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301节
但是大周的问题就解决了吗?
王信不认为。
大周太大了,大周人口也大多了。
正因为文明成熟,农业技术发达,所以在农业社会走到了巅峰。
简而言之。
走得太远,回头太难。
比如江南的新学气氛,如此的社会气氛,放在全世界也是独一份,可又怎么样呢?在大周如此巨大的体量里,并无法独善其身,反而很容易被周边影响以至于扑灭。
同样。
如今大同在河套地区的发展,以及自己推动的工厂,虽然刚刚起步,可扩张速度很快,兔毛川一带吸纳了几千人,几家工厂也招募了近千人。
加上军队的扩充,商行的扩充等。
这样的局面,放在西方的小国里,已经可以算的上开始兴盛,改变一国的格局,但是对于大周而言,只能算一片水花,相比较整个的湖泊,并没有作用。
大周常年的和平,在没有战乱末世的时刻到来前,自己创造的就业,还没有每年刚成年的人口零头多。
见到王信没说话,周世明心中一动,低声问道:“将军可是另有安排?”
张辉和李德兴怔住了。
“的确有。”
王信没有隐瞒。
做生意不怕变,怕的是没有规则。
聚众昌的事情,许多是提前讲好的,就算要变,也是以最初的初衷围绕而变化,大家都能服气,也不会反感。
但是云川城不同了。
“军队和商行缺一不可,没有商行的支持,军队打不了仗。”王信说道:“不过军队表现突出,士兵们应该得到该有的奖励。”
周世明等人没有说话。
奖励?
也就是要分他们的钱,虽然王信说的有道理,可周世明等人不愿意松口。
“军队立功越多,商行赚更多的钱,每年给军队的军费也越高,难道还不够吗?”李德兴轻轻问道。
周世明和张辉也看向王信。
王信笑道:“光军饷不行,为了稳定军心,还得给军士们谋一份后路。”
“什么后路?”周世明关心问道。
他想到了女婿汤平。
汤平升了官,已经是都司,镇守威远关。
原来想着,靠着自家的关系,为女婿谋官,一跃成为都司,也就是王信手下职位最高的武官,再升一级就是游击将军,与王信平齐了。
比原来军中第二人赵雍都要高一级。
结果王信回了一趟京城,不光他升了参将,手下也各个升了起来。
赵雍升了游击、张灿也升了都司
别人不清楚,自己很清楚。
兵部侍郎李源给自己的书信说的明白。
王信还是京营的身份,也就是说王信日后会调回京城,不会一直呆在大同,那么大同西军这么大的一块肥肉,周世明心里眼红不已。
如果没有机会,王信带着大同西军,自己当然不敢抢。
可要是王信调回了京营。
那么大同西军绝对不能落入别家,自己的女婿又是汤平,也是王信的亲信,于情于理,加上自家的帮助,王信要真是离开大同的那天,没道理不推自己的女婿上台。
王信不知道周世明的想法。
笑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当兵的能打一辈子仗,那些立了功,退下去的老兵,总得给块地让他们能糊口不是。”
“将军的意思是商行分牧地给他们?”张辉问道。
刚说完,张辉又摇了摇脑袋。
商行把地分给牧民,可不是大善人,光利息就收到了二十年后。
其实二十年的利息,王信倒不觉得有多狠。
三十年的利息都见过。
不过对士兵们就不够了,士兵打仗本来就是交血税,虽然仗着灾民为了吃饱肚子,是他们自愿从军拼命,可自己不能视而不见。
自己的目标是打胜仗,不是为了让灾民接受自己的现状。
两者不是一回事。
为了打胜仗,让新来的民兵有主动性,尽快融入进来,给他们希望是最好的方式。
“商行新增的土地里,有两成得属于军队,平日里归商行管理,包括利益也算是商行的管理费,但是每年要拿出一定的数量,由军队分给退役的军士。”
的确还是从商人的利益下手,不过又最大程度减轻了商人的负担。
对于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保障。
只要立功,不光有军饷,从军中退下去后,还能分到牧地。
军队开拓,商人管理,士兵退役获得土地。
一直到军队停止开拓的时候。
商人没有了新增的土地,士兵也没有了立功的地方,既然不需要战斗力了,自然也就没有了立功的地方,土地也没法再分。
缺点和漏洞的确很大。
自己不是很在意。
自古以来都在求万事不变的治国之策。
这是老爷们才想要的。
永远当老爷。
事实是从来就没有不变的世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
如大明立国之初,北方人口稀缺,为了站住脚跟,需要建立大量的卫所和藩国,迅速的扩充人口,有了充足的人口,才能站稳脚跟。
到了永乐,卫所已经繁衍了两代人,一家几个儿子,五十亩地分家后,一个儿子分到十亩,接下来就是卫所士兵逃亡。
十亩的土地耕种,还需要交税。
对士兵而言负担太大。
社会的问题已经变了。
同样的道理,现在自己搞出的方法,就算不是最好的,也绝对是有利的,至于日后怎么样,当然是根据实事求是来变化。
“两成的土地,是不是太多了?”
周世明知道自己必须说话。
王信摇了摇头。
自己已经算好了,对于商人而言依然大赚,只不过相比兔毛川的做法,在单于地区的新做法,无疑让商人们少赚了。
少赚就是亏本。
商人一个个面露难色,看到众人的神情,王信一脸无语。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怎么着了。
要不然商人有主动性了。
为了自家的东西,谁都会变得主动,这是人性。
至于别人的东西。
用起来没人会心疼的。
不用白不用,还要打包带走变成自己的才好。
东西成为了自己的,立马变得宝贵了起来。
所以对商人们的态度,王信心里有准备,也是为何先来见台吉们的原因。
自己连台吉们都搞定了。
单于地区的路,自己为商人们打造的平坦,有本事别来。
见王信态度坚决,周世明退了一步,主动道:“商行准备一成,一成足够了。”
生怕王信拒绝,周世明又说道:“天成那边也成立了商行,那边的土地一寸都没有分出去,招募的人只为他们放牧。”
“他们那边必败。”
王信毫不犹豫道。
众人愣住了。
无非就是农奴模式罢了。
拼成本。
自己这边的牧民虽然背负了二十年的利息,可拼搏了二十年之后,土地和牛羊的财富依然是归属于牧民们的,商行最后只剩下采购权,而且是同等条件下的采购权。
而天成那边的商行,王信当然没有忽视。
“诸位要明白一件事。”
王信严肃道:“我们的一切,是建立在军队打胜仗之上,而不是为了赚钱之上的,没有军队打胜仗,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自己建立大同西军,乃至关外的商业模式。
目的在打胜仗。
天成那边从上到下都是为了捞钱。
双方的根本目标错了。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