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36节

  然而,在他赶到之前,新野却已经陷落,张献忠调转马头,向明军迎了上来。

  他以李定国为先锋,率领老营精兵猛攻,不计伤亡地厮杀,明军长途奔袭,已经疲劳不堪,本来应当不是其敌手的西军,此时反而占据了上风,激战一日,明军溃退,伤亡上万,被迫退回邓州休整。

  张献忠趁机率军进逼邓州,开始攻城。

  西军的二十万部队,水分很高,其中至少有七八万是刚刚收拢的流民以及裹挟来的炮灰,奈何孙传庭手下纵然精锐,此时却是人困马乏,更兼缺粮,战斗力直线下滑。

  孙传庭支撑了十天,其部下已经折损过半,而这个时候,顺军大将刘宗敏,也率领着一万余骑兵一路急行军,赶到了邓州城下。

  第十三天,城中已经断粮数日,面对西军与顺军的蚁附,城池终于告破。

  ……

  孙传庭的甲胄已经残破,箭羽横七竖八地插在上面,手中长刀也是已经豁口。

  身上多处受伤。

  激战这许多天,他已经回天乏术。

  身边只剩下最为忠心的亲兵,在拼死抵御着不断靠近的贼寇。

  “杀孙传庭者赏千金,拜将军!”不知哪里传来呐喊之声,令西军的士兵宛如疯狂。

  今天,看来便是终点了。

  “惜哉,再不能替陛下杀贼……”

  他轻声叹息。

  对面,抵抗的身影一个接一个倒下,西军士兵手握刀剑,如同恶狼一般冲破了亲军薄弱的防线,用发光的眼睛盯着他的头颅。

  “杀!”

  孙传庭发出了最后的怒吼,用伤痕累累的手举起残破的长刀,奋力向前。

  力战身死。

第375章

  张献忠看着身上满是伤口、倒卧在地上,已经战死的孙传庭,发出了肆意的狂笑,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好一阵兴奋之后,他下令道:

  “杀孙传庭者何人?赐其金银万两,拜大将军!”

  有小兵惊喜地跪倒在地上,涕泗横流地感谢张献忠的恩典,而那大西王,已经笑着走开。

  “父王,趁此机会,我们应该立刻出兵,趁着明军士气低落,借着这股威势,将湖广之地吞并。否则等到王二大军返回,对方若是对湖广起了心思,可就有麻烦了。”

  义子李定国没有像其他几个兄弟那样附和着张献忠谈笑,而是沉思一番之后,向张献忠提出了建议。

  张献忠抚摸胡须的动作一顿,觉得李定国所说很有道理,刚要说话,一旁的孙可望却是抢先说道:

  “父王击败此等大敌,乃是一等一的喜事。儿臣认为,现在已经可以准备仪式,待到时机成熟,父王便可如那王二一般称帝!”

  “对对。”张献忠闻言又笑了起来:

  “你们俩说得都不错。待拿下湖广之后,为父便正式称帝!”

  ……

  邓州的战事不断传播,直至传到了京师。

  得到了消息,原本依然还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的朝廷众人,脸上的笑容不由地收敛了起来。

  孙传庭的战死,与之前江西陷落、陈奇瑜被俘的消息合在一起,这两位大明良将一死一俘,无疑为这次的胜利盖上了一层阴霾。

  南方局势糜烂。

  好在洪承畴此时已经击退了顺军,将北直隶失陷的城池基本收复,在边境构筑起了一条防线,这总算是令诸多臣子们安下了心,短时间内,社稷还是无忧的。

  “有洪督师在,至少直隶等省不会有事,只要他依然坐镇在大明与伪顺的边境之地,那么对方就别想前进一步。待我等收拾旧山河,依然有平定天下之可能。”

  有人这般说道,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洪承畴征战多年几无败绩,此时几乎成为了弘光君臣的定心丸。

  随后,为了弥补国库的亏空,内阁拟定了方案上奏。

  他们解决这个麻烦的办法,便是在民间增收一笔“剿饷”。

  而看到这个方案,朱由崧不由地愤怒地说道:

  “近年来上天不佑,已是降下许多灾祸,令百姓收成极差。如今刚有所好转,正是应当休养生息的时刻。若是还要再加税,这岂不是在逼反他们!”

  然而,接下来刘宇亮的一句话,就令他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

  “陛下,边军去年的欠饷都尚未还清。”

  “大同、宣府等地,已经陆续出现闹饷之事……”

  “朝廷各级官员、勋贵之俸禄,拖欠也已经达到半年多……”

  听着他的话,朱由崧的头越来越低,最终无力地挥了挥手。

  政策便就此贯彻。

  不过,纵然是这样,弘光皇帝依然下达了罪己诏,宣称了自己的种种过错,表示是因为自己,才导致了流寇坐大,危及朝廷的局面,而自己之后定当改过自新,如何如何,希望以此挽回一部分民心。

  同时,又谥孙传庭曰“忠烈”。

  ……

  “湖广巡抚孙传庭,率疲敝之师力敌顺、西二军十五日,最后战死于邓州城。”

  卢象升放下手中的报刊,轻轻倚靠在椅子上。

  又一名良将星陨了。

  “唉。”

  他低声叹息。

  严时昭不能用,熊廷弼、孙承宗致仕,一人老死于江夏,一人在王崇祖北上之时坚决抵抗而死,袁崇焕兵败自尽,自己和陈奇瑜被俘,现在孙传庭,又战死在了邓州。

  那拱卫紫薇的星辰啊,冉冉地升起,又如同流星一般快速地滑落天际……

  等到其尽数陨落之时,帝星也终将飘摇……

  另一边,江浙军政府的会议上,也是不可避免地讨论起了此事。

  “孙传庭战死,湖广明军,怕是再不能抵挡叛军之锋芒。”

  严师恕说出了军部推演之后的定论。

  “湖广本来就处于三方势力割据的情况,北部的顺军以及东部的西军都不是易处的主儿,明军能够在这种情况下稳住甚至扩张,以一敌二依然处在上风,完全是因为孙传庭的个人军事才能。”

  “现在他已经战死,除非朝廷又能够出现一名帅才,否则其陷落,已成定局。”

  多半是张献忠能取湖广。”严洪亮说道,众人也是赞成。

  “湖广若失,运河又阻塞,两广与京师的联系会更加薄弱……简直是上天赐予的良机,可不能错过。”

  严凌说道:

  “尽快完成省内的各项任务,准备进一步的扩张。”

  他看向了工部尚书黄志朋,黄志朋当即说道:

  “多亏了最近有大量的人员补充,工程的进度飞快,如今浙江省内各府城之间已经铺设完毕,现在准备向外拓展。”

  接着,各个尚书接连上报工作的进程,皆是一片向好。

  这个新生的政权,充满着勃勃的朝气。

  另一边,大西军也是四出,开始征伐之路。

  弘光元年七月,大西军破武昌,不久击败其他各路明军,四万余名守军,最后仅有一万余人撤入四川,孙传庭辛苦创造的一片基业,化为乌有。

  张献忠全据湖广,随后在武昌设坛祭天,正式称帝,定都武昌,立国大西,年号大顺。

  随后,他大量任命了明朝的降官、举子与一些乡野之间的大儒作为新朝的官员,同时又效仿王崇祖,召开了科举。

  科举的内容自然是如同大明一般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他也需要当地士大夫的支持。

  而且,要他向江浙军政府那样搞新式的考试,他也不会啊!

  这个办法也是立竿见影,至少大西朝的草台班子是搭起来了,想当官的人还是不少的,张献忠对于各地的统治逐渐扎实了起来。

  不过弊病也有,那便是这些官员在新朝,也没有怎么收敛自己的德行。

  要知道,随着严晨昊的人亡政息,大明官员已经开始逐渐堕落,到了武兴末年的时候财政紧缺,也未尝没有这些文官不断伸手的缘故。

  大西朝廷这个初立的政权,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是横生几分暮气。

第376章 宣传

  弘光元年的剩下时间里,各地呈现出和平的态势。

  北方的明顺,在经历过那一场大战之后,皆是损失惨重。王崇祖的整个大顺被孙传庭一人几乎打穿,甚至一路攻至首都洛阳城下,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令许多人都质疑起了顺军的战斗力,人心浮动。不仅如此,他的顺军,在激战之中,也是损失了数万的精锐士卒。

  而明朝虽然勉强击退了顺军,但是其在此次战斗之中,伤亡的士兵达到了八万,这对于本来已经越来越弱军力,是一个打击。

  北直隶这持续数月的激战,更是影响了春耕,而弘光皇帝为了筹措饷银,又加了“剿饷”,虽然下了罪己诏,表达了自己的难处,但是负担却是实打实的。

  指望一封罪己诏,就能够挽回民心,那是痴人说梦。

  百姓不堪其重负,民心已经渐失。

  在这种情况下,北境的两大势力,皆是暂停下了军事行动,默默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同时用阴狠的眼神注视着对方,等待着修复完整,便要再大战一场,决定北疆的归属。

  南方的张献忠倒是有意扩张,不过其麾下的湖广也是经历了太多战乱,大西也是新近建立,统治不稳,于是他也熄兵,以其义子孙可望为左丞相,治理他的领地。

  孙可望的内政能力倒是不错,上位之后几个月之中颁布了许多的政策,皆是利国利民之事,令大西朝廷肉眼可见的有了一定的回转。

  而江浙军政府,此时也是沉迷基建,无暇他顾。

  时间飞逝,日月如梭。

  ……

  内阁,严凌正在处理公务之时,宣传部的尚书匆匆然赶到。

  江浙军政府有很多超乎时代的东西,其中,宣传部便是重要一项,这是大明、大顺与大西都没有的,他们还停留在依靠细作来传播风声这种简陋的阶段。

首节 上一节 236/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