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793节

  “关东混乱,不如关西……”

  在陆龟蒙的挑头下,出使的官员中,大部分都不愿意留在关东,其中也包括许多曾经为萧溝等人搜集情报的官员。

  自长安到河阴,近千里路程中他们别的没看清,河东河北的混乱,河南道的饥寒他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

  知道并了解“福肉”的事情,可不仅仅只有韦庄、皮日休两人。

  人虽然都曾幻想过自己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但当乱世真的来临,看着那些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成为旁人的台阶,甚至成为他人锅中食物后,他们便只想回归太平。

  刘继隆治下的关西,便是如今尚且能维持太平的地方,如三川、陇右等地,说是太平治世也毫不为过。

  更合理刘继隆麾下俸禄给足,加上物价趋于平稳,哪怕是流外一年也有折钱十五贯的俸禄,能买二十石大米和五口所用的柴米酱醋盐,另外还能每人凑身粗布衣裳,更别提有品阶的官员了。

  相比较之下,朝廷不仅拖欠俸禄,甚至物价飙涨,一贯钱连一斗米都买不起。

  沿途走来,但凡明白自己是什么能力的人,心里早就想好了去处。

  “如此甚好,明日若是有愿意报效朝廷的,暂且留下,等待萧相安排。”

  “余者可随鲁望兄返回长安,至于圣旨便交由鲁望兄转呈汉中王了。”

  皮日休心里还是敬佩刘继隆的,但他既然选择了留下,自然不可能再口无遮拦的称呼刘继隆为汉王。

  汉王和汉中王,看似没有区别,但实际差距可大多了。

  “既然如此,某等今日好好畅饮,日后希望还有再见时。”

  陆龟蒙倒也不迂腐,果断应下了皮日休的这番话。

  是夜,驿馆灯火通明,馆外围了不知道多少双绿油油的眼睛。

  若非有汉军戒备,这些人恐怕早就冲入驿馆之中了。

  陆龟蒙倚着窗户,看着窗外的那些身影。

  皮日休端着酒杯走来,目光同样看向窗外,回想起了白天的遭遇,不免道:“这世道,将好人逼成了恶鬼。”

  “某想,这是朝廷逼的。”陆龟蒙与皮日休是好友,自然有什么说什么。

  皮日休听后苦笑,举杯惆怅道:“我想陛下也没想过,时局竟会如此。”

  “呵呵……”陆龟蒙没说什么,摇头轻笑,接着一饮而尽。

  待他放下酒杯,他这才看向皮日休道:“袭美,我们还会再见的,不会太久。”

  “……”皮日休沉默下来,他知道陆龟蒙话里的意思是什么。

  只要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乱世已至,能称雄的只有刘继隆。

  陆龟蒙此言,无非在说皮日休等人如今投靠朝廷,但最终还是得归顺刘继隆罢了。

  皮日休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他只是觉得,太宗的大唐,不该落得无人帮扶的境地。

  哪怕他能力不足,也想展露双臂,试图报效大唐。

  “早些休息吧。”

  陆龟蒙离开了窗台,皮日休则是站在原地许久,直到半响后才关上了窗户。

  翌日,随着天色微亮,九十七名官员选择在汉军护送下返回长安,只有不足三十人选择留下。

  他们大部分都是世家名望,亦或者受到重视的寒庶之人。

  与之相比,跟随陆龟蒙返回长安的,基本都是清楚了自身实力与出身的贫寒官员。

  除了刘继隆,天下没有第二个人会如此重视他们这群贫寒之人,更不要说授予他们官职了。

  哪怕就算是在洛阳搅个天翻地覆的黄巢,也不可能因为他们学识充足而授予高官厚禄。

  更何况就他们一路东来所见所闻,他们也看不上黄巢这只知道流窜劫掠之人。

  “耶耶们,给些吃的吧……”

  “耶耶们,赏口吃的吧……”

  队伍走出河阴城门,所见的是数以万计的流民。

  他们不知从何处来,每个人都瘦得不成样子,宛若阿鼻地狱中攀爬而出的恶鬼。

  不少人眼睛赤红,面部表情僵硬,皮肤甚至有些溃烂,牙龈萎缩……这是吃过人才有的症状。

  汉军兵卒如临大敌,呵斥道:“再上前者,斩!!”

  身材高大的汉军开口威慑后,四周流民不敢再继续靠上来,陆龟蒙虽然眼见如此多流民,止不住感到难受,但他也清楚自己救不了这些人。

  哪怕他愿意让这群人跟着,河阳、河中镇的唐军也不会放他们过去。

  想到这里,陆龟蒙想到了圣旨上的内容,忍不住开口道:

  “汝等若是信吾,且往山南东道邓州、均州逃亡,汉中王兵马很快便会收复两州,开仓放粮!”

  他话音落下,也不管这些流民是否相信,当即跟着汉军离开了河阴县。

  他们沿路北上,方圆十余里不见一点绿色,道路两旁躺满了尸体,无人处理。

  秃鹫在啄食尸体,苍蝇飞得到处都是,空气中散发出一股股恶臭,令人作呕。

  远处,十余名流民正围着一棵树,不断传来惨叫声,旁边则是摆着一口陶缸,大火煮得鼎沸,只等“食物”下水。

  “都戴上口罩,勿要触碰这些尸体!”

  在军医的提醒下,汉军六百余名兵卒官吏戴上三层的粗布口罩,沉默着通过了这段官道。

  只是刚才的场景不过是乱世下的缩影,比起此地更凶恶的地方比比皆是。

  例如此刻的洛阳城内,随着黄巢登基称帝,他立马开始大肆册封麾下诸将。

  他以尚让为宰相,孟楷为左仆射,黄揆为淮南道节度使,黄邺为河南道节度使,黄存为湖南防御使,葛从周为申州防御使,朱温为汝州防御使。

  其余官员,也基本都得到了相对应的封赏,只高不低。

  随着大肆封赏结束,黄巢也开始分兵试图攻占武牢关、函谷关,同时调遣葛从周南下申州募兵。

  朱温分到了五千湖南军,除此之外还有七千套甲胄和七千民勇。

  黄巢下令让他攻打高门关,最好走入卢氏县,抢掠后撤回洛阳。

  李罕之则是被委任进攻密县,但密县距离河阴不过八十余里,康承训自然在此驻扎了不少兵马。

  与此同时,随着黄揆与黄邺、尚让从湖南撤入淮南,高骈也停止了追击,开始消化湖南的地盘,甚至将手伸到了江西袁州一带。

  前方军情送抵夷州时,高骈就知道自己不能继续在黔中道颓废了。

  他重新振作起来,虽然没了曾经的锐气,但当高钦与鲁褥月来到县衙时,还是感受到了一种压力。

  “高王……”

  鲁褥月与高钦作揖,高骈闻言缓缓睁开眼睛看向二人:“诸州蛮寇征讨如何?”

  “进度不快。”鲁褥月开门见山道:

  “我军的火器虽然能杀伤蛮寇,但蛮寇依托地形与溶洞躲藏,想要一味征讨他们,得吃不少苦头。”

  “过去三个月,我军死伤四千七百余人,平寨一百五十四所,平城二十七垒,杀俘蛮寇九万有余。”

  “被俘的蛮寇,都被安置在夷州西南(贵阳)开垦荒地,黔中道地势平坦的地方不多,那地方还算平坦,应该能开垦不少荒地。”

  鲁褥月说罢,高骈满意颔首,接着目光在高钦与鲁褥月身上来回道:“湖南已经夺下,吾也该前往潭州坐镇了。”

  “四十三郎与你一同坐镇黔中,暂时先不急于对付南边和西南的蛮寇,先把东北和东边不服管教的蛮寇给收拾就行了。”

  “若是有蛮寇愿意投降,那便给他们定下贡赋,每年交出一定贡赋,献出图籍,便可保全土地与人口。”

  高骈也清楚,完全靠武力是没有办法征服黔中道的,毕竟黔中道地形复杂,溶洞遍地。

  正因如此,他选择拉一派、打一派。

  只要愿意献出图籍,每年定期缴纳贡赋,那则享受官员待遇。

  若是负隅顽抗,那就只能迎接唐军的火器了。

  “我军眼下有多少兵马?”

  高骈多日不管事,将政务交给高钦处理,高钦见他询问,连忙作揖道:

  “岭南道四万兵马,披甲六分;湖南等处三万兵马,披甲七分;黔中三万兵马,披甲五分。”

  整整十万兵马,这还是高骈没有下令扩充兵马的情况下。

  不过高骈也清楚,自己所辖土地虽大,可人口却不算多,最多不过二百万罢了。

  这点人口养兵十万已经是极限,并且连十分满甲都完不成。

  十万大军,只有六万披甲,真正对上刘继隆,恐怕也不过三五场大战罢了。

  刘继隆既然知晓自己可以使用火药,必然会对自己生出防范,自己想要守住江南,就必须掌握江南,练兵二十万才有可能护住大唐。

  想到这里,高骈深吸口气,缓缓起身道:“三日后吾便前往湖南,黔中道便交给四十三郎和鲁郎了。”

  “高王放心!”二人纷纷作揖,高骈也颔首转身离开了正堂。

  在他离开的同时,随着朝廷敕封刘继隆为汉中郡王的消息传开,原本还隐隐不稳的河北、河东之地,瞬息间便似乎太平下来了。

  朝廷的快马比陆龟蒙等人的速度还快,撤回太原的王铎得到这则消息后,立马将前线除大同兵马外的所有兵马撤回了诸镇,使得北都压力骤减。

  “阿爸!某听说朝廷敕封刘继隆为汉王了!”

  吵闹的声音传来,一只眼暗淡,一只眼明亮的李克用急匆匆走入一处富丽堂皇的宅邸内。

  身穿锦缎的李国昌坐在主位,堂内左右位置上还有不少人。

  他们见到李克用来了,纷纷起身,等待李克用坐下后,他们才纷纷坐下,可见李克用南下已经打出了威名。

  如今他虽然只有十五岁,但在大同军中,只屈居李国昌之下。

  “朝廷册封他为汉中郡王,节制他所占诸道。”

  李国昌递出王铎派人送来的手书,李克用立马接过翻看,十分认真。

  待他看完,他便立马抬头说道:“刘继隆如果编练十几万兵马,那时朝廷就算讨平黄巢也晚了。”

  “我听说南边许多藩镇都在伺机作乱,不如我们也趁机吞并义武镇。”

  “不行。”李国昌摇摇头,李克用不解:“为何?”

  “我看他们义武镇的兵也不过如此,只要给我一万兵马,我最迟三个月就能将其拿下。”

  李克用确实不明白,义武镇虽然跋扈,但根本不如他们。

首节 上一节 793/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