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贯穿大明的百年世家 第260节

  闻言,严全与群臣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这当然不仅仅是华夏本土这边的人口,事实上,这是加上了东瀛三省、南洋诸省、南大陆各省,汇聚起来的人口。

  不过即使是这样,人口的增长,也还是很明显的。

  这也是他治下盛世的一个佐证。

  接着,负责人又开始禀告各省的具体人数,不过这个时候,严全的脸色,就没有那么好看了。

  无他,各省的人口差距,还是很大的。

  南方的几个大城,多的达到了三四百万之众,其总人口甚至要超过北方的一些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天灾人祸。

  但是人口太少,也是有弊端的。

  发展不平衡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有些地方你人太少了,连控制都控制不稳。

  怎么办?

  只能移民充实了。

  户部派人,去各省考察宜居之地可以容纳的百姓数量,综合考虑之后上报,随后便展开移民。

  朝廷制定的移民的条件,还是很优厚的。迁移之后,百姓还可以享有为期一年的免税和一定的财政补贴,甚至连购买土地都有优惠。

  这样的条件,还是令相当多的百姓心动的。

  江南地区人口稠密,很多地方有农民想种田,但是下手稍稍晚了一些,就发现田已经分完了,然而他们理论上的份额却还没用完,甚至压根就没买到几亩。

  正好往北去。

  那里的工业也在发展,工厂一座座矗立,正是缺人的时候,到了那边,不愁找不到工作。

  经历过那乱世,安土重迁的心思,其实很多人也淡了,毕竟当年流民遍地,几个省的居民很多都是被政府就地安顿下来的,如今倒也没有这么抵触。

  一时之间,报名者倒也不少,很快他们就签下了合同,确认了名单。

  这是大工程,被交给了沐天阳负责,他此时是户部的左侍郎。

  此事重要也复杂,不过沐天阳是当年首辅林言亲自启用的人,这些时日在其岗位上也表现亮眼,严全也是有意着重培养他作为自己的班底,因此放心地交给了他。

  他完成得也是颇为出色,划分村落、建立房舍、按批次从各省安排百姓迁徙、分配田地,井井有条。

  蒸汽机车隆隆,载着一车车的百姓往北。

  严全站在阁楼上,望着遥远天边的袅袅白烟,目露兴奋与憧憬。

  等到将来,人口再多一点,就可以往南大陆移民……那里大片的土地闲置着。

第412章 茶叶,细作

  最近英格兰掀起了一阵风浪。

  在印度的阿萨姆地区,有商人发现了新的茶种,并在当地买下了一块地,在试种成功之后,便将之带回了英格兰。

  当时有不少的“专业”人士品鉴了这一款茶。之后,他们都对其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味道极好,并不亚于来自东方的茶叶,甚至犹有过之。

  这个消息一传开,顿时令英格兰南部的议会政府统辖下的区域沸腾了。

  要知道,大华对于欧洲的茶叶一行,几乎是处于垄断情况的,而每年从中获取的利润更是一个天文数字,如今英格兰可以从此处分一杯羹,当然是兴奋不已。

  再者,华夏虽然没有明着宣布与查理一世结盟,但是他们对于王军的支持也不是假的。议会不敢和东方的帝国明火执仗地作对,但是看着他们要是因此吃瘪,损失利益,却是十分开心。

  议会的许多议员,更是高调宣布,他们之后将不会再饮用华夏的茶叶,因为已经有了更好的替代品。

  大量的新茶出现在了市场之上。在政府的影响与宣传下,英格兰的商人与居民争相购买,甚至有西欧的商人也被影响,购入了一定的茶叶。

  然而,当其流入市场之后,立刻便有人提出了差别。

  “品相看似不错,然而却少了那一份清香。”

  “口感比之华夏的茶叶,还是要差上一些的。”

  “这价格也没多便宜啊……一般的价格,我为什么不去买华朝的茶叶呢?”

  那些上流社会的贵族们更不必说,他们本来喝的,虽然不算是极品,但在华朝也不是轻易可以得到的好货,口味早已经给养叼了,此时两相对比,差距简直明显。

  另一边,商人们也在吐槽:

  “这产量,也太少了。”

  “按照这个供应的量……政府想要以此替代华夏茶叶,痴心妄想吧!这点儿根本不可能供应全英国。”

  在这种情况下,议会政府做出的一系列宣传,简直就好似笑话一般,华夏茶叶依然疯狂地涌入英格兰市场,畅通无阻。

  有议员见此,不由地愤然道:

  “不能再这样了,华朝简直是在吸我们的血啊!”

  “我们必须得掌握相关的茶种。”

  ……

  华朝,南京,皇宫之中。

  皇帝正在召开会议。

  各部的臣子们都纷纷开始汇报工作。此时的大华一切都是向好处发展的,一切都是欣欣向荣,听着好消息不断传来,几人脸上都是笑容不断。

  “陛下,乐指挥使求见。”

  就在这时,有宫人急匆匆走到皇帝的身边,低声说道。

  皇帝轻轻挥手准允,不多时,那个消瘦的汉子便出现在了众人的实现之中。

  情报司的首领乐居晦。

  见到他,在场众臣子的脸色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这是皇帝最锋利的爪牙,虽然说他们手下也没做什么亏心事,但是终究对其也是感到畏惧的。

  不过乐居晦很明显不是为他们而来。他走到了严全的面前,抱拳,脸色凝重。

  “何事?”皇帝问道,声音严肃。

  “几处珍品茶园、名窑等处,发现了大量的夷人细作,经过这些日子的抓捕,已有上百人落网。”

  “据供称,他们正是为了茶籽、塑瓷之法而来。”

  他低声说道。

  严全的脸色,不由地沉了下去。

  “可有泄露?”

  他疾声问道,这些东西每年给大华带来巨大的收益,在国际上更是对东方名声的有利传播,甚至他给西方的君王时有送礼,也是以此为礼物的,堪称一大利器。

  要是丢了,面子也好,利益也罢,是都要受到极大的损伤的。

  偏偏瓷器的制作以及茶籽,也不像蒸汽机那样,想要盗窃万分困难,因此其保密也是颇有难度,纵然华朝投了大力气在安保之上,却也不敢说是万无一失。

  群臣听此,心也不由地提了起来。

  好在乐居晦说道:

  “目前没有发现泄露的痕迹。”

  “夷人的面目特征与我们不相类似,倒是好分辨,有一些在这些地方鬼鬼祟祟的,很快便被我们的人发现端倪。”

  “也有一些被收买的本地人,不过好在我们安保措施很严格,培养的员工也是严格按照规定来,发现有不对劲的便立即上报,将之抓获。”

  严全轻轻点头。

  “都有哪些国家的啊?”

  他靠在椅子上,问道,眼眸之中闪过一丝杀机,龙袍配上那严肃的表情,群臣顿时感觉一股压力扑面而来。

  乐居晦低声道:

  “主要是英国议会的那些人,其他的,各国都有一些。”

  产自大华的茶叶、以及各个名窑产出的瓷器、精美的丝绸做成的礼服,是极受西方上流社会欢迎的。

  就连一些普通的茶叶瓷器,也往往在西方可以卖出高价,受到了有钱人、中产阶级的热烈追捧。

  在双方的交易之中,这是占据了一个大头的,自然引人觊觎,想要将这获利巨大的商品收入囊中。要知道虽然这些货物的售卖也能够给政府带来一定的利益,但是要是源头被掌握在他们手中的话,那赚得利益将会是几何倍数的提高。

  对于英国而言更是如此。与查理一世的战争已经持续有数年之久了,议会的财政,可也不是那么的宽裕。

  当然,那些上流社会的人物,是不是起了想要为自己奢侈生活添砖加瓦的心思,那不得而知。

  “您也知道……之前欧洲发生的事情。”

  乐居晦接着说道,闻言,群臣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显然,之前在英格兰发生的事情对他们而言也不是什么秘密。

  那可是还登上过报纸的。在英格兰的茶叶推广计划失败之后,华夏的茶叶的销量还一度暴涨。

  有人讥笑道:“我朝售往西方的茶叶,哪怕是那些最为廉价的,品相都差不到哪里去,而那些贵族喝的,虽然不是最珍品,但也是上等的好货,岂是那么容易寻到代替品的?”

  群臣又是一阵笑话。

  严全也是嘴角微微勾起。

  “不过,来而不往非礼也。胆敢对我们下手,想要毫无代价?呵……”

第413章

  “由于议会的不友好行为,我国将对英格兰议会控制区进行贸易禁运,包括但不限于茶叶、瓷器、丝绸、肥皂……”

  收到南京消息的当天,华朝在伦敦的大使便这般宣布道。

  伦敦的市民们都惊呆了。

  反应过来之后,他们一股脑儿涌向了市面上的店铺,开始哄抢剩余的物品,其中又以抢买茶叶者为最多。然而老板们自然也已经得到了消息,当他们到达店内的时候,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幕:

  所有茶叶,限量出售,并且这短短的时间之内,价格牌上的标价已经翻了一倍不止。

  “各位,我也没有办法。”店铺的老板哭丧着脸说道:

  “没人知道禁运的时间是多久……连本店的供货商也是将茶价提升了很多,本店也是无奈啊!”

  市民们面面相觑,有人在哀叹,有一些有两个闲钱的,打算多花点钱,趁着现在还只是翻了一倍多,先买下一些。

首节 上一节 260/2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九州:大秦太子,悟性逆天!

下一篇: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