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177节

  然而这一次的免职,却给他带来巨大的声望,而他在朝廷之中的好友叶向高等人也依然与他保持着联系,这就使得他虽然是个平民,但是依然可以插手朝堂中事。

  而他也没有浪费自己的声望,当即就在无锡的东林书院聚集了一些人进行讲学,同时议政。

  凭借着他“忠直敢言”的声望,以及当时有许多官员因为立储之事被贬,都聚集到了他那里,使得书院一时间名气大作,吸引了许多士子,有了初步左右舆论的能力,也有很多受到东林一脉影响的官员进入了朝堂,导致他们越发的强大。

  然而,这天下毕竟不是他顾宪成一家独大,就在南边不远,就有抢生意的——东钱书院虽然在张居正执政时期被打压,活动范围仅限于宁波府等数府之地,但是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他们又重新活跃了起来,现在大有浴火重生之征兆,很多相关的王学书院,又开始在大明的各地建立了起来。

  也有很多原本打算来东林的读书人,都被他们给吸引过去了,毕竟那是曾经盛极一时的存在。

  为了保持住自己的影响力,顾宪成打算用一些盘外招,也就出现了那份传遍天下的《忧危竑议》。

  而顾伯阳,正是他的族侄,他的行动,也是顾宪成计划中的一部分,如今搞砸了,又怎能令他不怒?

  “兄长,发生什么事了?”旁边有人问道。

  他是顾宪成的弟弟,顾允成。

  顾宪成一面将那封信递过去,一面不满地说道:

  “我本意是想要掀起舆论的浪潮,质疑皇帝为何不立荣王为储君,同时把话题往那内阁四人身上引,以告诉天下人,陛下不立太子,与这四人油滑处事甚至暗地里支持皇帝有关。”

  “如此一来,士林、民间都在我们这一边,那么哪怕是陛下,都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意愿,立荣王为储,则内阁四人也必然下台!到时候便可把已经做到礼部左侍郎的向高扶进阁里,初步掌握大权。”

  “再加上三才、允贞等人,岂不是可以借鸡生蛋,提拔我辈中人?我党便成矣!而我们,也可借此机会,大大提高一番声望……你看前两日我在书院之中演讲时论,批驳朝廷,盛况空前!听学之人达千余人,是前所未有之盛况!”

  “按照计划,不出数年,我等便可于乡野掌控朝堂,驱除奸恶,众正盈朝!”

  顾宪成用力地拍了一下桌子,眼眸中闪烁着野心。

  他虽然被免官,但是却从来没有打算就这么安然老死于乡野之中,他的目光始终汇聚在朝堂之上。

  一旦计划成功,他便可以以布衣之身操控天下,到时候,他就是无位之相!但是如今他的计划却出现了巨大的问题,而这,正是从京师开始的。

  “伯阳在京师,借今科举子的身份,既可以进一步逼迫陛下,又可以趁机结交我辈中人,如果操作得当,将这百余学子都结为我党中人,都并非不可能之事,科举国之大事,今科举子尽反,陛下也会压力大增,可是如今呢?”

  “一次祈雨,就全完了!我道怎么舆论有所逆转,原来是从京师而来!看个什么求雨,讲个什么贤明与否!只要抓住礼法,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好了,还有谁愿意与他结交?还有谁愿意与他一同逼迫皇帝?”

  “大好的局势,变成现在的两派辩论!有人支持,皇帝就有希望,如何逼迫他立太子?若是不改立,内阁不换,我们这里的士子,也很快会顺从大势而散去的!”

第276章 木偶长洲 娄江,婴儿四明 兰溪

  而已

  那一边的顾允成已经看完信,不由地轻轻叹息:

  “倒也不能完全怪伯阳。”

  “有人出手了……对方知道在礼法之上绝对不占上风,因此故意避而不谈,在其他的地方抨击,可是荣王偏偏……因此反而奏效。以目前的风向,哪怕伯阳在京师没有出这纰漏,怕也不会改变大局,顶多是举子们依然顺从,可是没有天下响应,单靠他们也是成不了事的。”

  “就是不知,到底是哪方势力……”

  “是长乐书坊。”

  顾宪成闻言揉着眉心,说道。他也知道现在这个局面当然不可能仅仅是因为顾伯阳的失误,这只不过是他发泄的一个渠道而已。事实上,现在不仅仅是京师,在各个大城的局势都有了一定的扭转,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长乐书坊,要不是他们,京师的事情也不会就这么疯狂流传。

  “长乐书坊?那不是谁都可以投稿吗?兄长你前些时候的一篇文章,不都被他们给发表了……”

  顾允成有些疑惑地问道。

  “所以他们出手的时候,哪怕有这么明显的偏向,依然有很多人选择相信!他们就是要营造一副‘公正’的样子,等到现在夹杂私货了,大家也尽都信任!”

  “可是长乐书坊……是他们……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他们怎么会投入这样的力量?”

  毕竟长乐书坊的东家,其实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是什么秘密。

  从当初严晨昊被任命为福王的老师的时候,很多人其实就已经看出来了,这是要两头下注啊!而顾宪成在出手之前,要说没有考虑过这一点,那肯定是假的。

  可是严晨信没有直接下场,所以在大多数人眼里,陈国公府还是偏向荣王的,只不过是下一步闲棋而已,毕竟严晨昊不过是一个庶子,就算最后出问题,也很轻易能够撇清关系。

  属于那种,没赢无所谓,也没亏多少,但是要是侥幸成功,那就是以小博大,直接赚翻。

  这种情况,不可能投入太多力量去帮助的,但是长乐书坊都下场了,这支持力度可就不一般了。

  难道是因为当初两王并封,让陈国公看到了成事的可能?顾宪成在心中自语,但是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

  “两百年积累,竟不同凡响至斯,陈国公与其他的勋贵,实在不相类同,他强大太多。”

  “好在陈国公还没有下场,我猜他不到最后的时刻,也不会下场。只要他没有直接出手,那么在官面上,我们还有优势,毕竟大多数大臣还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就连长乐书坊,不也只是影射,没有直接说出口么?现在形式,还远远没有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只要把这波打压下去,也一样可以逼得对方中立!至于其他人,全都不过是碌碌无为者耳!不足为虑!”

  顾宪成分析道,越说越自信。

  也确实,长乐书坊,一篇是很正常的时事评论,一篇呢?则是主要在拍万历马屁。别人从里面解读出什么,是别人的事,而且长乐书坊也说了,他们只负责出版,作者另有其人,一旦有问题,随时可以找替罪羊。

  说明人家也不想直接硬碰硬。也对,对方这么大的身家,轻易也是不会梭哈的,只会一点点放出,进行试探。

  这么一说,顾允成顿时也觉得大有道理。

  毕竟当初太宗起兵的时候,他们不就是这么做的吗?直到宿州南军战败,兵围灵璧,越国公才突然发力,一举把李景隆几万残兵全给坑死。

  要是北军不行呢?只怕越国公会当一辈子的忠臣吧!需知那个时候,陈国公可是连族谱都已经给除名了!

  两人对视一眼,眼眸之中,又重新燃烧起了希望。

  “我这就去信伯阳,让他联络我们的人,鼓动舆论,对付严晨昊!”

  很快,信使带上信件,向北而去。

  ……

  哪怕已经很晚了,诏狱之中却是依然灯火通明。

  鞭子抽打人体,发出令人心悸的“噼啪”之声,伴随着一声声的惨叫。

  顾宪成的信使,一路顺风顺水来到了京师,却在顾伯阳的住处之外结束了他的旅途。

  由于事关身家性命,被骆思恭派去监视顾伯阳的都是锦衣卫的老手,一看对方那风尘仆仆的样子,立刻就猜到了大概率是信使之类的。

  直接就拉进小巷子里套上麻袋带走。

  此人倒也是忠诚——哪怕是遭受了酷刑,现在都不肯吐露半个字,被捕之时甚至试图将那封信给吃下去,幸好锦衣卫手快,将他拦下。

  这封信现在已经到了骆思恭的手中。

  他很快看完了这封信,信的内容令他大吃一惊之下,又欣喜若狂。

  惊的是,这帮人竟然胆大至此,欣喜的是,自己派人蹲守了这么些时日,终于有所收获!

  没有出乎预料,这封信中果然有许多劲爆的内容。

  毕竟谁能料到,锦衣卫竟然会精准地搜查信件呢?虽然锦衣卫搜捕全城,捉拿《忧危竑议》的作者,但是也不可能搜查所有人的信件,尤其顾伯阳还是一个举人,就更不可能,自然也是放心地把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写在了上面。

  但是顾宪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顾伯阳已经被骆思恭盯上了,于是一举抓获。

  而看完信,骆思恭思考的,已经不是如何保住官位了——虽然信中没有提到《忧危竑议》到底是谁所做,但是看完之后他几乎可以肯定,那封闹得朝野不宁的文章,绝对与顾伯阳脱不了干系!

  这简直是大功一件啊!

  这一刻,他无比庆幸那一日在街上遇到了陈国公,纵然是被当枪使,但是他也心甘情愿,甚至对严晨信生出了感激的心思——他完全可以去找东厂提督太监,把这个滔天的功劳给他。

  但是对方最后选择了他骆思恭,这是天大的人情啊!要是有机会,必定报答。他暗暗想到。

  随后他便把信件揣进怀里,又回想了一番信中的内容。

  这个时候心已经定下来的骆思恭,在回想的时候,也是不由地感受到一阵心惊肉跳,不由地暗道:也不知这人是谁,胆子够大的啊!竟然敢如此藐视朝中大臣!

  “木偶长洲、娄江,婴儿四明、兰溪而已,事之成败,乃在陈公耳!”

  “能遏晨昊者,便是社稷第一功!”

第277章 缉拿

  所谓长洲、娄江、四明、兰溪,指的,正是目前的四位阁员,申时行、王锡爵、赵志皋、沈一贯。

  这才是令骆思恭感到震惊的地方——这四人,都是天子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这写信者何许人也,竟然敢把这四个人说成是木偶、婴儿?当真是好大的胆子!

  骆思恭带着那书信,急匆匆的离开了诏狱,径直来到了紫禁城中。

  万历看完这封书信,登时也是大怒。

  “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藐视朝中大臣!他以为他是谁?社稷第一功……呵,他何许人,竟敢妄言社稷!”

  “打压晨昊……想要公然和朕作对吗!”

  骆思恭为了表现出自己的功劳,在一旁添油加醋:

  “可不是,社稷只有陛下堪言,其他人安敢妄议!更何况四位阁老乃是朝中重臣,为天下呕心沥血,又怎能任由他人编排!”

  “陛下,臣看那《忧危竑议》,与此人也是脱不了干系!臣这就将那顾伯阳抓捕,拷问出幕后主使,交予陛下!”

  万历饱含着愤怒点了点头,朝中的这四位大臣,哪怕是他都要给面子,甚至有时候还要与其妥协。要是他们都是木偶婴儿,那他算是什么?

  而且对方言明了要打压严晨昊,这不就是明晃晃的,反对福王,和万历作对吗?

  自然是引起了万历的敌视。

  锦衣卫以极高的效率出动,将顾伯阳自客栈之中一举抓获。

  要是是公车上疏那几天锦衣卫这么抓人的话,举人们说不得得热血上头的闹一闹,但是此时,却无一人为其出头。

  纵然顾伯阳大叫着冤枉,叫喊着锦衣卫是内阁走狗,与奸臣狼狈为奸也无济于事,举人们都始终冷眼旁观。

  他们对于他的信任,已经是一点不剩了。

  而顾伯阳,也不是什么硬骨头,当天晚上,在狱中便将一切交代得明明白白的。

  骆思恭得到供词,自然是狂喜。

  没想到不仅仅得到了那妖书的作者,并且还破获了一桩重大的阴谋!现在的情况,他已经不再去想保住官位什么的了,而是如何去争取将这件事办的漂漂亮亮的,以争取更大的功劳!

  不过,他也是个会做人的,知道这一切都是多亏了陈国公的提醒,也知道这么一次事情之后,自己算是被搭上陈国公的战船了,于是便来到了严晨信的府上,对其表示了感谢,顺便也算是拜拜码头。

  “恭喜骆指挥使破此大案,升官发财是指日可待啊!”

  严晨信饮了一口茶,笑着说道。

  “全凭国公提携!”骆思恭闻言立刻正色,放下茶杯站了起来,拱手道。

  大小王还是分得清的,自己眼下也算是皇帝眼前的红人了,但是对方能够把自己扶上去,自然也能够把自己拉下来。

  严晨信对他的态度很满意,挥了挥手,让其坐下:

  “虽是我提醒了你,但是终究还是锦衣卫办事利落……这么说,这顾伯阳等人,是死定了?”

首节 上一节 177/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