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195节

  堂堂的大唐皇帝李世民不要脸啊!

  “那您去找高明说去,我什么都不知道。”温禾撇了撇嘴。

  面对他的鄙夷,李世民丝毫没放在心上。

  “那就这么决定了,日后茶叶属于高明的那一份,就送到朕这来,朕体量你,便给你五千贯,算是你说的那什么股。”

  “我谢谢你啊,陛下!”

  温禾几乎是咬着后槽牙挤出的这句话。

  果然做皇帝的,没一个要脸的。

  温禾一脸不忿,李世民有些哭笑不得,说道。

  “行了行了,这股朕不白入,那些边境的官员,朕会派人帮你去打通,这可是给你省下不少钱了吧。”

  “真的?”

  “君子一言。”

  “陛下圣明啊,难怪你能成为千古一帝,后世人都以你为榜样,什么秦始皇、汉武帝、刘邦、刘秀、杨坚的,在你面前简直不值一……”

  “住嘴吧你。”

  李世民没好气的用手点了一下温禾。

  也就是这竖子没皮没脸的这么夸。

  不过后世之人,怎么这么喜欢把朕和秦皇汉武一起比较。

  朕有那么暴戾吗?

  这竖子夸人也不会夸。

  “时辰不早了,去你府里用膳。”

  “额,家里猪不多了。”

  “你个竖子,那猪是青雀养的,朕吃一点怎么了!”

  李世民抬起手一巴掌落在温禾的脑袋上,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一顿午饭,吃的李世民格外的满意。

  只有李泰抱着一只猪腿,嚎啕大哭:“颉利,你死的好香啊!”

  这名字取的,让李世民拿着藤鞭抽了他好几下。

  几日后。

  温禾被拽到宫里,和李世民学习刀法。

  然后又被后者拽去上朝了。

  今天是大朝会,京城的官员都来了。

  上朝第一件事,就是为之前会州之战的人封爵。

  苦尽甘来的李靖,终于成了代国公。

  而其余国公,都加封了食邑,赏了布匹和钱财、牛羊之类的。

  就连温禾也多了一百五十户的食邑。

  他现在多少食邑来着?

  算了,反正他也不在意了。

  等朝会结束后,其他人都去恭喜李靖他们,温禾趁机偷偷摸摸的准备开溜。

  要不然一会谁知道会不会被李二抓壮丁去了。

  他现在就想回去补个觉。

  “温县子留步!”

  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身后忽然有人叫住了他。

  温禾只当做没听见,加快脚步。

  可他没想到,身后的人健步如飞,眨眼功夫竟然就超过了他。

  “温县子留步。”

  来人看着像是三十多岁,四十出头的样子,模样看着倒是文雅,一副文人的做派。

  身上穿着绯色的圆领袍,那就至少是四品以上的官身。

  不过这人温禾没见过。

  “温县子真是健步如飞啊,某差点没追上。”他浅笑一声。

  温禾不禁讪讪,笑道。

  “失礼了,在下心里正想着一些事,这才没听到郎君的呼唤,不知郎君名姓,找在下何事?”

第190章 陛下莫不是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那人拱手,介绍道。

  “某姓卢,单名一个宣,字孝之,今为门下省知给事中。”

  卢宣?

  温禾在记忆里摩挲了一番,没查出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事迹。

  但他还是客客气气的回了一个礼:“原来是卢给事中,失礼失礼。”

  难怪这个人在历史上没有留名。

  给事中虽然是正五品上的官职,但在唐朝并没有固定的职权,而且官职面前还有加个知,等于是暂代。

  如果和皇帝亲近的,能得重用的一般侍奉皇帝左右、分判门下省事务、封还与批驳不当的奏章与敕令、复审三司。

  或者是受理与申诉冤案、审查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担任科举的监考官。

  若是闲置的,一般就负责审核驿站凭证的发放、监督弘文馆事务。

  记得好像到了明朝,老朱才将给事中的职权确定下来,不过那个时候,给事中也从五品降到了正七品。

  “不敢不敢,不知县子可有时间,某在春燕楼安排了一桌酒宴,想请县子一叙,一同前往如何?”

  他笑的温文尔雅,如沐春风。

  不过这话里似乎没有想让温禾拒绝的意思。

  但他小看温禾了。

  不敢和李世民对着来,那是因为这大唐都是李世民的。

  其他人,算个球。

  “抱歉,家中有急事,失礼了。”

  温禾莞尔,说罢便绕过了卢宣。

  后者闻言,笑容收敛了几分,语气重了几分说道。

  “温县子,某代表卢家!”

  “我还代表温家!”

  温禾头也不回,高举着手摆了摆。

  有本事你们学着独孤谌当街拦路,或者学阴弘智打上门来啊。

  士族了不起啊。

  你们还是先压过关陇一头再说吧。

  以前的世家确实不好惹,家里有私兵、有钱还有粮,每家都建造了堪比县城的坞堡。

  可现在的世家被关陇压的喘不过气来。

  只能靠着祖上的名头,

  要不是后来,李治和武妹妹为了压制关陇,他们早就消亡了。

  看着温禾离去,卢宣脸上的文雅已经撑不住了。

  他重重的甩了一下衣袖,口中低声怒骂了一声:“田舍儿!”

  不久后。

  立政殿内。

  “卢家沉不住气了?”李世民笑的和气。

  底下的萧瑀见状,有些坐不住了,向李世民行了一礼道:“陛下,这些士族的人,想必是要拉拢温县子,此事不得不防。”

  “萧卿多虑了,嘉颖是个识大局的孩子,你看他这不就婉拒了嘛,不过这卢宣,房卿,此人是如何入仕的?”

  李世民目光投向房玄龄。

  后者闻言,答道:“卢宣为武德六年以明经科入仕。”

  士族通过科举入仕并不稀奇,而且明经科只是考核《礼记》《左传》等儒家经典。

  采用帖经考试形式,需在十条经文空缺中填对六条方可及格。

  相比较进士科和秀才科,不值一提。

  不过是当年李渊给士族子弟开的一个后门而已。

  “西沙洲缺一长史,让他去吧。”

  “这。”

  房玄龄诧异的望向李世民,沉吟了片刻,劝谏道。

  “陛下,卢宣还是有些许文才的,而且此事他不过是卢家推出来的人,如此发配,太过儿戏了。”

  “日后只怕会是人人自危啊。”

  房玄龄是想提醒李世民,朝廷上士族的官员不少。

首节 上一节 195/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下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