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23节

  写的有些急,感谢各位捉虫的兄弟。

第316章 恩怨有为法

  听着黄宏沧宣读圣旨,荣禧堂中贾家众人,脸上各自弥漫难言震骇,几乎都失去了常态。

  连贾母这么大年纪,本来不耐久跪,直到黄宏沧读完圣旨,依然愣愣跪着,有些不知所措。

  贾赦和邢夫人听完圣旨,脸色一下子煞白,贾赦更是满腔嫉妒,微垂着头盯着跪在前面的贾琮。

  他想起前些年,自己因无法袭府的怨恨,每日嫌弃打骂的孽畜,竟然混成了伯爵。

  贾赦心中充满愤怒不平,怎么能够这样,这畜生才多大年纪,圣上居然如此厚恩,凭这个畜生也配!

  自己连荣国府都沾不了边,这畜生居然得了宁国府,真真要气死了他!

  贾政听到圣旨中授贾琮银青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爵封二等威远伯,脑子便一阵嗡嗡作响。

  贾门真是出了天纵之子,琮哥儿被授银青光禄大夫,那便是从三品文官勋级,还封爵二等威远伯,文武双利!

  他……还没到舞象之年,竟然就能如此,不得了啊,贾家从此重振门楣,祖先庇佑,降下如此英才!

  此刻贾政对后面的赐铁券诰书、世袭罔替等灼热字眼,似乎都听不清了,完全被欣喜若狂的情绪左右。

  跪在后面的王夫人听完圣旨,快要嫉妒得晕眩过去,她看了一眼跪在身边的宝玉,目光中充满不平。

  上次宗人府提出要让贾琮当荣国世子,差点就让这小子得了荣国爵位,还好最后被老太太否了,让王夫人松了好大一口气。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才过去没两月,这小子自己就被皇帝封了伯爵……。

  他都不过继宁国一脉了,凭什么还把宁国府赏给他,要知道宁国府之豪奢还在荣国府之上啊,她心中不服,实在是不服啊!

  贾琏也一脸震惊的看着贾琮,我还没袭爵呢,这小子倒先做了伯爷,这样也好,将来两兄弟都是勋爵,说出来倒也体面。

  只是贾琏这不着调的想法,要是被贾赦知道了,多半是要被他老子活活打死。

  ……

  黄宏沧见自己宣读完圣旨,贾家这帮人像是受到惊吓一般,还是愣愣的跪在那里,估计内心被震撼得不轻。

  黄宏沧身为三品高官,凡是经他宣召封赏的,都是规格品级不低,超过寻常的厚恩,受赏门第对半都是欣喜莫名。

  眼前这般景象,也是黄宏沧见惯了的场面。

  在他看来贾琮虽年少,但文韬武略,耀眼夺目,在辽东屡建功勋,清元集大捷更是一举削平女真,煌煌大胜,几近灭国之战。

  如果不是年纪太小,军资太浅,哪怕封侯都是可议的,爵封二等伯,虽也算恩遇,但是衡量其功,却并不算出格。

  但黄宏沧身为礼部右侍郎,是大宗伯郭佑昌的左右手,自然是知道此处册封的一些内幕的。

  当日礼部和吏部上呈的封赏名册,贾琮议爵为二等威远伯,降等袭爵,这也是有司拟定封赏爵勋的常规做法。

  会把封赏爵禄低就,这样才可以便于圣上加恩。

  按照礼部和吏部的预想,依贾琮立下的诛灭女真大功,圣上会在降等袭爵之上,格外加恩三代不降等,如此正好恰如其分。

  可是谁也没想到,圣上竟然加恩的程度,出乎了他们的预想……。

  此刻,黄宏沧倒是想见见少年承此皇恩,是何等狂喜失措的模样,毕竟迎旨的那些贾家人都有些失态,何况一少年。

  只是他却没有看到想象中的景象,贾琮虽脸有喜色,但神情恭敬昂扬,找不到半点失措与狂喜。

  不得不让黄宏沧这个宦海半生的老官吏,刮目相看。

  忍不住微微颔首,冲阵杀敌,斩灭千军,果然胸襟气度不俗,比起贾家那些人,不可同等相论,也怪不得圣上……。

  “威远伯,接旨吧!”

  “臣贾琮,叩谢圣上隆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琮知道自己这次在辽东扫平女真,功勋瞩目,封爵势在必行,但他自己的估算,和贾母基本差不多。

  封赏一等子爵的可能性最大,毕竟如今皇朝盛世,诛灭之功,非关社稷存亡。

  而且自己的年纪和资历,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当今圣上有寡恩惜爵之名,一等子爵大小长短正合适,应该也就这样了。

  在他自己揣测,自己虽然功能封伯,但是可能性好像不大,却没想到嘉昭帝竟给他封伯,还加恩世袭罔替。

  这对他来说实在有些意外之喜,所以这声万岁万万岁,他还是叫得很是诚心的。

  ……

  此时,贾母让鸳鸯和琥珀扶着回了荣庆堂。

  荣禧堂宣旨的那一幕,未免太过震撼,贾母的脑子还是一团浆糊,到现在都没回过神来。

  荣庆堂中,保龄侯夫人陈氏、忠靖侯夫人李氏王熙凤、李宫裁等女眷都已等在那里。

  荣禧堂宣旨的内容,她们自然都已得知。

  王熙凤神情有些呆滞,前段时间她还在贾母面前装可怜,费尽心思,不让琮老三夺了她这房的爵位。

  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琮老三自己就挣了个伯爵回来,让王熙凤一肚子不得劲,琮老三这是要上天啊。

  李宫裁则拉着贾兰的小手,正在那里低声耳提面授,大抵是让他以三叔为榜样,最后将来也能给她挣个诰命回来。

  薛姨妈也听说贾琮封伯爵的消息,心头忍不住狂热,连忙也去荣庆堂给老太太贺喜。

  宝钗本来在清芷斋和姊妹们说话,却被薛姨妈硬拉来荣庆堂道喜。

  宝钗本是不愿意过去的,她生性聪慧明锐,哪里不知母亲心中念头,不外乎琮兄弟封了爵,自己妈心中有了想法。

  在这些姊妹中,唯独宝钗对贾琮封爵,并不是那样的欣喜雀跃。

  因为她心中十分清楚,贾琮如今贵为世袭罔替的伯爵,会有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他。

  他难道会娶一个皇商之女,只有林妹妹那样官宦世家贵女,才堪匹配,自己心中那点念想已变得无比渺茫。

  如今这个关口上,她实在不想去荣庆堂凑热闹,让人看出她的心思,凭白讨别人的臊。

  只是宝钗却拗不过自己母亲的坚持,毕竟她一贯孝顺,也就勉勉强强的跟了来。

  保龄侯夫人陈氏、忠靖侯夫人李氏都忙不迭的给自己姑太太道喜,言语中更是把贾琮夸的像是要开花。

  陈氏一双眼睛在堂上寻找,心中不由暗自生气,湘云这丫头又跑到哪里去了,这个时候还到处乱跑……。

  贾母看到薛姨妈带着宝钗过来道喜,薛姨妈满脸喜色,倒像是她自己封了爵,一旁的宝钗并没讨喜举动,只是默默站在一边。

  贾母看了眼标致出众的宝钗,暗暗叹了一口气。

第317章 富贵多波谲

  此时贾母心中还盘旋着二等威远伯、世袭罔替等字眼……。

  自己这个孙子居然能被封伯爵,这的确让贾母有些意外。

  但也仅仅于此,贾家是国公门第,虽是降等袭爵,自己儿子爵位从公爵降等为超品侯爵,还袭了一等神威将军军职。

  这比起二等伯可是高了好几个品级,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却架不住人家的二等伯,后面带了个世袭罔替。

  对于世袭罔替,贾母可是不陌生,因为她娘家的保龄侯爵位,便是世袭罔替。

  她的另一个侄子史鼎,因为当今圣上立下从龙之功,忠靖侯爵位也是世袭罔替。

  要说尊贵长久,史家早已胜过贾家。

  所以贾母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样的爵位对一个家族的巨大影响。

  贾赦的侯爵位,再经三代降等相传,便会无法与二等伯并驾齐驱,而三代之后,还会继续降等承袭……。

  而贾琮的二等伯是世袭罔替,便是再传十代,还是二等伯。

  贾母可以清楚预见,贾家依此后延三代,贾琮这一支庶脉,会成为无可辩驳的主脉嫡支。

  将来家族宗祠之上,受人尊崇的太诰夫人,便是成了贾琮你那个出身低贱的娘。

  到了那个时候,谁还会记得她这个曾经贵为一品的国夫人。

  想到这些,贾母的心中有些悲喜难言,怅然若失。

  这让贾母竟鬼使神差般,想起贾琮的生娘。

  那个女人都死了多少年了,当初她被抬进东路院,自己羞愤欲狂,直到她难产而死,自己都没去看一眼。

  连她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满府的人也就玉儿她娘,当年青春调皮,去东路院偷瞧了几回……。

  ……

  薛姨妈说道:“老太太,你家琮哥儿当真不得了,如此年纪便是世袭罔替的伯爵,贾家一门双爵,这该多大的体面。”

  贾母平常就喜欢和薛姨妈打牌唠嗑,因为薛姨妈有项别人没有的好处。

  就是特别会说话,这夸人的话总能说到贾母心坎里。

  一门双爵这几个字,便是命中了贾母的心坎。

  连带着将来嫡脉衰落的惆怅也减弱大半,毕竟那都是她的身后事了,眼下一门双爵才是她实打实的体面。

  贾母的性子有一样好处,便是不舒心的事情,不会过多虚耗心思,心中转几下就不去想它,剩下的都是高乐的事情……。

  忠靖侯夫人李氏也是个人精,见了自己妯娌陈氏的表情,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左右她这一房也没养出嫡女,没什么想法。

  她也知道自己这位二嫂,从小带大长房嫡女,视如己出,所以她也愿意帮着妯娌摇旗呐喊。

  再说当年她在荣庆堂见过贾琮一面,那模样人物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如今的爵位,的确是没得挑。

  李氏半开玩笑的说道:

  “姑太太,琮哥儿能为太过扎眼,我看可在老亲世勋中早些给他寻门好亲,不然贾家的门口真要给人挤破了,呵呵。”

  这话一说,堂中几个老女人都目光闪烁,薛姨妈心头一阵泄气,要在老亲世勋中寻,薛家哪里有勋位……。

  宝钗听了这话,只想尽快逃离荣庆堂,省的心中针扎猫挠似的难受,只是她是晚辈,又不好提前离开。

  贾母看了一眼陈氏目光中的希冀之色,她当然知道这老二侄媳的心思,她对云丫头还是上心的,估计也早相中了那小子。

  原先贾母觉得贾琮配不上湘云,如今颁下册封圣旨,她可再没底气怎么想了。

  如今她想的是,亲上加亲好像也是件不错的事……。

  不过她毕竟做了辈子一品诰命,官宦儿女的事情见得多,却知道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动声色的说道:“要说琮哥儿没封爵之前,他的亲事我这个祖母是能做主的,不过如今却不一样了。

  他是因军功封爵,年纪又小,过了几年成人,宫里说不得会有令谕,这种事情也是常见,我老婆子也不敢给他瞎做主。”

首节 上一节 223/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