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238节

  不光大漠变了样,连这几万来自大板升的胡人也变了样,包括他们台吉们也被淘汰了不少,但是又提拔了起来许多。

  只要成功消灭了生胡部,不光可以获得奴隶,还能获得物资,又能得到可汗的认可。

  这些单独个人的收获,相比较整体的消耗,虽然是杯水车薪,但是对于这些底层爬起来的人却是值得他们欣喜若狂的事情。

  欧彦虎身边聚拢了越来越多狂徒。

  这些人对别人的性命不当回事,对自己的性命也不当回事。

  把欧彦虎的那些话奉为至理。

  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人可以制衡欧彦虎,所以哪怕有再多的不愿意,众人也不敢违背欧彦虎的意愿。

  “听后方传来的消息,那个叫做王信的将领,又回到了大同。”

  “他回来了又能如何。”

  众人倒是知道王信,不少人也见过他。

  此人虽然扳倒了冯胖子,可此人的实力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冯胖子。

  以欧彦虎如今实力的扩张速度,别说那王信,就算冯胖子实力最强的时候,如今也不会是对手。

  以前大板升诸部号称十万控弦之士,其实更多的充数而已。

  而且各自为战,谁也不会拼命,顶多凑个声势。

  如今不同了。

  就算心里再多对欧彦虎的不满,也不得不承认,欧彦虎的掌控力,远不是别人可以比的。

  一名台吉感慨:“看来,欧彦虎真有可能做到。”

  众人沉默。

  是啊。

  无论如何,欧彦虎比他们厉害得多。

  这也是众人不敢反抗的原因,因为的确有许多人在支持欧彦虎。

  不光他是掳掠的理论。

  “先看着吧,总之,不能违背可汗的意愿了。”

  众人点点头。

  大家都不想死。

  ——

  好好的牛羊便宜卖给商人,造孽啊。

  镇虏城的修建,已经不再需要那么多人,经过挑选出来的,一两千人的灾民,几个月来的吃苦,从平地中修建出了一座简易的土城。

  虽然还没有彻底完工,但也只剩下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事。

  开始了签契约,分牧地,分牛羊的时候。

  这些牛羊都是商行的,借贷给灾民。

  赤儿山每日都在发生变化,充满了机会,吸引了不少人。

  “不愿意再当兵的。”

  “想要过安稳日子的兄弟。”

  “大家没必要不好意思。”

  “我们是同袍,大家是把性命托付给对方的兄弟,比亲兄弟都要亲的兄弟,所以想要什么,不需要瞒着。”

  哨官们把手下们召集起来,传达最新的消息。

  参加过一年以上战争的士兵,可以申请离开军队,离开军队后,安排在威远关外,兔毛川最靠近威远关的一带,分派给他们牧地。

  不光如此,牛羊也免费分给士兵。

  听到哨官的介绍,许多士兵心动,有人也内心担忧。

  “我们都走了,将军怎么办。”

  “是啊,将军现在正是用人的时候,我们现在离开,太对不起将军了。”

  “我不走,这些年里,只有将军把我们当人看,谁这个时候离开,谁就是背叛将军。”有人破口大骂。

  齐山念阻止骂人的士兵。

  “这是将军的提议,充分考虑兄弟们,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兵的。”

  听到齐山念的话,大家闭了嘴巴,气氛逐渐变得沉默。

  将军从来不谈大道理,反而动不动把利益挂在嘴上,行动上又真正的对他们无微不至。

  对于他们这些穷苦人而言。

  只要给钱,愿意当兵卖命的并不少。

  不过却没有人真正愿意卖命。

  大家愿意拼命,是因为为了将军,至于将军所言的一些事,虽然大家认同,可那些大户们,包括所谓的读书人,有哪一个做到了?

  凭什么他们什么都不管。

  结果代价却要自己这些穷苦人来承担?

  走南闯北,灭倭寇,平胡人,士兵们见多识广,看透了世道,没人愿意为这个世道拼命。

  胡人的铁器哪里来的?

  大户们走私给的。

  胡人的好日子怎么来的?

  大户们走私给的。

  胡人的壮大为何?

  大户们创造的机会。

  虽然将军的道理都对,可没人感兴趣,大家只感恩将军的恩情而已。

  如果将军要他们为将军打仗,他们绝对无二话。

  可要他们为大户,所谓的大周去打仗,谁也没兴趣。

  至于胡患?

  去他妈的胡患。

  无所谓了。

  现在将军给了他们别的选择,许多人心里是不愿意再当兵的,只不过不好意思开口,也觉得对不起将军。

  “唉。”

  “狗日的世道。”

  有人跺了跺脚。

  众人又开始大骂了起来。

  愿意离开军队的人,最后有四五百人。

  很多人不爽。

  王信倒是为他们举办了散伙宴。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何况有了好处,也不能忘了兄弟们啊。”王信倒是无所谓。

  效率和成本。

  胡骑和倭寇最大的优势是没有成本。

  因为穷的一无所有,本身就是赌命,死了没有任何损失,反而是减轻了负担。

  但是胡骑与倭寇不同。

  倭寇属于治安战。

  胡骑属于游击战。

  前者民兵就可以应对,后者需要真正的军队,而且需要能骑马的士兵。

  对于大周的生活模式而言,能骑马的都是精锐了。

  成本被胡骑吊打。

  这就是胡骑最大的优势。

  好的对手,能带来好的变化;坏的对手,只能无奈跟着一同变坏。

  面对胡骑这样的对手,王信没有第二个方法,想要打败胡骑,只能降低成本,对于自己的军事改革,属于迫在眉睫。

  需要大量低价的士兵来应对胡骑。

  所以王信理解大明的卫所制度。

  一声号令,几十万廉价的士兵就能北征。

  需要知道,那时候的蒙古只是被朱元璋推翻了,在其他的地区还是蒙古人统治的时代,并且蒙古人控制的地盘和人口远远超过大明。

  汤平对民兵的使用,同时也是王信的默许。

  民兵也要上战场,当做战兵。

  如果是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做法肯定不行,但是火绳枪的出现,扭转了民兵的劣势。

  只需要操练三个月,民兵就具备了不弱的战斗力。

  农耕民族获得了廉价的具备战斗力的士兵,抹平了胡骑的优势,反而是农耕民族有源源不断的人力优势,可以平推胡骑。

  “时代变了啊。”

  王信感慨。

第247章 不在乎得失?

首节 上一节 238/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