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第783节

  对于这刘渊的能力,他再怎么也了解一些的。他要是真的那么无能的话,也就不会被铁木真封为上护军,总督凉州以北那一块草原的诸多部落。

  如此一来的话,没了刘渊这一支兵马,光凭拖雷还真的不一定能干过对方。

  铁木真倒是不担心在兵力上有什么问题,如今即将出发的那两万人马都是正规的元蒙兵马,可不像是刘渊手底下正规兵马和牧民混杂的配置。

  铁木真担心的,是拖雷敌不过晋军的一众骁将。

  铁木真简单想想,将马哈木、也先、不鲁罕、合剌察儿、阔阔搠思、速亦客秃、冢率、巴剌、斡罗纳儿台、旭烈兀、兀良合台等众多大将一起派给了拖雷。

  这些人和拖雷也一向合的来,反而和忽必烈的关系相处的一般。

  忽必烈相比铁木真的其他儿子在初期确实在各方面都没有优势,他是通过提高汉人的地位,拉拢汉人,从而得到了一大批的可用之才,在这些汉人人才的帮助之下,再加上忽必烈拉拢的元蒙人才以及鲜卑等各种融入元蒙的人才,这才让他成为了铁木真继承人之中最大的一个实力派。

  而这些传统的元蒙贵族以及军方势力,自然就站在了忽必烈的对立面。元蒙之中不缺乏开放派,但也少不了这些固执的传统派。

  也先,历史中的他短短几年之内,他向西攻击哈密,控制了西域通道,威逼明朝西北边境,他向东攻击兀良哈,正统十年,瓦剌彻底击败了兀良哈三卫,并控制了当时还很弱小的女真族,甚至威胁到了朝鲜。

  而他最出名的,还是和大明战神朱祁镇之间的故事了。如果不是有一个于谦在的话,大明很可能就要亡在也先的手中了。虽然这中间有战神朱祁镇的助攻,但如果他的能力不强的话,白给他机会都抓不住。

  旭烈兀,18岁那年,他随拔都远征,横贯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更是伊利汗国的建立者,西南亚的征服者,他将“上帝之鞭“伸向了西亚,在真主的土地上建立了蒙古人的国家。

  兀良合台,其征战范围东达图们江流域,西至波兰,捷克,匈牙利等地,向南则攻占过越南首都河内。

  ………

  可以说,作为元蒙历史之中评定出来的这些功臣,他们绝对都是元蒙的精华,每一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手。

  当然,铁木真排出去的这些也都是能征善战的名将,至于冲锋陷阵的猛将,他这里就有些匮乏了,实在是有信无力。

  这些草原上的将领,骑马射箭,扛着马刀冲锋陷阵那都是家常便饭,在他们各自的时代之中也绝对都是凶猛的猛将,每一个至少拿出来都是超一流级别的人物。

  但是,超一流级别的猛将,放到现在这个时代之中,那就远远有些不够看了。

  元蒙在猛将上的质量,在外族之中也就李世民可以相比,比起满清和拓跋魏来要高出一大截。但是,这要是放到中原诸多势力之中,那就要弱一些了,和晋军比起来更是不知道差了多少截了。

  同时开辟了这么多战场,元蒙众多猛将哪里有一个还可以抽开身的?再怎么说起来,元蒙的神级猛将,其实说起来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了。

  此时此刻,铁木真最忧心的其实并非和晋军的战事,双方再怎么也没有全面开战,以现在双方手中的兵力,无论是谁胜谁负,其实最后都在他们的接受范围之内。

  铁木真真正烦心的还是拓跋魏哪边,好不容易才等到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好不容易拓跋魏和满清之间才相互狗咬狗,好不容易才让他们看到了统一整个草原的希望,但是,大量的兵力却浪费在了和晋军的对战上,空有机会到来,但铁木真却有了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

  如果错过这一次机会,谁知道接下来还会不会有这种机会了?不论干什么机会,都是有限的,不可能错失了这一次,还有下一次。

  统一草原的希望出现,就这样错过了,铁木真当真是不甘呀!

  统一整个草原,对于所有的草原势力来说,这背后的意义太重太重。

  一来,统一了整个草原,最后能够形成的力量,就算是面对统一的一个中原封建王朝,他们也不会畏惧。

  二来,只有统一了整个草原,有朝一日,一旦南下中原王朝的时候,他们才会没有掣肘。像现在这样,对付中原王朝的时候还要提防草原其他两家,根本就没办法捏紧一个拳头集中出击。

  三来,一旦统一整个草原的话,到时候中原和元蒙之间的边境线又该漫长到何种程度?

  幽、并、河、凉、西五州之地,骑兵要是南下的话,中原势力防不胜防,不论从哪个方向打开局面,对于草原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第1903章 伊尹行国债

  赵匡胤原本是不急的,曹操势力被霍去病那么一顿霍霍之后,根本就是后继乏力,拖的时间越久,曹操就越是虚弱,甚至是有可能不战自溃。

  现在无论是老曹或者是蚩尤,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粮草的问题。而两者之间,老曹在这方面面临的问题最为严重。

  老曹就算是使用坚壁清野的战术,将陈郡百姓的粮草搜刮一空之后,放弃了陈郡,独留这些肌民送给赵匡胤,但一郡粮草又能够支撑多长时间,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事实上,赵匡胤的情况虽然比起曹操和蚩尤来远远要好,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一边调集这么多兵力大战,一边又被曹操扔过来这么多饥民,赵匡胤这个时候也压力山大!

  曹操在将陈郡的粮草搜刮一空之后,就直接放弃了陈郡这个地盘甚至是人手,那么,赵匡胤再将这个郡接收过来之后,那也总不能将陈郡之民视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吧?

  不过,这个时候,高政治人材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在乱世之中,那些名将猛将确实是功勋卓著,但最劳苦功高的还是那些后勤内政人才。

  无论是汉或者是明,萧何和李善长都被刘邦和朱元璋认为是第一功臣,并非是统兵打仗的韩信和徐达等人才,也并非是张良、陈平、刘伯温、朱升等出谋划策的人士。

  刘邦平定天下后,分封群臣,以萧何功为最高,封酂侯并食大县。诸将认为他们身历百战,攻城夺地,而萧何从未征战,没有战功,只靠笔墨议论,功劳反在他们之上,不服。刘邦把诸将比喻为有功的猎狗,把萧何比喻成有功的人,以此说服诸将。

  明初被封公者,有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及李善长六人,李善长位居首位,诏书中将他比作萧何,对他褒奖备至。

  韩信、徐达之流,他们功勋卓著,功劳都是摆在明面上,一眼就能看到,可萧何和李善成这类人的功劳,反而是隐于无形之中,不是那么容易在明面上直接看到了。但从来都是这种无法直接看到的东西,才反而是最重要的。

  如若没有萧何在楚汉争霸时期默默给刘邦保障后勤的话,刘邦和韩信凭什么维持那几十万的人马在各个战场征战?

  他们固然不可能像韩信这些人领兵征战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扩充地盘。不过,他们就像是发动机的汽油一样,没有他们,你的车也开不起来!

  伊尹为了给赵匡胤筹备出一批粮草,发行了古代版的国债,向士农工商各阶层征集粮草,并且予以凭证,到时候除了本金之后,还有高额的利息偿还。

  老百姓是没什么余粮,伊尹也没指望过他们,伊尹真正的目标还是放在世家和商人这两个集体上。

  而伊尹的古代版国债还是相当吸引人的,不仅有利息拿,而且这个时候帮赵匡胤一把,这背后还有人情在。那些目光稍微长远一些的,看中的并不是那些利息,反而看中的是这隐藏在其中的人情债。

  伊尹靠着发行了古代版的国债,硬是给赵匡胤保障了这一仗打下去的后勤。

  伊尹太过给力,帮助保障后勤,赵匡胤也有了足够的信心将这一战拖下去。面对严重缺粮的曹操,赵匡胤根本就没有猛攻的必要!

  老曹虽然被逼急了够疯,就像蚩尤被逼急了都能够以肉糜充作军粮,更别说老曹了,在这方面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可是,就算是老曹再狠,但这种方法征集军粮明显就是治标不治本,偶尔那么一次应应急还行,可是,能够长时间用这些东西当军粮吗?

  长时间用这种办法,曹操的兵马也最终是一个哗变的下场!

  只是,关羽在一场大胜之后,非但没有向东进一步打压蚩尤,反而是有向西的趋势,想要掠夺曹操这边的利益,这让赵匡胤怎么能忍?

  他早就将曹操视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就连蚩尤那边都是暂时保管在刘备和窦建德那里,可现在的刘备势力贪心不足蛇吞象,这让赵匡胤怎么能不急?

  因此,赵匡胤放弃了之前主攻陈留的战略,一面猛攻陈留,一面以石守信为大将,领谢艾、夏鲁奇、张茂、王君可等将分兵两万走济阴,再向上过东郡,包抄陈留。

  当然,包抄陈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目的,最重要的目的还是要隔绝关羽的兵力,防止关羽真的盯着曹操的地盘不放。

  刘备的青汉才刚刚成立,袁、朱、赵都先后上表表示庆贺,并表示愿意继续聚集在大汉的旗帜之下来对抗晋军。

  对于晋军这个庞然大物,作为弱势方的他们只能联合,而且,也离不开大汉这一面大义的旗帜。只要有大汉这面旗帜在,他们不说在大义上取得上分,但至少可以打个半斤八两,不会在这方面吃亏。

  而刘备对于聚拢在大汉旗帜下的这几位,肯定不可能轻动刀兵,尤其是是在对付蚩尤等叛逆的情况下。

  因此,只要这两边的人没有昏了头,赵匡胤派兵挡住关羽前进的道路,并表现出了强势的态度,关羽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但是,现实的情况,比起赵匡胤来所想的还要简单!

  孙膑总归不愧是兵家四圣级别的人物,那一手神级智力虽然在勾心斗角上看似没太大作用,但放在军事征战上,对于其他人来说,那就是降维打击了。

  一道反间计,让曹操和王莽彻底撕开了颜面。

  只不过,曹操将王莽的生死掌握在手中,巨无霸与王丰等人就算是再不乐意,可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继续听从曹操的吩咐。

  王莽手中的那点牌面,和曹操没法比,他在曹操的手中根本就翻不了天。

  而后,在赵普和孙膑的建议之下,赵匡胤再行离间曹氏外姓将领。

  而这一手,彻底将曹操势力打入了深渊之中,在本来就伤痕累累的曹操势力的身上,又狠狠的扎了一刀。

第1904章 罗绍威叛曹

  曹操为了曹氏血脉流存,不至于等他灭亡之后被杀个斩尽杀绝,将自己的三个女儿以联姻求援的名义送入了晋军之中。

  此举,固然是给曹氏之人留下了一条后路。

  但是,同时埋下的还有隐患。

  曹操和晋军打了这么多年仗,几乎每一场大战他都参与了,他的族中兄弟甚至是儿子都战死在了晋军的手中,而且不止一个!

  光是曹操的儿子,系统之中植入了曹宁,本土的曹昂和曹彰,三个儿子都殒落在了晋军的手中。

  曹操的儿子尚且如此,更别说是其他人了!

  当然,曹操未必没有看到这个隐患。但是,那又如何?莫说是在古代,就是后来的现代背景之下,血脉留存也是重中之重,也没见说谁能够无视断子绝孙的下场的。

  而曹操军中大将罗绍威,这就是曹军之中一个和晋军结成死仇的将领。

  罗弘信当年被后羿射伤,然后被夸父斩杀,罗绍威早就与晋军不死不休,其他人或许不介意投奔晋军,但他是万万不乐意的。

  因此,赵匡胤暗中派人离间曹军众将,罗弘信就成为了主要的突破口。

  事实上,老曹的统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固,他的手底下有,如同许褚这样的死忠。但是,更多的人也只是忠心于他,远远谈不上死忠的地步。要是让这些人陪同老曹去死的话,他们多半是不乐意的。

  这就和曹操一直以来的用人习惯有关了,曹操一直以来所用之人多数为宗室出身,不是曹家的人那就是夏侯家的人。有这些曹家和夏侯家的人在的情况下,其他的外姓将领也顶多做个副将,很难有领兵的机会

  直到夏侯兄弟、曹刿、曹参这些宗族中流砥柱战死之后,外姓将领才开始被一步步提拔了起来。如魏无忌、田忌之流才一步步成为像曹仁那一级的将领,开始有了作为领军大将的资格。

  不过,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也就只有魏无忌和田忌两个人而已,田忌资格要更老一些,而魏无忌起来的时间要迟一些。

  但是,曹操也没有放弃过对于本家子弟的培养,那些外姓将领好不容易熬走了夏侯兄弟、曹刿、曹参这些宗族中流砥柱,眼看着就剩一个曹仁支撑曹家的门面了,可是,曹真、曹文诏、曹玮之流又一步步站了起来,这让那些外姓将领也很不甘呀!

  而且,有曹家这些将领在的时候尤其是像曹仁这种最老资格的将领,好不容易熬出头来的魏无忌也只能当个副手。有曹仁在的情况下,除了最老资格的田忌之外,其他的外姓将领就是一个乖乖的当副手的命。

  如萧辉,这要不是刚好那个时候表现太好,和刚刚大败了一场的曹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是早就已经混出头来的话,他是很难能够爬到曹仁的上头的。

  但就算是这样,萧辉也只是颍川大都督,而不是像曹仁那样的豫州大都督,而且还多了一个曹仁这样的副手制衡。

  因此,曹氏集团之中的外姓将领,他们或许有一定的忠心程度,但是很难被曹操发展到像许褚那样的死忠的。

  在原本的历史之中,于禁那可是真正的曹氏集团的元老人物了,五子良将之中资格最老的人物,可最后也不是晚节不保吗!由此,曹氏集团内部的情况就可见一斑了。

  当然,就算是很多人对于曹操的情况没到了死忠的程度,但也不至于被赵匡胤就那样说动。

  开什么玩笑,他们投靠赵匡胤有什么好处?还平白无故多了一个背主的骂名。莫非以为像吕布那样三姓家奴真的是一个好名声不成,尤其是古代那种背景下!

  这可不是现代找过工作之后发现不合心意辞职到另一个公司,这中间能画一个等号吗?

  找工作也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出卖劳动力来换取金钱,更相当于是一种交易行为。但投靠一位诸侯那是认主,说的严重一些,叛主就相当于背离了自己的信仰,这要不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了七国的话,说的严重一些,叛主几乎可以和叛国划等号了。

  总是有人拿刘备和吕布相比较,可刘备无论去哪个诸侯的手底下,有认主过吗?一个是合作与寄居关系,也就相当于路过一个地方借住而他们则是出卖武力当做是借住钱,和吕布叛主同样有着本质的差距!

  因此,还真没有那么多古人愿意无故背一个叛主的罪名!

  更何况,曹操明显已经开始铺后路了,他们到时候顺着曹操的这条路走就是了,不仅找到了一个更可靠的大树,而且还不用被叛主的罪名!到时候就算是他们去了李翔那里,那个时候的曹操应该已当不在了,他们去了就可以说是委曲求全想要为旧主复仇,这是义士所为。

  所以,真正被赵匡胤说重的,其实也就只有像罗绍威这样和晋军结下死仇的人。

  而老曹在准备计划的踏出这一步的时候,对于有可能存在的这种情况已经有所预料了。因此,像罗绍威这一类的人,其实被曹操盯得很紧,根本没有作乱的机会。

  但是,打开了罗绍威这个缺口之后,罗绍威本人虽然没有机会,但他却帮赵匡胤找到了有这个机会的人。

  而这两个人,就是东汉那一时期能够排在第五名的飞虎帅梁林,他的排名还要在第七名的马援之上,是那个时期顶尖的高手。

  当然,排名虽然有高有低,但这紧挨着排名的两人再加上排在第六的梁方其实相互之间武力差距极其小,比如说梁林和马援之间就曾经不分胜负。

首节 上一节 783/89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