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216节

  他回头一看,只见萧瑀满脸堆笑的正朝着他走来。

  “可否一叙?”

  他捋着胡子,看向隔壁的偏殿。

  “咳!”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他们身旁。

  “为萧公贺喜了。”

  他余光睨了温禾一眼,随即向着萧瑀拱手贺喜。

  萧瑀笑了两声,心中却疑惑。

  这事昨日长孙无忌就知道了,今日为何又来和他道喜。

  他却不知道,长孙无忌暗中特意给了温禾一个眼神。

  刚才他本想离开了,可听到萧瑀要和温禾说话,心中突然一惊。

  这竖子是个口无遮拦的,一激动什么话都会往外说。

  他是担心萧瑀会知道什么。

  所以特意过来,想要警告温禾。

  可温禾压根就没看懂他的意思:“长孙侍郎,眼睛不舒服?”

  “额,呵呵,是啊,多谢温县子关怀了。”

  长孙无忌有些尴尬。

  温禾说完后,萧瑀明显朝着长孙无忌看了一眼,心中疑惑道:‘方才他和温禾使了眼色,这是为何?’

  ‘难道他是怕温禾会和老夫说些什么?’

  可他来找温禾,是想和他说,关于李承乾的事。

  又不涉及其他,长孙无忌为何如此担心?

  “下官忽然想起有些事,先行告退了。”

  长孙无忌被这一老一小盯着,有些不自在,干笑了两声便告辞了。

  “长孙侍郎对温县子还真是关切啊,这是担心老夫会为难你,所以特意过来为你撑腰?”

  萧瑀误会了,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温禾。

  自从上次李世民当众宣布,日后李丽质会下嫁给他后。

  这件事情在长安城内已经算不得什么秘密了。

  要说如今还不知道的人,应该就只有李丽质本人了吧。

  所以在萧瑀看来,长孙无忌是怕他这个太子少师,会为难温禾。

  毕竟温禾虽然说是李承乾的先生。

  可这个“先生”并没有实际上的名分。

  特别是李承乾成为太子后,他的先生只有太子三师,也就是太子少保、太子少傅和太子少师。

  温禾这个先生,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

  所以刚才李世民才说,温禾和李承乾是亦师亦友。

  再加上日后他又会是驸马,所以这个先生的名分,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取消了。

  “萧公说的哪里话,您如此和蔼可亲,对下官这个晚辈肯定是爱护有加的,怎么可能会为难下官呢。”

  温禾知道,萧瑀是个好面子的。

  像他这样的老牌关陇的人,最在乎的就是自己的脸面。

  只要对他客客气气的,他便不会故意为难。

  果然,温禾说完,萧瑀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几分。

  “自然自然,老夫最是爱护晚辈。”他朗声笑着,在前面带着路,和温禾一同来到了偏殿。

  他让内侍上了茶和蜜水。

  “这炒茶,之前陛下赐了一些,可谓是极其合老夫的胃口,只是可惜长安城内却无售卖,老夫那茶都快喝光了,只能来这宫里打打秋风。”

  刚刚坐下,萧瑀便笑着说起了茶的事。

  温禾哪里不知道他的意思,随即笑着说道:“萧公爱茶,乃晚辈荣幸,既然您喜欢,稍后晚辈便让人送一些到您府上。”

  “如此倒是破费了,不过啊,老夫确实可受你这一礼。”

  萧瑀捋着胡子,故作神秘的说道。

  温禾不解,问道:“请萧公明示。”

  “你那东宫司经局校书,便是老夫建言的。”萧瑀说完,满意的捋了捋胡子。

  温禾错愕的嘴角不住抽搐了几下。

  ‘原来是你啊!我还没找你算账呢,你倒是到我这来邀功了?’

  “温县子可勿恼,老夫早早的便关注与你,你虽年少,却早慧,入长安不久,便已经是陛下恩宠之臣,又为几位殿下的假师,可谓是前途无量。”

  萧瑀似乎是看出了温禾的心思,但他依旧不以为意的笑着。

  温禾觉得他这话里有话。

  “晚辈愚钝,还请萧公指教。”

  “东宫初立,太子三师,老夫为太子少师,高士廉为太子少傅,而陛下无意立太子少保,然陛下暗示过,老夫和高士廉只领官职,而无教导之权,你可明白是何意?”

  萧瑀问道。

  温禾摇了摇头。

  只见萧瑀笑着继续道:“为了你,也为了中山王,陛下是要亲自教导,而老夫虽然不知道温县子有何教授中山王的,但从昨日之事可以看出,中山王有明君之资。”

  “然他年纪尚小,而陛下正值壮年,你可明白老夫之意?”

  这是试探。

  萧瑀也想看看温禾的本事。

  不过有些话他也确实不方便明说。

  “萧公之意,晚辈知晓了,所以我便是那个缓和是吗?”温禾失笑的摇了摇头。

  难怪萧瑀要让他做东宫司经局校书。

  这是一个正九品下的官职。

  若是其他人来做,那这个官职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角色。

  陪太子读书的而已。

  但温禾不同。

  他现在才十岁,而且在外人看来,深得李世民信任。

  又是李承乾实际上的老师,日后如果不出意外,等李承乾登基后,出将入相是肯定的。

  若是以后,皇帝和太子之间有什么嫌隙,他便是最好的中间人。

  “温县子是个明白人,老夫只求大唐能够安安稳稳,莫要如……”

  他说到这不由的叹了口气。

  后面那句“莫要如前隋与陛下一般”他终究没有说出口。

  “多谢萧公提点。”

  这位太子少师还没正式上任,就已经为李承乾考虑这么多了,值得温禾为他行这一礼。

  萧瑀捋着胡子笑道:“温县子无需如此,老夫不求其他,只求日后这茶水不断。”

  “一定一定。”

  一老一少会心一笑。

  而他们的这段对话,没多久,就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都说,萧时文耿直,父皇也多有依赖,今日才见其真性情啊。”

  看着绢布上的对话,李世民不禁失笑。

  他起身将绢布放到火烛上,任由火焰将其燃烧,然后随手丢到干涸的笔洗中。

  “罢了,换个人吧。”

  李世民暗自叹了口气,回到座位上。

  而在他面前,摆着一份卷轴,当他打开来,上面赫然记着十几个人名。

  这些人无一不是李渊时期的重臣,而且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关陇一系的。

  他提起笔,抹去了萧瑀的名字。

  目光在上面搜索了一番,最后锁定了一个人,用笔在那人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勾。

  “高月,传旨百骑,查僧人法雅。”

第204章 他们长的丑,想的还挺美的

  “裴寂被贬了?”

  温禾到百骑,例行公事训练独孤谌的时候,才从许敬宗口中知道了这件事情。

  他记得是贞观三年的事吧,现在距离贞观元年,都还差一个多月,怎么裴寂就提前被贬了?

  又是因为自己这只蝴蝶?

  他现在不用去上朝了,每日习武结束,便来百骑。

  所以并不知道这件事。

  “那妖僧法雅牵扯到杜才干的事,而之前这妖僧便是裴玄真引荐的,陛下知道后盛怒不已。”

首节 上一节 216/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下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