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42节

  只是后来,童贯在联金灭辽之战,是他人生最大的败笔。宣和四年.由童贯带领的大宋军队,攻辽失败,童贯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还被封了广阳郡王。

  童贯是以宦官(太监)的身份,被封王的第一人。

  赵吉看着此时面前因功狂傲的童贯,决定敲打一下他,便道:

  “罪臣蔡京,虽为爱卿引荐给朕的,然则,蔡京任相后,为非作歹,朕知与爱卿无关!”

  童贯脸色极其不好看,一下又跪在了赵吉的面前,他刚想再次表忠心,赵吉便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

  “当年,朕派童爱卿监军王厚所部十兵马与西夏交战,彼时朕的宫中走水(失火),朕曾认为是上天示警,故此朕亲书手谕,交由八百里加急驿马,送诏令给童爱卿,禁止王厚所部出兵。

  然则,童爱卿真乃将帅之大才啊!

  深谙《孙子兵法》所云: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也!”

  “扑通”一声,

  童贯吓得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冷汗直流,连连给赵官家叩头认错……

  “砰砰砰……”

  这事,童贯记忆犹新:自己被赵官家派去任王厚所部十万大军中的临军,兵至湟州,恰好官家亲书的因“宫中走水、暂停出兵”的手谕送到,

  自己打开看了之后,认为战机不可失,便将官家手谕折叠好,插入靴中。

  当时王厚统帅问:陛下有何旨意?

  可是,吾童贯却慌称:“陛下望将军出兵,旗开得胜!”

  统帅王厚深信不疑,率军奋勇杀敌,竟收复了西夏军强占的四州之地……

  …………

  “砰砰砰……”童贯边磕头,边辩解道:“求官家饶臣之罪,臣童贯非是抗旨不遵……”

  “呵呵……”赵吉微微一笑,心中暗道:

  “朕敲打一下你童贯,只为后面出招,出的是世人谁都想不到的奇招,合情合理地收拾你童贯,做个小小的铺垫而已!”

  【PS,请猜什么用奇招收拾童贯,欢迎留言。】

  【再PS :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票、求分享本书。]

第179章 朕要派爱卿去发现新大陆

  第一百七十八章朕要派爱卿去发现新大陆

  赵吉微微着,心中暗道:“朕敲打一下你童贯,只为后面出奇招,合情合理地收拾你,做个小小的铺垫而已!”

  赵吉笑呵呵地伸手,将童贯搀扶起来,说道:

  “朕也没有说童爱卿抗旨不遵啊!朕是在赞扬童爱卿阵前随机应变,决策英明啊!”

  童贯何其聪明一个人,他听到赵官家这话中有话啊!

  他心中甚是不解,赵官家为何将多年的旧事重提呢?

  如今的赵官家,真是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

  童贯心头疑虑重重,表面上装出非常乖巧听话的样子。

  赵吉又道:“童爱卿,可还记得对西夏作战中,立功无数的西州名将刘法吗?”

  “啊?!”童贯吓得抖了一个激灵,故作镇定地说道:

  “微臣童贯,自然记得刘法。正如官家所言,西州名将刘法,对西夏作战立功无数。

  唉!然则,刘法生凭最后一战,攻取朔方,只因贪功冒进,最终导致深入敌军而无援,遇敌伏击而死。可惜了我大宋失去一位名将了!”

  赵吉板起脸来。

  对于熟悉大宋历史的赵吉,刘法这个名字实在是太响亮了。

  ‘时论名将,必以(刘)法,为首’。

  刘法扬名于危难之际,长期征战于边塞,成名于宋夏战争,身经百战,被敌人称为“天生神将”。

  北宋进击夏军占领的河湟地区,天生神将的刘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法官至北宋熙河经略使。

  而且,刘法的儿子刘正彦也很有名,被史书重重地记了一笔,只不过刘正彦的是坏名声。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苗傅和刘正彦发动了“刘苗之变”亦称“明受之变”,兵变以诛杀宋高宗赵构宠幸的权臣和宦官,清君侧为名,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两岁的皇太子赵旉。

  兵变消息传出后,苗、刘二人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各地将领纷纷采取勤王平乱的立场,出兵镇压,苗傅和刘正彦见局势失去控制,连忙奉赵构复辟,最后两人被打败,在建康闹市被处决。

  ……

  赵吉对童贯质问道:

  “然则,朕所听闻,刘法率兵攻取朔方之军令,是领枢密院事、临军西北的童大人你下军令呢?

  而且,刘法分析了敌我兵力情况后,认为出兵攻取朔方,便会孤军深入,有遭敌军包围之险。

  却是你这位童大人,急于在西夏建立军功,逼迫刘法执冒险挺进的吧?”

  “扑通”一声,童贯再次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他在磕头之际,两只眼珠乱转,心中想着应对赵官家质问的辩解之词。

  童贯深有不解,这都多少年前的旧事了。

  当时,属实是咱家为了尽快在西夏建立军功,好让赵官家你龙颜大悦,故此咱家童贯率秦、晋之精锐兵将,深入河、陇;派少数兵马驻守萧关古骨龙,认为可制西夏军于死地。

  咱家还派出大将刘法,攻取朔方。

  彼时,刘法认为不行。

  咱家确实质问逼迫过刘法……

  咱家当初说的话,还记忆犹新:

  “刘将军在京城,深受浩荡皇恩。

  将军曾向官家,信誓旦旦言说,对西夏之战,必当奋勇争先,必能旗开得胜,以报效天子宏恩。

  然则,今日刘将军却畏敌不前,何故?”

  彼时,刘法迫不得已,只好出兵,却遇敌伏击而死……

  ……

  童贯回想起自己当年干的这事儿,属实是留有污点了啊!

  但是,他童贯敢向上天发誓:咱家绝对没有想害“天生神将”刘法啊!

  咱家不也是想尽快地平定西夏,建立旷世军功吗?

  故此,咱家才用言语,相激名将刘法的啊!

  不过,彼时咱家不能背负‘因指挥不当害死名将刘法’的罪名,故此,咱家只好在上报军情时,稍动了动笔墨,隐瞒大败之事,向朝廷报了捷,还在奏折中写上刘法是因贪功冒进,身陷敌围,奋勇力战,不幸战死……

  想到这里的童贯,吓得冷汗真流,心中不解赵官家今日召咱家面议,难道是要治咱家当年所犯之罪吗?

  不过,童贯心里还是有一点底气的,

  毕竟,总的上来说,他领枢密院事、监军西北十多年了,协调各部将领之间关系,与西夏作战还是胜多败少,坚守住了大宋的西北边防线,没有功劳还是有苦劳呢。

  何况,这次咱家奉诏,挑选西北军中精锐兵将,来平定东南的方腊起义,又立下了赫赫战功……

  如今赵官家若是拿陈年旧事,想治咱家童贯之罪,还真的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也更难以安抚住与咱家私交甚好的上百名西北军将领之心。

  其实,赵吉想了很久,是当机立断,对童贯找点茬,对其以前所犯过错,旧事重提治其罪呢?

  还是用更加怀柔且对朕、对国有益处的奇招,来收拾童贯呢?

  赵吉决定,选择用后者,要出奇招来收拾童贯!

  “哈哈哈……”赵吉大笑,对童贯道:

  “爱卿请勿多疑。朕可没有责怪爱卿半分之意啊!”

  “扑通一声。”童贯再次给赵官跪倒,叩首道:

  “臣童贯谢官家体量,呜呜呜……”

  童贯竟然哭泣出声,他边哭,边说道:

  “臣童贯忠于陛下,天地日月皆可鉴!”

  赵吉感觉跟这位‘性巧媚,善逢迎’的童贯,单独谈点话,太费劲了。

  童贯这货,难怪以前跟蔡京是好朋友,都是见到了朕一要责怪他们时,他们就都会使用跪地叩首、痛哭流涕的方法,来让皇帝同情原谅他们。

  “叹!”赵吉叹了一口气。

  没有办法,他还要榨取童贯最后的利用价值。

  故此,没有像对付北宋六贼之中的蔡京、王黼、朱勔那样,手段简单地杀掉就完事了。

  赵吉伸出双手,再次将跪在面前一副又听话、又可怜样子的童贯,给搀扶了起来。

  赵吉在心中暗道:“童贯人生最大的败笔,就是后来的联金灭辽时,童贯率大军攻辽失败,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万贯,赎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复之功,不仅给大宋带来了灭国之祸,而且还给他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赵吉拍着童贯的肩膀,安慰道:“朕就是年岁大了,总爱回忆一些陈年旧事。”

  童贯急忙说道:“官家是万岁,春秋正盛啊,何言年岁大了?!”

  “哈哈哈……”赵吉说道:“方才,朕与爱卿追忆了往昔。如今,朕要与爱卿聊聊当下。

  平定方腊匪军此役,俘获了匪军多少人?”

  赵吉问这话,难不到童贯。

  毕竟领枢密事、监军西北多年的童贯,最看重的就是军功,彼时西北军或斩杀或俘获了多少名西夏敌军,他都了如指掌,好向赵官家奏报军功。

  这次平定方腊所部也一样,在战后,童贯便让王禀所部禁军、刘延庆和杨惟忠所部西北军,上报了此役的杀敌数和俘获匪军人数。

  童贯答道:“回禀官家,此役共获匪军三万五千六百三十四人。”

  赵吉不仅对童贯刮目相看,说道:

  “童爱卿,居然能说出如此准确的人数?”

首节 上一节 142/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