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17节

  再多,便只能是特权,赞拜不名之类的,但是他并不想给予这样的权力,或者说,自从他的心态发生转变,变得更加唯我独尊之后,他已经不会给予任何人这样的权力了。

  “便赏赐一些田产,并蟒袍金银等物吧。”

  他想了想,做出了决定,同时还不由地叹息道:

  “这一代的严家,还真是人才辈出啊。”

  可惜都不能大用。

  感叹了一下,他又继续看起奏报。

  流寇撤围之后,分为数股四散,其中高迎祥部正撞上了南下的曹文诏。

  高迎祥派遣精锐老营骑兵一万余与之战,自己则率军继续撤退。

  然而曹文诏手下的骑兵是来自东北李家麾下的辽骑,那是战力超过寻常边军甚至羁縻军的精锐骑兵,仅仅四千人,就将一万余的老营打得大败亏输。

  不过此时高迎祥已经溜远了,而曹文诏得到的命令是支援南直,于是也没有穷追,而是率军继续南下。

  不久之后,卢象升也到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南直隶境内剩下的几个流寇首领,根本不是卢象升的对手,穷追猛打之下,很快便死伤殆尽,不久之后,混天王、扫地王等几个没有离开南直隶的流寇首领全部授首。

  看到这里,朱常洵满意地点了点头。

  南直隶算是无碍了。

  悬着的心,终于还是放了下来。

  而不久之后,爆发在浙江的战事,也传入了宫中。

  “献贼自南直隶而下,犯我城镇……”

  ……

  “浙江总兵兵败钱塘,万余大军一夕覆没,其孤身逃入杭州……”

  ……

  “邀天之幸,宁绍参将林晓率官军于萧山大败献贼,斩贼首级一万四千六百七十一,献于阙下。”

  “另俘虏贼寇七万有余,其中多为百姓遭贼寇裹挟,已交由臣安顿完毕。”

  读完了绍兴知府的奏疏,再看林晓的战报,一切清清楚楚,无可挑剔。

  无疑,这是一场大胜,张献忠这一战连老本都折损了许多。

  而浙江总兵的战绩实在太拉胯,以至于哪怕绍兴知府只是将事实上报,都没有进行“润色”,都足以令朱常洵怒火中烧。

第342章 新的军队

  “如此之人,何德何能可以担任浙江总兵?险坏大事!着锦衣卫捉其入诏狱,抄家!还有举荐他的人,也给朕一并下狱。”

  他大声命令道。

  不出严凌所料,当张来被撤下去之后,皇帝理所应当地想起了林晓,于是做出了任命其为浙江总兵的命令。

  看着林晓的战绩,他仿佛又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朕的大明,也是人才济济,名将辈出!”

  他笑着对王体乾说道。

  等到林晓再立些功勋,便将他的官位提一提,令他与洪承畴、卢象升三人各镇数省,何愁叛乱不平,天下不安?

  ……

  朝廷的旨意很快下达,林晓被任命为浙江总兵,官阶也得到了提升,而宁绍参将则由另一名在战斗立下一定功勋的将领接任,也是家族的人,不需多担心。

  “先生,我此去担任总兵,有何指示?”

  林晓并没有因为自己升任浙江总兵而高傲自大。世代依附于家族的他很清楚,以家族的力量,想要将他拉下来可并不是什么难事。

  他也很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自己现在立下的这般大功,以后难免会被派去面对流寇,要是没有了自己的那些部下他将会原形毕露,到时候就算没有死在战场上,也会被皇帝处决。

  因此他的态度依然恭顺,甚至有些讨好。

  严凌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说道:

  “这次你干的不错,一万两银子,已经送到你的府上去了。”

  闻言,林晓的眼眸更亮,脊背更加弯曲,脸上的笑容更甚。

  “我倒也没有什么要说的,你到了省城之后,该如何便如何。”

  严凌微笑着说道,事实上林晓本身就只是挂个名头而已,各种问题自有隐龙等去处置,林晓并不是一个特别有本事的人,一些重要的事情严凌根本不会交给他。

  “您放心,哪怕在杭州,我依然会尽心竭力为您效劳!”

  林晓本来也只是做一个态度,见他如此说,于是便大声地表着忠心,随后带领着队伍向北而去。

  严凌眯着眼睛,看着远去的“林”字大旗。

  他看的不是林晓,而是那两千名族兵。

  他们将跟着这位新晋上任的浙江总兵一起前往杭州城驻防。

  在之后需要他们的时候,想必一定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不过随着这一营兵的派出,家族的兵力又肉眼可见的少了,需要更多的兵力补充。别的不说。现在就连宁波卫和绍兴卫的两个卫所都还没有填满呢,又多出了两千名士兵的空缺。

  “宁缺毋滥。我们走的是精兵路线,宁可士兵少一些,也不要像流寇那样铺天盖地,但是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的军队。伱看张献忠这次十几万人,被我们一万人就打得丢盔弃甲,这样的大军要来何用?”

  虽然说现在家族里兵力并不充足,但是严凌依然这么嘱咐相关负责的族老:

  “要严格按照进行征兵、训练。”

  家族士兵的训练可不像是流寇之类的,给把刀就可以上阵,比之明军甚至都要严格许多,事实上,兵员补充之所以这么缓慢,也是有一定这里的原因。

  征收的兵员,首先是有疾病的不收,随后年龄超过三十五岁与小于十八岁的也不收,对于身高、视力、体能等等都有要求,征兵之时当场检验,这样便是刷去了一批。

  随后,就算是这些通过检验的新兵,想要转化成实际战力,也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完过射击、战阵、战术、纪律等培训,才能够走出新兵营,进入军队。

  这样的时间和成本,都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的战士。

  但是这套方法却是经过验证的。吕宋军便是依靠着这样方法,训练出了精锐的部队,征服了大片大片的土地。

  族老自是记下,随后他又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现在库存的火枪与火炮,怕是有些不足。”

  家族方面基本已经淘汰了冷兵器时代的长枪之类的,全军已经装备上热武器,并且还配备刺刀等,可以说是相当的先进了,但是同样的,装备却也不似冷兵器军队那么便捷,火枪可不是刀剑那种可以在铁匠铺里手搓出来的。

  在这几个府县基本被家族掌控之后,严凌当然是下令在各地兴建起了兵工厂、炼铁厂等,但是由于时日尚短,生产量有限,还是需要吕宋方面的支持。

  严林点点头:

  “我再批给你一万条火枪,大小炮八百门,以资军用。”

  “军队也可以按照新标准进行改革了,不必再沿用旧的秩序。”

  “另外,我已派人自西北购入马匹,这几战也缴获了一些……你安排好马术的教官,并且从军队中抽调出有骑术基础的人,准备组建相关的骑兵部队。”

  族老闻言当即点头应诺,随后匆匆离开,如此大的工程,之后他有的忙了。

  所谓新标准,便是对于军队编制的新改革,与明军的百户、千户以及营兵的官阶不同,他的军队采用了后世的军队配置,以一万人为一个师,较为科学。

  不过,虽然在一些方面有了变革,但是也有很多东西,进行了对时代的适应,比如使用的官制,便依然是一到九品。

  毕竟要是编出后世的上校、上尉之类的,除了严凌自己,估计其他人谁都适应不了。

  而炮的配备,也进行了改良,主要装备在部队的有三型步兵炮、五式轻型野战炮、八式重型榴弹炮与二号重炮等炮,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其中威力最大的二号重炮,据实验,三炮之下,可以轰塌一座寻常府城的城墙,不过这种炮行动缓慢,并不下放军队,而是有着专属的步兵护卫营,战时按需求派遣。

  这些都是在严凌主导之下,产生的变革。

  这可以想见,这样一支军队在成本上远远超过同时代各国的同时,也会在战斗力上立于巅峰。

  也将是他在未来乱世,逐鹿的本钱。

第343章 库存与王二

  随着命令的下达,征兵的官员忙碌了起来,不过其他人也不清闲,尤其是仓库的管理人员,他们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经过十余天的清点,张献忠丢下的各种物资终于被清点、入库完毕了。

  那位大流寇的辎重几乎全丢了,他的老营兵也战死了五千多,虽然斩首只有一万四千,但是实际上的死伤在两万以上。

  更别提撤退的时候,除了有马的部分军队之外,其余的流寇丢盔弃甲,身上除了衣服那已经是一丁点也不剩了。

  所以到后来打扫战场的时候,除了大量的金银与粮草之外,士兵们还缴获了近七千具破烂的布面甲,其中间或有数百具的扎甲,另外还有棉甲、皮甲等上万具。

  甚至还有一具山文甲,是从一个流寇将领身上扒下的,估计是之前战死的某位参将的。

  显然,前些时日在湖广、南直隶、浙江击败的明军以及府库里的库存给他们贡献了许多装备。

  除此之外,还有四百多匹马,以及以万计的长枪、大刀等,甚至还有八百多支火铳。

  然而这些东西看似很多,实际上除了马之外其余的严凌留着基本没什么用,布面甲和扎甲之类的,先不说制式和家族的不同,本身也已经被火枪打了好几个窟窿,缝缝补补再改制还不如新做一件。

  各种武器更是早就已经被淘汰,而且质量也好不到哪里去。

  挑挑拣拣一番,最后除了皮甲挑选了两千多具完好的收入库存,以备装备即将成立的警察部队之外,其余的物资严凌一丁点也不想留下。

  “要不,将它们融了重铸?”

  严洪亮建议道。

  严凌摇了摇头,他忽然有了一个更好的主意。

  ……

  “所以,你们手里有一批军械,想要卖给我?”

  南阳府城的官衙之中,一个身着朴素袍服、面容沉稳的中年人坐在主位上俯视着下首的使者,这般说道。

  他是王二,如今大明的心腹大患,人称“贰贼”。其拥兵九万,雄踞豫南,更是明末轰轰烈烈大起义的首义者,就连高迎祥,在从南直隶冲出之后,最先选择投奔的也是他,可见其人威望与品性。

  在如今的繁多叛军之中,王二更是一个特例,他是不多的不裹挟百姓,只吃大户的起义军,对待百姓,也还算不错。

  虽然这也不能说他就是什么仁义之辈,毕竟富商大户之中也是有本分做生意的仁善之人,但是已经算是明末之中的一股清流,众多叛军之中,只有他称得上是“义军”。

首节 上一节 217/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