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253节
“什么事。”
王子腾抬起头,知道侄儿必然有要紧的事。
王仁欲言又止。
自从叔叔回京以后,朝廷没有给叔叔安排差事,等于被闲置,与京城里的落魄勋贵并无两样,空留一个爵位,又有什么用呢。
偌大的家族,虽没有贾府上下几百张嘴,也有一百来张,难道只靠一份俸禄过活不成。
更何况无实职就没有实权。
只是王仁没想到,叔叔憔悴到这般地步,不敢把消息告诉叔叔。
“快说。”
王子腾没有了耐心。
王仁硬着头皮,“那贾琏好生混账,竟然拿剑追砍凤丫头,如果不是凤丫头跑得快,不定被他砍杀了,岂有此理。”
“怎么回事?”王子腾皱起眉头。
“听说是因为钱的事,幸亏凤丫头机灵,跑去找贾府老太太求救,老太太出面,才保下了凤丫头,叔叔,这件事怎么办?”
王子腾闭上了眼睛。
没有闹出人命,那么可大可小。
大了有大的做法。
小了有小的做法,如当做夫妻吵架一笑了之。
可就算是民间夫妻,吵架也不至于动刀枪,这是要人命去的,谁家都得给个说法。
如果是以前,王子腾眉头紧皱。
可偏偏是现在。
忠顺亲王放弃了自己,转头去拉拢贾珍贾赦。
没想到贾府如今成为了香馍馍。
京城的一帮勋贵,虽然大多没有实权,可声音不小,名望也高,宁国府的名头,刚好可以拉拢旧勋贵,又有贾赦,没想到此人还真笼络住了平安镇。
京畿地区实力最大的军镇之一,就在太上皇眼皮子底下。
不能翻脸。
王子腾淡淡道:“小夫妻闹不和,贾府老太太是有分寸的人,有她的照看,凤丫头不会有事的。”
王仁虽然理解叔叔的决定,可心里依然有些不愿接受。
他们王家的女人,被人如此欺负,就这么放了过去,那以后姑妈她们怎么办?
王仁实在担心,忍不住说道:“只怕凤丫头日子熬不下去。”
公公婆婆都不喜欢,丈夫也讨厌。
娘家人又不能给她帮助。
王仁都不敢想。
原来那么强势的凤丫头,从今往后如何在贾府生存下去,恐怕要不了多久,活生生被气死都不一定,总之结局不会好。
两位姑妈倒好一些。
大姑妈终归是二房太太,有嫡子在身边,贾政又是温和的性格,哪怕不喜欢大姑妈,也不至于欺负。
小姑妈如今是薛家大房的当家人,不用看别人的眼色。
王子腾心狠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刚刚说完,却不禁恍惚了起来。
老家都说四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子腾从小听惯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如今王家落败到此,连家里的女人都护不住,任由婆家欺负。
岂不是一损俱损。
而四大家为何又沦为今日的局面。
史家最先疏远各家。
然后是王家和贾家,两家人本是世代的姻亲,却仿佛要沦为世仇似的。
还有薛岩。
薛家的二房当家人,来到京城后,从不来拜访王家。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
王子腾摇了摇头。
自己没错。
自己为了四大家的竭尽心思,虽然多为了自己的前程,可自己出了头,四大家不也是有好处么。
可怜自己为了四大家谋虑半生,不但没有落到好,最后还众叛亲离。
都没有良心。
不过是见到自己失势了而已。
“听说薛家二房去了大同?”王子腾突然问道。
王仁也知道王家如今的局面。
哪怕心疼王熙凤,可又如何比得上王家的前程,王仁知道自己的本事,自己只能指望叔叔,巴不得叔叔尽早翻身,这些日子倒是勤快的打探消息。
王仁答道:“听说王信在大同出头牵线,当地的大户一起办了一家商号,他还请了薛老爷去入股,没想到薛老爷一去不回,这些日子都在大同。”
“有好处不想着本家,却要便宜外人,我们王家怎么会出这样一个败家子。”
王子腾猜到薛岩得了大好处。
如果没有天大的好处,薛岩怎么会丢下南方的生意,去大同那样的地方一呆数月。
既然如此,王信怎么就不想想自己的家族?
他倒是还是姓王啊。
要说恨。
王子腾越发痛恨此人,此人真是白眼狼,实在是不讲道义。
“叔叔说得对。”
“别的人我倒是不恨,哪怕贾琏,我对他也没多少恨意,只是可怜凤丫头,唯独王信,令人恨得牙痒痒。”
王仁一脸痛恨。
王子腾安静了下来。
“无论怎么样,此子能在大同立住脚跟,说不得还要靠他,为了王家,还是要缓和与他的关系,让他为王家出力。”
王仁无语。
王信性格果断,岂能是好打交道的,当初叔叔强势的时候,都在他面前吃了闭门羹,何况是今日。
王子腾叹了口气。
没有办法了。
落地的凤凰不如鸡,王家如果不能改变现状,很快会沦为京城的那些破落勋贵,只能舔着脸,靠着拍人马屁,把人家哄高兴了,吃些残羹剩饭。
不是谁家都有贾府的底蕴的。
想到贾府经历了那么多事,至今还是各家追捧的对象,而王家呢,自己不过是没办成一件事,却有了如此大的危机。
同为四大家,贾府虽然是四大家之首,贾府的确要比王府势力大。
实际上大的完全没法比。
王子腾不禁有些后悔。
当初的确应该更深的与贾府加强关系,深挖贾府的底蕴,自己还是做得不够,借来的力量太少了,如果自己当时的力量更大,说不定就能扳倒冯胖子,局势也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王仁有个好处。
性格不强势。
见叔叔拿定了主意,虽然心里痛恨王信,也能很快放下,笑道:“那我回头去见见王熙凤,安慰下凤丫头,再把叔叔的交代告诉她。”
王子腾点了点头。
自己已经知道,王信在归京的路上了。
王信的人提前赶回京城,把自己归京的消息告诉了贾府,以回京述职的理由。
其实外地官员来京多得是。
想要升官,朝廷里没人说话怎么行。
在地方干得再好,不如朝廷有人说一句话,在地方干得再坏,也不如朝廷有人说一句话。
好坏前程皆在朝堂上。
所以各地的利益输送到京城,官员们也各个往京城里跑,来京的名头倒是简单。
王仁得了王子腾的安排,第二日就去了贾府。
从大同经过燕山山脉,虽然有道路可以通行,但也比较难走。
沿途有好长一段路途没有城镇,不过有驿站。
驿站是提供军事之用。
王信并没有选择利用自己的身份占用驿站,选择在荒郊野岭露宿。
薛宝琴乘坐的是马车,还有她的行李。
其余人骑马。
一行二三十人,人人全副武装,一看就是军旅出身,倒也没有人敢惹。
准备的充分,不但不辛苦,反而有些旅游的滋味,薛宝琴欢喜的很,
郑浩等人已经习惯了将军的作风,没有奇怪将军有便宜不占的行为,挺起胸膛,一脸的自傲。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