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98节

  费听元尚在整个白天那提到了嗓子眼的心,此刻,他听到了这批探马的回报后,也算是略微地放下来了。

  他巡视着夜间的溥乐城防后,发现手下的这些费听部的兵将们,因为宋夏议和的这三年里未经过大战,现在他们也同样很紧张。

  费听元尚用党项语传达军令:

  “城上兵将,分出三分之一守城。另外三分之二兵将回石室休息。每三个时辰轮换上岗去守城。”

  ……

  现在溥乐城上的守军兵将们,已经按照主帅费听元尚的军令执行。他们也得知了探马们回报的军情,宋军距离这里还有百里之远,就凭着宋军那以步兵主的大军,想夜行百里地,那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故此,城上的所有西夏军也都放松了警惕。

  即便是被留在城上的那两千余守军,在望着的先被轮换下去休息的袍泽们的背影时,还用党项语高喊道:

  “你们别睡过头了,早点来换俺们去石室睡觉啊!”

  “你们真幸运,能先去睡觉…………”

  而那些先下去休息的西夏兵们,则用党项语骂咧咧地道:

  “娘的,俺们先去睡觉未必是好事啊!今夜,宋军一定赶不到咱们这里,等到轮换到俺们守城时,说不定敌军就来袭了呢!”

  “就是啊……”

  被先安排守城的军兵们,则咧着嘴奸笑,他们感觉也是这个理儿。

  现在城上的两千余名西夏兵将,也没有白天时那么紧张了,他们也都把白天紧握在手里的弓,挎背了起来。

  他们也不要像之前那样,时不时地紧张地趴在城墙的垛口向远处张望了。

  他们有的盘膝坐在了垛口下的城墙通道上,有的坐在了城墙后侧的“女儿墙”上,仨一群,俩一伙,用党项语地唠起了闲话:

  “兄弟你听说没?咱们的指挥使费听将军,在今日白天时,借着给咱们大夏皇帝送军情战报,把他的亲儿子和亲弟弟,以及亲侄儿都派出了溥乐城。”

  “俺不但听说了,还亲眼看到了呢!”

  “卧槽,那留着咱们在这里守城,岂不是让咱们白白送死吗?”

  “那你还敢违抗军令不成?”

  “那倒是不敢。不过宋军真的来攻城,咱们也要留个心眼,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吧!”

  “俺看也行。你们没看到吗?在今天傍晚,咱们的主帅下令,让咱们部落里的所有牧民赶着十多万只牛羊出城了。”

  “俺也看到了。”

  “俺看咱们现在的费听元尚将军,咋没有了三四年前夏宋交战时那般胆大英武呢?”

  “你知道啥?俺听到从萌井城逃回的兵将所言,宋军拥有了能引天雷的新式武器,引一个“天雷”就是能瞬间将无论多厚实的城门给炸碎啊!”

  “这是真的吗?你是听谁说的?”

  “是真的。那些从折姜会被宋军释放的咱们西夏兵,还有从萌进井城逃加来的残兵败将,在没有被咱们的指挥使费听将军问话前,可是经过俺今日当值的城门进入溥乐城来的啊!

  俺们这些军兵,自然盘问过他们为何如此狼狈?他们也如实告诉了俺们宋军的强大……”

  “怪不得咱们的费听将军,在今天白天把儿子和弟弟和侄儿都派出回京送军情战报了!”

  “可不是吗?俺们看,费听将军这是做了两手打算。守得住这溥乐城他就守,若守不住他的至亲已经出城了,而且他还亲率四千亲信骑兵,宋军大军攻破城池后,也比咱们跑得快啊!”

  “那里外里,岂不是把咱们当成了替死鬼了吗?”

  “………………”

  溥乐城上的西夏士兵的这种有理有据的流言,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比病毒扩散的速度还要快。

  这种流言甚至比病毒的危害还要大,使得整个城防的士兵和小校惶恐不已,也气愤于自己的主帅把他们当炮灰的作法,羡慕那些在白天能被提前安排出城避险的人,也很羡慕能被费听元尚将军选这骑兵预备队的那四千人。

  一时之间,溥乐城上的守兵,以及进入石室内轮换休息的士兵,聊着天的同时,怨言随之颇多,军心不稳,士气低落……

  不过,这些被费听元尚命令来守城的兵将,虽然已经知道费听将军可能是拿他们当炮灰,但是,他们也不敢现在就弃城而逃,也更不敢哗变。

  毕竟,费听元尚在城内还有四千亲信精锐骑兵,一方面可是作为战斗的预备队,另一方面,他们还可以充当斩杀自己这方逃兵的督战队。

  整个溥乐城上的共计六千余兵将,绝大多数人都在祈祷宋军绕过溥乐城去攻打其它地方,万一宋军“引天雷”攻打溥乐城时,“天雷”可千万别炸到自己的头上。

  ‘天神啊,给俺留条活命,让俺能在宋军攻破城门时,随众逃跑成功。到时,俺定杀羊备酒,’

  溥乐城上更多的兵将,则在心中默默地向佛祖祈福:

  “佛祖保佑俺逃过此战之劫,只要俺能活下来,俺天天烧香拜佛……”

  党项人最初信奉天、鬼、神,崇尚巫术,迁到河西后开始接受佛教,从此,佛教在西夏盛极一时,备受皇室尊崇。

  西夏朝廷还专门设立了宗教管理机构,有完备的宗教法。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帝师封号,即出现在西夏。早在西夏第一个皇帝李元昊时期,曾遣使者去五台山供佛。李元昊本人也通晓佛学,更是推广佛教,向宋朝求赐佛经,大建佛寺佛塔,广兴佛事。故此,直到现在,西夏党项人,无论是皇族,还是平民,绝大多数人都信奉佛教……

  现在,溥乐城上的西夏兵将,自感大难临头之前,开始拜佛想免灾,以寻求精神上的大靠山——佛祖保佑……

  他们唯一庆幸的是,据探马回报,宋军远在溥乐城一百来里的旷野安营扎寨了,以宋军众多步兵的行军速度,明天也打不到溥乐城来,今夜他们应该能睡个安稳觉了。

  ……

  夜渐深,语渐稀,呼噜声密集了起来……

  即便是负责在城垛口守城的西夏兵,或是站在溥乐城高高的瞭望楼上的军兵,也都哈欠连天……

  三更天,溥乐城的主帅费听元尚,率领新卫骑,已经巡视过溥乐城的各处城防,他也没有再接到探马的回报。

  他断定,正先前探马回报的那样,宋军远在溥乐城百里之外的旷野安营扎寨,那么,宋军根本不可在今夜打到溥乐城下。

  当然,费听元尚也不是没有闪过率骑兵长途夜袭去劫宋军大营的念头,不过,当他回想起听到的军情战报“折妾会的细封蛮牛率军出城攻打宋军时,被宋军能‘引天雷’的大杀器所重创”后,他便彻底打消了这个念头。

  费听元尚看到夜已深,断定宋军不可能在今夜攻城,他便回府,没有再像以往那样叫来漂亮的小妾服侍入睡,他都没敢脱下铠甲战袍,和衣而眠……

  ……

  四更天,溥乐城上绝大部分的西夏兵将,已经进入了梦乡,就连在城上那高高的瞭望楼上的四名瞭望兵,也都哈欠连天,时不时地闭上双眼,打起瞌睡……

  ……

  此时,一批三千人的大宋骑兵队伍,乘着夜色出再在了溥乐城两里地之外。

  他们在途中,也遇到少部分西夏探马,皆对敌射杀,一个不留,斩草除根。故此,他们急行军到此,并没有让溥乐城的守军发现。

  这三千骑兵,由赵官家所选出的武进士中新任偏将的吴玠担任先锋官,吴璘、杨再兴担任副先锋官。

  他们这三千人,是得到老将郭成的军令:乘溥乐城兵将认为我军不可能在今夜行军到达其城下时,出其不意闪击溥乐城……

  当然,就连白天时,郭成率部出萌井城以后,宋军的探马来报,发现远处有党项少量的骑兵出没在周围,应该来侦察我军动向的……

  当时,老将郭成便想到了瞒天过海之计,他下令,对于西夏党项人的骑兵探马暂时不予射杀,留着他们回报宋军的动向,以敌迷惑敌军主帅。

  郭成在率领数万大军行军不多时,便在距离溥乐城的百里之外的旷野安营扎寨,这也是在迷惑西夏探马,让他们将错误的军情回报……

  郭成所部安营扎寨后,宋军的探马来报,说是那批西夏探马骑兵,在远处的山坡上瞭望了一阵后,便全体骑马跑远了。

  这时,郭成便叫来了深受赵官家信任的吴玠、吴璘、杨再兴三人,到中军大帐内议事。

  当然,郭成在与赵官家通过武举恩科选拔上来的这些武进士的接触过程中,他发现赵官家选拔军事人才很在行,无论是派去韩世忠所部效力的岳飞、王贵、张宪、牛皋,还是留在自己所部的吴玠、吴璘、杨再兴都是杰出的军事人才,若再历数战,不出数年,这些人的军功和成就必在他郭成之上。

  郭成对吴玠、吴璘、杨再兴委以重任,不仅是有赵官家的情面在那里,更是因为他发现在之前的折姜会之战和萌井之战中,这些武进士出身的偏将,确实好用,派他们率兵出战,再配合上赵官家研制出来的亲式火药杀器,每战必胜。

  在中军大帐内,郭成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想让吴玠、吴璘、杨再兴三人,率领其部宋军中骑兵精锐三千骑,夜袭溥乐城,出其不意,打敌一个措手不及……

  三人欣然领命……

  郭成还将十门火炮中的六门,以及大部分炮弹,分给了吴玠等三人率领的三千骑兵先锋军,他所率本部大军只留下了四门火炮。

  火炮虽然有些笨重,但是,赵吉在设计之初也想到了这点,每门火炮都像后世清末洋务运动时期的很多火炮那样,每门火炮安装了两个铸铁炮车轮。

  每个炮车轮,重30公斤,直径0.7米,内有16根辐条,不但能减轻炮轮的重量,还能起到让轮子不易变形的作用。

  故此,吴玠所部骑兵先锋军,利用四匹战马拉一辆炮车,二十匹战马分别牵拉着六辆炮车,六辆马车装载着数十箱炮弹,在行军速度上也没有慢到哪里。

  吴玠所部三千骑兵,等到了溥乐城东城门外一里地时,他们立即架好火炮,由数十名随军出征的炮手,调整好火炮射角,其中四门火炮对准厚实的东城门,另外两门火炮对准东城上那座高高的瞭望楼。

  与此同时,溥乐城的瞭望楼上的四名瞭望兵,借着微弱的月光,也发现了远在一里地之外有大批骑兵出现,却停在原地不前,好像是在架着大铁桶似的不明武器……

  溥乐城上的瞭望兵立即紧张起来,使劲地敲着手里的铜锣……

  “铛铛铛……”

  “铛铛铛……”

  “发现敌军……”

  “宋军来了……”

  “别睡了……”

  “快起来了……”

  “准备战斗……”

  溥乐东城上的上千名西夏兵将,立即惊慌失措,很多人听到锣声报警,睡梦中惊醒……

  溥乐东城上的很多西夏兵将,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时,便听到震耳欲聋的炮声……

  “轰!”

  “轰……”

  “轰……”

  宋军的第一轮炮击,用的是实心弹,西夏的溥乐城东城门被轰碎,城上的瞭望楼上的四名瞭望兵被轰死……

  宋军的第二轮和第三轮炮击,用的是开花弹。这是穿越者赵吉根据自己所知的历史上的开花弹设计出来,交于火器制造研制并批量生产出来的。

  开花弹,即以炮弹体内藏火药等物,没有近炸或延迟引信,使用火绳药捻点燃,发射后可以爆炸,用弹片伤人。

  赵吉这位穿越者是根据自己读过的《明会典》中的记载而研制出的开花炮弹。

  《明会典》中记载:毒火飞砲“用熟铁造、似盏口将军。内装火药十两有餘。盏口内、盛生铁飞砲筒、内装硫毒药五两、药线总缚一处。点火、大砲先响、将飞砲打於二百步外、爆碎伤人。”

  “轰!”

  “轰……”

  “轰……”

  宋军的第二、第三轮炮击,用的是开花弹,轰炸的目标是溥乐东城上躲藏在城垛后面的西夏兵将……

  在城墙上,西夏军在战前,像以往那样为了防上宋军越过护城河攻城攀爬城墙,他们准备了大量的滚木雷石,甚至还架上了数十口油大锅,锅灶旁边准备了大量的材草,以防上宋军在长久的攻城战时,宋军架云梯强行攀爬城墙时,他们西夏兵将用热油去浇爬城的宋军……

  可是,现在的宋军,因为有了赵官家发明出来的新式大炮,再也不用像传统的攻城战那样了。

  宋军的十二枚开花弹打到东城墙上,开花弹的爆炸,弹片和火星乱飞,不仅对炮弹落点周围的很多西夏兵将带来了严重的杀伤,那开花弹迸发出的火光和纷飞的火星,还引燃了城上的材草、大铁锅里的油、以及旁边的滚木等易燃物……

首节 上一节 298/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