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321节
只被限制在土地上算什么回事?
包括未来的牧民。
牧场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不会允许由牧民分出去,多余的儿子怎么办?去外面闯荡。
还有就是五厘的股份,自己收下了,手下们怎么看?
所以要分。
哪怕外面的人说自己点石成金,很多事是自己推动出来的,就算如此,做人也不能吃独食,自己一下子得了八百两银子,根本花不完。
京城买了一套宅子后,才花了三四百两,自己手里没什么钱了。
现在一下子多了八百两。
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当然要是去买官送礼,人情往来什么的,这八百两又不足看了。
就好像后世几十万在手,吃吃喝喝,玩玩乐乐,日子过得轻轻松松,逍遥自在。
可要是买新房什么的,不光不够用,还要背负二三十年来还的债务。
这就是大周弊日深,积重难返的原因。
大周的官场犹如一个无底洞。
把社会一切资源都填了进去,而这个无底洞不但没有满足,胃口反而越来越大。
也是自己没有听林如海从文的建议。
从文。
自己一点水花也掀不起来。
只有从军。
打造一支半封闭社会的军队,隔开大周当下的社会风气,支撑一套体系,才有今日的大同西军。
代价也很大。
谁都把自己当做异类,当做被吞噬的对象,等待着用刀叉。
哪怕曾经看重自己的张吉甫。
——
“三百两?”
赵雍听到自己今年大概会分到三百两银子,还没有反应过来,等了解到是将军把自己的那份钱分给弟兄们,倒也没推辞。
“将军仍然视钱财如粪土,近五千两银子说分就分了。”
赵雍感慨道。
自己已经是游击将军,每年的俸禄在一百八十两,儿子可以领取五品起居舍人的身份,并且领取每年九十两银子俸禄,两父子加起来为两百七十两。
前些年跟着罗明将军的时候,倒也捞过一些油水。
三百两虽然不少,却也不至于大惊小怪。
只不过跟着罗明将军的时候,虽然官场往来大多由罗明将军帮自己顶了,可自己依然避免不了全部,实际上日子过得也比较紧巴。
后来跟了将军。
仿佛与外界隔离了似的。
以往几百两银子都不够用吧,现在一百多两银子还用不完,每年还能剩二三十两。
如今又多了三百两。
自家倒是宽裕了不少,雁门关终归太过荒凉,大同属于边镇,要置办一套宅子,山西太原最好,不过将军在京城买了宅子,自己要不要和将军做邻居。
这可是大事。
宅子在哪边买的,以后致仕就要去哪边养老。
汤平肯定会回扬中岛。
也不对。
汤平已经不是以前的汤平了,娶了大户人家的闺女,说不得会在大同安家落户。
赵雍走神。
卓志笑道:“可不是么。”
卓志还是把总,倒不是升的慢,相反升的很快,他以前在京营身份太低,从什长到把总的阶层跨越,已经是常人难及的事。
把总每年五十两银子,加上这回能分三十两,收入翻了一大半。
众人习惯了将军的本事,也知道将军爱护他们,哪怕是他该得的银子,也必然拿出来分给大家,虽没有作势拒绝,却难免感慨。
翁观山进入尾声后,赵雍回到雁门关。
还有卓志等人。
大同西路的局势犹如两头大中间小的沙漏。
军力主要布置在外,内部较为空心化,所以北边的威远关和团山口,西边的雁门关格外重要,两处的关口不能有失,同时也打通了商道。
“将军这次回京,必然是未来应对欧彦虎做准备,等将军回来的时候,恐怕我们都会重新调动。”
赵雍讨论起正事。
雁门关是一道体系,除了关城外,各门城,还有广武城等要地。
卓志是最放心的人,也性格稳妥,事情交给他放心。
正说着,门外有人来通传。
“头儿,永兴军的魏毅佐击登门来了。”
“他怎么来了?”
赵雍好奇,连忙请了他进来。
“属下要不要避一避?”
卓志现在算是赵雍的属下,属于雁门关系。
赵雍摇了摇头。
不久,等魏毅进来后,赵雍分别向两人做了介绍,魏毅和卓志都是第一次见面,不过魏毅级别高,高了卓志三级,卓志更为客气。
“还没有来得及恭喜赵兄。”
魏毅笑着拱了拱手。
赵雍笑道:“不用客气。”
魏毅和赵雍两人以前是平级,眼看着赵雍升到游击,而自己还在原地打转,感慨道:“你们大同西军的确不同。”
“这倒是。”
赵雍没有否认。
魏毅性格直爽,不装模作样,很对自己的胃口,是自己在大同结交的好友,许多话没必要掖着藏着。
“换成是我们永兴军,你这个游击将军怎么也要办几天的升官宴,好让下面的人送礼,不收上一大笔银子,怎么捞回买官钱。”
卓志没想到此人说话如此直接,不禁看向赵雍。
赵雍面色如常。
“咱们大同西军凭本事升官。”
“你这话说的,难道所有人都没有本事?你也就是运气好,跟了王信将军,否则与我有何区别。”魏毅不以为然。
赵雍没有反驳。
其实魏毅的确像自己。
以前的自己也经常抱怨,看不惯许多事,又只能随波逐流,后来跟着罗明将军,日子好了不少,可许多事还是避免不了。
从河西营到大同西军。
其实别人遇到的问题,他们也都遇到过。
如果不是将军,这些问题没有人能解决,光一个钱粮的麻烦,谁能解决?
将军能生财,而且生财之道并不是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而且将军又能带着下面人打胜仗。
每次都能找到对方的弱点,以强搏弱,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加上将军能忍。
不利的局面,往往能忍气吞声,最后用各种利益交换,换取自身需要的条件,犹如走细绳似的,每一步都摇摇晃晃,却又一路走过来。
卓志看到赵雍的神色,见赵雍没说话,主动开口。
“那倒是,我们不但不向下面人收钱,上头的将军还会给我们发钱。”卓志得意的说道。
将军给军官发钱的事包括了队长。
所以全军很快都会知道,可见将军不打算保密,也瞒不住,因为发的人太多。
魏毅愣住了,下意识看向赵雍。
赵雍没有隐瞒。
听完后,魏毅一脸无语。
“我这回去太原公干,可知道为了何事?”
“直接说。”
赵雍懒得猜。
魏毅没有恼,无奈道:“永兴军穷的揭不开锅了,去太原借一笔钱粮应应急。”
山西太原每年上缴朝廷的税赋里,有一笔钱粮是供应大同军镇的。
为了节省成本,名录上虽然还是运转到京城,实际上是山西的民夫直接运输去大同,现在借的,用来年的抵扣。
“别人怎么会同意。”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