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132节

  王显、卢俊义、杜壆、燕青、李助、滕戡、滕戣、卞祥、乔道清、孙安、曹性、李庭芝这几人,两位绝世武将,再加上一些超一流或是一流的武将,则是成了蒙恬的新部下。

  有这些人在,即便是铁木真的来犯,或许无法打败铁木真,但支撑到其他地方的并州军来援还是没有问题的。

  武将的事安排妥当,现在就差房玄龄与杜如晦这两位负责治理河套之地的文官前来了。而早在数天之前,李翔就已经书信一封调这二人前来了,想必此时此二人也已经在路上了。

  有房谋杜断这两位大才治理河套之地,再加上在神级统帅中都算是强势的李靖,更有其他大大小小武将的协助,若还是无法守住河套之地,那还真是没有天理了!

  只是可惜了,河套之地的范围不在大汉十三州普通的一州之下,如此巨大的范围,李翔本来是想要把他划分成数个郡甚至是将其重新划分为一个州的。

  但是,如今还不是之后那个诸侯乱战的时代,汉灵帝刘宏还在世,起码在表面上汉王朝还没有灭亡。因此,李翔想要做一些事还是有顾忌的,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的。

  想要将河套之地划分为数个郡乃至重新划分为一个州,这种大事是必须要向洛阳的朝廷而禀告的,只有经过洛阳朝廷的允许才可以的。

  而到了那时候,即便是汉灵帝真的同意将河套之地重新划为一个州,但汉灵帝即便是再怎么昏庸,又怎么会不重新选派一个刺史来管理河套之地这个新划分的州郡。

  因此,虽然李翔心中有些不舒服,但目前只能暂时将河套之地当作一个范围极大的郡而对待了。

  等到了董卓之乱之后,那李翔到时候想做什么都不会有人管了,到时候再重新规划河套之地便是了。

第305章 明德书院

  “启禀主公,此乃这一届明德书院学子之名单。”田丰双手将一摞名单递给李翔的同时,他那沉稳的声音也在同一时刻响起。

  李翔一目十行地扫过手中的那摞名单,却并没有自己熟悉的名字出现,果然天上的馅饼不会掉第二回,能被馅饼砸中头顶一次就已经很幸运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明德书院中“明德”一名便是由这句儒家经典《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而来。

  自从上次的草原大战返回并州之后,李翔并没有在并州多待,而是便很快地返回了河内。毕竟他作为一郡郡守,也不能离开自己的治地太长时间。

  攻下河套之地,消灭南匈奴,那是一场滔天之功,朝廷自然不会对此视而不见,总是要大加赏赐的。

  不过,这些赏赐落到李翔自己身上的却并不多。李翔本来已经是一郡太守,若是再往上升,那就只能是刺史了,汉灵帝就算是傻了,也不会让李家一门掌控两州之地的。

  而自从上次黄巾之乱结束之后,李翔的爵位就已经被提升到了县侯,在往上升也不现实。因此,官位和爵位都无法赏赐的情况下,也只能给李翔一些金钱钱财的赏赐了。

  但李翔这次所立的功劳实在太大,仅仅这点赏赐这样是不行的,那样朝廷又如何服众。若朝廷真的这样办了,日后还有几个人愿意为了朝廷而建功立业的!

  不过,好在许多事情都是可以曲线进行的。既然无法大是赏赐李翔,那汉灵帝索性便子功父受,将李翔应得的赏赐转而赏赐给了李翔的父亲并州牧李阳。

  因此,李阳的爵位可谓是来了一个三连跳,同样也被晋升到了县侯之位。除此之外,还有三四位李家的重要人物,这次因为沾了李翔的光而被多多少少的赏赐了一个爵位。

  当然,这次大战之后李翔的收获也并不仅限于此,李翔那暴涨的声望才是他真正的收获。收复河套之地,攻灭南匈奴之事传出去后,李翔的声望瞬间暴涨到了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地步!

  而李翔暴涨的声望给李翔带来的好处,这段时间已经初现端倪了!最起码,李翔的声望便给明德书院的师资力量带来了好处,许多人都被李翔一一请了过来。

  李想返回河内之后,便开始着手兴办起了明德书院。而之所以起明德书院之名,是因为李翔不仅仅将明德书院当做了自己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这里更包含了李翔对书院寄予的厚望。

  李翔希望每一个书院的学子都可以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将学习和知识应用于生活,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做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德书院在教学内容上,李翔依然坚持沿用孔子的君子六艺,也就是礼、乐、书、数、射、御。

  礼顾名思义就是礼仪;乐是学习音乐,掌握一些重要的乐器,比如琴、瑟、萧、筝等;书就是学习经典,主要还是儒家经典;数就是学习算数几何;射,就是射箭;御,就是驾驶马车。

  但如今乃是大争之世,李翔便在教学内容上做了许多变通。首先,李翔规定了书的部分,不仅包括儒家经典,还要包括法家经典,乃至其余的百家学术也被李翔有所引进。

  或许儒家学说确实对统治者的统治具有极大的有利作用,但作为一个后世的灵魂,李翔更喜欢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

  其实,在两汉时期,虽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诸如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异端学说”仍然还说大行其道,并没有像之后的那些时期彻底走向消亡。

  比如,曹操就曾下令让贵族世家等薄葬,他在临死前的诏书也规定,死后必须薄葬,意思就是不要陪葬太多。薄葬,就是典型的墨家思想。又比如曹操着名的谋士程昱,荀彧在推荐他时,就说程昱精通多种经典,学识渊博。

  其次,在有关书院学子来源的问题上,李翔也做了许多的改变。

  在明德书院之中,学子不限出身,无论是贵族出身,还是世家大族出身,亦或是寒门或是平民出身,皆有资格加入明德学院之中。

  之后,为了保证普通平民出身的学子,可以真正加入书院之中,李翔规定书院对家庭贫困者不收取或者减免一部分学费。并设立学子学费借贷项目,书院学子可以向官府进行贷款,但必须在学习期结束之前还上,亦或者在学习结束之后喂,为官府服务一定的时间以抵押其进入学院所借贷款。

  当然,李翔设立这一规定的真正目的便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而对书院之中成绩优异之学子,李翔更是设立了奖学金项目,以鼓励那些家庭贫困的平民学子。而奖学金却并不局限于金钱,还可以用粮食、食盐、丝绸、文房用品、良马、羊、酒这些等价物代替。

  当然,明德书院如此宽厚的进入条件自然是也会做出限制的,要不然书院根本无法容纳那么多的学子。

  李翔规定,书院除了在入学前要做出考核外,每年将会做出数次考核的规定,而根据学子入学时不同基础情况考核的情况也有所不同。但相同之处在于,凡是无法达到一定标准的学子,皆会被书院强行扫地出门。

  而明德书院如此开办,也确实在汉末时代激出了一朵不一样的浪花。

  书院开办之后,确实正如李翔说想,有不少的平民与寒门学子皆是前来求学。不仅包括北方这几州的学子,甚至在南方几州的学子收到书院有关消息之后,也甘愿经受长途跋涉之苦,而选择加入明德书院之中。

  不过,相比于平民与寒门学子,世家学子就没有多少人选择加入明德书院了。在他们看来,寒门还勉强可以,但那些平民根本没有资格与他们一同读书学习。

  虽然世家学子较少,但那些真正愿意加入明德书院的世家学子,却皆是家中较为精华的那一批,他们的眼光与思想比其他世家之人放得更远。

第306章 医匠所

  仅仅一所明德书院罢了,能够招收的平民学子终究有限,仅仅那么一点学子,还影响不了大局,而这也是李翔做出如此行为,却没有遭受世家势力针对的缘故。

  毕竟以李翔现在的名望与地位,那些世家还不愿意为了这些小事而影响他们与李翔的关系。

  反正,在那些世家们看来,做官的渠道还掌握在他们的手中,那一小波平民学子根本无法影响到他们的地位。

  不过,这些世家之人又怎么会想到,接下来的那些变化呢!

  而书院的开办,印刷术与造纸术也被李翔提上了日程。当然,这两项技术那是在掘世家的根,李翔若是真的敢提由他自己出来,可就不会像书院这次被视而不见了,到时候李翔就真的要面对世家集体势力的疯狂反扑了。

  因此,就按原来李翔所想的那样,是时候再对黄巾进行一波谋划了。反正他们本来就已经站在了世家势力的对立面,虱子多了不怕痒,想必他们也不介意削弱世家吧!

  不过,想要让黄巾心甘情愿地当一波儿冤大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得要慢慢谋划才行!

  既然书院都已经建成了,但是没有足够的先生授课也不行。而且,还得找几个声望足够高的人物在书院里撑场子才行。这样,那些学生才能更好地相信书院的教书能力,才会愿意加入到明德书院之中。

  基于这个目的,李翔为汉末那些有名的大儒都书信一封发出了邀请,诸如水镜先生、庞德公、蔡邕等人,甚至李翔借由荀彧之手向颖川荀氏也发出了邀请。

  但是,结果自然不怎么样,水镜先生、庞德公以及荀氏之人皆有他们自己的书院要打理,他们的颖川学院与鹿门学院已经名闻天下,又何苦要到李翔这里。

  最终,也只有蔡邕一人接受了李翔的邀请。

  不过,虽然李翔正儿八经邀请的人中只有蔡邕一人到了,但却有不少人不请自来,而给了李翔一个个不小的惊喜。

  随着李翔来到这汉末三国,很多事情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就比如蔡邕,他这一世便一直呆在江东吴会之地之中,并没有返回洛阳,而这也是李翔为什么上次在洛阳拜访蔡邕失败的原因。

  也幸好李翔到河内上任后不久,就得到了这个消息,此次将书信寄入到了吴地之中,否则,李翔此次与蔡邕就又要失之交臂了。

  而蔡邕他除了自己到来之外,还为李翔请来了乔玄一起到来。

  《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大乔、小乔为“桥公”之女。清代人沈钦韩在《两汉书疏证》一书中说:“桥公者,太尉桥玄也。汉制为三公者方称公。”沈钦韩的意思是,只有官至“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人才能被称作“公”,因此《三国志·吴书九》中记载的“桥公”必为汉太尉桥玄。

  只是后来不少学者通过种种推断而否认了这一观点。不过,在这个世界之中,李翔却发现,这位乔玄确实是大小乔的父亲。

  刚发现这个事实之后,李翔一开始还吃惊不已。毕竟,乔玄如今怎么也有六七十岁了,这么大把年纪也不知道是怎么生出大小乔,这两个刚刚十几岁的小姑娘的。

  起码在这方面的能力上,乔玄确实很令李翔钦佩。

  如果说,蔡邕是李翔亲自请来的,而乔玄是被蔡邕出手拐来的。那么,剩下这几位是纯粹是因为李翔的声望而吸引来的。

  王烈,字彦方,平原人,少师事陈寔,以义行称,不愿与其师那般做官,喜行走天下,教化世人,最有名的实例便是曾经劝服盗牛者改过自新,成为一个拾金不昧之人。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荀彧称其,此一世异人,士之精藻。

  管宁,字幼安,亦是北海朱虚人,其割席断义之举名传千古。

  这三人并没有接到李翔的邀请,却在听闻李翔将要兴办学院的消息之后而各自来到了河内,毛遂自荐,并主动加入了明德学院之中,担任先生负责教书育人。

  只可惜,无论是蔡邕他们,还是管宁这几人,他们仅仅只是愿意来到明德学院之中教书育人,但却始终不愿意在李翔麾下出仕。

  似王猛、戏志才之流的名士他们喜功名,想要通过建功立业来印证自己的学识,而他们这几人却都是喜清名之人,立志做如同郑玄那般的经学大家。

  这几人既然不愿意在李翔麾下出仕,那么李翔也没有强求。反正只要他们愿意在明德学院之中教书育人,培养出一批批学子,那本身就是对李翔最大的帮助了。

  这将近两年的时间,李翔除了筹办明德学院之外,还开设了一所医匠所,而这医匠所的负责人自然是李翔之前召唤出来的孙思邈了。

  相比于明德学院的从者云集,愿意加入医匠所的人就没有几个了,没办法,李翔只能挑出一些孤儿孤女们来自行培养了。

  医匠所与明德学院的人不同,医匠所将近九成的人不需要学习到什么太过高深的东西,只需要学会一些最基本的清理伤口、包扎等治疗手段就可以了。

  在原始的冷兵器时代,每场战争出现的战损,最主要的并不是当场战死之人,而是在大战之后那些受伤的人。

  在这个医疗手段相当匮乏的时代,即便是仅仅受到一些非常轻微的轻伤,也有可能因为伤口受到感染而一命呜呼。

  而且这个时代一旦在战场上受了重伤,那就等于提前宣告了你的死亡了。因此,在一场大战之后,许多诸侯都会将那些已经深受重伤的士兵提前聚集在一起,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去了。

  而李翔建立医匠所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战事之后,因为受伤而产生的这些不必要的战损。

  在这个时代,一个老兵能够产生的价值远远不是一个新兵所能比的,而将一个刚刚招募入伍的新兵培养成一个饱经战场磨炼的老兵,所要花费的时间更是麻烦。

  只要这医匠所的学生可以一批批地训练出来,那李翔的军队日后在战场上的伤亡必会大大降低。

第307章 灵帝驾崩

  这边李翔在河内终日忙碌着,而那边的洛阳却也不安生。

  洛阳。

  大风呼啸,天空之中乌云密布,不时更是有一道闪电于天际之中划过。仿佛是有什么人做了天大的恶事一般,引下了天公震怒。而大汉朝廷中枢,皇宫之中却是气氛死寂。

  这几天里,大汉帝王汉灵帝刘宏却是脾气暴躁,不时便降下雷霆之怒,连日里,无缘无故却连连斩杀十数名太监宫女。杀戮之下,令得无数身份低微的宫女,太监,皆是吓的瑟瑟发抖。

  ……

  “陛下,该用药了。”

  十常侍张让、赵忠端着药碗,正朝着刘宏而来。其二人脚下步伐,巍巍颤颤,端碗的双手,亦微微有些颤抖。

  对于他们这些宦官来说,汉灵帝刘宏便是他们一切荣华富贵的保障。如果汉灵帝没了的话,他们这些宦官接下来的日子可就难了!

  因此,若说这皇宫之内有谁不愿意让这汉灵帝出事的,这些十常侍当属其中的一员!甚至,这些十常侍,比起汉灵帝后宫那些妃子们乃至何皇后来更加希望汉灵帝平安无事!

  “咳、咳、咳……”

  刘宏捂着嘴,使劲的咳嗽,其脸色青黑,显然已经是一幅命不久矣之象了。听到张让与赵忠二人端着药过来之后,当即有气无力地道,“快!”

  语气之中的急切,极其强烈。这世人没有人不害怕死亡,其中以帝王为甚。

  曾经即便是威名赫赫的祖龙秦始皇都要遣徐福,领三千童男童女东出蓬莱,找寻长生不老药。同样,一代汉武大帝晚年之时亦是一改往日的英明,而是开始热衷于长生方术,圈养道士,练丹以求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这世间,其实越是位高权重的人或许越是恐惧死亡,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任何高低贵贱之分。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好,卑微到泥土里的平民也好,一旦死了,都不过是一把黄土罢了。

  此时此刻,同样作为皇帝,刘宏命不久矣,他亦是恐惧不已。要不然,这几天汉灵帝刘宏也不会再脾气暴躁之下,接连无缘无故地斩杀太监、宫女。

  受到死亡的威胁,刘宏身上并无一点帝王之气。这一刻,其就像一个频临死亡的人,极度疯狂。

  “咕咚。”

首节 上一节 132/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