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158节

  以及后来的儿皇帝石敬瑭。

  但对于大唐而言,他们印象最深的便是前隋的高句丽。

  隋军败退,高句丽掩杀而来,将死难的将士尸体垒成京观,以此来示威。

  直到今日,辽东那还有一座座尸山。

  而这对于继承隋制的大唐而言,这是一种耻辱。

  李世民曾经便不止一次公开说过,未来要踏破高句丽,摧毁这些京观。

  而他后来,也确实做到了。

  “嘶!”

  包括李靖在内,所有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再看向温禾时的目光,都有些怪异了。

  就连李道宗眼眸间都收敛起几分笑意。

  太狠了!

  温禾感觉到他们投来的异样目光,不以为然道。

  “你们这么看着我作甚,那些胡人袭扰汉土,劫掠汉人,被他们所杀的黔首何止数万,蛮夷畏威不畏德,唯有如此,才能震慑。”

  “你真的才十岁吗?”李靖脱口而出问了一句。

  众人也都和他一样的想法。

  他们惊讶于温禾想要筑京观的想法。

  隋末的时候也不是没人干过。

  程知节当年也做过一次。

  他们诧异的是,温禾才十岁啊。

  什么时候见过一个十岁的少年,这么凶狠的。

  还好他刚才那番话,说的是对异族人的恨意,否则就连李道宗都不得不重新考虑,日后是不是要远离他了。

  温禾一愣,也才反应过来。

  他刚才一时间也忘记了,现在自己的岁数。

  不过话都说出来了,那就只能甩锅了。

  “这都是陛下说的。”

  “原来如此!”

  众人顿时释怀了。

  如果这话是李世民说的,他们一点都不意外。

  “也好,今次如此大胜,是该震慑突厥人一番了,命令全军,监督那些俘虏筑京观!”

  ……

  长安城内。

  连续的几日大雨,让渭水涨了不少。

  这几日李世民担心会有水患,让刚刚上任的工部尚书阎立德,带人去看了几次。

  但是盖在长安城上的阴霾,却不是那连绵的大雨。

  而是远方,还未传回来的消息。

  住在长安城内的人,消息总是灵通的。

  即便此前大军出征的时候,李世民特意隐瞒。

  但没多久,街头巷尾各坊市内,便有消息流传开来。

  又说突厥倾巢而出的。

  还有说突厥五十万大军南下。

  更有甚者,传出刚刚登基的皇帝陛下,打算迁都的消息。

  朝堂中更是议论纷纷。

  只不过那位皇帝陛下,每每上朝都面带喜色,又怒斥迁都乃无稽之谈。

  所以朝堂内才没有波澜。

  但他们不知道,回到两仪殿后的李世民,比他们还要忐忑。

  这是他登基之后的第一战,只能胜!

  而且必须是大胜!

  “陛下,外头雨停了。”

  一直在外头观察雨势的高月,忽然走了进来。

  李世民抬头,放下手中的劄子走到外头。

  只见原本阴云密布的天空,好似被阳光撕裂开来。

  “算是一个好消息吧。”

  李世民轻叹一声,负手望着远方。

  “捷报!”

  “会州大捷!”

  一声长啸,打破了长安城的宁静。

  明德门外,一匹快马横冲直撞而来。

  在马背后插着两面旗帜,上面所书“会州大捷”!

  “大捷!大捷了!”

  守城的将士惊呼着。

  挡在路上的人纷纷急忙让开路。

  “这是露布报捷!”

  “我军大胜,会州大捷!”

  “我军斩首五万,俘虏六万余,突厥可汗阿史那氏咄苾仅以身免!”

  报捷的士兵高声呐喊着,一路进了明德门。

  沿途的士兵和百姓纷纷向着他投去目光,直到看到他扬长而去的背影,这才反应过来。

  “突厥惨败?”

  “突厥可汗,仅以身免!”

  “好好好,永康县公不愧是我大唐的定海神针!”

  “陛下刚刚登基,便有如此大胜,真可谓是天命啊!”

  “如此大胜,岂能无诗,某有了!”

  长安城内的百姓欢呼着。

  酒肆中,那些文人作诗高歌。

  隋末一来,突厥人就像是一座大山,压着中原汉人喘不过气来。

  特别是长安的百姓,每时每刻都担心突厥人会南下。

  因此先太子,才提议要迁都。

  然而今日,突厥大败,颉利仅以身免!

  如何不值得欢呼!

第166章 胡无人,汉道昌

  “发生何事了?”

  尚书省内。

  听到外头的动静,房玄龄不悦的走出公廨。

  他做事之时,最厌恶的便是被人打搅,所以尚书省内凡是从他公廨过的人,都习惯性的蹑手蹑脚。

  从未发生过今日这样的事情。

  “启禀房公,大捷,会州大捷!”

  “什么!”

  房玄龄大吃一惊,一把拉住来他面前报捷的官员:“捷报呢?”

  “已经送往宫中了。”

  “好好好,陛下刚刚登基,便击退了突厥,实乃可喜可贺也。”房玄龄心里的怨气顿时消散,抚着胡子,朗声笑着。

  “不是击退,而是击溃,那颉利仅以身免!”官员激动的纠正。

  房玄龄顿时愣住了,看了一眼门口,立刻喊了一声:“备马,老夫要入宫!”

  说罢,他快步的朝着尚书省外走去。

  路上遇到了同样听到消息的杜如晦、宇文士及和萧瑀等人。

  “玄龄可听闻了?”

  “听到了,会州大捷,颉利仅以身免!”

  房玄龄忍不住大笑,其他人也都会心一笑。

  杜如晦急不可耐道:“我等速速入宫,想必陛下此刻已经得到消息了。”

  “好好好,同去同去!”

  附近的官员看到这一幕,都不禁诧异。

首节 上一节 158/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下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