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Z世代艺术家

Z世代艺术家 第152节

  他看到了一个特殊时期里最隐秘的东西,文中惊鸿一瞥的账本,只是寥寥几字,再加上浅浅一句‘你愿意和鄢烈羽订婚吗’,当楼夜雪不假思索的拒绝时,便暗示了楼青松必然的悲剧结局。

  点到即止的车祸,意味深长的留白,让我几乎以为看到了一位常年观察着县级政府和腐败国企的政治学大师。

  可能是在哪里听到过类似的故事?总之方星河没有在那张网上大费笔墨,却写得纤毫毕现。

  写作是苦役,唯有真实才能抵达人心。

  包括结局在内,《苍夜雪》所有的一切都太真实,太能令人信服了,只除了一点——如果我们考虑到他的年龄和他在青少年当中的影响力,那么这样处理显然是不够妥当的,但是刨除这些文学之外的原因,结论显而易见不容置疑,方星河写出了一部足以载入文学史册的作品!”

  他的意见是对的,《苍夜雪》确实很震撼,然而方星河的身份也确实太敏感。

  教育口一位退休老领导气到脱了马甲用真名撰稿:“方星河,你不是普通作家!你在自己眉毛上割一刀,都有那么多少年去模仿,你是一个拥有庞大粉丝群体的偶像!文学不是你肆意妄为的理由,只要有一个人模仿,你就万死难辞其咎!”

  骂的夸的搅成一团,前所未有的激烈,这让很多不明所以的读者完全懵哔了……至于吗?

  其实道理很简单,任何新鲜东西刚出来的时候,都会偏离它原本的位置,获得或过高或过低的评价。

  方星河的《苍夜雪》毫无疑问很新鲜。

  旦增:“用少年视角,于校园中书写笼罩在整个城市上空的一张巨网,令对我青春文学刮目相看。”

  蒋子龙:“我从未见过这样的青春,它太智慧、太深沉、太黑暗、太冷峻,可它又毋庸置疑的是青春,因为太张扬肆意、太注重个人体验、太以自我为中心,也罢,开创者总是不同的,方星河征服了我。”

  李存保:“在他以前,青春叙事总是局限在个人的传统价值坐标上,比如升学,初恋,求职,或者是上一代的革命叙事。

  自他以后,青春叙事可以向上无穷无尽的探索,方星河做到了一件相当了不起的事。”

  大体意思都是一样的——哥们你搞的东西太新了,行吧,你牛逼。

  这个事儿其实不是牛逼在“传统文学向下兼容青春”上面,而是牛逼在“青春文学极大地突破了边界”上面。

  以后不管谁再往这个方向写东西,都得尊称方星河一声祖师爷。

  但是,真的按照他们的意见写,就有很大概率拿到矛奖吗?

  纯属扯淡。

  这玩意儿论资排辈也挺严重的,写的多好第1本都没戏,而且这还是一本青春文学,处于鄙视链最底端,不如回去做梦,梦里啥都有。

  现在几乎就是最理想的情况了,方星河什么都不用做,就在家里待着,然后报纸上天天有人夸,天天有人骂,吵得不行,热度飙升,然后一个接一个的新读者被骗进来杀,哭就贡献大量星光,骂就继续贡献热度,躺赢。

  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其实真正的普通读者反而骂的不多。

  这年月能吃的东西太少,同样带有言情元素,《苍夜雪》可比港台那套粗糠好看多了。

  额,也比那些粗糠虐多了。

  其实最后的复仇桥段原本就释放的不够彻底,然后他又反手一巴掌,抽在读者脸上:醒醒,别做梦了,这点复仇都是假的,哥们逗你们玩呢。

  这他妈谁能受得了?

  年轻男生基本是硬着头皮看完,然后破口大骂。

  女孩子则是为书里那种生死契阔的爱情而着迷,被虐惨了之后一边哭一边幻想,如果……假如……

  过于强烈的后劲,一时间造成了巨大且轰动的影响力,甚至惊动了两位当下的大人物。

  陈楷哥:“小方,我能完全理解你,现在批评你的那些人根本不懂得《苍夜雪》的真正价值!你把版权给我,我给你拍一部奥奖电影!”

  真的,楷子哥真就这么邪门,招呼都没打一个,直接给方星河致电聊合作(骗版权)。

  谋子哥就懂事多了,先是让张文平跟王查理联系,然后约好时间,亲自给方星河打电话。

  谋子哥不是一个很擅长言辞的人,言简意赅:“我想拍,你亲自改编,你来演陈苍,咱们一起把它拍好,揭一揭东北国企的脓疮……”

  方星河当然不可能跟他们合作,只是有一点纳闷:不是,你们为什么都以为我是故意要揭东北伤疤的啊?

  王查理瞪大眼睛:“咱们东北媒体自己骂的啊!”

  好家伙,方星河回头一看才发现,东北三省,除了吉省保持缄默,那哥俩都破防了,批评得那叫一个激烈。

  其实吉省的缄默更能说明问题,让全世界一眼就发现了它的矛盾。

  也确实,东北忽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甚至直接降临在省里,并且与日俱隆。

第100章 一人执笔,该慌的不该慌的都慌了

  当媒体解构的角度开始向深处进发时,整个东北该慌的不该慌的人都慌了。

  南方周末刊登了熊培云主刀的文章。

  因为大主笔阎烈山气到破防,在那儿疯狂怒骂,叫嚣要告死方星河,所以只能换个人来输出真正的杀伤。

  文章题目是《笼罩在东北天空上的一张巨网——方星河眼中的黑暗铁幕》

  此文一出,便同时震动了文坛、教育界、媒体界和中学生以及……东北人。

  因为这货真的看懂了《苍夜雪》里的好多细节。

  “第一时间拜读,并且连夜深读三遍,我想提出一点和大家不同的意见,帮助大家理解此书。

  窃以为,《苍夜雪》的痛,是一种深沉绝望的痛,许多当代知名作家不太喜欢《苍夜雪》的结局,而我反倒认为这才符合时代语境,更符合方星河想要表述的核心宗旨。

  方星河使用了一明一暗、一主一副、一前一后两种视角,处理得尤为精妙。

  在陈苍的主视角里,世界是鲜活而又简单的,没有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坏,是那种我想逃就能逃开,我不看就不存在,我愿意改变就能改变的单一结构,‘我以为我看到的已是真实’,在所有的单数章里面,陈苍属于青少年的幼稚和一厢情愿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包括最后的复仇,注意到没有?它是单数章。

  方星河很清楚现在的年轻孩子们喜欢什么,他用详尽的笔墨构筑出了足够的复仇正义性,最后再把情绪释放出来,以满足一般年轻读者的期望。

  但这只是表象,是他引导你们去看的东西。

  而在双数章的上帝视角里,世界才是真正的真实。

  以宋租德口中的名言为例:我们共同构建了这张网,而上位者是撒网的人,你们这群泥腿子,注定永世不能翻身。

  再比如复仇前的最后一个双数章,方星河写了鄢老板要为儿子的订婚对象展现家风——恰恰是根本没有的东西。

  这不但是一个绝妙的讽刺,更是一个异常深刻的现实映射点。

  特意住进旧房子,用旧家具,亲自打扫卫生做家务,以示朴素不忘本。

  然而那栋旧房子是机械厂最好的领导房,120平,再对比一下陈苍家的37平,是不是格外的荒诞?

  所谓的旧家具,最时髦的家电一应俱全,但是陈苍邻居家里常年点蜡。

  所谓的亲自打扫卫生,是找人把脏活累活都干了,然后再搞点表面功夫。

  最后陈苍蜷缩在顶楼角落里躲到天亮才能混出去,是因为楼下有保安站岗,但彼时的机械厂,设备早已被卖空,需要站岗的地方只剩下了由自己家改造的暗门子。

  方星河的原文是:‘刘信达揣着手蹲在家门口的角落里瑟缩发抖,即便如此,他也警惕着从家门前经过的所有人,用报纸糊住的单薄的玻璃窗里时不时传来他老婆羞耻而又痛苦的哼哼声,陈苍目不斜视的从几米外走过,惊鸿一瞥,看到糊窗纸上大干快干100天的字样。’

  多么绝妙的文字!

  令我忍不住拍案击节。

  在双数章中,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东北才是真正的东北。

  方星河在命运采访中将大下岗定义为天灾,而在《苍夜雪》中,他更侧重于描写人祸这一方面,两者形成完美的闭环,体现了时代浓缩在他个人身上时所导致的剧痛。

  《苍夜雪》处处都是人祸。

  厂子是坏人挖倒的,但是干出这一切的人,升官发财。

  父亲是工人失手杀害的,但是法不责众,急于让陈爱国成为替罪羊的上级匆匆结案。

  母亲是被邻居欺负跑的,以程益中为代表的机械厂邻居,大多数人都知道陈爱国没贪污,可他们下岗的恨无处发泄,于是就宣泄向更柔弱的孤儿寡母。

  陈苍本人更是一个矛盾集中点,曾经的小弟对他反目,因为讨好他不再能够带来好处,欺辱他却能让变态扭曲的心痛快一些。

  什么是人性?

  方星河把它赤裸裸的展现在我们眼前,您是否感到毛骨悚然?

  而人性为什么是这样子的?

  这一次他不再泛化而又仓促的将之归结为自由,没有谁是因为自由主义而被牺牲的,本质上就是一个不够恰当的一刀切政策,碰上了一个盘根错节的体制内地方集团,他们急不可耐的想要一口吃成大胖子,于是对底层敲骨吸髓,恨不得拿走穷人的最后一点东西。

  楼夜雪就是陈苍的最后一点东西。

  我们亲眼看着他如何变得一无所有,在单数章里,他一点点的失去所有,在双数章里,他则从未拥有。

  陈苍和楼夜雪直到最后,也没能进行他们之间神圣又纯洁的爱之升华,让人堵得喘不上气。

  方星河是个纯粹的坏种,他从始至终都在暗示并强调,像陈苍这种没有背景的野孩子不配拥有任何美好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的人,是一定会歇斯底里的。

  所以陈苍的复仇结局哪里不好?它特别好!

  它完全展示出了一个人,一个极其稚嫩的少年,是如何被异化成鬼的。

  杀人先杀己,事实上,割裂的三年后剧情,方星河是在写一个鬼,而不是陈苍,陈苍已经死了!

  又或者说,早在很久以前,陈苍就已经疯了。

  你们感受一下后半段的文字,单数章的行文一点点失去温度,向双数章靠拢,除了视角上的区别,后面其实已经没有单双分别了。

  而在全书中,所有的人都在被异化,没有任何一个例外。

  楼夜雪本质上就是刚刚被异化的陈苍,父母双亡,受人欺负,性格偏激,钻牛角尖,在最后那段时间里,她的言行一直向从前的陈苍靠拢,方星河没写陈苍刚刚变成孤儿时是什么样子的,但是通过楼夜雪为我们展示出来了。

  这种残酷,隐秘而哀伤,冷入骨髓。

  可是当你们为她感到惋惜的时候,当你们沉溺于校园爱情的时候,能不能再往深看看?

  多看一点,然后我们将猜测沉向更加黑暗残忍的深渊——

  或许压根就没有什么楼夜雪!

  这一切只不过都是陈苍的幻想,是他的自我救赎,楼夜雪是想要拯救自己的陈苍潜意识的具象化!

  苍夜,黑暗的夜空。

  楼夜雪,小楼,夜空,地上一层皑皑白雪。

  黑暗的天空和地上的白雪交相辉映,夜空更加深沉了,雪也更加素净了。

  可两者在画面中,是同为一体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展开思考,就能解释很多书中的微弱违和之处。

  你们看,楼夜雪刚一转学过来,就主动跟陈苍搭话,面对他的抗拒,楼夜雪一再努力,积极到过分的程度。

首节 上一节 152/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小县城,年入百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