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148节

  可就是这个小小的禁军统制王禀,却不买吾童贯的好意!

  此时,禁军统制王禀,却在大帐内,高声喊道:

  “请童大人,将宝刀带走!”

  陪侍在童贯身边的小宦官,俯首躬身地问道:

  “大人,王将军让将宝刀带走,小的是取回来、还是留在那里呢?”

  已经走出中军大帐外的童贯,立即停下了脚步,怒目而礼问他话的心腹小宦官,反问道:

  “哼!跟吾多年,你说那宝刀,该不该取回来呢?”

  小宦官看到童贯驻足于王禀的中军大帐之外,便明白了其意,跑进中军大帐内,拾起童贯扔到地上的宝刀,狼狈地跑了出去……

  …………

  当童贯一行人走了以后,王禀新提拔上来的亲卫方庚,不明白地问道:

  “王统治,何故惹那位高权重的童大人不悦呢?”

  “唉!”王禀长叹一声,道:

  “非吾故意去惹这位媪相的。

  然则,他想赠宝刀,来拉拢吾。

  吾岂能弃忠君报国之志,投于阉货之门下乎?”

  黑大个儿方庚,长得虽然有点的愣头愣脑的,但是他是一个挺精明的人。

  方庚一下子明白了,王统制的心意。

  原来,王统制只忠心于赵官家,想报效国家,不愿投靠在擅于拉帮结派的宦官阉货童贯的门下。

  方庚立即对正直忠勇的禁军统制王禀,肃然起敬,单膝跪地,抱拳道:

  “属下方庚,深受浩荡皇恩,又被王统制提携,定当效仿王统制之忠君报国。”

  王禀微微一笑,将方庚搀扶起来。

  他又对方庚说道:“吾真没有看错人啊!

  你要切记,吾等大宋兵将,为国戍边征战、为朝廷平定乱民叛乱,皆是忠君爱国之行为。

  心中常记陛下隆恩,

  断然不可结党营私。”

  方庚赞佩得不住地点头。

  王林又道:

  “昔日,童贯因立功心切,不顾军情,强逼刘法孤军深入敌军腹地,

  以至‘天生神将’刘法,过早陨落之事,吾常记之,亦常自省:

  为将者。切莫与宦官交往过密,

  更不能接收宦官所赠之财物,

  不要让反复无常、唯利是图的宦官握住了咱们的把柄。”

  ……

  惹了一肚子气的童贯,出王禀的中军大帐,率众去往南城外的匪军降卒大营之内。

  童贯开始视查,并安慰降卒……

  童贯高声道:“本官奉官家圣旨:领枢密院事、监造东南海船事务,

  尔等,虽一时被贼首方腊所惑,参加了犯上作乱的匪军,

  然则,当今天子赵官家仁德圣明,对尔等之罪行进行宽宥,不杀尔等,只让尔等进行劳动改造……

  从今日起,尔等跟着本官,要为建造海船竭尽全力……

  努力参加劳动改造者,赏!

  反之,则重罚!”

  下面空地上挤满了降卒,其中有五个胆大者,抗议地高喊道:

  “当初,宋军高喊会优待吾等降卒,如今没有见到任何优待,却要我等参加闻所未闻的‘劳动改造’,这不就强行让我等服劳役吗?”

  “就是啊!”

  “朝廷怎么说话不算话呢?”

  “朝廷不可信啊!”

  “哼!吾等受骗了……”

  在那五人的煽动下,大部分降卒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下面的匪军降卒,又开始交头接耳地小声地议论了起来……

  童贯大怒,道:

  “将胆敢妄言朝廷是非者,速速拿下!”

  “遵命!”

  冲去数名手持兵器的禁军兵将,将那五个大声非议朝廷的降卒,抓了起来。

  有气没处撒的童贯,怒视被抓的那五人。

  童贯登上高台,对下面数万降卒,高声道:

  “吾领枢密院事、监军西军多年,如今又兼任了两浙安抚使和东南海船建造使,

  吾能领着尔等在东南建造远航出海之巨船,实乃尔等之荣幸!

  尔等,若能改邪归正、弃恶从善、卖力气跟着本官,将出海的巨船造好,便是大功一件。

  然则,尔等数万降卒降将,亦要知道,吾治军向来严厉!”

  童贯话锋一转,目光阴鸷,用手指着那五个率先造谣生事的降卒,一挥手,高声道:

  “尔等五个乱匪,竟敢非议朝廷?!

  …………”

第183章 隐相选美献天子,朕杀六贼之李彦

  第一百八十二章隐相选美女,当夜献天子

  童贯话锋一转,目光阴鸷,用手指着那五个率先造谣生事的降卒,一挥手,高声道:

  “尔等五个乱匪,竟敢非议朝廷?!”

  “押上高台,当众斩了!”

  “遵令!”

  童贯当着三万余名降卒的面前,让禁军刀斧手,当众砍了那五名降卒的脑袋……

  原本交头接耳的那三万多名匪军降兵降将,瞬间,都变得鸦雀无声了……

  率先高喊乱说话的那五个降卒的人头掉落,鲜血喷溅在高台上。

  这血腥的一幕,把所有在场的匪军降卒们,给吓得再也不敢反驳童贯半句话了!

  …………

  在杭~州府衙中的赵吉,每隔一两天,便能收到刘延庆所部和杨惟所部的骑兵信使,送回来的捷报……

  捷报内容皆是:宋军清剿匪军余部节节胜利,不断地收复着匪军占领之地……

  赵吉则期待着征方腊那些功臣们,能早日凯旋而归,好早些对他们进行封赏。

  ……

  赵吉在杭~州城内居住了数日,处理了东南诸多重大事务……

  这日闲暇,赵吉带着郓王赵楷、康王小赵构,在号称隐相的大宦官梁师成的陪同下,由皇城司亲从官护驾,游览了杭~州的名胜古迹和美景……

  西~湖十景,是南宋时才初创的,

  但是,在这北宋时,已经有了雏形,西湖边的美景甚多。

  赵吉泛舟西湖之上,欣赏着美景,想起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便乘兴背诵道: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自称苏东坡“出子”(私生子)的梁师成,听到赵官家高声诵读他父亲的诗作后,双眼泛红,感激地望着赵官家。

  当年,蔡京初次为相后的不久,搞了元祐党人案,死后的苏东坡也被牵连其中。

  苏轼之名,被刻在了元祐党籍碑之上。

  凡是被刻名于元祐党籍碑之上的司马光、文彦博、苏辙、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都列为奸党,将姓名刻于摩崖石碑上,颁布天下。其后代不可为官,不可参加科举……

  梁师成心中感激:还是要感谢圣明的赵官家下诏,废除了元祐党籍碑,为先父大人平反雪耻……

  ……

  赵吉指着水光潋滟的西湖,对同船陪侍于身边的大宦官梁师成,闲谈道:

  “朕听民间传闻,春秋吴越争霸后,功成身退的范蠡和西施,远离朝堂,泛舟于西湖,过着神仙眷侣般的日子!也不枉为一段佳话传奇啊!”

  梁师成立即陪笑,道:“官家所言极是也。”

  梁师成却在心中暗叹:

  “官家这是也想在盛产美女之地的苏杭,寻得西施般的美女吗?

  唉!

  也难为官家了!

首节 上一节 148/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