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 第268节
关墙内外血流不止。
生与死的较量之中,无论是刘备手下的西川军,还是据守葭萌关的曹军,两方之间谁也不曾心生畏惧。
要么生!
要么死!
关墙上的曹据俯视着蜂拥而来的敌军士兵,他不曾退下关墙。
与刘备对视之间,两人都是看到了各自眼中的决绝。
“杀!”
刘备对于城头上激射下来的箭矢充耳不闻,手中的剑刃始终指着曹据的方向。
即便有零星箭矢激射下来。
不等靠近。
就已经被其身边的护卫持盾当了下来。
曹据同样如此,面对城下的敌人射出的箭矢,他也不曾避让。
两人身后的大纛就像是知道了二人的26决心一般,立于战场的南北两端,在风声的吹拂下,伴随着杀声弥天飒飒作响。
从正午到下午。
再从黄昏到黑夜。
及至夜色高悬之际……
厮杀了一个白天的西川军,才在鸣金声的响彻下撤了回去。
在这场交锋之中,西川军死伤的数量不下五千人。
敌军损失惨重,作为防守一方的曹军阵亡数量虽少,但一样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在西川军高强度的攻伐下。
葭萌关的一段关墙损毁严重,作为屏障的关垛都被摧毁了大半。
若是不能及时修复……
等到明日敌军在进攻之时,曹军的抵抗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呼!”
一阵冷风吹来。
曹据的目光从撤退的敌军身上收回,落在了城墙脚下堆砌的敌军尸体和己方尸体上。
倘若有的选择。
他定然会下令让手下的士兵出城去,趁着停战的间隙把己方袍泽的尸体运回来。
然后,将手下士兵的尸体好生埋葬。
可。
当曹据想到白日间刘备对自己的恨意时,他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伯平,文则!”
曹据转身望向了身边立着的于禁和高顺。
“往城墙下倒些火油!”
“把下方的那些尸体一把火通通烧了!”
“如果不加以处置……”
“这样任由尸体堆砌下去,早晚会便宜了对面的西川军。”
战争杀到最后,攻城之时,袍泽的尸体也是可以当做垫脚石。
这个道理,于禁和高顺自然明白。
“将军放心!”
“末将这就下去安排!”
没过多久。
伴随着火光在葭萌关下冲天而起,一股令人作呕的肉糜香味和烧焦味混杂在天穹之下。
曹据闻到了。
但。
他依旧不曾放下手中食物,神色如常的细细咀嚼着手里的干饼。
不止是曹据这般淡然。
关墙之上守着的曹军士兵一样如此。
死亡这种在旁人很远的东西,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以火焚尸。
对于那些战死的敌人和袍泽而言,看似残忍。
但在这冰天雪地之下,何尝不是一种好的的归宿的呢?
起码作为普通士兵中的一员!
他们情愿死于烈火焚烧之中,也不愿这般曝尸关墙之下,等到开春之时化作一摊腐肉。
“将军!!!”
李儒无声无息的来到了曹据身边。
“是文优啊!”
“不出意外的话,咱们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要跟刘备大军浴血厮杀了。”
“而今,你可有破敌之策?”
听到曹据的询问,李儒微微一笑。
“若是将军您不曾率领八万大军支援于此,在下对于刘备二十多万大军自然是束手无策。”
“至于现在……”
“在下有一策,或可一试。”
“然而,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可能要看上天的造化了。”
化名李隐的李儒这番话,顿时引起了曹据的兴趣。
“奥,当真如此?”
“你大可直言!”
“对上旁人,据不敢说自己的运气如何,可若是对上手握二十余万大军的刘备嘛……”
曹据笑着摸了摸鼻子。
这才揶揄道:“本将觉的,老天爷应该是站在我这边的。”
见到曹据这般自信。
李儒平静的开口道:“将军,您可还记得刘备和那庞士元是如何得益州的?”
“他们可以走阴平小道,我们因何不能?”
“眼下刘备将西川大军尽皆聚集于此,其内部定然空虚。”
“我们的大军若是能杀至成都城下……”
“敌人内部必定生乱,前线的刘备大军定然军心自愧。”
“阴平小道?!!!”这四个字曹据可太熟悉了。
可在此刻。
听到李儒之言的他,却是一脸狐疑。
“文优,庞统走阴平而夺西川,自那之后,刘备肯定少不得对这条入川道路有所防备!”
“我们如果还派遣军队走这条小路……”
“若是被敌人发现,那些儿郎岂不是白白丧命!”
对于曹据的怀疑,李儒轻轻摇头。
“将军,敌人走过有所防备又如何?”
“最危险的,才是最安全的。”
“而且!”
李儒阴沉的一笑:“将军您难道没发现?”
“那刘备为了给张飞报仇,西川各郡的强兵劲卒,统兵大将都被他调了过来吗?”
“以在下之见!”
“将军您若是派遣三万大军走阴平,哪怕那三万大军有七成死在了半道,面对着无有良将驻守的西川腹地……“
“但凡只要有五千人抵达成都城附近,人心思变之下,此战刘备都将必败!”
说完之后,李儒补充了一句。
“这。”
“只是在下的一点建议!”
“如何决断,全看将军您的选择!”
望着闭口不言的李儒,曹据半天没有说话。
良久后。
曹据出声问了一句:“以你之见,谁适合领兵走阴平奇袭成都?!!!”
曹据没有想着自己去。
因为,李儒的计策有点冒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