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20节

  ……

  此时,台上台下的众人,最为期待的就是太子第一次开枪射击,打中了几个瓷碗。

  他们纷纷地向远处的那一横排放着瓷碗的三十个木桩望去。

  结果,令众人鸦雀无声。

  对面远处,看靶子的兵吏经过查看后,没有敢喊出结果,他打出旗语告诉观战台上之人,太子打出的这一枪,连一个瓷碗也没打中。

  此枪射击,脱靶了。

  赵桓尴尬无比,他愁眉苦脸地将枪交给了陈规。

  “唉!”赵吉叹了一口气,虽然自己这副身体的大儿子赵桓不太争气,不过,赵桓毕竟是东宫太子,储君之位放在了那里。

  现在,赵吉也不可能当众人之面打击赵桓的自信心。

  赵吉对赵桓和蔼地鼓励道:

  “桓儿皆因是第一回摸枪,射击不中,正常而已。

  不要放在心上。

  桓儿聪慧过人,稍加勤学苦练后,定当会枪法如神的。”

  “儿臣多谢父皇鼓励,儿臣定当勤学苦练枪法。”赵桓战战兢兢地跪下谢恩……

  此时,赵吉看到:

  站在一旁的九皇子康王赵构,在他那张稚气而英俊的脸上,表情严肃,似有为太子射击不中而惋惜之色。

  而三皇子郓王赵楷的嘴角微微上扬,好似在心里正偷着乐呢。

  毕竟,太子首射,没有命中目标,这就不会给他任何压力了。

  赵楷文武双全,文能在高中两年前的科举状元,武能在习武场内纵马开弓。

  拥有很好骑射基础的郓王赵楷,比较自信地接过了陈规填装好了弹丸的燧发滑膛火枪。

  赵吉看到三皇子赵楷那种幸灾乐祸的高兴样子,心中不悦。

  他对接过了抢的赵楷,说道:

  “太子,复射!”

  郓王赵楷一愣,不过他也不敢违抗父皇的旨意。

  赵楷走到太子赵桓的面前,恭恭敬敬地双手托起火枪献给上。

  “皇兄,请复射。”

  “呃?!”赵桓以为自己咬牙打完了一枪之后,总该解放了吧?

  可是,他没有想到父皇还要让他‘复射’。

  愁眉苦脸的赵桓,接过了火枪。

  赵吉走上前,指导太子赵桓,道:“桓儿,你在百步远处,射不中,可向前离近些再射。

  朕不在乎尔等皇子的武艺骑射是否高超。

  朕在乎的是,尔等要有不当逃兵的勇气!

  朕要以此,增强尔等自信,培养尔等勇气!”

  太子赵桓听到父皇的解释后,他紧张的心情,有所缓解。

  大宦官梁师成立即笑着脸,对赵桓奉劝道:

  “太子请听陛下圣言,太子距离再近些,定然能射中。”

  赵桓点了点头,他在火器制造使陈规的陪同下,走下了观战台,向前走出了五十来步远。

  此时,太子赵桓准备射击的位置,距离目标物那排瓷碗只胡五十步远了。

  赵桓有了一次开枪射击的经验,虽然没有打中,但是,这一次他开枪射击时,没有上次那般狼狈了。

  “砰”的一声枪响……

  依然脱靶,没有打碎一只瓷碗。

  陈规安慰道:“太子,按陛下之意,可以再走近些射击的。”

  赵桓点了点头,将枪交给了陈规,说道:“有劳帮吾填好枪弹。”

  陈规用赵官家给给出的新式填弹方法,很快地将条枪填好弹药,交给了太子赵桓。

  赵桓和陈规又前走了十步远,距离目的那排瓷碗只有四十来步远了。

  这一次,太子赵桓按照陈规的讲解,他瞄准后,尽量地保持着身体和双手不抖动,再一次扣动了扳击。

  “砰”的一声枪响。

  与此同时,他们听到了瓷碗被打碎的清脆声。

  太子赵桓兴奋地跳起来,欢呼道:“吾射中了!吾射中了!”

  经过兵卒的查看,赵桓这一枪一共击碎了两个瓷碗。

  陈规接过赵桓还给他的火枪,心中却暗道:“赵官家离那么远,第一枪就击碎了三个瓷碗,第二枪击碎了四个瓷碗,

  太子离这么近,击碎了两个瓷碗,又有何高兴的呢?”

  太子和陈规回到观战台上,向赵官家禀报射击情况。

  赵吉微笑道:“桓儿,这开枪射击,并不难吧?”

  赵桓跪拜道:“儿臣回父皇话,不难。”

  赵吉又问道:“桓儿你经过三次射击,克服畏惧情绪了吗?”

  赵桓回道:“儿臣已经不害怕了。儿臣反而觉得,开枪射击倒是挺有趣的。”

  赵吉道:“你若觉得有趣,以后就多来此,习练开枪射击,以此来练你的胆量!”

  太子赵桓立即叩拜,道:“儿臣遵旨。”

  ……

  接下来,轮到郓王赵楷上场了。

  赵楷接过陈规递给他的火枪时,其样子心平气和,脸上也没有丝毫害怕紧张的神色。

  赵吉通过自己脑海里残留的记忆,知道原主宋徽宗对郓王赵楷最为宠爱,甚至心生过想废掉太子赵桓,改立郓王赵楷为太子之意。

  当然,已故的大宦官杨戬,也没少在原主宋徽宗面前,言说郓王赵楷的好话。

  大宦官杨戬在生前,他是站队在郓王赵楷那边的。

  杨戬也一直想促成赵官家废掉太子赵桓,而立郓王赵楷为太子。

  ……

  赵楷没有走下观战台,而是站在了父皇第一次射击时的位置,距离那排瓷碗大约一百步远。

  赵楷很聪明,文能科举高中状元,武能上马挽弓。

  郓王赵楷凭着他会射箭的基础,他学着之前父皇射击时的样子,也架起了燧发滑膛火枪,打了枪上的保险……

  赵楷端枪的双手没有抖动,他屏息凝视,瞄准了目标后,果断地扣动了扳击。

  “砰”的一声,枪口处火光迸射,黑烟飘散……

  赵楷凭栏远眺,只见百步远的那排瓷碗,被他一枪打碎了两个。

  在靶场边上的兵卒,立即高喊道:

  “击碎了两个瓷碗。”

  “哈哈哈……”赵吉高兴地大笑,道:

  “楷儿好枪法!”

  梁师成、陈规、李季等人,立即也奉承道:

  “郓王好枪法啊!”

  太子听到父皇和众人他这位同父异母的三弟郓王赵楷的赞扬之声,他的脸上顿时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不过,太子生性懦弱,他也不敢表现出任何反抗或是自我表现之举。

  郓王赵楷心里非常得意,他表面上却露出了谦逊之色,转过身来,向赵吉跪拜道:

  “儿臣枪法不及父皇,能一枪击碎两只瓷碗,纯属侥幸而已。”

  赵吉说道:“楷儿你射击时,面色如常,真是胆大心细啊!

  接下来,构儿射击时,要向你三哥学习。”

  少年赵构立即上前叩首遵旨,道:“儿臣遵旨。”

  郓王赵楷得意,嘴角上扬。

  赵吉看到还差三个月就满十四周岁的九皇子赵构,经过这小半年的生长发育,显然已经长成了一个壮实的少年了。

  穿越者赵吉来到这大宋江已经小半年了,他发现这位九皇子赵构,真如史书上面记载的那样“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

  少年赵构还精通琴、棋、书、画,尤其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

  同时,赵构也习武,如今能挽弓至一石五斗,超过了大宋武学‘上舍生’所要求的至少能挽弓一石三斗的水准。

  能文能武的少年赵构,因为还没有经历过靖康之耻,也没有看到强大而吓人的金军铁蹄南下,还没有被怕破胆。

  这小半年以来,赵构能明显地感觉到,心性大变后的父皇对他格外地宠爱,父皇经常把他叫到身边询问学业和练习武艺等情况……

  这让少看赵构自信心提升了很多,他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一向受父皇冷落的边缘皇子了。

  此时,轮到了文武双全的赵构,用新研制出来的火枪射击。

  他也选择了跟郓王赵楷所站的位置相同,都是距离前方那排瓷碗有一百步远。

  赵构回想着之前看到父皇和三哥赵楷射击成功样子,通过总结经验,他有样学样,架好了火枪,打开保险,瞄准……扣动扳机,身体都没有一点颤抖,可谓一气呵成。

  “砰”的一声,枪口处火光迸射,黑烟飘散……

  赵构凭栏远眺,只见百步远的那排瓷碗,被他一枪打碎了三个。

  在靶场边上的兵卒,立即高喊道:

首节 上一节 220/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