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82节

  且这个请托之人,还是和贾珍关系密切的贾蔷。

  江湖险恶,最近一个读到一半,自己不往下看了,到处问有没有收尤氏,从章节发到书评……

  然后在站外发说这书收了尤氏,黑的也太低级了。

  后来看了一下,好像同期的……

第267章 叵测的风险

  贾蔷在宁国一脉,并不是那些快出五服的子弟,他是宁国一脉正派玄孙,十分得贾珍宠爱,关系非同一般。

  而贾珍贾蓉因为谋夺秀娘香铺,觊觎威胁可卿,被他设计除掉。

  单单出于这层关系,他也绝不会和贾蔷牵扯上关系,而且这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二哥,有所不知,圣上对火器作坊十分在意,涉及军国要务,入坊之人都要报入宫中御览。

  且入坊之人必须熟悉火器之术,不知蔷哥儿对火器了解几何,于火器有什么专长吗?”

  贾琮这话一说,贾琏和贾蔷都傻了眼。

  入坊之人都要报到宫中御览,在贾琏看来,贾蔷比自己还不如,是个不顶事的,被皇帝御览,还不览出事情来。

  不要差事没落下,还惹出祸事,坐下罪过。

  贾蔷这样的也就普通厮混一番可以,大的场面哪里是上得去的主。

  贾琮还说入坊之人要熟悉火器之术,贾蔷估计连火枪都没摸过。

  至于火器专长,更是搞笑了,他对听戏喝花酒倒是有专长……。

  贾琮见自己这话一说,贾琏和贾蔷大眼瞪小眼,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如果蔷哥儿对火器并不在行,那就恕我爱莫能助了,如果是要找个营生,火器作坊不算什么好去处。

  以贾家在神京的人脉,找一个简便的地方,应该不算难吧?”

  贾琏苦笑,如果是以前,贾蔷找个营生,自然不算什么难事。

  可如今宁国府被削爵抄家,没了依仗,哪个还会给宁国一脉子弟面子,避嫌还来不及呢。

  宁荣贾家已败落了一半,连自己这个荣国长房嫡子,如今出门都矮了三分气势。

  更不用说蔷哥儿,都中那个不知,他和珍大哥一向亲厚……。

  ……

  贾蔷见事情无望,只好神情沮丧的告辞。

  贾琏这人勾搭女人生冷不忌,不过不是惯好强势之人,虽自己请托之事,被贾琮拒绝,但听贾琮也有理由,倒也不放心上。

  但眼下辽东女真挑起战祸,火枪阵在战场显露峥嵘,火器作坊大肆营造火器,而自己又身为火器司监正,即将跟着九省统制巡边。

  在这个关口,家族中一个看似纨绔懒惰的子弟,却要谋取火器作坊中的职位。

  乍一看有些巧合罢了,仔细一想似乎太过巧合了。

  贾琮心中难免升起疑窦……。

  “二哥,蔷哥儿怎么突然想到要谋火器坊的差事,小弟倒是有些奇怪了。”

  贾琏满不在乎说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以前宁国府在时,这些子弟每年两祭祀和年关,都能收到宗礼。

  不管是自用,还是变卖,都是不小的数目,这也是族中为了富贵惠及同宗子弟。

  可如今宁国除爵,家产抄没,他们这些人每年就少了一大笔进项,日子自然过得紧巴。

  方才我帮蔷哥儿谋差事,所以没好意思告诉三弟。

  当初蔷哥儿出府时,珍大哥是分了宅子和两间铺面给他的,足够他嚼用。

  可是这小子没出息,前段时间被人挑唆去赌钱,把手头两家铺面都赔进去了,日子不好过了,就找大老爷想法子。

  他想谋火器坊的差事,也是大老爷给他提的醒……。”

  贾琮听到这事居然和贾赦有关,心中猛然一跳。

  ……

  自从那年贾赦逼得芷芍跳河,父子两人彻底失和,他又搬到了西府过活。

  除了每年必要的礼数拜见,两父子几乎没什么交合,连相敬如冰都算不上,只能算两看相厌。

  贾蔷谋取火器坊差事,居然是贾赦的建议,让贾琮有些不太好的感觉。

  贾琏又说道:“原本蔷哥儿让大老爷来说,可三弟你和大老爷……,呵呵,只好让我出面了。”

  贾琮心中冷笑,嘴上却说道:“二哥有所不知,蔷哥儿不进火器工坊,对他来说是好事。

  火器工坊负责营造火器,事关军国重器,圣上极其重视,坊中工匠从各地调入,连他们的家眷都要迁入神京。”

  贾琏好奇的问道:“为何要把家眷都迁入神京?”

  贾琮冷笑道:“事涉军国之事,迁移家眷是为了羁绊,一旦工匠泄露了火器营造机密,便全家……。”

  贾琮话没说完,只是右手做了个劈砍的动作。

  贾琏哪里还不明白,吓得脸色惨白,他实在没想到,那火器工坊居然如此唬人。

  连忙说道:“我要是知道这个根底,哪里会帮他说话。

  蔷哥儿这种货色,他又有几斤几两的,要真的进了这种地方,说不得就闹出事来,到时候反而连累了三弟。

  大老爷也是,怎么给他出这种馊主意……。”

  “三弟,是做哥哥的不知道根底,没来由招惹这种事,你可不要见怪。”

  贾琮静静看着贾琏的表情,并没有看出作伪的可能,心中微微松了口气。

  他对贾琏没有好感,但也没有恶感,自己这个二哥虽然好色,喜欢乱勾搭女人,但至少不会仗势强迫。

  算是个三观基本正常的纨绔子弟。

  反对王熙凤放印子钱,也反对私藏史家抄家时转移的财物,说明这人至少有些是非观,有基本的清醒。

  贾赦命他夺石呆子的古扇,他只是上门求对方出让,对方不肯,他也就作罢了。

  而贾雨村以石呆子拖欠官银为由,将人打得半死,夺取其扇子,送给贾赦。

  贾琏还会说:为这点子事,弄得人家倾家荡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比起贾赦之流,他有做人的底线,甚至还有一点正义感。

  所以,贾琮并不希望贾琏在这件事上,有什么阴私的算计,而只是因为贾赦的要求,才来和自己请托。

  而刚才看贾琏的神情,和言语反应,事情应该也是这样。

  ……

  只是贾赦明知道和自己父子不合,却出主意让贾蔷到自己手下当差。

  就算是关心贾蔷这个晚辈,这样的做法也不合常理。

  而且大宅门中是瞒不住事情的,贾琮听说这两年,贾赦让贾琏去了几趟平安州,至于做什么,只有他们父子知道。

  而且这两年贾赦手头不缺银子,连着纳了几房小妾。

  以前贾琮不清楚平安州是哪里,问了人才知道,平安州是边州,大同镇的所在地,而大同镇是九边之一。

  荣国公当年曾做过九镇边帅,如今在九边还有不少麾下故旧。

  所以贾家在平安州是有根底人脉的。

  如今贾赦让贾琏多次往返平安州,而且看起来颇有些收益。

  如果只是做些寻常的买卖,倒也罢了。

  宁荣贾家为了消解皇家忌惮,自文字辈就完全脱离了军权,做的都是闲散勋爵官职。

  但在京营和边镇,依然有积淀不小的故旧人脉,这些却是无法的,只能靠时间慢慢的消磨掉。

  可如果贾赦派贾琏频繁来往平安州,做的不是寻常的买卖呢?

  那就是贾家勋贵结交边将,活络启用旧势,无异于取死之道了!

  这可是比贾珍对平民巧取豪夺,更了不得的罪过。

  而贾赦勾连平安州的事情,和贾赦唆使贾蔷谋取火器作坊差事,表面上似乎没什么关联。

  而内里的根由,外人又怎么说得准。

  论其肇祸的能力,贾赦绝对是宁荣贾家第一人。

  为了以防万一,贾琮决定在去九边之前,做好相关的应对之策,至少要在皇帝面前,洗清自己的干系。

第268章 各自有伎俩

  北静王府。

  最近王府的人都知道,王爷的心情非常不好。

  整日都呆在书房中,也不知在忙些什么,昨日一个侍婢给王爷上茶,不小心打翻了盖碗。

  居然惹得王爷勃然大怒,被一顿杖责打得满身是血,吓坏了王府的一众下人。

  这种事以前在王府从没发生过,原先那个温和儒雅的北静王,似乎变了个模样。

  自从王府举办的秋菊诗宴上出了僭越诗,对北静王多年苦心粉饰的声誉,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原先风流倜傥、礼贤下士的清雅王爵,如今变成了别有用心、心怀叵测的阴戾勋贵。

  神京城文士名流,本以入北静王府饮宴清谈为荣,如今哪家名士还去凑这个晦气。

  于是,最近北静王府门庭冷落,北静王在都中勋贵群体的存在感,被持续拉过底线。

  这让一向喜欢众星捧月感觉的北静王,内心很失落,非常失落……。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他以为志在必得的九省统制官位,也就此与他完全绝缘。

  这对北静王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想当年太上皇武略盖世,水溶的父亲在太上皇光芒荫蔽之下,被压的毫无作为,做了一辈子闲散王爷。

  如果到他这一辈,北静王一脉还是毫无作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首节 上一节 182/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