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930节

  “这些牙兵大多军门世袭,除了打仗就不会别的,若是殿下准许他们留下,某便有七成把握。”

  李全忠忐忑开口,刘继隆闻言则是轻笑:“既是如此,那便将他们尽数留下。”

  “若是能说降这些州县,吾定不忘李牙将此功,莫说擢升三品,便是四五个品秩也无妨!”

  “末将定不负殿下信任!”李全忠连忙作揖,他没想到刘继隆给他开出那么高的价码。

  “既然有李都将承诺,吾相信三州军民,定会喜迎王师。”

  刘继隆客套安抚着李全忠,随后才道:“此事便交给都将,吾先行撤回潞县,等待都将好消息。”

  “殿下慢走!”李全忠作揖送离刘继隆,随后翻身上马,策马进入了城内。

  刘继隆则是在距离怀柔城越来越远时,渐渐变得警惕了起来。

  好在全程无事发生,李全忠并没有耍什么手段,而这时刘继隆身旁的别将也主动开口道:

  “殿下,这卢龙的兵卒跋扈,若是留他们在军中,那日后这地方恐怕不易管辖。”

  “无碍。”刘继隆从容回到阵内,对左右解释道;

  “他们日后叛乱,我军无需束缚,尽数镇压便是。”

  “眼下的目标是将张公素孤立,随后击败张公素。”

  “只要张公素被击败,参与的牙将牙兵也不过只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走吧,撤往潞县,南边斛斯光应该把会昌快打下来了。”

  “是!”左右别将应下,随后率军与刘继隆南下潞县而去。

  在此期间,李全忠则是写出许多手书,将刘继隆准许他的条件,纷纷许诺给了他相熟的那些牙将、列校。

  在他许诺的同时,刘继隆则是趁着夜色撤往潞县,直到夜半才抵达潞县城外的营盘。

  “殿下……”

  曹茂躬身作揖,刘继隆则是抬手将他扶起,仔细看起了这个昔年在屋中给自己做饭的小子。

  “倒是长结实了不少。”

  刘继隆伸出双手,捏了捏抄曹茂的两只胳膊。

  见到刘继隆,曹茂也不免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干笑:“殿下,某如今也快三十有七了,您这……”

  “不论多大,都是吾兄弟。”刘继隆爽朗大笑,随后走到耿瓛等人面前。

  他们纷纷挺直身体,昂首挺胸的等待刘继隆检阅。

  刘继隆扫视他们,目光微微颔首:“都是陇右的好汉子,倒也没有输给你们的父辈!”

  得到刘继隆的夸奖,众人脸上纷纷绽放笑容,而刘继隆则是回头看向曹茂,将自己先前北上说降李全忠,并命李全忠说降其他人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曹茂听后皱眉,随即又想到这是刘继隆的安排,连忙说道:“此事既然由殿下考量所做,臣相信定然是有其道理的。”

  见他没有旨意,刘继隆满意颔首,继而解释起来:

  “重要的不是李全忠能说降多少城池兵马,而是让张公素知道,卢龙内部并非铁板一块。”

  “只要他们相互猜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是!”曹茂恍然大悟,刘继隆则继续说道:

  “斛斯光应该已经拿下了会昌,不日便会拿下武清。”

  “届时桑干河在我军手中,等斛斯光率领兵马抵达潞县,我军便开始攻打潞县。”

  “若是卢龙余下三州的将校们知道张公素兵败,我军想要收复三州就容易许多了。”

  曹茂点头表示同意,刘继隆见状轻笑,随后看向耿瓛等人:“你们先退下,吾有事与曹郎君交谈。”

  “末将告退……”

  耿瓛等十余名将领见状,随即作揖离开了此地,而刘继隆则是在他们走后看向曹茂。

  见他身体有些紧绷,刘继隆拍拍他后背:“放松些,不必如此。”

  “是……”

  曹茂虽然回应了,但却依旧没有放松。

  刘继隆也不继续纠正,只是对他说道:“这些日子,可曾有人给你写信?”

  “有!”听到刘继隆的话,曹茂心里紧张,但还是没有隐瞒的点头承认下来。

  “信里说了什么?”刘继隆继续询问,曹茂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

  “河陇的弟兄们觉得,如今河北即将平定,南边的康承训、时溥、曾元裕、朱全忠等人也不过只是跳梁小丑,是时候劝进殿下更进一步了。”

  “你以为呢?”刘继隆反问曹茂,曹茂只觉得口干舌燥,但还是恭敬回答道:

  “臣以为,殿下始终都是要更进一步的,只要殿下有这个想法就足够,提前几年和晚几年,并没有什么问题。”

  见曹茂这么说,刘继隆颔首认可:“称帝是肯定会称帝的,但左右也不过这两年时间。”

  从刘继隆口中得到答案,曹茂顿时放下心来,随后便感觉有手拍了拍自己的后背。

  “去休息吧,你也累了一天了。”

  “是……”

  曹茂没想到刘继隆毫不追究的让自己离开,他脸上微微诧异,但还是朝刘继隆躬身行礼后离开了此地。

  瞧着他离去的背影,刘继隆没有说什么,只是他身后不远处的亲随见到曹茂离去,连忙快步靠向了刘继隆。

  “殿下要准备休息了吗?”

  “嗯,安排下吧。”

  刘继隆颔首回应,直到身后脚步声走远,他才抬腿走向了营盘。

  打天下只是个开始,真正难的问题是打下天下后的治理。

  自己的这帮老兄弟,又能有几人能抵挡诱惑,跟着自己坚定不移走下去……

第494章 潞县之战

  “直娘贼的,北边的怀柔和辽西都投降了。”

  “不止,听说檀州的燕乐、密云也投降了。”

  “北边算什么,南边的会昌和武清都被攻下了,昨夜的火龙便是官军南路兵马北上聚集的景象。”

  四月初七,随着李全忠投降刘继隆,在其劝说下,距离怀柔较近的其余三县尽数投降。

  面对李全忠和北方四县的倒戈,张公素顿时没了与刘继隆决战的决心。

  在他犹豫的同时,被他寄予厚望的会昌、武清也被斛斯光率军攻下。

  十四日,斛斯光率军近万与刘继隆会师,刘继隆聚兵三万,围攻张公素于潞县。

  若只是如此,潞县城内外还不至于如此人心浮动,更为关键的在于刘继隆每日派人在阵上叫嚷朝廷对卢龙军降兵的政策。

  得知朝廷不再强征牙兵与镇兵的田产后,许多卢龙牙兵和镇兵,顿时没有了先前那般绝死的想法。

  人心的变化,对于此刻的张公素来说,无疑才是最致命的。

  “混账!混账!”

  潞县衙门内,张公素生气掀翻了自己的桌案。

  这样的举动,引起了在六房调度军需的陈贡言注意。

  陈贡言走入戒石坊,蹲下捡起被张公素摔在地上的军碟。

  当军碟内容展开,便是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却也忍不住的瞳孔紧缩。

  张公素见他如此,强忍怒气说道:“渔阳、玉田和马城的牙将、列校作乱,某派去的人都被杀了。”

  “现在我军只有临近的潞县、古潞、三河,以及平州的卢龙、榆关了。”

  张公素的话,无疑让陈贡言心中生出了些许慌乱,但他很快便镇定下来,对张公素作揖道:

  “现在军中将士还不知道这些事情,若是知道诸县叛乱投靠刘继隆,定会生有叛离之心。”

  “节帅若是率军与刘继隆交锋,趁势击退刘继隆,并赦免那些叛乱的军将,则卢龙可重新安定。”

  “刘继隆此前插手卢龙,皆因镇中军校不安,若节帅展露如此手段,那刘继隆定然会先南下收拾成德,再聚兵北上对付我军。”

  陈贡言的建议,使得张公素连连点头,但他来回渡步过后,却还是皱眉道:

  “此前阵上所见,官军骁勇,我军想要以三万五千马步精骑及万余新卒击败其三万大军,恐怕并非那么容易。”

  见他如此,陈贡言继续上前一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潞县衙门内还有十余万钱帛。”

  “若是节帅将这些钱帛尽皆发给弟兄,弟兄们定然忠心杀敌。”

  “此事节帅当早做决断,倘若城中弟兄们知道东边的州县投降了,那即便发再多钱粮,恐怕也无法振作军心。”

  面对陈贡言如此挑明,张公素却依旧犹犹豫豫,最后还是看陈贡言有些着急,他才踌躇表态道:

  “陈郎君以为,某若是率军撤往卢龙,能否在卢龙驻兵与刘继隆抗衡?”

  陈贡言还以为张公素会说出多么高明的见解,却不成想是这种话。

  看着张公素这般模样,他不免来气,拔高声音道:

  “若节帅现在弃潞县而走,军队会失去潞县后,卢龙覆灭指日可待。”

  “今日舍弃潞县,明日便要舍弃卢龙,后日舍弃榆关,节帅莫不是要退往营州,乃至辽东乎?”

  “节帅可曾想过,您若是失去根基,流落荒野,还如何成就事业?”

  “更何况军中弟兄脾性如何,节帅您比末将更清楚,您若是流落荒野,弟兄们难道会追随您吗?”

  “恐怕到时候,军中兄弟尽皆恨杀节帅,都想着以节帅头颅向刘继隆邀功吧?”

  陈贡言这话让张公素清醒了过来,他可不认为卢龙的牙兵和镇兵会跟随他背井离乡。

  想到这里,他只能深吸口气:“传令,开放仓库,钱帛尽数犒赏三军,明日卯时点兵与刘继隆交战!”

  “节帅英明!”陈贡言眼见张公素终于下定决心,心中也舒缓了口气。

  他转身退出衙门,很快便带人将仓库中的钱帛尽数取出。

  接下来整天的时间里,张公素与陈贡言亲自前往各个营帐,将手中钱帛亲手发给了军中的军将兵卒们。

首节 上一节 930/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