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810节

  原本的剧本,应该是黄巢礼贤下士,败走洛阳,被百姓和官员侮辱,然后重新打回来再屠戮洛阳,而今却一气呵成。

  想到这里,刘继隆不免唏嘘,同时他耳边也响起了一道声音。

  “殿下,这黄巢若是撤回淮南,还能打回洛阳吗?”

  刘继隆抬眼看去,只见张延晖站在自己面前,手里拿着关东军碟翻阅,满脸疑惑。

  面对他这个问题,刘继隆摇了摇头:“不可能。”

  尽管黄巢觉得自己还有重新打回洛阳的机会,但刘继隆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黄巢能成功打入洛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唐廷当时所有兵力都用来对峙汉军,导致内部相较来说比较空虚。

  如今秦宗权带着忠武军撤回蔡州,以晚唐藩镇牙兵的秉性,出城作战或许不行,但坚守老家绝对有一手。

  哪怕就是在庞勋之乱中出丑的魏博牙兵,在固守魏博时,也能爆发不错的战斗力。

  “若非蝗灾与旱灾,朝廷也不会拖着这么久都不进军。”

  “如今王铎起运四十万粮食南下,哪怕只能运抵二十万石到郑州,也足够东线七万多官军围剿黄巢了。”

  “更别忘了,高骈这厮坐镇岳州,操练水师,随时能北上进攻淮南。”

  “黄巢手中可战之兵,也不过五六万之数,如何能击败高千里?”

  刘继隆将局势说了个清楚,说到底黄巢还是沉不住气。

  如果他在湖南继续潜心发展,亦或者不着急进攻洛阳,而是转而进攻福建、江西等处,都不会落得被四面包夹的局面。

  包围既然已经完成,黄巢败亡便只是时间问题了。

  “殿下准备何时出兵?”

  张延晖试探询问,刘继隆闻言则是沉着:“若无变化,且继续休整一年。”

  “不过东边传来的军报中,我们这位至尊的身体似乎没有这么好,恐怕撑不到明年去了。”

  刘继隆将李漼的身体情况给说了出来,这让张延晖心里一紧。

  如今的局面,若是李漼病故,那以诸皇子年纪,必然会生出乱子。

  李漼最大的儿子是魏王李佾,如今不过十四岁,比张延晖还要小一岁。

  这样的年纪,根本把控不了如此复杂的举荐,更别提北司与南衙矛盾因刘继隆削弱北司的而不断加重。

  倘若朝廷内斗,各镇节度使肯定会开始扩张地盘。

  到时候所有人都扩张地盘,刘继隆自然也就可以大张旗鼓东进了。

  有南阳在手,他根本没有必要去碰洛阳,更别提洛阳现在被黄巢霍霍不轻,夺取反而是累赘。

  这么想着,刘继隆看向张延晖:“调御马监文册。”

  “是!”张延晖不假思索作揖,接着便去调取御马监的文册。

  不多时,随着御马监的文册被御马监官员送抵,刘继隆拿着文册翻阅,很快便知道汉军如今的牧监情况。

  除了军中的一万六千匹军马,各地牧监马场还有二万四千匹军马,以及七万余匹乘马和二十五万匹挽马。

  单论马力,汉军绝对是诸镇首屈一指的存在,即便卢龙镇也不是汉军对手。

  如今限制汉军的,主要还是粮草和路程。

  关中的诸多河渠还未修复,关内道就更别说了。

  只有将河渠修复,将抛荒的土地重新复垦,汉军才有足够的钱粮东进。

  在这其中,邓州和均州无疑十分重要,二州的复产情况,决定了汉军能否在山南东道站稳脚跟。

  “邓州和均州的图籍都送抵了吗?”

  刘继隆询问张延晖,张延晖闻言起身走到刘继隆面前,从桌案中找到了一本奏表与文册。

  “这是昨夜斛斯都督派人送抵的奏表与文册,其中包含邓州图籍。”

  话音落下,他又从书架上取出一册书籍:“此外陈都督三日前送抵的山南东道七州图籍。”

  刘继隆看着他已经熟悉了王府内的流程和环境,满意颔首,同时翻开各州图籍,看时查看如今隶属汉军治下的山南东道八州图籍。

  这八州包括了巴东的万州、忠州、夔州和兴元府东部的金州、房州,以及荆襄地区的商州、均州、邓州。

  会昌年间,八州有十万户,五十余万口,如今却因为天灾人祸而发生了变化。

  巴东三州人口合计不过五万口,想来是被高骈南迁了许多,因此减少。

  余下五个州,则是因为山南东道和河南道爆发兵灾而西逃,人口增长至六十二万,其中商州十万口、均州七万口,邓州二十四万口,比鼎盛时还多了七万多口。

  不过人口虽然增加,却基本都是刚刚安置不久的流民,加上邓州许多土地抛荒,故此夏收收获的粮食不足四十万石。

  四十万石粮食,想要养活二十四万人,明显是天方夜谭,更别提东边每日都有数百上千的流民涌入。

  好在刘继隆翻看了斛斯光的奏表,其中李阳春在斛斯光收复邓州的第一时间便开始了复垦荒地,保障了秋收。

  李阳春率领百姓复垦七十余万亩耕地,另外还有数十万亩荒地也在后续中不断复垦,但由于时间不足,农具不足,所以很难有所产出。

  斛斯光请调二十万石粮进入邓州,以此保障邓州百姓能撑到秋收。

  除此之外,他还请求免除百姓今年夏秋两季,和明年夏收的赋税。

  等到来年,邓州旧册所记录的一百三十余万亩耕地尽数复垦,便能在秋季缴纳秋税。

  “敕令,免除邓州今明两年赋税。”

  “是……”

  见刘继隆下令免除邓州两年赋税,张延晖不假思索应下,而刘继隆也解释道:

  “治理地方,首要保障百姓能活下来,只要百姓活下来,便会不断复垦、开荒土地。”

  “只要当地有粮食,便能用钱帛买粮。”

  “关东与河西、西域不同,关东连续受灾数年,有钱都买不到粮食。”

  “你这些时日在汉王府看的军碟多了,可曾知道关东粮价飞涨如何?”

  张延晖摇摇头,他还确实没有关注这些。

  刘继隆闻言,从桌案上取出一份军碟,递给张延晖的同时说道:“关东各地情况不一,但灾情最严重的河南道,一斗粮食已经涨到了八百钱到千钱不等。”

  “河东道和河北道遭受大旱,淮南道又被黄巢占据,导致江南粮食无法北上。”

  “这样下去,河南道是肯定要出事情的……”

  刘继隆表情凝重,张延晖也感受到了这份凝重,不由得口干舌燥。

  自庞勋、王仙芝、黄巢等人起义开始,河南道、淮南道就被打得残破不堪,哪怕齐鲁之地都遭受了祸害,更别提其它地方了。

  恢复生产不容易,破坏生产却不难。

  河南道数百万人口,数千万亩土耕地因为兵灾而死的百姓不下百万,流离失所而遭受饥荒死者更是数不胜数。

  人死了,土地自然就抛荒了,抛荒的土地多了,粮食自然也就不够吃了。

  唐末和五代十国“吃人”的背景,除了和许多牙兵因为战争而患上病症,喜爱吃人外,更多的是无粮可吃,所以便只能吃人。

  此前陆龟蒙就说过,关东百姓无粮可吃,只能易子而食,亦或者欺骗他人,宰了烹煮而食。

  百姓无粮只是开始,等到军队都没有粮食吃,那才是最凶恶的时候。

  “人相食……”

  刘继隆缓缓开口,惊得张延晖脸色煞白,便是觉得吞咽口水都突然变得恶心了起来。

  他在河西经历战事不算少,尤其是张淮深还亲自带着他去看过收复焉耆、龟兹的过程,所以对于战场上的血腥,他虽不能说已经完全适应,但起码不会感到恶心了。

  可今日刘继隆所说的这三个字,却让他直犯恶心。

  “人怎么能吃人,这是畜牲的行为……”

  张延晖没有经历过归义军最困难的时候,自然是不知道饿肚子的难受。

  加上张淮深本人就挺理想化的,他自然也耳濡目染的有些理想。

  面对这个理想的小子,刘继隆想做的就是让他认清现实。

  “过几日,某准备起运一万石粮食给朝廷,你可化名刘晖随使团东去,顺带看看你叔父和叔耶。”

  “关东局面如何,吾与你说,你不肯信,便自己东去看看吧。”

  刘继隆话音落下,沉着拿起毛笔开始批阅奏表,而张延晖则是吞咽了口水,不敢相信自己还没来长安几天,就要被派遣东去了。

  不过他也确实想要看看,关东是不是像奏表所说的那样,百姓易子而食,同伴尽入鼎中。

  怀着复杂的心情,张延晖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时不时看向认真处理奏表的刘继隆。

  半个时辰过去,他好不容易把情绪压下,却见高进达快步走入堂内,对刘继隆作揖道:“殿下,关东又有新的消息了。”

  “什么消息?”刘继隆加快手上动作,同时眼神示意高进达坐下说。

  高进达走到左首椅子前坐下:“康承训率军进入洛阳,扑灭了洛阳城内的大火。”

  “不过除了宫室外,民舍与许多宅邸尽数被焚毁,洛阳城内百姓被杀二十余万,尸体遍布雒水。”

  闻言,刘继隆笔锋微变,他倒是没想到黄巢屠起城来,居然如此果决。

  “朝廷准备返回洛阳?”

  刘继隆猜到了高进达想说什么,果然高进达听后点头:“河阴毕竟太小,加上河南道也无粮食,朝廷只能返回洛阳。”

  “返回洛阳后,加上今年河东夏粮收获不少,倒是可以直接走黄河进入雒水,保障洛阳不缺粮食。”

  “此外淮南还有消息传来,朱全忠率军攻占高邮、海陵等县,打通了与江南的联系。”

  “虽说运河还掌握在齐军手中,但江南的粮食也能走陆路进入江北,转运楚州后,走运河北上。”

  “朝廷暂时不会缺粮,黄巢若是南下,肯定会立马反扑朱全忠。”

  高进达将眼下的局势和可能发生的局势一一说出,刘继隆听后起身,刚准备说什么,却见赵英急匆匆走入堂内。

  “殿下……”

  “说”刘继隆知道能让赵英如此急匆匆走来,必然是发生了极为重要的事情。

  赵英见刘继隆没让众人回避,当即便作揖道:“陈都督刚才令快马传来消息,兴元府地龙翻身,数县官道被毁,坏屋壁数千,压死数十人,眼下正在救灾。”

  闻言,刘继隆只觉得老天爷始终不想让他太平,但好在这次地震强度不算太大,死伤还在可控范围。

  “敕令,告诉陈靖崇,地龙翻身后还可能有余波,凡是屋壁损坏的屋舍不可居住,尽数推倒,由衙门出钱粮重新修葺。”

首节 上一节 810/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