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173节

  所谓的寒瓜就是西瓜。

  只不过和温禾后世见到的那种大红西瓜可不同,这个时代的西瓜,外皮厚,果肉也不甜,上面还都是西瓜子。

  他只看了一眼,便没什么想法。

  拿了几块过来,让李承乾啃着玩。

  “不知今日贤弟来工部,可是有什么新东西?”

  寒暄结束后,阎立德便直入主题了。

  他内心早就按耐不住了。

  他成了这工部尚书之后,也有几个月了,可如今一点政绩都没有。

  要不是温禾去了一趟西面,他早就上门去拜访了。

  “确实是有,这东西,阎兄过过眼。”温禾从袖子里面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图纸。

  阎立德接了过去,看着上面画着奇怪的工艺,他一时间也没有琢磨透,等他看到最后一项后,猛然瞪圆了眼睛。

  “这是造纸工艺?”

  “没错,造纸用的,比现在用的工艺更简单,所需的成本也更低。”

  温禾端起蜜水喝了一口。

  穿越大唐来,不造纸或是造玻璃,感觉好像白来一趟似的。

  阎立德的手在发颤。

  “之前的印刷术工部已经上报圣人,正在择选经典准备雕刻,如今若是这造纸的价钱能够降低,那……”

  他不禁深吸一口气。

  他赫然感觉到一种危险。

  他阎家也是关陇出身,按理来说,这东西也会威胁到他家的利益。

  若是早二十年,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若是发现此物,决计会去找其他世家商议。

  可惜,他阎家当年落寞,关陇那些世家都旁观坐视。

  而他想要光耀门楣,那就必须依附皇帝。

  “此事圣人如何说?”

  阎立德问道。

  “圣人让我半个月内筹备好,时间如此紧,愚弟这才来找兄长。”

  温禾讪讪一笑。

  阎立德当即点头,拍案道:“此乃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工部责无旁贷,此事需要水,正好永安坊靠近永安渠附近,有一座工部的工坊,改造一下,便可使用。”

  “如此甚好,对了,若是有木匠再派一些过去,我这还有一款水车,正好也可以一同实验。”

  筒车那玩意,温禾也只看过外形,让他画图纸,他一时间也画不出来。

  所以只能琢磨着做了,有那些专业的木匠在,先来一个会快一些。

  “水车?可是类似于龙骨水车?”

  阎立德没想到温禾还会这个。

  这个少年到底是什么来头啊,教他的那位老师,难不成是天人?

  “不一样,会更好用。”

  温禾也不知道怎么形容,便随口应了一句。

  阎立德见状,不禁大笑了起来。

  他对温禾是绝对信任的。

  “既然如此,我这就去安排。”

  阎立德说着话,便对着外头喊了一声,让人去将刚才那位叫赵凯的主事叫来。

  门外的小厮应声,便立刻去了。

  只是他还没走多远,屋内的三人就听到外头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

  “来的这么快?”

  阎立德有些意外,随即便听到门外有人说道:“下官张泉,请见尚书。”

  “嗯?”

  温禾和李承乾都抬头,看向了阎立德。

  只见后者意味深长的笑了起来:“原来是张侍郎啊,本官正在忙公务,你还是改日再来吧。”

  “这,尚书,不知中山王可还在否?”

  张泉着急道。

  他得知消息后,火急火燎的便往这边来。

  屋内的阎立德看向了李承乾。

  而后者却看向了温禾。

  “阎兄,既然有人来寻你,那我们就先走了。”

  温禾随即站了起来,他以为张泉来见李承乾,是为了攀附的。

  并不知道他和外头小厮的事情。

  阎立德也没有多说,笑着起身,送着温禾和李承乾。

  刚刚到了门外,就看到一个白胡子老者,正满头大汗的站在那。

  “臣,张泉……”

  “啊,阎兄啊,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得立刻带中山王走了,告辞告辞了。”

  温禾丝毫不给张泉开口的机会,拉着李承乾就朝着外头走。

  只留下张泉站在那傻眼了。

  阎立德含笑,看了他一眼,也不理会他,去找了赵凯。

  “先生,那个人可是要攀附我啊?”

  出了工部,李承乾突然问了一句。

  温禾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以后这种事会很多,但你要记住,你是陛下的儿子,陛下给你的你才能拿,陛下没给你的,莫要伸手。”

  李承乾愣愣的看着他,过了好一会,才点了点头。

  温禾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但只要他记住,以后自然会懂的。

  “走吧,再带你去一个地方。”

  说罢,温禾便带着他上了马车。

第176章 我就等着你们这样的刺头

  从工部离开。

  温禾和李承乾的马车,一路朝着就近的西市而去。

  西市虽然也在长安城内,但属于万年县管辖。

  和东市不同的是,在西市大多都是番邦的商人,来自西域的较多,还有吐谷浑和突厥的。

  温禾之所以来这,是为了找一样东西。

  之前他和许敬宗说,可以从突厥那里买羊毛的时候,便想到了棉花。

  他记得秦汉,西域就好像有进贡过,叫做白叠。

  不过一直到北宋时期,都一直把它当做是观赏的花朵,并不知道可以用来取暖。

  后世考古说,南方和西南那边西周时期就有棉布了。

  可他来大唐这么久,也没见过,更没有看到有人穿棉布的衣服。

  或许是中间出现了断代吧。

  不管怎么说,棉花这东西越早出来也好。

  所以想来西市这边碰碰运气,看看有没有人在卖棉花种子的。

  可惜逛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别说种子了,连卖棉花的都没有。

  几乎全是一些西域那边的特产,或者是香料之类的。

  “看来还是得弄羊毛先。”

  温禾有些遗憾。

  “先生要寻什么东西啊?”

  李承乾看着一头雾水,见他失望的模样,不禁好奇道。

  “一个能够造福天下的东西,可惜这里没有,不过等以后有机会,可以去西域看看。”

  来了大唐一趟,若是不去一趟玉门关,岂不是可惜了。

  “日后我与先生同去。”

  去了一趟会州之后,李承乾好像也不太喜欢一直住在长安了。

  回来的路上,他就抱怨过,长安城内太枯燥了,远远没有外面精彩。

  不过这心思,温禾觉得很危险啊。

  “你以后还是老实的在长安待着,别乱跑。”

  李承乾不以为然的瞥了下嘴,但并没有反驳。

  他觉得日后自己肯定还能出去。

  “走吧,时候不早了,送你回宫,顺便蹭一顿饭。”

首节 上一节 173/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下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