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569节

  也就是大众特殊一点,靠着机缘与眼光早与内地合作,最终成功占领这个全球未来最大的汽车生产,要不然大众估计都排不进全球前五;

  只有BBA比较特殊一点,靠着高端品牌优势,全球几乎没有对手,即使是日系,在这方面也很难赶超BBA。

  撒切尔叹息一口气,道:“你说的也对,这绝对不是有了渠道就能解决的问题,英国汽车行业的没落,的确是太可惜了。”

  “是啊。”杨文东也没有多说什么;

  汽车行业,是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重中之重的产业,可以说,想维持国家发达,有没有自己的汽车产业非常重要;

  前世的日本与德国,光靠着汽车产业,就能让自己立足于发达国家之位,一个国家很大一部分群体收入都是来源于汽车,而间接造就的就业数量更多;

  如果没有汽车行业,那2025年之后的日本,恐怕就真的只能靠着特殊影视行业谋生了,德国要是没了汽车产业,估计也好不了多少。

  撒切尔接着问道:“杨先生,这汽车行业对于资金的需求可是很高的,你没参与过,最好先做一番调查再决定;我也希望你在英国的投资能够成功。”

  “明白,我清楚我在做什么。”杨文东笑了笑;

  拯救英国本土的汽车产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自己在亚洲这边的销售链,顶多能够适当帮助一点;

  但没人知道,未来的内地即将改开,而改开之后,内地对于汽车行业有特殊需求,迫切的需要外资汽车来内地建厂生产;自己收购了一家英国汽车,那就有这个机会了。

  当然,在技术实力质量方面,整个英国汽车加起来也比不过大众,但这并非多选一,就算大众去了上沪,他也可以去其他城市啊,这么大的内地市场,机会太多了。

  他也没想过取代大众,能够在改开早期,获得一定名气与地位,然后坐等内地经济腾飞,那就足以养活一家中型汽车产业了。

  撒切尔点点头,又道:“汽车行业投资也是很久以后的事情,我们眼下还是要考虑现在的事情,杨先生?”

  “去英国增加投资,也可以,但能不能保证3000人就业,我也不好说,具体还要看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的政策配合了。”杨文东想了想回道。

  在英国投资一家工厂,能够带动3000人就业的话,这就等于在亚洲这边建个万人工厂了,这么大的投资,他自然要谨慎;

  其实市场是一直有的,但他不相信英国那边的生产效率。

  撒切尔思考片刻后道:“那这样吧,你可以对外宣传分批投资,第一批保证千人就业,后面两批,可以等以后再说。”

  “也行。”杨文东爽快答应道;

  毕竟这是未来英国首相的需求,他肯定是会给面子的。

  撒切尔又问道:“那是什么样的工厂?我希望是涉及到高科技的,这样会更有吸引力。”

  杨文东回道:“高科技的话,我可以在英国投资一家晶圆厂、集成电路加工工厂,采用美国最新技术,但光靠这个恐怕很难满足这么多的就业需求;额外我还会投资一些电器工厂。”

  香港其实也已经有圆晶、液晶工厂了,不过几年前的很快就又落后了,但还能用,因为香港这边工业需要的,也不是最高等级的;

  而香港这边继续升级也很麻烦,毕竟本土人才不足、即使有美国那边的帮助,一两年更新一次,这个时间成本就很大了;

  而将最新芯片生产放到英国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英国本土也有很多半导体人才,与美国那边的沟通也方便,无论是语言、距离、文化、时差等等;

  同时也要考虑到如果哪一天美国开始对高尖端设备进行限制,那他也需要有个备用工厂。

  “芯片与家电?那也不错。”撒切尔也满意的点点头;

  作为英国教育部的部长,她对于全球最新科技的进展也很清楚,芯片绝对是重中之重了,家电的话,或许不算最新科技,但也不落后,毕竟,全球大部分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家电的需求还是越来越高的。

  杨文东笑道:“具体计划,我会让人整理出来,很快我就会送到您那边去的。”

  “好,那我就在英国等你的好消息了。”撒切尔回道;

  她也算是英国的高层之一,自然不可能在香港或者亚洲待时间长,来这里也不过是想与亚洲的一些国家高层、顶级富豪达成一些口头合作协议;

  具体未来怎么合作,还是需要以文字的形式确定下来的,这个涉及到海外投资、甚至ZZ投资,文件方面当然准备必然会非常谨慎的。

  撒切尔走后,杨文东便叫来了王志群,将与撒切尔的对话告知了他。

  王志群听完后道:“去英国投资问题不大,本身我们也准备在海外寻找合适的地方,投资冰箱与洗衣机工厂了。

  这两个大型白色家电,利润空间很低,但运输成本却很高,放在欧美本地生产,再就近销售也很合适,不过本来我是优先选择一些欧洲普通国家的。”

  “行,这一块你们自己安排。”杨文东点点头;

  如果不是涉及到新产业、或者非常大的投资,那他一般是不会干涉下面的决定的,在公司运营管理这一块,他其实也并不是很擅长;

  术业有专攻,作为穿越者,他的优势自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插手下面太多的事情,反而会容易出管理问题,甚至他自己也会忙的很累,完全就是没必要了。

  王志群道:“好的,那我立刻去一趟英国,与侯生一起协商扩大投资的事宜,具体资料会在整理完后给您。”

  杨文东道:“嗯,另外跟侯平说一下,以后在英国的事宜,要尽量配合撒切尔,我这边会全力的支持撒切尔,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或者一些涉及资金太大的,那都可以答应,拿不定主意的,就尽快将消息告诉香港这边。”

  撒切尔可以说是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第一个重点投资的ZZ人物了,现在她连党魁都算不上,自己这个时候也可以说是雪中送炭了;

  当然,ZZ人士也是不能完全相信的,但该投资的还是需要投资的,一般情况来说,不到万不得已,这些人也是不会反咬投资人的,这是自绝于政商两界;

  且对于杨文东来说,他需要的也就是相对公平一点的投资环境,以及合适的时候,需要英国作为自己的背景,方便自己的国际投资本身目前的香港也属于半个英资,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且自己在国际投资上也会讲分寸的,不会去投资一些争议很大的特殊项目等等。

  王志群自然明白老板的意思,答应道:“明白,杨生,侯生那边,也会知道该怎么做的。”

  未来的英国,机遇其实还是不少的,但想抓住,却也并非有钱就行,当资本的层面涉及太高的时候,那就不单单只是钱的问题了;

  在这个时代,杨文东也是需要尽量利用好“大英帝国”这个没落的名声,或许也能为自己的事业做点贡献;

  而且合适的时候,他也不会只吃独食,与英国的一些传统企业一起合作,或许也能获得高额的回报了;

  至于汽车产业,现在也不过是给撒切尔一个心理准备而已,即使她成功上任,那也是要到80年代初,自己才有机会染指英国汽车品牌的;

  不过这个时间点倒是很不错,内地刚刚改开,自己这个时候拿到英国汽车品牌,那就是进军内地的机会;

  还有一点,自己在东南亚的汽车零售店投资,也是需要足够的时间的,再过个五六年,自己控制了更多东南亚的零售店,那对于自己的汽车品牌、甚至日系欧系美系的汽车都会有影响;

  如同当自己控制了东南亚的部分院线之后,好莱坞几大电影公司,都给足了自己面子,就是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在亚洲获得成绩。

  时间很快就到了11月底,方先名带着一名中年女子来到了杨文东的办公室,并介绍道:“杨生,这位是吴青兰吴女士,目前东南亚的长兴汽车连锁店,就是她负责的。”

  “杨生,您好。”吴青兰连忙说道。

  “吴女士,你好。”杨文东笑了笑,问道:“你不是香港人吧?”

  吴青兰回道:“我是马来西亚国籍的,祖上也是华人,因为为长兴集团工作,所以也专门学习了粤语,只是还不是很标准,还请杨生见谅。”

  “没事,能够说出来让人听懂就够了。”杨文东点点头,随即道:“让你过来,也是因为我想了解一下,最近汽车零售店业务,在东南亚的发展情况。”

  长兴集团汽车的业务太多了,除了几个一级子公司级别的业务,其他小一点的业务基本上杨文东也是不怎么关注的,一般就是年报的时候,看一下营收或者利润等等;

  不过也要分具体业务,有些业务杨文东规划的时候,就定义成了很高级别,只不过早年必然发展的很慢,所以早期不会很关注,等时间差不多了,那就需要再认真了解看看发展的怎么样了,如果不好那就研究一下为什么,如果好的话,那就需要继续下重资投资。

  吴青兰回道:“杨生,目前我们在东南亚一共有173家汽车零售商店,每一家店也都附带着一个专业的售后维修,基本上可以说是当地最完善的店面,很多人也都默契的认定在我们店中购买,风险是最低的。”

  “嗯,不错,这个运营思路继续经营下去。”杨文东点点头,又问:“不过我们店里出售的汽车种类挺多的吧,售后方面能都搞定吗?”

  这个时代的东南亚,可以看成八九十年代的内地,车子的销售点也是非常少的,同样售后更少,客户买车,最担心的应该也就是售后问题了;

  所以如同美国百思买同样的运营模式,集团在东南亚的汽车零售店布局都是带售后维修的,以保证客户的信任度。

  吴青兰道:“这点没问题,汽车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顶多配件不一样,我们店中基本上都有常用的配件,额外还有专门的仓库,存储一些不常用的部件,如果实在碰到非常偏门的,那就再找厂家,我们与他们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技术层面也是一样,如果碰到了核心的大问题或者搞不定的问题,还是需要汽车厂派人过来的,甚至有些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涉及责任问题,也会由汽车厂的专驻技术人员负责。”

  “嗯,那就好。”杨文东很是满意,随即问道:“这几年时间也才173家,后续的扩张计划是什么样的?”

  吴青兰答道:“过去几年因为各种人员问题、法务问题,所以扩张比较慢,如今也都有了准备,所以后续扩张速度会更快;

  今年我们内部打算购买或者兴建30家新店,后续每年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好,速度还要更加快一点,争取在1980年之前,将数量提高到500家以上,要遍布东南亚各个大城市。”杨文东说道:“汽车零售店不是超市,不需要过度地理位置的集中,就分开来扩张就行了;

  先在大城市站稳脚跟,然后再以大城市为核心,向四周小城市扩张,具体就看当地经济水平了;

  总之,我要尽快让我们集团成为亚洲最大的汽车连锁门店,只有规模越大,那面对那些汽车公司,我们才有更多谈判的底气。”

  如同超市一样,店足够多底气就足,即使是汽车行业也是如此。

  PS:求月票

第740章 岌岌可危的和黄

  “500家以上?”吴青兰听到这个数字后,沉吟片刻道:“杨生,以我们现在的资源,在未来5年建到500家门店,恐怕难度很高;

  这里面不仅仅是我们这边的问题,还需要考虑交通因素、厂家进口因素,并不是有钱就能建成的,除非.我们收购其他门店,然后直接接手他们的资源。”

  这开汽车零售店的要求,是要比一般超市还要高的;

  超市的商品种类虽然很多,但大部分都是小件,即使集装箱不方便运输,那小货车也可以,甚至少数东西用三轮车都行,可汽车的运输,那对于交通基建的要求是很高的,东南亚那边很多地方,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嗯,有道理,那如果收购的话,可以完成我的这个目标吗?”杨文东又问道。

  吴青兰回道:“理论上可以,东南亚每个城市都有不少其他零售汽车店,只是我们如果大规模收购的话,必然会被同行知晓,那他们就极有可能会就地起价、狮子大开口了。”

  旁边的方先名也道:“是的,这种事也很难瞒得住,都是同行,他们之间应该也是有联系的。”

  杨文东想了想道:“那这样,这些零售店应该也有部分是有连锁的吧?那就先从最大的几家连锁店开始,对他们出足够合适的价格,他们愿意卖的话,我们就接手;

  至于消息传出去后,部分人可能会涨价,那就寻求一个平衡吧,只要合适,那适度贵一点也行,本身也是我们收购,那多付出一点代价也是可以接受的。”

  任何行业,不管是股市上的还是其他领域的,只要想要收购,那必然会多付出一点成本,反之如果想出售,那也是一样的逻辑;

  吴青兰答应道:“好的杨生,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行,那就先这样,我需要快速掌控亚洲部分的汽车零售,具体实现的方法,你们帮我解决。”杨文东又说道。

  只有先掌控汽车的终端销售,那他才有可能保证在未来收购英国或者其他国家的某个汽车品牌后,有能力将这个汽车品牌给养活.不谈未来做的多大,但至少得能够运营下去,这是成功的第一步,不然自己都运营不下去了,内地的人也不是傻子,恐怕不会考虑这种要与倒闭的企业合作.

  甚至以后自己如果从金融或者电子行业赚到更多的资本,那也可以去亚洲之外投资汽车零售行业,比如美国、欧洲、中东等等,甚至未来的内地。

  只要资金足够多,那说不定可以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零售店,如此一来,自己在汽车行业说不定都有些话语权了。

  这是自己未来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第一步走好了,才有资格走第二步。

  杨文东又看向方先名,道:“老方,这件事虽然是实体产业的扩张,但必然需要金融方面的支持,你这边也帮助一下,一个是调集一部分资金给长兴汽车零售公司,第二就是利用东南亚的银行金融资源,尽量采用融资的方式进行扩张;

  我需要的不仅仅是销售点,这些店面的物业与土地也是需要自持的,不然以后要是房子人家不租赁了,就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东南亚未来的地产市场,杨文东并不是很清楚,但大概趋势还是知道的,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基本上都是上涨的;

  因为不确定,所以他也不会去投资很多东南亚的地产,除非是新加坡、曼谷等少数他清楚的城市,毕竟总体来说肯定比不过他能够确定的香港、内地或者日本;

  但如果在本地有相关业务,那涉及到的物业还是需要自持的,一方面肯定能够从地产方面盈利,另一方面自己的产业也需要长期稳定的运营,自控物业自然也方便。

  方先名答应道:“好的,杨生,我这边必然会全力帮助吴女士的。”

  “行,那就这样,等下一步你们收购的目标信息确定好了,交给总部进行审核即可,没什么大问题,我这边都会同意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涉及到大的投资,一般就是杨文东制定方向,然后手下执行,但执行之前也会有预案计划,这个预案是要给总部进行审核的,从财务、法务等角度评价可行性、经济性、风险因素等等;

  专业评估结束之后,那就是杨文东这个老板审核,一般也就是看是否符合自己的战略规划,以及金额方面是否有与预期比较大的差距。

  这样的好处自然就是各做各事,也让杨文东从一些繁琐的事务中分出来;

首节 上一节 569/6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