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兵圣

红楼兵圣 第366节

  “严中正说得对。”

  王信要做的就是公正公平公开,让所有人服气。

  只要自己做到这点,人性就不会散。

  众人都安静了下来,连赵雍也竖起耳朵,不知道将军有什么不同见解。

  “我们的目的是消灭乌恩,趁着欧彦虎未到之前,尽一切手段削弱欧彦虎的实力,这个目的是最紧要的,而不是你们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小九九。”

  众人或恍然,或理解,或者不甘心等等。

  “将军说得对。”

  赵雍想明白了,改口支持将军。

  其实只要将军下令,众人都会遵从,只不过非必要的情况下,将军一定会先把道理讲透。

  哪怕无法理解,不能认同,也会因为将军以往的胜利因素下,思量是自己的原因。

  王信认为这就是威信的来源。

  一个又一个的成就,造就了威信。

  “只怕张灿这小子不会听啊。”赵雍有些苦笑。

  张灿是个老滑头。

  多的是办法。

  薛蝌忍不住看了眼赵雍,怀疑赵雍在将军面前给张灿上眼药。

  当初还未成立大同西军之前,因为张文锦之事,张灿屡次当众质疑赵雍,闹得极其不开心,幸亏后来将军回来,才压住了两人的不和。

  “去传令。”

  王信吩咐道:“告诉张灿我说的,若是胆敢坐视天成军被攻不救,定饶不了你,必军法从事。”

  “喏。”

  身边的传令兵很快出去两人。

  众人闻言感到可惜。

  大同现在主要有三支军事力量,谁都想独吞大同,那么友军死在敌人手里当然是好事情。

  王信知道众人的想法,这是人之常情。

  环境决定人。

  无论是永兴军,或者是天成军,又或者别人,谁不想过更好的日子。

  好日子建立在什么之上,谁又会在意呢。

  有大局观的人并不是那么多,所以王信比较看好严中正。

  留下严中正。

  王信和严中正边走边说。

  “虽然难免有些瑕疵,但是我敢说我们大同西军的气氛依然是好的,不敢说整个大周数一数二,至少也在前茅。”

  “将军自谦了些许。”

  严中正人如其名。

  走路正,做事也正,说话也正了起来。

  不过这些变化主要是在大同西军后发生的,以前在京营的时候,严中正是沉默寡言的性子。

  身为聪明人,严中正知道自己的变化原因,非常的坚定,“属下认为我们大同西军,在整个大周就是数一数二。”

  王信没有大意。

  他明白低人权优势的道理。

  为什么穷山恶水出精兵?这就是低人权优势。

  不是日子过得好,思想先进,人人有书读等等,那就一定会有强大的军队,相反,更可能因为高人权,军队战斗力却拉跨了下来。

  至于建立思想上的军队。

  王信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本事,这不是一个人可以办到的。

  现在的大同西军,是一支不欺负百姓,军纪严明的军队而已,并没有崇高的思想,哪怕自己说过不少。

  大道理并不是讲出来的。

  犹如后世企业各个搞所谓的企业愿景等等,实质上没人在乎。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也是如此,个人有个人的难处,心中有大局观,起码不会走错路,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点,说再多也无用的。”

  有天赋的孩子,什么都不管依然是学霸。

  不是读书的料,就是补破了天,依然是学渣,逼得太过分,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人才难得。

  贾政这样态度端正,做事能力差的人都极其难得。

  更何况又有态度,做事能力又强的人才。

  至于能力强,态度差的人,这样的人只会给社会带来灾难,绝对没有好处可言,他的成功,只会鼓励更多的人学习他的态度。

  而能力这方面,又不是学习可以得来的。

  无非是业务的熟练与否而已。

  “好好做事,大同西军一定会有你的位置。”

  王信拍了拍严中正的肩膀。

  严中正点了点头。

  并不怀疑。

  等打败欧彦虎,大同西军在大同的最大阻碍被搬走,只要内部不出问题,一定会成为超过永兴军的势力,如日初升,自己赶得早,同样会升起来。

  ******

  早上的草原,天边挂着的太阳格外圆。

  微风轻起拂过,掺杂了泥土的芬芳,士兵们懒洋洋的躺在地上,谁也懒得多动,时不时闲聊几句。

  “也不晓得家里怎么样了。”

  “我家的房顶茅草要重新铺,该死的这时打仗,怕是家里下雨的话,屋子要露水。”

  “下雨就好了。”

  “好个屁,现在下雨已经迟了,田里的庄稼早死光了。”

  每个人都在抱怨。

  “还是要看命啊,命好去西军,命不好来东军。”

  大同西军是西军,天成军自然是东军,那么永兴军就是中军,这样更好记,私下里不少民兵这样叫开了。

  民兵是服役,短则一二年,长则三五年。

  谁都想早点回家。

  其实大明军户也是如此。

  军户中一部分人去服兵役,一部分留下来种地。也就是所有百姓都该承担的兵役,限制在了少部分群体之中,所以应该要给予补偿。

  现在补偿没有了,连补贴也没了。

  每个月的口粮钱都拖欠。

  “上头说这回打了胜仗,不光是奖赏,以前的拖欠也一并发,是不是真的?”

  有人很在意。

  “哈哈哈。”

  他的话引发了一阵笑声。

  大军开拔。

  总要给口饱饭吃,还要给银子。

  因为谁也不信上头嘴里的话,先把银子发了才是真的。

  大家各自领了一二两银子,只吃了一顿干饭,不情不愿的上路。

  胡立勇带着手下将校巡视军营。

  听到一阵笑声,皱起眉头。

  很快有官兵赶了过去,把这几名士兵吊起来打。

  胡立勇没有多言。

  反而是手下将军劝道:“军中士兵怨气大,还是不要闹出动静的好,万一激起兵变反而不美。”

  胡立勇点了点头。

  军纪如山。

  可也要分情况。

  “都怪那王信。”有人一脸埋怨。

  “谁都不容易,为了这次的开拔银,咱们总兵费了多少工夫才凑足两万七千多两银子,还有军粮兵器,哪一样不愁死人。”

  “那王信倒好,为了自己立功,不顾友军死活。”

  大家都在埋怨。

  至于朝廷。

  大家懒得说了。

  如果不是朝廷拖欠多年,他们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哼哼,那王信贪功,自有人收拾他。”

首节 上一节 366/3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下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