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51节

  没有人是傻子。

  他们反而开始思考,莫非,大华的政策,真的有利于富国强民?

  而此时,相关的官员们也开始了行动。

  他们首先动手的,正是直属于大华皇室的田地,这也是钦定交给他们练手的。

  进展很是顺利,吏部本来就召集了数量颇为旁大的官员,而分的也是大华皇室的田地,自然不会有人出么蛾子,很快就搞定了。

  佃户们得到了田契,都是感恩戴德,自己重新拥有了一块土地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断有人向北叩首谢恩,甚至还有人将严凌与严全的画像给供了起来。

  很快,相关的工作便全部完成,有了这一次的练手,官员们也是娴熟了许多。

  于是不久之后,他们也开始正式对地主士绅们下手了,他们以镇为单位,召集地主们,先是按簿册,确认一番各个地主家的土地数额,随后便是收购。

  地主士绅们不情愿是不情愿,但是反抗的人,倒也真的不多。

  一来,是真正难以接受其政策的地主,在之前已经因为作乱、联系王崇祖、被佃户举报等种种原因或下狱,或被杀,二来则是大华朝此时锋芒正盛,将大江南北尽收入囊中,已经真正成为了天下的正朔,没有人愿意招惹。

  钱财虽好,但是小命还是更重要一点,又不是彻底没有活路了。

  不仅如此,近些年工商业蓬勃发展,也对他们有一定冲击。许多百姓发现工厂里工人的待遇极好,自然一个个都跑去做工,大华朝又给租子下了界限,更兼许多地主尝到了甜头开始经商开作坊,这都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摊丁入亩更是早已实施了,严凌压根就没收过丁税。

  这一系列举措的共同作用,使得地主们,也没有那种死保的想法。

  再说了,连皇帝都已经以身作则,他们还真没有什么好说的。

  地主们虽然不满,但是分了也就分了,朝廷也给了补偿,于是便也干脆拿着钱便算了。

  有点眼光的,更是卖了地,立刻便拿着钱投身于工商业之中。

  官员们的工作,倒也还算顺利,不过因为工作量太大,所以进展不算太快。但是即使是这样,各地也陆续传来了百姓歌颂的声音。

  当今的天子与掌权的首辅,是真的为他们着想啊!

  不过也避免不了有些人,心中不屑。

  你林言、严全现在强势,在的时候,或许可以压住这天下,按照你们的心意发展。但是等到你们死了,三四代之后,新的皇帝压不住了,到时候,又有谁知道会发生怎样的新情况呢?

  他们打算等着那一天的到来。

  关于这一点,其实严凌也知道。

  大华的领土太大了。

  不可能面面俱到顾及到一切的,总有人会钻制度的空子,并且也没啥政策是能管万年的。

  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华朝的工业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也为华朝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待遇也是相当不错,城镇化也在加强,大量的人口已经涌入了城镇。

  商业更是繁荣无比。

  传统的“有钱就买地”的观念已经在不断改变,虽然因为几千年的传统,依然还没有那么容易从大家的脑海中抹去,但是改变终究是存在的,已经有些动摇。

  又有谁还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做违背律法的事情呢?

  并且,只要明面上的大规模土地兼并不会出现,那么危害终究是是有限的,朝廷便也可以及时依法遏制。

  所以,面对着那些人的小心思,严凌也只是冷笑,并没有去搭理。

  那终究只会是痴心妄想。

  政策之中或许会有漏洞,但也会在之后的实践之中,不断暴露,慢慢补足。

  新生的王朝,拥有着无限的生机与可能。

  ……

  又是一日清晨。

  初升的朝阳洒下万丈的光辉,照耀在南京城那宫殿群之中,金黄色的瓦片倒映,反射着道道金光。

  庄严而又肃穆。

  两个年轻人站在皇宫的高处,在清晨微风的吹拂下,感受着朝阳的暖意。

  “祖,太阳又升起来了。”

  “是啊,新的一天开始了。”

请几天假

  抱歉,大家,我可能得请个假,具体时间是十天左右。

  我有个很重要的证书要去考,我得开始准备了,期间实在是分不了心。

  之后,还有一小段故事,再加几个番外。

第399章 老卒归乡,卢象升

  老卒来到了他们镇上的政府。

  “姓名?”

  “费贯道……这是村里给我开的证明……”

  老卒说道,随后又颇有些紧张地询问道:

  “您看,这身份证明,可以办下来吗?”

  顺军被华军打败了,他也被俘虏,最后被送回了家乡。

  只是这华朝的身份证明,却是没有这么容易下来。他们毕竟曾经是敌军,想要拿到,还需要在地方上考察一段时间,由所在的村镇开具证明,确认其安分守己,才可以前往办理。

  这已经算是宽泛。他听说,很多西方夷人也想要拿这,条件更加苛刻。

  毕竟拿到了这个证明,才算是正式的大华……公民?

  老卒听不懂这个名词,但是没有证明的他在这里举步维艰,却是感受到了。

  连正经一点的工作都找不到,买田,也不给买。

  此时的他,颇有些迫不及待。

  好在工作人员并没有为难他,确认其一切都符合规章制度之后,便爽快地为他开具了身份证明。

  拿着身份证明,他又来到了隔壁的部门,申请买田。

  看到了他的身份证明之后,以往对他坚决拒绝的工作人员也是变得出奇的好说话,很快便将一份田契递了过来,等他签名之后,村西的一块田地,便正式归他所有了。

  拿到那青蓝色、有着特质硬皮的小本子,握着田契,老卒竟然颇有些热泪盈眶。

  相当于五十亩中等田的份额,在他手中上中下等田掺杂的情况下,达到了七十多亩。

  虽然其中以下等田居多,但是对于他而言,已经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了。

  被征走之前,他手里的田地,连这三分之一都没有。

  “早知道这样,当年方山战时我就该降,干嘛跟着虎将军跑……”

  那个时候,父母也还没有过世,他还有时间孝敬二老。

  他笑着,笑出了泪花。

  眼前一阵扭曲,他仿佛又回到了那一天。

  “闯贼临南京,本将奉南京守备越国公之命守京,现募民壮入军!”

  喊声从耳边响起,那指挥使带着数百名士兵来到了村庄里,不由分说,便开始强拉村庄里的青壮入军。

  高迎祥兵临南京,严应辉下令附近各卫所入卫。

  一个数千人的卫所,那指挥使手下却只剩下数百人,却是不好交代,于是他便出此下策。

  老卒从此离开了家乡。

  守南京、剿残寇……他跟着他的将领,越跑越远,从明军跑成了顺军,直到大顺败亡,华军似乎不愿意招收他们这些曾经的顺军,他才被放归了家乡。

  十一年了啊。

  当年跟着他一起离乡的青壮,除了他,没有一个回来。

  尽皆埋骨他乡。

  有孩童在他面前跑过,讥笑着在大街上放肆流泪的男人。

  老卒收敛了悲容。

  想必,纵然是父母,看到他如今的生活,也会安心吧。

  走在乡间的道路上,他的眼珠子转着,看着周围,看着田地里那郁郁葱葱的麦苗以及乡亲们脸上的笑脸。

  回来之后,他第一次好好看着这个地方。

  十一年前那个贫穷的小村子,此时已经富庶。

  那些曾经的父老乡亲,虽然许多死于乱世,但是活下来的,再经历过伤痛之后,终于还是迎来了美好的明天。

  皇天保佑……不,按照俘虏他的华军第一军的那些士兵的话说,应该是靖平王保佑。

  总算回来了。

  这辈子再也不离开了。

  ……

  卢象升看了一眼离去的背影。

  他不知道,这是曾经他麾下的一名士卒,但是也知道这怕是一名被遣返的战俘。

  华军如此强大,与他们对于士兵几乎苛刻的要求是分不开的。

  他暗想道。

  老卒三十多岁,还在壮年,又经历过征战,换到其他任何一支军队,都是绝对不会放走的,哪怕是战俘,也只会吸纳。

  可是华军不要文化水平不合格的,三十多岁更是连他们的征兵年龄都过了。

  这当然算得上是苛刻。

  “该说不愧是首辅吗……出动十万二十万军队,便能够打得天下群雄束手,精兵策略,还真比那动辄数十万的顺西军更具威慑。”

  他轻声叹息。

首节 上一节 251/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