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六零年代,打造百年世家 第98节
男子正是这几年来香港崛起的华人新秀:塑胶花大王李嘉成,女子也是他的表妹庄玥明。
李嘉成放下报纸后,笑说道:“一个很厉害的人,去年还住在寮屋那种地方,一年的时间白手起家,我觉得他的身价,可能都已经在我之上了。”
“怎么可能?报纸瞎说的吧?”庄玥明不可思议说道:“长江实业也都是经过十年努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怎么可能有人在一年内,就能赚到这么多钱?卖白面也不可能啊。”
“如果没看这篇文章之前,任何人告诉我这件事,我也不会相信。”李嘉成将报纸递给了表妹,说道:“但这篇文章上描述他起家的过程,非常合理,你先看看。”
“真的?”庄玥明还是有些不信,但看到自己表哥的样子,于是接过了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过了会,她才缓缓的放下报纸,有些惊讶说道:“原来便利贴是香港的,我倒是从来没想过这一点,难怪你说他的身价在你之上了。”
李嘉成点点头说道:“就工厂规模,或许远比不上现在的长江实业,但这个便利贴太厉害了,市场潜力倒不能说比塑胶花大,可人家有独家专利,只能他一人生产,价格也是他说了算。
不像我们,虽然塑胶花也卖的好,可只能保持一个相对来说不高的利润,不然订单就可能被人抢走。”
虽然长江实业做出来的塑胶花比较漂亮,可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他工厂也逐步自己研发甚至购买其他技术,从而也能造出差不多的塑胶花,顶多差一点。
这就导致了竞争力已经不如以前了。
庄玥明说道:“这有着专利,真是可以躺着赚钱了,但这种发明,不是靠着努力就能成功的,我们没办法模仿这个杨文东啊。”
“不需要模仿。”李嘉成眼神之中,透露着一丝坚强,说道:“这两年公司赚了不少钱,我打算进军房地产行业。”
“地产?这的确不错,只是有把握吗?”庄玥明问道。
“我对比了地产与航运,地产的安全性要好多了。”李嘉成说道:“自从香港其他几家塑胶厂也造出了塑胶花之后,虽然没我们的好,但我也知道了,塑胶花是不可能一辈子赚钱的,就算它的市场会一直存在,但我们已经没有什么独特的优势了。
塑胶产业我们已经做了十年了,但却没做出什么成绩,至今没有一款可以说能够长期稳定的产品,所以我决定转行,正好现在手中也有点钱了。”
庄玥明点点头,说道:“对比航运,做地产的确安全多了,至少房价跌了还是能收租的。”
李嘉成也说道:“对,不过我们还是慢慢来,我虽然知道自己在工厂这一块做不好,但我能看出香港的工业肯定还会发展。
所以我准备先利用现有资金投资工业地皮物业,工业地皮虽然也会受到地产周期的影响,可只要香港工业不衰退,那就不会跟住宅商业一样跌的那么惨。
而且工业地产的租赁都是长期的,这可是非常稳定的收入。”
“双重保护?”庄玥明笑了笑,说道:“这可真是一个好方法,那你打算最近入手吗?”
“再等等,投资地产行业肯定是要跟银行合作的。”李嘉成说道:“廖创兴银行已经邀请我去参加宴会,到时候也会有其他银行代表参加。
我可以先试探一下银行的口风,然后再寻找一家合适的合作银行。”
庄玥明点点头,说道:“这倒是个好方法了。”
李嘉成又看了一眼庄玥明手中的报纸,说道:“我觉得,很快,我就可能与这位便利贴大王碰面了。”
庄玥明笑说道:“那倒不错,你们两个可是最近两年被成为‘实业大王’的人了。”
香港大学。
白玉洁拿着一份报纸,找到了还在看着英文金融书籍的姐姐,说道:“你看看这个?原来那个杨文东,是一个老板,现在还被称为便利贴大王呢?”
“杨文东?”白玉姗放下书籍,有些不理解,接过报纸后看了起来。
不一会后,她才说道:“原来如此,我就说总是感觉他很不一般,但都没敢往这个方向想。”
白玉洁点点头说道:“谁能想到他跟我们差不多大,居然已经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板了,看报纸上说,他的工厂以后要招2000多人,太厉害了。”
“难怪发展的这么快。”白玉姗想了想说道:“便利贴这个东西我也用过,只是想不到居然是香港人发明的。”
白玉洁又问道:“姐,粘鼠板也是他发明的,这东西我们也用过呢,抓到老鼠后直接扔了,这个人还真是会发明东西啊,你说魔方会不会也是他的发明?”
“这?我还真不好说。”白玉姗也有点不敢肯定了。
如果是之前,她敢100%确认,魔方这样的东西肯定是精通数学或者立体方向的人发明的,学历肯定很高;可现在看到了杨文东这一年的成就描述,又没那么肯定了。
白玉洁笑说道:“算了,别说了,姐,反正人家以后可能是香港商界的大人物,我们以后估计想再见一面都难了,别纠结这种事了。”
“也是。”白玉姗也表示同意,她手中的这份报纸如今已经曝光了杨文东的身份,那以后,对方肯定就会成为香港的风云人物了。
而她们这些人,纵然是香港大学的精英,可最多毕业后能够进入香港的大公司做个普通职员,了不得有点能力被看中。
当然,她们两家庭有点优势,不过比起香港的各种“实业大王”,那一样是差距巨大的。
香港的社会之上,“便利贴大王”杨文东,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香港社会,最看重金钱,当一个能够白手起家成就事业的人出现时,必然会成为所有人崇拜的对象。
而身处流量中心的杨文东,这段时间却一直深居简出,在自己家里与工厂之间两点一线的活动,曾经也多次被记者围住,好在这个时代的记者,没有像狗仔队那么疯狂,加上自己身边时刻有着十几个年轻人,轻松就拦住了所有人。
而来到工厂之后,就彻底安全了,与之前的生活一样,没有任何改变。
“咚咚咚”魏泽涛敲门走了进来,笑说道:“杨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杨文东反问道:“新工厂那边进度加快了?”
目前长兴实业内部有两件大事,第一是在建的新的超级工厂,第二就是位于屯门的胶水工厂。
相对来说,后者不是那么急,因为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就是时间问题罢了,且化工厂的基建虽然面积小,但各种管道铺设、安全防护的基建需要更长的时间。
前者的超级工厂重要性就大多了,早一天建起来,就等于早一天开启了印钞机。
魏泽涛说道:“不是,新工厂那边的进度已经在按计划进行了,我们的设备需要上楼,为了安全考虑,不能加快速度,而且在建完之后,还得请一家专业建筑安全公司来验收质量,之后才能进驻。”
“嗯,行,安全第一。”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说的好消息是什么?”
魏泽涛说道:“这几天香港报纸上关于您的报道非常多,但从今天开始,市面上报纸的热度开始下降了。”
“哦,真的,确定吗?”杨文东连忙问道。
他可是不想一直聚集在聚光灯下,特别是现在他又算不上超级富豪,又没有足够的资源来保证自己即使被媒体盯着,也能正常生活,无视一切。
魏泽涛点头说道:“我与明报的沈宝新联系的,他告诉我,您的名气热度虽然还在,但这种热度一般也就几天,几天之后就会下降。
不过,便利贴大王杨文东这八个字已经深入人心了,所以估计全港的很多人都知道了。”
“知道没关系,不知道我照片就行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别说他对照片控制的很严格,就算放出去了,登上了报纸,也没几个人会真的长期记住他的容貌。
前世的香港富豪之中,其实也就李嘉成名气非常大,另外三个,真要是一般人在马路上碰到,还真不一定能够认出来。
魏泽涛又说道:“不过沈宝新也跟我提了,想对您进行专访,您觉得怎么样?”
“专访?”杨文东摆摆手说道:“这个没必要,至少现在也没啥好采访的,我的产业,跟香港普通市民其实没啥关系,说出来他们也不一定感兴趣。
再说,小龙女的事情现在闹的这么大,他还有心情来专访我?”
说来也凑巧,正好杨文东被星系日报曝光的时候,金庸的《神雕侠侣》,也更新到了那一段让所有男人气的吐血的剧情。
于是,跟历史上一样,明报报社仍然被泼油漆了,金镛本人甚至还遭到了帮会的威胁;
要知道这些帮会基本上不会主动露头找有名气的商人或者文化人的麻烦,因为这个群体也是港府拉拢的;
可有可能是太生气了,气的直接放话出来了。
魏泽涛也摇摇头,说道:“我也很郁闷,本来安心的追更,结果碰到这样的剧情,那一天我差点气的把报纸都给撕了。”
杨文东笑说道:“我有个猜测,文人都是喜欢作怪的,有时候就是不喜欢顺着读者,很多文人写的小说故事,都是悲剧结尾,或者跟着小龙女一样,不过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别说现在,就是前世的网文,各种绿主角的小说都会偶然性的出现。
“或许吧。”魏泽涛点点头,又问道:“那我就拒绝沈宝新了?”
杨文东摆摆手,说道:“先不急,明报这种报社我倒无所谓,但金镛这个人名气比较大,我们还是要交好的。
这样,先说我暂时没有接受采访的想法,等以后再说,优先考虑他们,但也要等到小龙女的事情结束,把推迟的锅甩给他们。”
作为穿越者,杨文东可是知道,金镛未来在华人社会的名誉地位,是超过现如今所有香港报社的总和的。
即使有一天自己也做报纸传媒,哪怕做到香港第一,但在这方面,还是比不过金镛的,没办法,人家的小说,基本上每个华人都看过,特别是等电视产业开始发达了,那其身份地位更是会以指数级增长。
魏泽涛说道:“好的,不过我到现在还没见过金镛本人,等这段时间过了,我得去拜访一下了。”
“嗯,也行,反正我们也算是合作伙伴了。”杨文东淡笑说道:“或者有空约着一起吃顿饭,我也很好奇,他为什么那么写小龙女。”
“好。”魏泽涛答应下来,随后说道:“杨生,后天晚上你就要去廖创兴银行参加他们的宴会了,这方面,还需要什么其他准备吗?”
“衣服我已经准备好了。”杨文东顿了顿说道:“到时候正常安排汽车就行了,我也已经跟廖烈文说好了,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他会额外多跟着我一点,算是一点照顾吧。”
在前世他倒是也参加过一些类似的宴会,只不过相差60多年,谁知道现在的宴会流程与规矩是什么,还是需要一位“老手”稍微带一下的。
魏泽涛笑说道:“那好,就祝您能够结识到更多商界的人了,这种宴会,一般能来的,都是香港商业方面的精英了。”
“嗯,我也希望如此。”杨文东点点头。
到了今天这个情况,就算要对外低调,那也是对普通媒体及普通人,而香港的上层社会,他有了参与的资格,那自然也是要加入进去的;
不说要做什么,露个脸也是需要的。
再说,自己早期创业,为了避免与传统行业的人竞争,特意选择了做新蛋糕,而现在蛋糕做出来了,自己也有能力去吃香港市场本身的蛋糕了,虽说便利贴的价值很高,但比起香港的地产、金融等行业就差的太远了。
第三天傍晚:
杨文东乘坐汽车,来到了大酒店的总部,廖创兴银行举办这次宴会的地点就在这里。
不少记者已经在这里拍照,他们也看到了杨文东,只不过不知道杨文东是谁,考虑到可能就是普通住客,也就没有浪费手中不便宜的胶卷了。
随后,杨文东来到了位于第16层的宴会大厅。
电梯刚开,站在门口的廖烈文笑说道:“杨生,欢迎来参加廖创兴银行的宴会。”
……
PS:求月票~
第140章 香港的商业大佬们
“廖生你好。”杨文东也是笑着招呼说道:“恭喜廖创兴银行再获新的总部大厦,我想贵行很快就要成为香港华资银行中的第一了。”
其实,如果没有发生1961年的挤兑,这件事还真的有可能成为现实。
廖宝珊虽然动用资金投地产,可他在地产上的收益也是很成功的,也就是说,这套违反常规“银行法”的运营方式,其实也是在不停的盈利的。
只是,开银行投资地产与借贷投资地产是两回事。
后者你就算地产投资巨亏,银行也没办法立刻拿刀逼着你还债,反而可能会想办法尽量的避免你破产;
但前者,就算你经营正常,获利丰厚,可一旦一个谣言出来了,全民挤兑银行,那就是一家没有任何高风险经营的银行也是扛不住的,因为银行是绝对不能拒绝储户提款的要求的。
廖烈文听到这句话,显然很开心,但还是谦虚笑道:“杨生夸赞了,我们廖创兴银行,比起恒生还是差距不小的;倒是杨生,如今便利贴大王的称呼,已经名震港九了。”
“哈哈,这还要多谢廖创兴银行了。”杨文东说道:“现在媒体基本上也挖出了不少资料了,如果不是早期廖创兴银行的百元开户政策,我今天就算还能成功,也不会那么快了。”
当初即使有着艾琳娜的帮助,可如果没有银行账户,政府部门稍微大一点的单子,估计也就轮不到他了,这是规矩,连个银行账户都申请不了,政府或者大公司怎么可能跟你合作?
上一篇:技能会变异,我召唤师一人成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