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义非唐 第873节
“诸如忠武、宣武、义成等镇的兵卒,之所以能听从殿下敕令,放下兵器而转耕种,主要还是三镇老卒都在陇西、陇东两次战事中被殿下俘虏发配去了西域。”
“三镇后续招募的兵卒,虽然也十分跋扈,但大部分都是从农夫招募而来,只要给他们均分田地,他们自然能老老实实耕种,但其余诸镇就不同了。”
“齐鲁两淮及河北等地,虽然也出兵参加了关西几场战事,但老卒死伤不多。”
“这些老卒大部分都世袭罔替,根本不会种地,哪怕殿下分田给他们,他们也拾不起锄头来耕种,到最后只会为祸乡里。”
“殿下均分田地的政令,百姓与普通的州兵兴许会高兴,但这些跋扈的牙兵恐怕不会接受,除非殿下您能给每个牙兵都送出富贵……”
王式将他眼里关东诸镇最难处理的情况给说了出来,而这也是安史之乱后留下的顽疾。
想要根治这种顽疾,要么就是学赵匡胤,给予他们足够的富贵,要么就是学朱温,一夕尽诛八千家。
当然,除了这两种手段外,还有第三种手段,那就是刘继隆此前的手段,将所有牙兵正面击败,诛杀恶首,并将队伍打散,举家发配边疆。
相比较前二者,刘继隆自然更中意自己的办法,毕竟移民实边是他眼里同化边疆民族,扩充疆域的最好手段。
不提尚未收复的云南及安南、辽东之地,单说眼下的西域,尽管刘继隆已经迁徙不少人口过去,但西域的汉人人口依旧在十五万左右。
这个数量,勉强算是恢复到了汉人在西域鼎盛时的情况,但距离彻底汉化西域还远远不够。
眼下汉人在西域的生存空间,差不多已经囊括了东天山南北和南疆的龟兹、焉耆二地。
不过更西边的疏勒(喀什)、伊丽水(伊犁)及碎叶川地区,此刻都还被回鹘、葛逻禄人占据。
即便想要迁徙人口过去,也是十分不容易的,难度不亚于从河西迁徙汉人到龟兹。
不过难度即便再大,只要肯下功夫,始终能将汉人足迹扩散过去。
河朔、河北及齐鲁、两淮等镇牙将牙兵,就是刘继隆日后移民实边的主力。
思绪落下,刘继隆对王式颔首道:“关东牙将牙兵的顽疾,吾心里早有准备,亦十分清楚。”
“此前河中、陕虢、河阳等镇牙兵作乱,吾未曾手软,悉数镇压发配。”
“若诸镇牙将牙兵亦是如此,那吾只能手段照旧……”
“殿下英明。”王式毫不吝啬的夸赞起了刘继隆。
相比较只喜欢招抚妥协的李忱、李漼,刘继隆这种态度才是解决安史之乱以来牙将牙兵跋扈的态度。
见王式这么说,高进达也主动上前开口道:
“殿下,安抚河南受灾饥民,尚用不了四十余万石粮食,不若将部分粮食囤积粮仓,等待大军北征结束后,筹谋东进?”
“此前我军无法东进,一是粮草短缺,二是人力不足。”
“如今二州再次遭遇灾情,百姓无法耕种,届时只能以工代赈。”
“既然要以工代赈,何不直接出兵东进,讨平天平、义昌?”
“殿下,臣亦是如此觉得。”罗隐、陆龟蒙二人纷纷站出声援。
刘继隆闻言颔首,心中也算了算时间。
他之所以没有立即出兵,除了因为中原破败,无法提供人口和充足的民夫外,还有就是担心官吏数量跟不上。
如今的官员,基本都是陇右十五所大学毕业的学子,为了赶进度,刘继隆甚至都免去了下乡、参军这两个环节。
饶是如此,陇右每年能提供的官员数量,基本也就在三到四千不等,而吏员数量则是在八千到一万不等。
这数量自然很多,但架不住刘继隆东征南讨的速度太快。
从咸通七年算起,到如今不过六年时间,刘继隆已经从偏居陇右,成为坐拥八道的存在。
大唐拥有官员三万,吏员十万之多,但许多官员的职责繁杂,所以刘继隆将其细分,所需官员数量也自然变多。
加上都察院每年查出许多官吏贪腐,继而惩处发配,所以每年实际新增官员不过三千五六百人罢了。
如今刘继隆治下朝廷,有官员二万,吏员六万。
官员数量是差不多了,但吏员数量还不够。
想到这里,刘继隆深吸口气道:“算算时间,距离陇右学子毕业也不过三个多月时间,若是东进讨平天平、义昌,时间上倒也来得及。”
“现在先从关西抽调一千五百名官员,五千名吏员前往河东,准备将河东、大同、义武接手治理。”
“等待北边战事安定,再从新毕业学子中抽调一千官员及三千吏员东进天平、义昌。”
“此外,待秋收到来,河中、河阳、陕虢等处秋粮,尽数运往滑、汴二州。”
“三镇若是缺粮,再从关中转搬而去,令斛斯光、陈靖崇整顿兵马,得令出兵。”
“是!”堂内众人纷纷躬身作揖,刘继隆见状颔首,众人则是先后退出汉王府,各自忙碌去了。
在洛阳热火朝天的同时,北征的安破胡则是在接受崔铉投降后,出兵接管了忻、代二州,并派兵押送崔铉及其麾下牙将、官吏南下。
牙将被擒,其麾下牙兵自然不服,忻代二州诸县,乱兵四起,安破胡则是派兵不断镇压。
“哗啦……”
一桶河水被人泼在雁门县衙的台阶上,将上面的血迹冲刷大半。
这样的血迹,几乎在县内任意街道上都能看到。
除此之外,那些被乱兵放火焚毁的屋舍也刚刚被浇灭大火,不少百姓被征募为民夫,此刻正在将街道上河东乱兵的尸体搬上马车,卸下甲胄和战袄,将他们光溜溜的尸体堆积起来,驾车运往城外焚毁。
甲胄被上交,而残破的战袄则是被这些雁门县的民夫瓜分。
一件战袄,即便再怎么残破,也能卖出数十钱,足够买粮吃两日了。
干瘦的民夫们,高高兴兴的驱使马车向城外移动,马车上那些光溜溜的尸体,则是随着马车移动而不断摇晃,血液一滴滴的流下……
“咳咳!”
县衙内,安破胡咳嗽着坐在主位上,王重荣则是坐在左首位,对安破胡作揖道:
“都督,河东诸州县都已经收复,乱兵也被镇压,眼下我军尚有三万兵马在雁门驻扎,是时候派快马通知曹都督东进了。”
“不急。”安破胡沉着将其安抚,继而询问道:“各县乱兵都镇压了?俘虏了多少?我军在后方还有多少兵马?”
王重荣见他询问,顿时也来了兴致,嘲笑道:“这河东的牙兵倒是跋扈,可惜都是软脚兵。”
“五千多人作乱,被杀七百多人就投降了,我军阵殁不到二百人,后方还有一万兵马,以及四千多伤兵。”
“这么说,阵殁了五千多?”安破胡皱眉,见王重荣点头,不免叹气道:
“如今的兵卒,比起昔年的老卒,着实有些……”
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只能摇摇头。
反倒是王重荣见他如此,不免解释道:“河东关隘难以攻打,弟兄们大多都阵殁在攻城之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阵殁五千四百余人,便击破了拥兵五万的河东镇,这已经是不世之功了。”
安破胡摇摇头:“话虽如此,但其中一万五千都是新卒,余下三万五千还有上万兵马投降,这功绩比起殿下而言,还是差了许多。”
王重荣闻言心里无奈,若是安破胡将他标榜刘继隆,那这战绩自然差了些。
毕竟刘继隆出战以来,除了当初朔方之役的战果不太好看,其它几场战役的战果都十分亮眼。
王重荣不知道说什么,好在这时衙门外突然出现了一名别将,并大步朝着衙门走来。
“朱大郎,急匆匆作甚?”
见到来人,王重荣急忙招呼起来,而这个子高大的黑塔别将则是走入衙门,对二人作揖。
“别将朱玫,参见都督、使君……”
“发生何事?”安破胡见朱玫急匆匆走来,顿时便皱起了眉。
朱玫本是邠宁军中列校,后来与汉军交战投降,在降兵之中表现出色,故此被免去发配西域的罪刑,并被招募入伍。
此后几场大战,朱玫跟随安破胡不断建功,历时三年才得以擢升为别将。
“都督,代北内乱,吐谷浑及沙陀酋长赫连铎、白义诚、米海万、李友金等人献出朔州。”
“叛臣李国昌、李克用率兵马万余,据守云州、蔚州。”
朱玫带来的消息太过惊人,原本还势如破竹的大同军,转瞬间便四分五裂了,这是谁都想不到的。
“是否是诈降?”王重荣忙不迭开口,朱玫却连忙道:
“末将已经派出快马出关,往朔州搜寻而去。”
王重荣闻言看向安破胡,安破胡则是沉思片刻,随后才看向朱玫:“这群投降的人,可有什么条件?”
“有!”朱玫颔首禀告道:“赫连铎希望能接任大同防御使,其余三人则是要求朝廷准许他们前往胜州、丰州、代州、忻州驻牧。”
自唐初到如今,朝廷十分喜欢将归顺的部落安置在沿边州县,代北便充斥着多个民族。
李国昌父子能拉出那么多兵马,也主要依靠鞑靼和代北诸部。
现在代北诸部不支持他们,他们实力自然被削弱不少,这令安破胡喜出望外。
“他们的条件,某需要奏表殿下才能定夺,不过你可以转告他们,即便不成,也少不了他们的富贵。”
安破胡对朱玫交代着,随后又看向王重荣:“代州民夫充足,我军尚有三万精锐。”
“可派快马告知曹都督率军东进云州,九月初十,我军于云州汇合。”
“是!”王重荣颔首应下,随即安破胡便下达军令,而朱玫也派快马将大军明日接收朔州的消息送往了雁门关外的马邑。
赫连铎等人得知消息,倒是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满,而是本本分分的等到翌日汉军出关。
自雁门关到马邑,不过三十里地,对于汉军来说,一个上午便能走完。
安破胡留兵一万驻守雁门关、楼烦关和代州,自己亲率五千马步兵和一万五千步卒北上。
为了防止遭遇诈降,他没有调遣太多民夫,而是只征调五千民夫为兵卒驾车,驮运甲胄和一个月的粮草。
在接近马邑不足五里后,安破胡令三军着甲,渐渐靠近马邑。
“这就是汉军?”
“尽数着甲,好大的气魄!”
“此兵马如此强盛,李国昌父子拿什么打赢?”
“看来你我投降,果然是上策。”
马邑城外,赫连铎等人率领八千多胡兵列阵,但为了表示诚意,这些胡兵都没有着甲。
其中许多胡兵,因为常年接触的都是河东等处州兵,原本还有些跋扈。
不过当他们感受到汉军的实力后,立马便乖顺了下来。
在他们的注视下,两万汉军如长龙走来,在抵达马邑城外后开始结阵。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