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第34节

  徐国良心疼的拿出一百多块,留了二十块钱在钱包里,不好意思的笑道:“我的不多,都被家里母老虎给收缴了,我留一点,上个月答应孩子去游乐园,都没还去呢。”

  重案队、包括技术队的人都掏了钱,有多有少,但都出了一份力。

  这把陆少华看的眼泪哗哗。

  他激动地一拍桌子:“谁说我们城北分局办案不行?咱们的同志都是好同志!

  何金波,你去叫各科室的同志们都过来,让他们多少也垫一些,剩余的缺口,我们几个当领导的给补上。

  温玲,谁垫了多少钱,你把名字和数目记好,就算一毛钱都要记清楚!

  等数目凑够了,你赶紧去省厅做DNA检测!”

  温玲重重地点头:“陆局,我知道。”

  说完后,她对杨锦文甜甜一笑,竖起一个大拇指。

  中午时分,温玲拿到钱,就让法医室的张磊开车,两个人拿着DNA样品,直奔省厅的物证中心。

  分局食堂。

  重案队罕见的加了一个餐,一人半碗红烧肉,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老范竟然没在碗底垫萝卜块,实打实的全是肉。

  至于为什么加餐,原因很简单,接下来的时间,重案队都得在外面跑,而且脚不沾地地跑。

  并且,很有可能连回宿舍过夜的时间都没有,外勤的伙食补贴只够吃个面条,想吃肉还得自己掏钱。

  江建兵带人去筛嫌疑人,只要是和孙路、张小英有仇的都得仔细筛一遍。

  徐国良带人去找联防队帮忙,对城北分局管辖地区有过盗窃的前科人员、扒手,一个个的调查问话,争取能找到线索。

  何金波作为副大队长、重案队的头头,负责最重要的线索,那就是带人盯死了城北的几家邮政储蓄银行,只要有人敢拿着孙路的存单来取钱,马上就进行抓捕。

  不用说,城南分局和嘉兴分局已经在虎视眈眈了,要是真让他们把凶手给擒获了,陆少华这个局长就怕……

  连带何金波也会遭殃,张斌恐怕真的会以下克上。

  猫子狼吞虎咽,像是谁要抢他碗里的肉似的。

  他一边吃,一边看了看厨房里正在刷锅的老范,向杨锦文神秘兮兮地道:“小杨,你知道老范今天给温玲捐了多少钱吗?”

  “多少?”

  “整整1200块!老范这么抠的人,我真没想到,他比陆局都捐的多,我大半年的工资呢!”猫子心疼地回答道,像是钱是从他兜里掏出来的。

  杨锦文看了看橱窗里的老范,这老头儿不苟言笑,但确实有范!

  猫子又问道:“对了,你和郑叔负责查什么线索?”

第48章 鸠占鹊巢!

  六月十五日。

  案发第二天,下午两点。

  杨锦文把边三轮停在梧桐巷,下车后,他连连呸了两声,把吹进嘴里的泥沙吐掉。

  郑康没等他,直接进了巷子口。

  相比昨天,巷子里已经冷清了许多,但路过的人都知道11号发生了命案,所以频频向门前的警戒线内张望。

  马博明开完会,就匆匆赶来了现场,他不来不行,因为他得陪同市局的专家复勘,检索有遗漏的物证。

  但让杨锦文没想到的是,城南分局廖国华竟然也在现场,他正带着两个人站在门口,尝试着复原整个凶案现场。

  郑康当即就冒了火。

  他快走两步,来到廖国华的身后,扯着嗓子喊道:“廖队,你是不是越界了?”

  廖国华连忙转身,装着惊骇的样子,用手拍着胸口:“我当是谁呢,是老郑啊,你吓我一跳,你走路没声的吗?”

  郑康不给他面子,直接问道:“廖队,这是我们城北分局的案子!”

  “什么城北,城南,分的那么清。”廖国华笑道:“这都成立专案组了,再说,你们城北分局破案率这么低,市局都得靠我们城南分局和嘉兴分局撑场面,这一次的案子,还不是要我们帮你们的忙?”

  郑康脸色铁青,咬了咬回答道:“这案子用不着你们帮忙,我们自己能抓到人。”

  廖国华嗤笑一声,一摊手:“老郑,你平时挺稳重的,不像何金波满嘴跑火车,别说大话,这可是命案。

  那市局呢?难道你们也不要市局的技术支持?”

  “市局……”

  郑康正想怼回去,但却被身后的杨锦文拽了拽胳膊。

  郑康转头看向他,正好看见市局的杨国昌和温墨站在门内,眯眼瞧着他。

  毫无疑问,廖国华这是想引诱郑康说市局的坏话。

  郑康向两位市局领导点头,把话吞进肚子里,瞪了一眼廖国华,那意思是:我们走着瞧。

  廖国华没搭理他,而是一脸谄媚的向两位领导开口道:“杨局,温支队,大致情况差不多已经搞清楚。”

  温墨瞥了一眼杨锦文的脸,便把视线转过去,开口问道:“廖队,你说说看。”

  廖国华退后两步,指向巷口:“从那头过来也就一百米,通过对死亡时间的推定,案发时应该是在凌晨两点左右。

  温法医判断,至少有两名犯案人员,那么这两个人肯定是携带了作案工具,除了杀死被害人的凶器,至少还使用了一根撬棍。”

  廖国华走到门前,伸手把门拉过来关上,挂锁的地方明显有被破坏的痕迹,因为是木门,所以边缘有被撬开的痕迹,木门边缘翻起了细小的木刺。

  “你们看这里,是不是这种情况?”廖国华指着木刺,并把门推进去,门后靠墙位置的插销已经变形。

  杨国昌沉吟道:“撬棍?什么样的撬棍?”

  廖国华嘿嘿一笑:“一会儿让市局技术队的过来看看,杨局,反正我琢磨着,歹徒是有备而来……”

  他话没说完,郑康就从他身边挤过去,语气不耐烦地道:“让一让。”

  说完后,他转头看向杨锦文:“愣着干啥,过来啊。”

  杨锦文点点头,手里拿着钢笔和笔记本,向两位市局微微点头,迈进了阴暗的堂屋。

  “没礼貌!”廖国华讥讽的声音从他们背后传来。

  郑康没搭理他,而是向杨锦文开口道:“昨天你在现场待了一天,查到什么了,说说看。”

  杨锦文摇头:“师父,我只能肯定一点,不是熟人作案。”

  “你这不是废话吗?”郑康心里憋着火,语气一点都不客气。

  “有两样东西,我很在意。”

  “是什么?”

  杨锦文翻开笔记本,递给他。

  郑康看了一眼正在滔滔不绝的向市局领导复原现场的廖国华,忙转过身,把笔记本拿在腹部前端详。

  杨锦文见到他的动作,低语道:“我昨天仔细看过,廖队说的那种撬棍,就是这种一头扁平的铁棍、或者是钢筋。”

  笔记本上临摹着这种撬棍的铅笔画像。

  “从门上被破坏的痕迹和受力程度来看,歹徒使用的这种撬棍,应该是在一米左右。”

  郑康眯着眼,思索道:“你确定是这种撬棍撬开的门?”

  杨锦文点头:“我问过孙路,他们家的门严丝合缝,想要把撬棍插进门缝,而且凶手只用了两下就把门给撬开,百分之九十是这种一头扁平的撬棍。”

  郑康琢磨着:“这种东西我见过,一般是建筑工地、或者是干装修的要用到这个东西,还有农村盖房子,石匠也会用到这种撬棍。”

  说完后,他又加了一句:“但是你确定是一米?这种撬棍都是超过一米,接近两米长,比较好使力。”

  杨锦文回答说:“我倾向于不超过一米,凶手应该在作案前把撬棍给锯断了,这样方便携带,不显眼。”

  郑康看向他:“这个事情你没给何队说?”

  杨锦文摇头后,又点头:“马队知道,我昨天和马队讨论过。何队他太着急了,只想通过银行这条线索去抓人。”

  “还有呢?”

  杨锦文从笔记本里翻出夹着的两张照片:“张小英手腕的勒痕,您能看出什么来吗?”

  郑康捏着照片一角,仔细观察着,很明显,凶手在捆绑张小英时,绳索在她的双手手腕缠了好几圈,有的印记明显,有的却很模糊。

  郑康问道:“这就是你昨天在老马暗房里待了一整晚,洗出来的照片?”

  杨锦文挑了挑眉,疑惑郑康怎么知道这件事儿?

  要么是猫子说出去的,要么就是马博明,就这两个人嘴最碎。

  杨锦文点头,问道:“师父,您没发现凶手捆绳子的手法很专业?”

  郑康眉眼凝重,再次看了看张小英手腕的勒痕,抬起脸来问道:“不是胡乱捆绑的?”

  杨锦文刚想要回答,郑康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这时,廖国华带着市局两位领导,走到张小英的卧室门口。

  穿着白袍的市局专家,正在一寸寸地搜索着物证,市局技术队那台跟宝贝似的多波段勘察灯,正被一人拿在手上。

  杨锦文的瞳孔里全是绿色的荧光!

第49章 看我三尺长!

  廖国华和市局两位领导离开后。

  郑康把杨锦文拽到屋外,接着刚才的话题:“锦文,你到底是什么想法?”

  杨锦文再次拿出张小英手腕的勒痕,并且还把硬壳笔记本翻开,空白的纸张上是临摹出来的勒痕印记。

  “师父,您瞧瞧这个?”

  郑康把这幅临摹画拿在手上,跟着照片仔细比对。

  片刻后,他抬起头来:“这……这是……”

  这种绳子捆绑的方式是非常有规律的,但他却叫出名字来。

  杨锦文回答道:“这个叫八字结!”

  “八字结?”

  杨锦文点头,他返回屋里,找到一段麻绳,再次出来后,他向郑康抬了抬下巴:“您把双手伸出来。”

首节 上一节 34/1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sss级战龙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