗯,那进去看看吧。”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美国的纺织业或者一些低端产业,都被日本同行冲击的厉害,这也导致美国被迫向着本土服务业转型,因此未来的美国巨头新公司,除了电子科技,那就是各种本土服务型品牌了,新的传统制造业,几乎一个都没有。
进入之后,一名与杨文东看起来差不多大的美国鬼佬走了过来,对着林尤沺握手道:“林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你好,奈特先生。”林尤沺也同样握手后,道:“奈特先生,这位就是我的老板杨文东杨先生,杨生,这位就是耐克的创始人菲尔奈特。”
“奈特先生你好。”杨文东立刻握手笑道。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