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税收只在机枪射程内!

税收只在机枪射程内! 第17节

  理论上,是理想的火力点。

  但米尔顿却摇了摇头:“我认为……这个地方不好。首先这一波敌人很可能携带了投掷物,这里距离入口太近,他们来到这里时,手上肯定还有充足的手雷,安全角未必就安全。”

  “况且,对方人多我们人少,我们不能和对方互换伤亡……如果在这个路口设伏,路口两侧的两人将无法往楼下撤退,无法汇合,我们就会始终被敌人局部以多打少,逐个消灭。”

  布兰登想了想,赞同了米尔顿的说法,于是说道:“那我们在这个路口再布置一个诡雷?比如在路中间摆一具尸体,把诡雷埋在下面,如果他们不小心踢到就会触发,如何?”

  米尔顿笑了一声:“诡雷是当然要布设的……但是,你这样布设,最多只能起到耽误他们时间的作用。”

  布兰登苦笑着摇摇头:“那也没办法,只要他们不是傻子,在吃了一发诡雷后,就不可能不小心必经之路上的奇怪东西了。”

  “你刚刚说了,必经之路。”米尔顿把目光转向了岔路口的两侧,“按常理来说,陷阱应该都要放在对方的必经之路上,而且最好具有突然性和隐蔽性,就像我刚才放的那颗拌雷。”

  “但对方有了警惕心后,我们就要反过来思考了……在对方觉得可去可不去的路上埋设陷阱,才会让他们放松警惕。”

  “你看,这条左岔路通往的是一个小杂物间,哪怕从门口看,也几乎没死角,房间这么小,没人会往这必死的地方躲……所以对于进攻方而言,这条路岔路很安全。”

  “这条路既不是必经之路,也不会有敌人。但出于谨慎考虑,他们大概还是会简单的查看一遍。”

  布兰登已经晕了,挠了挠头:“呃,所以呢?”

  米尔顿解释道:“范康帮是卖药的,我们放几个稍微值钱一点的药盒在架子上,不怕过来搜查的人看不到。药店里有药也很合理,不会被怀疑。”

  这时候,这位警员才逐渐理解了米尔顿的话:“你的意思是,利用黑帮的低纪律性和个人的贪欲,在非必经之路上放点值钱的东西,让他触动陷阱?”

  米尔顿回道:“对,我们还可以在通往地下二楼的必经之路上放一点捕兽夹,其他路上不放,以增强‘陷阱都在主路上’、‘非必经之路很安全’、‘这个东西我可拿可不拿’的暗示。这些药不是特别值钱,也会进一步淡化敌人的警惕。”

  总而言之,想尽办法暗示敌人,这里不是必经之路,没人会在这里埋设陷阱,这些东西的价值不算诱人,这是你自己要来的,不是我们诱导你来的。

  布兰登明白了米尔顿的想法,但还是提出了疑问:“万一他们还是很谨慎,没有被贪欲冲昏头脑;又或者过于不谨慎,压根就没搜这么仔细呢?”

  “那就当损失了一颗诡雷。”米尔顿笑了,“我都说了,那里是非必经之路,敌人不去那边实在是太正常了……可能两成机会,可能三成机会?碰碰运气而已。”

  “布兰登警官,千万不要觉得碰运气是什么荒唐之举。胜利本来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概率’积累而来的,敌人能躲过一次‘两三成’,能躲过两次,难道还能躲过十次吗?多争取几个两三成的机会,胜利的天平就会倒向我们这边,明白吗?”

  “后面的战术……先按常规来,看看能不能在楼梯井利用立体火力的优势……逐步后退,层层阻击……不要在一个地方逗留时间过长,暴露位置信息后立刻按计划转往下一个火力点,绝对不能犹豫……手雷和震爆弹……这是对讲机……”

  布兰登听完这一整套战术安排后,沉默了片刻,问道:“你,真的不是卡比利斯出来的?”

  周密,且阴险。

  卡比利斯,即危地马拉陆军特种作战部队。

  米尔顿摇了摇头,平静的说道:“这是一场苦战,希望等会还能在药房见到两位,走吧。”

  “你这话说的……”

  布兰登恍然觉得,他们三人好像一支战力十足,配合默契的团队。

  跟着米尔顿做事,安心,踏实,高效,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能给出解决的办法。不像很多领导,只会批评抱怨,给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自己没有本事,让底下做事的人既不服也充满怨气。

  短短二十多分钟,他们似乎就拧成了一个队伍!哪怕面对强大的敌人也不会退缩的队伍。

  可他和米尔顿才认识几个小时啊?

  难道这就是个人魅力?

  或许……跟着米尔顿混,真的有出头发财的可能性,说不定还可能在警局混一个不错的位置。

  布兰登深吸一口气,跟着米尔顿往后方走去。

  米尔顿提着枪,抬步走向了预定好的枪位……所有的陷阱,所有的诡雷布置都已经完成,纸上谈兵的阶段结束,接下来就是拼命环节了。

  其实面对五个火力强大的敌人,米尔顿心里也没底,办法也用的差不多了。可要想凝聚出一个团队,要想服众,他就必须有底,必须永远都有办法。

  装都要装出来!

  五分钟后,米尔顿的拾音降噪耳机捕捉到了前方一阵十分微弱的对话声。

  “外面怎么没人站岗呢?这么大意?”

  “估计在搞女人吧……这帮家伙一直是这样的,鸟小还爱玩,呵呵。”

  “你以为谁都和我们老大一样,出门就穿上防弹衣,带上所有武器?”

  “你先进去,把那几个废物喊出来跟我们一起搬车上的东西,这个时候就别想着玩女人的事情了。”

  “抓到那个检查官,我一定要把他喂狗,把他吊在红绿灯上,可惜了,暂时没找到他的家人。”

  “你这么搞没意思……不如找几个艾滋病基佬把他强奸死。”

  “行了,你先去搬。我去里面喊人。”

  “……”

  砰砰砰!

  一阵很敷衍的敲门后,蹲在拐角的米尔顿听到了生锈门栓旋转时发出的难听摩擦声。

  这是……下水道大门被打开了。

  咔哒。

  M374炮弹制作而成的诡雷被触发了。

  紧接着,一片异常恐怖的火光淹没了门口,粉碎了开门的那道人影,哪怕米尔顿戴着耳机,都感受到了剧烈的震荡和冲击!

  轰!

第20章 全威力弹

  轰……

  嗡嗡……

  剧烈爆炸产生的剧烈轰鸣结束后,米尔顿感受到了一阵轻微的耳鸣和眩晕。

  战斗中的极端的紧张感,各种爆炸冲击波的震荡,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感官。

  其中也包括了时间感。

  这也是为何一般人在战斗中很少选择延迟扔出手榴弹的原因——你以为你“温雷”了一两秒,实际上可能已经过去了三四秒!

  但米尔顿此时强压着各种不适,强压着连续奔波带来的生理上的困意,在心中读起了秒数。

  他要粗略计算那个说回去搬东西的敌人折返回来所需要的时间,然后对门口开火,尝试在硝烟中再次让混乱的敌方减员。

  敌人大概走出了15米的距离,但他应该不会慢速步行,粗略估计,8秒后对着门口开火,有机会命中。

  米尔顿现在就站在那条交叉路口的左侧岔路,等会开完枪,暴露信息后就要立刻撤退到楼梯井,一刻都不能耽误。

  “米尔顿即将朝1点钟方向开火,随后后撤,需要掩护,注意交叉火力。”

  “收到。”

  “明白。”

  嘣嘣嘣……

  米尔顿探头露枪,朝着门口方向开了五枪后,不管有没有命中,立刻按照计划往楼梯井方向撤退。

  然而,他刚迈出两步,耳边忽然传来了“咻咻”的声音。

  这是……子弹十分十分接近,从人旁边擦过时才能听到的声音!

  同时,几道巨大的轰鸣声从遍布硝烟的门口传了过来。

  砰!砰!砰!砰!

  米尔顿的耳机中传来了枪声和旁边混凝土墙遭受强力冲击而崩裂的声音——敌人刚刚朝着他站着的地方开枪反击了!

  要是再晚走一步,要是门口没有硝烟阻挡敌人的视野,后果将不堪设想!

  但更令米尔顿毛骨悚然的,是他听到自己腹部传来了两道刺耳且短促的声音。

  铛!咔嚓!

  硬质插板被打中了……陶瓷碎裂了……

  米尔顿的腹部像是被铁锤用力敲击了一下,肌肉仿佛被撕裂一般,钝痛、撕裂痛等疼痛迅速扩散到了胸口处,随之而来的就是呼吸的困难和四肢的麻木。

  中弹了。

  可这个威力……不对啊,一般的步枪弹怎么可能对三级插板造成这种程度的伤害?!

  这已经很接近打穿了!

  强烈的求生欲和脑中残存的理智让米尔顿保持住了最后的冷静,他只是摇晃了一下身体,就接着按照原计划路线朝楼梯井快速退去。

  两位队友开枪压制住了门口,必须趁这个机会撤退。

  没有大喊大叫,也没有仓皇逃窜,直到退入楼梯间,躲入新的掩体后,米尔顿才深吸两口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不出现颤抖。

  没时间后怕,他要立刻向同伴汇报刚刚获得的信息。

  “我中弹了,轻伤。”

  布兰登正在换弹手都凉了:“这……”

  米尔顿强行压下了队友的震撼:“没什么大事,别忘了我有防弹衣。”

  他稳定平静的态度重新鼓舞了布兰登和“老板”,两人的声音稍微轻松了一点:“那,按原计划行动?”

  米尔顿忍着疼痛,低头看向了自己的防弹衣。

  好消息是,子弹没有穿透插板,坏消息是,这颗子弹的型号……

  “是的。现在汇报信息,根据我的初步判断,对方使用了一把FN FAL步枪,子弹型号为7.62x51mm NATO,M80。”(注1)

  这句话之后,无线电静默了足足一秒。

  FNFAL,自由世界的右手,名枪中的名枪,威力、精度、性价比、保养难度都是世界一流水准!

  而它所使用的子弹,是“全威力弹”。

  全威力弹!!!

  同样,也是米尔顿身上这件防弹衣的防护上限——NIJ III的防弹标准,就是能抵挡初速847m/s以下的M80子弹直射。

  可陶瓷插板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复用性差,边缘防护性也差。一旦被命中,出现裂纹,相近区域的防弹性能将大幅下滑,再加上边缘一圈防护性都不行……

  就算运气好,子弹没有命中同一片区域,插板挡住了好几发子弹,那中弹者也必然会被接近防护上限的全威力弹的冲击力震到短暂失能。

  室内近距离作战中防弹衣的作用比起野战大打折扣,因为生死只在几秒内,失能就等于死亡!

  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很可能只有一次中弹的机会。

首节 上一节 17/28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