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第100节

  杨锦文拿着报纸,用手指头在那排名字上缓缓地移动,最终移到了一个名字上。

  “胡爱华!”

第126章 水落石出!

  上午十点。

  安南市电视台,外面的马路上。

  杨锦文、猫子、蒋扒拉和富云,四个人抬头仰望着电视台大楼,他们背后是车水马龙的街道。

  自行车、轿车、人力三轮车、行人,连同他们的背影定格成一副极具时代特点的影像。

  “走,进去!”杨锦文看向三个同伴,猫子等人点点头,四个人走向门卫室。

  蒋扒拉出示了证件、登记好名字后,很容易就进了大门。

  电视台大楼的前面是长长的台阶,上面是玻璃门,来访的人员进进出出。

  四个人进门之后,直奔大厅的前台。

  “你好,我找你们新闻部的主任,雍红雍女士。”

  “新闻部在三楼,办公室有门牌。”前台的工作人员回答说。

  蒋扒拉继续道:“你们这里一个摄影记者,名字叫胡爱华,他人在哪里?”

  “胡爱华?”对方皱了皱眉:“他早上出去了。”

  “去哪儿了?”

  “不知道。”

  “跟谁一起出去的?”

  对方一脸狐疑:“不是,你们到底找谁啊?”

  杨锦文笑了笑:“对不起,麻烦你了,我们两个人都找,向他们打听一些情况。”

  工作人员是一个年轻女孩,一见他长的高高大大,人又帅,而且又有礼貌,语气当即软糯了七分。

  “胡爱华一大早就出去了,他是搞摄影的,每天都要出去拍素材,和他一起出去的是文艺部一个摄影记者,刚工作一年多,叫张雯。”

  “他们大概什么时候回来?”

  女孩摇摇头:“这就不知道了,要是去的远,可能要晚上下班了。”

  杨锦文追问:“那他们是开车,还是骑的自行车?”

  “这我就不知道了。”

  “行,谢谢你。”杨锦文礼貌地点了点头。

  “不客气。”女孩红着脸,偷瞄了他两眼。

  蒋扒拉见对方一脸花痴状,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

  人长的帅就是好说话。

  直到他们上楼,女孩才惊觉,根本没有问他们到底是为什么事儿来的。

  四个人径直上楼,在三楼找了半天,才在走廊的尽头,找到新闻部主任的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开着,里面有几个人正在谈话。

  他们只在报纸上看见过雍红的照片,仔细一对照,一个穿着碎花女士垫肩衬衣的中年妇女,这人就是她。

  94年,她也是赴白京学习的一员,而且还是胡爱华的上司。

  杨锦文他们等了好几分钟,见办公室里的谈话还没结束,蒋扒拉忍住,敲了敲敞开的房门。

  雍红戴着玳瑁眼镜,正在跟下属讨论新闻选题,见到蒋扒拉拉不修边幅的脸,微微皱眉。

  “你们找谁?”

  “是雍红女士吗?”

  “是我,怎么了?”

  “你现在有空吗?我们想和你谈点事情。”

  雍红警惕地盯着他:“你们是谁?”

  蒋扒拉看了看屋里站着的几个人,回答道:“现在不方便和你讲。”

  “那在门外等一会儿。”

  她可能觉得语气有点重,指了指旁边:“你们可以去接待室坐一坐。”

  蒋扒拉就不爱吃知识分子这一套,直接就进门了。

  他向其他人道:“我说各位,我们正有天大的急事,麻烦你们先出去,我们找雍红女士谈一些人命关天的事情。”

  这话一出口,就把几个人给震住了。

  杨锦文、猫子也都进了门,一副虎视眈眈的样子。

  富云还把门关过来,做出要轰赶的姿势。

  雍红从来没见过这么没礼貌的人,凭借她多年的经验,一看眼前这四个人,不是混社会的,就是公安,只有这两类人不太讲规矩。

  “你们先出去,半个小时再来。”

  “主任,要不要我留下来?”一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问道。

  “不用。”雍红很有气概。

  “那行,我们就在外面,有事就叫我们。”

  临走之前,这几个人狠狠瞪了一眼蒋扒拉他们。

  富云把门关上,雍红背靠办公桌的边缘,双手抱臂,冷冷地盯着他们:“说吧,你们公安找我有什么事?”

  杨锦文并不意外对方能猜出自己的身份,他出示证件,道:“我们是刑警队的,胡爱华是不是你们办公室的?”

  “刑警队?”

  雍红脸色变了,刑警队找上门,可都是重案命案。“证件给我看看。”

  杨锦文把证件递给她,继续道:“雍女士,咱们谈话之前,我先把性质给你说清楚,你是知识分子,应该知道我们来,不是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请你一定要配合我们调查。”

  雍红把证件还给他,并没有纠结杨锦文是城北刑警大队的,而是反问道:“胡爱华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这个现在不能和你说,你只需要告诉我,这个胡爱华的具体情况,他家住哪里?父母是谁,叫什么名字?他是哪一年入职电视台的?”

  雍红摇了摇头:“你不说清楚,那我就无可奉告。”

  “你……”蒋扒拉抬起手,想要指她,但想了想,又把手放下。

  雍红继续道:“公安同志,你们要搞清楚,即使你们是刑警队的,但你们也接受我们媒体的监督。我们新闻工作者做的事情,就是把真相告诉老百姓,你不说清楚,我就不会配合你们。”

  这就是九十年代,这些搞新闻的学的都是西方那一套,很难搞定。

  杨锦文道:“雍女士,刚才我们已经说清楚了,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你自己可以去想,但我们不能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明白了吧?”

  雍红眼里闪着光:“他是强(女干)谁了?还是致人重伤了?”

  见杨锦文四个人脸色铁青,没有回应,她放下了抱在胸口的手臂,咽下一口唾沫,问道:“胡爱华杀人了?”

  杨锦文眨了一下眼。

  “天啊,我的天!”

  雍红被吓着了,抚着胸口:“他真的杀人了?!”

  虽然她没有直接得到回答,但很明显,这就是答案。

  她绕回办公桌,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指着沙发:“你们坐,先让我缓一会儿。”

  杨锦文立即道:“雍女士,情况紧急,咱们先谈。”

  “好,好,我马上就来。”

  雍红用纸巾擦了擦嘴,走过来,坐进单人沙发。

  她长出了一口气,道:“我没记错的话,这个胡爱华是90年入职的电视台,当时是接替的他父亲胡书生的工作,他爸以前是一个放映员,就是给乡下放电影的那种。

  胡爱华在总控室干了六年,主要是负责设备维修和电视剧转播的一些后勤工作,但他爱好摄影,自己还买了一套摄影器材。

  平时没事,他就喜欢出去找素材,拍完了照片后,还拿给我们编辑部,问能不能供稿。

  起初,他拍的也就那样,不符合我们的审美,不过后来,他拍了一些动物的照片,技术越来越好。

  当时,我们正组建一个‘人与自然’的专栏,需要这些照片,所以就把他的摄影照片刊发了。

  后来,我们副台长冯念波见他在总控室,天天和那些设备打交道,埋没了才华,于是就把他调到了新闻部,这是九四年的事情。”

  杨锦文拿着笔记本,握着钢笔记录着,一边点了点头。

  蒋扒拉问道:“胡爱华平时住哪里?”

  “这我就不清楚了,不过他父亲住哪里我知道,我们前些年有老职工慰问,我去过一次他父亲的家。”

  “在什么地方?”

  “城北郊区的一片林子里,胡爱华有一个哥哥,九零年的时候死了,他生前是种柑橘的。

  所以胡书生就提前退休,打理大儿子的柑橘林,把电视台的工作让小儿子胡爱华接了班。”

  杨锦文抬起头来问道:“我下面问的这个问题很重要,雍女士,请你仔细回忆一下。”

  雍红点了点头:“你说。”

  杨锦文看了看笔记本,问道:“92年1月21日,93年2月9日,95年7月4日,同年的12月12日,96年5月21日,97年的7月8日,这六个时间,胡爱华当天有没有上班?或者是早退过?”

  听着一长串的数字,雍红都懵了,脑子里闪过无数念头。

  看着眼前这四个人紧张的脸,她摇头:“我不清楚,他是搞摄影的,时间是自由的。”

  “你刚说,他是在94年以后调到新闻部的,之前在总控室工作,能麻烦你打电话问问吗?”

  雍红站起身:“我去找他们的人过来。”

  “不,你就打电话问。”

  雍红犹豫了一下,而后点头:“也行,之前有一个老师傅带的他,这个人应该清楚。”

首节 上一节 100/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sss级战龙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