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783节

  霎时间,刀斧劈砍,盾牌相撞,骨断肉裂之声不绝于耳。

  一名黄部列校狂吼着挥动斧头,劈碎眼前的盾牌,顺势将敌兵颅骨敲得凹陷。

  不等他喘息,斜刺里便有无数破甲步槊刺入了他的胸腹,而他只剩不甘与错愕。

  三千余唐军尽数涌上马道,而天平忠义军也在朱存、李罕之的率领下,牢牢占据了马道上的位置。

  林言令孟楷率领剩余一万多湖南军登上马道,而轩辕关的守将齐克让眼见局势岌岌可危,立马振臂高呼道:

  “东畿的弟兄,莫要忘了尔等妻女屋舍及家财都在身后!!”

  简单一句话,却让本就士气衰弱的东畿兵马立马精神了起来。

  他们不敢出关放哨,为的就是保全性命,保护家财。

  如今黄贼若是杀入轩辕关,东畿之地会变成什么情况,他们比谁都清楚,毕竟他们也曾用过同样的手段去抢掠过百姓。

  “杀!!”

  无数唐军兵卒只觉凭空生出一股力气,硬生生和天平忠义军杀了个旗鼓相当。

  刚刚爬上轩辕关的林言见状也急了眼,振臂高呼道:“轩辕关若破,举城皆不封刀!缴获无需上缴!”

  林言的话,很快便被旗兵传递到了各队。

  各队兵卒闻言,只觉得眼前的唐军兵卒都成了自己的战利品,他们身上的甲胄和兵器,还有腹部那鼓鼓囊囊,看似藏了不少好东西的腰包,都被他们盯上了。

  “杀他娘!吃他娘!劫了女子享真王!”

  “宰了官军下酒肉!!”

  “杀……”

  本就气势汹汹的天平忠义军,眼下更是多出了几分凶性。

  随着湖南军不断爬上城头,马道上的唐军被黄部兵马渐渐推下马道。

  齐克让见大势已去,抬手拽来身旁都将,厉声道:

  “快!快马传信紫薇城,轩辕关告破,请圣人速速移驾!!”

  “是!”已经颓然的都将连忙应下,随后挑选了几名快马,跟随他一同乘马,往洛阳疾驰而去。

  眼见他们离去,齐克让拔刀高呼:“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朝!!”

  轩辕关的喊杀声还在继续,东畿的唐军根本不敢让眼前这群宛若恶鬼的贼军杀入东畿,故此爆发了平时都难以爆发出的战力。

  可即便如此,面对数倍于他们的黄部兵马,此刻的他们却宛若海浪下的堤坝,随时都有坍塌的风险。

  林言眼见大势在手,立马看向身后的孟楷:“派快马传信给黄王,轩辕关即将告破,请黄王出兵入主洛阳!”

  “末将领命!”孟楷不假思索应下,点齐两队快马,变让他们撤出关外,乘马去通知百余里外的黄巢。

  在这时,轩辕关山下也渐渐出现了乌泱泱的人群。

  孟楷得知,连忙赶来禀报:“林使君,登封裹挟而来的百姓都到了。”

  “哼!”林言冷哼:“眼下已经用不到他们了,不过暂且留着,攻打洛阳时,他们还有用处。”

  “是!”孟楷应下,接着与林言看向战场。

  此刻的轩辕关,黄部兵马已经牢牢占据上风,东畿那四千多兵卒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在轩辕关面对如此生死存亡的时刻,距离它七十余里外的洛阳城内,以东畿与神策军为主的兵卒却仍在强抢洛阳城内外普通百姓的口粮。

  直到接近黄昏时,染血的两队快马从东方疾驰而来,洛阳城内的这些兵卒才察觉到了不对劲。

  “怎么回事?”

  “这么慌张,莫不是伊阙关守不住了?”

  驻守城门的东畿兵卒面面相觑,心里止不住的担心起来。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的百姓见到这些染血的快马,心里也不由的慌乱起来。

  无数达官显贵开始施展手段去打探消息,而当快马将轩辕关即将失陷的消息告诉南衙的官员时,整个南衙可谓鸡飞狗跳。

  于琮连忙往贞观殿赶去,路岩则是吩咐左右,通知家仆将钱财运往孟津关,准备走水路前往江南。

  南衙的官员有样学样,纷纷通知起了自己的亲眷族人,准备往孟津关逃难。

  在他们的通知下,洛阳城内的车马价格飙涨,世家豪强纷纷逃亡孟津关。

  当李漼知晓轩辕关即将守不住的时候,天色却已经黑了下来。

  “陛下!陛下……”

  田允慌慌张张的快走入殿,而正在榻上搂着两名伶人的李漼不耐烦起身,生气看向他:“混账!”

  “陛下!”田允无视了李漼的生气,火急火燎赶来作揖:“陛下,轩辕关即将告破,于相在殿外求见。”

  “你说什么?”李漼原本还在生气的表情,呼吸间骤变茫然,显然还没从这条消息中走出。

  田允连忙又解释了一遍,同时令人传于琮走入偏殿,将两名伶人赶走,为李漼穿着衣裳。

  等李漼反应过来,他只剩茫然无措,直到见到了于琮,他才连忙走上去迎接道:“于相,轩辕关……”

  “陛下,轩辕关即将告破,臣请陛下携带妃嫔前往孟津关,乘舟往通济渠赶去!”

  于琮大步走来,随后提出了建议。

  轩辕关在洛阳东南方向,处于洛阳和武牢关之间的南部地区。

  倘若再走陆路前往武牢关,说不定会和贼军撞上,唯有前往东北四十余里外的孟津关,利用黄河前往通济渠,视情况抉择是否南下淮南。

  “洛水有舟船吗?”

  李漼此刻不免慌乱,连这种常理的问题都问了出来。

  于琮闻言作揖:“洛水之中自然有舟船,但眼下消息传开,官员富户们必然抢占舟船,与其乘坐舟船前往孟津,不如走陆路轻装前往孟津关。”

  “好!”李漼闻言也不耽误,连忙看向田允:“速速安排宫中妃嫔走龙光门撤往孟津!”

  “奴婢领命!”田允连忙应下,而此时收到消息的亓元实等人也急匆匆闯入了偏殿之中,沿途禁军皆不敢阻拦。

  “陛下,臣听闻轩辕关告破,臣请陛下速速移驾孟津,前往河阴避祸!”

  亓元实拔高声音,李漼听后脸色微变,但也知道现在不是闹矛盾的时候。

  他不信任北司的宦官,也不信任南衙的官员,但对于于琮,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于相,劳请汝安排车马。”

  “陛下放心,臣入宫前已经准备好了,只等陛下和诸位殿下出龙光门即可。”

  于琮安排妥当,李漼见状也没了顾虑,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便走龙光门前往孟津吧!”

  “洛阳之事,暂由于相处置。”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于琮并未觉得此刻的洛阳是烫手山芋,毕竟洛阳以西还有两万兵马,伊阙关和伊阙城也还有三万多兵马。

  只要安全送出皇帝,再配合康承训东西夹击,还是有机会击败黄巢的。

  在于琮的承诺下,李漼茫然的被田允、亓元实等人搀扶出殿,往宫城北门的龙光门赶去。

  与此同时,但凡有价值的大臣都被通知了乘车前往龙光门,随圣驾东狩。

  在这些有价值的大臣中,张议潮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员。

  “叔父!叔父!”

  急促的脚步声在司空府内响起,张淮澄火急火燎闯入张议潮的书房,见到了还在挑灯夜读的张议潮。

  “贼军攻破伊阙了吗……”

  眼见张淮澄焦急的模样,张议潮深深叹了口气,显然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

  张淮澄连忙点头,解释道:“宫里派人传来消息,令叔父您两个时辰内前往龙光门,随圣驾东狩。”

  “东狩……”听着这熟悉且讽刺的词,张议潮苦笑摇头。

  “大唐、这还是太宗留下的大唐吗?”

  “如今的大唐,盗寇都挡不住了吗?”

  张议潮自说自话,所说的问题,张淮澄都无法回答,他只能催促道:“叔父,我已经告诉府中子弟开始收拾,您也起身在外休息,等奴仆进来搬运藏书吧!”

  大唐的印刷术不如汉军,故此许多藏书只有手抄本,价格高昂不说,还很难获取,所以最值钱的往往是藏书和钱帛,其次才是古董字画。

  张议潮眼见张淮澄催促,他只能站起身来,佝偻着身体向外走去。

  张淮澄扶着他来到府内庭院坐下,看着奴仆和健儿们忙碌搬运,看着自己的居所变得杂乱。

  “洛阳的百姓,如何了……”

  看着眼前的场景,张议潮忍不住开口询问,张淮澄闻言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

  见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张议潮只能绝望闭上了眼睛,因为他已经从上次长安东狩洛阳的事情上,猜到了皇帝和宰相们会如何对待这些百姓。

  不出预料,这些百姓和富户已经被关在了洛阳城内,直到皇帝和百官安全抵达孟津关,这些百姓才能逃难,以此避免他们在官道上阻碍圣驾。

  这不是大唐皇帝第一次这么做,准确来说,这次是第六次了。

  “司空,都收拾好了,您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遗漏的。”

  两名健儿来到张议潮和张淮澄面前作揖,脸上表情也有些低落。

  他们都是张氏族人,曾经以为来到大唐,便可以安享太平。

  不曾想来到大唐后,不到十年时间,却已经两次逃难了。

  望着他们黯然的表情,张议潮心里也难受得紧,他起身走入中堂巡视,确认没有什么遗漏后,这才颔首道:“走吧。”

  “是……”

  在回应声中,张议潮走出了府邸,通过乌头门来到了大街上。

  “求求您!带上我们吧!”

  “滚——”

  “嘶鸣……”

  “驾!”

  往日繁华的东都,此刻已陷入一片混乱。

  马蹄声、哭喊声、求救声和咒骂声交织成一片,街道上满是赶赴龙光门的重臣车队。

首节 上一节 783/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