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第968节

  “今年关中、关内、河北、河南等处依旧大旱,朝廷蠲免了五十一个州的秋税。”

  “故此,今年秋收的粟米为一千六百余万石,其余绢帛锦缎等项折色为六百万贯,烟酒茶铁矿等朝廷官营各项收入折色为三百二十七万贯。”

  李衮师三言两语便把今年秋税情况说了出来,尽管比往年还要低,但却是大唐自元和年间以来,秋税最高的一次。

  李商隐将文册打开,确认无误后才开口说道:“粮食丰盈的州县,以转般法将粮食运往关东、关内受灾各县,以此平抑粮价,让百姓能买到粮食。”

  “那些受灾的各县,令各州县官员募工,等待各州县支援的粮食抵达后,以粮代钱的让当地的百姓去修缮道路,堰堤、水渠。”

  “以工代赈下,每日每人发粮三斤,不仅要让干活的百姓自己吃饱,还要考虑到他们的家里人。”

  “受灾各州县,于城门处每日施粥一次,令都察院巡察各州县,监督各州县施粥情况。”

  李商隐交代过后,不忘继续吩咐李衮师:“此外,转般粮食中,先把河南、山南东的粮食转般前线,供应前线兵马粮草不可断。”

  “是!”李衮师连忙应下,随后火急火燎的离开了政事堂。

  接下来几日,那些前来观察李商隐的官员都察觉到了他的变化,一句话概括,那便是如今的他更有底气了。

  这样的变化,不难让人想到刘继隆,而李商隐面对旧臣们邀约而从不应邀的行为,则是令张瑛等人渐渐安心,令豆卢瑑、裴澈等人愈发焦虑。

  他们都清楚,等刘继隆南征结束归来,大唐的国祚也就走到头了。

  “公主府、政事堂都不见我们,就连陛下也到处躲避我们……”

  宅邸中堂,豆卢瑑气得胡须发颤,忍不住质问道:“难道这大唐,只是你我的大唐吗?!”

  裴澈坐在旁边,沉默不语,眼底略微闪过失望之色。

  似乎除了他们这群还不服输的人外,其余人已经接受了大唐即将倾覆的现实。

  “不若向南去,南边有普王主持的朝廷,即便最终不可避免的倾覆,你我也曾反抗过!”

  豆卢瑑冲动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裴澈听后却摇摇头:“长江两岸尽是大军,你我又能走何处南下?”

  “刘继隆诸子尚年幼,若是能按照原先计划的在其返回洛阳时行刺,即便不成,你我也当青史留名。”

  见他这么说,豆卢瑑却隐隐不甘的攥紧双手:“且不提刘继隆左右护卫甚严,单说刘继隆可是万人敌,能纵马相间时斩将夺旗,又有何人能行刺他?”

  裴澈闻言黯然:“若是公主愿意配合,这刘继隆恐怕早就……”

  “她闭门不见客,显然早已归心刘继隆。”

  豆卢瑑闻言将其打断,生气将手拍在案上。

  “说来说去,她不过也是一女子,这些女子哪有什么国家大义可言?”

  “只要委身于人,便仿佛没了归宿般,只知道取悦其人!”

  “当初某便不同意让此女嫁给刘牧之,如今看来,只是为刘继隆羞辱太宗后嗣平添一笔罢了!”

  裴澈见他这么说,顿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张了张嘴道:“若能让公主所生王子继承大统,倒也算是令太宗血脉……”

  不等他说完,豆卢瑑冷笑道:“若是可行,昔年为何不让吴王继大统,而让高宗继承?”

  裴澈被他怼的说不出话,只能皱眉道:“行刺之事,某会去安排,汝这些日子便安分守己些吧。”

  话音落下,不等豆卢瑑开口,裴澈便起身离开了中堂。

  豆卢瑑没有送客,只是坐在原地生气。

  二人交谈甚秘,但随着裴澈不断寻找人刺杀刘继隆,洛阳留守的谍子还是隐隐猜出了个大概,于是便派快马送信南下,赶在十月初将急报送到了刘继隆手中。

  面对来自洛阳与淮南的急报,刘继隆略微皱着眉头。

  赵英见状,忍不住说道:“殿下,他们行事如此张狂,让臣带人将他们尽数抓捕吧!”

  面对他的这番话,刘继隆却不悦看向他:“吾说了,南征结束后再论。”

  他将关于裴澈等人的消息放在旁边,拿起李阳春的急报反复阅读起来。

  高骈的战略定力,倒是远远超过刘继隆所想。

  他本以为高骈也差不多到了该吃丹药,变糊涂的时候,却不曾想自己过往给他打击太大,这厮连长寿都懒得求了,一副要断尾求生的模样。

  舍弃江北来夺得江东两浙,继而依靠黔东各州县来阻击自己,他想的确实不错。

  但他要是觉得自己只能从江东、黔中两面开花,那他就算错了。

  “他不来湖南,那吾等便先一步进入湖南了。”

  刘继隆沉着开口,赵英闻言眼前一亮,随后便见刘继隆看向他道:

  “敕令,令江北诸道兵马速速讨平江北余下四城,令耿明将其麾下兵马交由曹茂统辖,着其率水师攻打枝江、松滋、公安登城,江陵留驻大军尽数渡江南下!”

  “臣遵命!”听到刘继隆准备趁着江陵以东打的热火朝天而从江陵渡江南下,赵英立马就精神了起来。

  只要汉军渡江成功的消息传出,高骈肯定坐不住,只能放弃浙东,回撤湖南。

  赵英不敢耽搁,当即令人快马前往汉阳,告知耿明将兵马交给曹茂指挥攻城,令他后撤指挥水师南下湖南。

  耿明不敢耽搁,交接兵权后便快马赶回了江陵,回到江陵时他两眼血丝,整个人却十分激动。

  “两万水师尽数交给你,几日能拿下枝江、松滋和公安三城?”

  刘继隆看着他,手中则是握着水师的鱼符,随时准备递给他。

  面对刘继隆的询问,耿明不假思索的作揖道:“十日、十日内攻下三城,逼高骈回防湖南!”

  “既是如此,接鱼符领军去吧,吾在江陵等你的好消息!”

  刘继隆将鱼符递给了耿明,耿明不假思索接过鱼符,随后便恭敬退出了思政殿,马不停蹄的往水师营寨的夷陵赶去。

  瞧着他背影消失,刘继隆这才回头看向了那插满旌旗的沙盘。

  “高千里,汝又作何抉择……”

第507章 长江水战

  “放!”

  “嘭嘭嘭……”

  九月末梢,当秋老虎的余威渐渐过去,长江两岸的气温也开始随之下降起来。

  本不适应南方气候的汉军北兵,反而随着气候变冷而渐渐适应了下来。

  当他们适应了江淮气候后,他们对江北四城的攻势也愈发迅猛,梁缵只能开始安排皖口水师向黄州靠拢,等待渡江撤军,返回湖南。

  与此同时,江夏与汉阳江段的长江水师,则是在高杰的率领下,不断以投石机和绞车弩来掩护汉阳城内的己方部队,不断与围城的汉军远程牵制。

  宽阔二里许的长江上,诸如楼船、艨艟、蒙冲、走舸、火舫等战船数不胜数,足有二百余艘。

  作为主舰的楼船,高二丈余,长八九丈,顶层除了有指挥所用的楼橹外,还有各类绞车弩和几座小型投石机。

  虽说是小型投石机,但依托汉阳城与长江相邻,也能不断进攻来牵制围攻汉阳城的两万汉军。

  类似这样装备绞车弩或小型投石机的舟船并不少,乌压压的横陈江面,仿佛将长江都遮蔽了一般。

  他们若是舟船相连,则可直接为汉阳守军铺设出一条直通长江南岸的“路桥”,这也是汉阳守军迟迟不曾撤退,一直在与汉军纠缠的原因。

  他们无非就是想要消耗汉军有生力量,以此为接下来的收尾江南,做足准备与时间。

  作为此时汉阳城外汉军指挥的曹茂,自然也十分清楚南唐水师的意图。

  面对这番情况,他不为所动,只因为他早已得到了江陵城的军令。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继续拖住汉阳城的南唐军队,等待机会全歼他们于此。

  “直娘贼的,这群叛军又收兵回营了!”

  长江之上的大型楼船中,负责指挥江夏水师的高杰忍不住暗骂,继而看向身后的几名将领。

  “传令下去,让南岸的弟兄烹煮肉食,给弟兄们吃个痛快!”

  “是!!”

  几人不假思索应下,随后派遣一艘走舸往长江南岸的江夏而去。

  随着汉军撤退,各艘战船上的南唐军队也纷纷松懈,各自在船舱内休息起来。

  太阳西斜,渐渐没入西边的平原,而各艘战船上也隐隐飘出肉香和饭菜香味。

  他们背靠江夏和整个湖南,为了让他们尽心打仗,他们的许多要求自然是要得到满足的。

  在他们痛快吃肉的时候,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肉眼可见的除了长江江面上的各艘舟船火光外,便只有两岸的汉阳、江夏两座城池的火光,以及汉阳旁边的汉军营盘所燃烧的火光。

  二百余艘战船,就这样安静的停泊在江面上,任由长江滚滚东去,佁然不动。

  听着江水冲击船体的声音而陷入梦乡,这就是这一个多月来,南唐水师将士每日的日常。

  正因如此,并未有人发现不对劲,更没有人不安。

  哪怕是已经被高骈提醒过的水师将领高杰,他此刻却也喝得酩酊大醉,抱着身旁的娇柔女子呼呼大睡。

  时间渐渐推移,当十月初一按照约定到来,南唐水师将士也纷纷起床,等待着汉军的再度攻城。

  江面上的雾气渐渐消散,但正是在雾气消散时,长江上游开始出现点点“黑斑”,顺江汹涌而下。

  “嗯?”

  在楼橹观望的南唐水师兵卒发现了不对,不等他们继续观察,便已经有人吹响了木哨。

  “哔哔——”

  “敌袭!!”

  顷刻间,无数哨声接二连三的响起,惊醒了所有还在休息的将领与兵卒。

  高杰几乎是连滚带爬冲出船舱的,不等他询问发生了什么,站在高处的他便已经看到了顺江而下的无数黑点。

  那并非黑点,而是一艘艘战船。

  “哈哈哈、偷袭也不挑选个好时机,看来叔父还是过于高看他们了!”

  “敕令,全军准备与叛军水师交战!!”

  高杰虽然脑袋混沌迷糊,却也看到了太阳初升,雾气消散的场景。

  于他而言,若是他选择偷袭,肯定会选择在雾气浓重的时候,而不是选择在如此晴朗的时候。

  高骈对他的吩咐,顿时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他此刻只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

  他开始指挥水师准备迎敌,而此刻顺江而下,船体斑驳,似乎刚刚经历了数场大战的汉军水师却纷纷严阵以待。

  他们每个人都只穿着胸甲,似乎根本没有短兵交击的准备。

首节 上一节 968/9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氪金变强?开局攻略甄家!

下一篇:太平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