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257节

  “宗室之事倒是无关紧要,现在朕更在意的是人才和科举,改元之后便要科举了,可朕一想到,参加科举的人是那些世家子弟,朕便……”

  他的话戛然而止,但温禾明白他的意思。

  其实他觉得李世民有些矫情了,或者说有些偏激了。

  世家的人又如何,能为皇帝所用不就得了。

  可他偏偏要去钻这个牛角尖。

  或许是之前隋朝的事情,让李世民心有余悸。

  他如今凭借战功能够压制这些人,可日后呢,百年之后呢?

  李世民把这些大族当做威胁,可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后代子孙。

  当年的司马懿,曹操在世的时候,他敢有一点妄动吗?

  当年的宇文士及,杨坚在世的时候,他不也龟缩着做人嘛?

  还有他们李家。

  其实还是那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陛下这件事情记不得,其实可以分为两步走。”

  “说说。”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望着温禾。

  他就知道这个竖子肯定有主意。

  后世科举既然能够留存上千年,后人必定进行过改革。

  “第一步先让一些人读得起书,认得了字,这一步呢,我们目前实际上已经走了一半了。”

  便宜的纸张,加上雕版印刷的出现,让学识的传播速度变的更快。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各家的知识垄断。

  从汉朝开始便是如此,这些士族将典籍藏着掖着,视为禁脔。

  隋唐时期还好一些,为了自家的发展,各个世家都允许外姓人投效。

  不过这可不是没有代价的。

  只不过对于很多出身不好的人来说,这样的代价也等于是机遇。

  有些人即便想认祖归宗都没这个机会,比如李义府。

  陇西李氏至始至终都不承认,他是本家。

  “那剩下一半呢?”李世民问道。

  “出书。”

  温禾笑道。

  “你是说出那些典籍,宫中确实有一些,此事朕让匠作监的人去做。”

  李世民没有丝毫的惊喜,因为他早就想到了。

  将那些典籍印刷后,以低廉的价格售卖出去,可是即便如此,他也觉得不够。

  如今能读书的大多还是寒门。

  一般的市井黎庶哪有可能读书,他们每日大把的时间在地里干活。

  但如此也好,至少能够让寒门读书的人多一些。

  “不止是那些典籍,还有故事啊,小说啊,寓言之类的,比如写本楚汉争霸,三国演义,隋唐英雄……诶,这个可以啊,隋唐英雄传。”

  温禾一开始的念头是想写三国的,可仔细想想,后者似乎更有意思。

  “隋唐英雄传?”李世民眼眸微眯,不善的盯着温禾。

  “你这竖子莫不是想借机编排朕,不行,你说的那个三国演义,朕倒是有兴趣,不过你可能记得住?”

  李世民摸了摸胡子。

  温禾却不乐意的撇了撇嘴:“陛下,这个都写烂的,我前世看的那些小说里面,穿越到大唐就是写三国,要不写隋唐演义吧,保证把你写的英明神武。”

  “是嘛。”

  李世民忽然含笑的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微光,问道:“那不知高阳县子要如何描写玄武门啊?”

  “咳,陛下我忽然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三国演义是本不错的历史小说,未来的四大名著,我觉得很有必要让他提前出现。”

  他怎么把这点给忘了。

  难怪李世民刚才那样一副好像要吃了自己的模样。

  李世民哼了一声,但沉吟片刻后,他忽然又改口道。

  “不过,武德九年之前的事,倒是可以写写,也算是朕为那些功臣们扬名了。”

  “那到底写啥!”

  这李二怎么一会一个样。

  “你就不能两本都写?”

  “那不行,陛下你不知道,我以前认识个作者每天写一万字,结果高血糖挂了,死之前还苦苦哀求着月票、打赏,可怜呐。”

  “什么乱七八糟的。”

  李世民听的一头雾水,完全没明白温禾说的是什么意思。

  后者也就是开个玩笑,不过写两本书倒也不是什么问题。

  反正慢慢写呗,大不了就找个落魄的寒门文人,来帮自己写稿子。

  至于说内容嘛。

  看了十几年的《三国演义》了,他甚至可以将整本书倒背……额,有点吹牛了,反正里面的内容,他记得大差不差。

  别人穿越能写《红楼梦》,他为什么不能抄《三国》呢。

  反正都是文抄公。

  “那个隋唐你先写,朕要看,就给你三日的时间,先写几回出来。”

  “给稿费吗?”

  “你要多少?”

  李世民悠悠的问了句。

  温禾用手比了个一,笑道:“一回一贯。”

  “朕给你个大巴掌!”

  李世民抬手就要打,温禾一个闪身躲了过去。

  见状前者突然伸手过来,以掌化爪向着他抓来。

  温禾挥手格挡,反制住李世民的手臂,后者见状嘴角不禁勾起,左手一挥,只听得“啪”的一声。

  “你个竖子,还敢反抗。”

  李世民满意的拍了拍手。

  温禾郁郁的看着他。

  算了,他是李世民,输给他不丢人。

  对了,李泰去哪了,突然感觉手痒了。

  “你什么你,好生的去写,写完之后,便去兵部报告,李药师和士毅那边还有事情要找你。”

  士毅乃是敬君弘的字。

  他如今虽然不是兵部尚书,但作为左屯卫大将军,大唐的上柱国,依旧协助李靖。

  “陛下,我一个对军事一窍不通的,你真让我去兵部啊?”

  温禾之前还以为李世民就是找个由头,让他多个官职。

  没想到他竟然真的这么想。

  李世民没好气的瞪着他。

  “人岂有生而知之的道理,任何事自然都要刻苦去学,你整日在家里,自然什么都不会。”

  “如果我不去呢?”

  “左屯卫近日要招府兵操练,要不朕送你去练练?”

  “呵呵,开个玩笑。”

  顶着寒风去操练,那还不如去兵部的公廨里面混日子呢。

  前面的酒宴差不多快散了。

  文忠叫人进来提醒了温禾一声。

  作为主人家,该要去送送。

  到了前厅,只见五姓七望、关陇和士族的人,都是一副尽兴的模样。

  看来是都已经分好了。

  “今日诸位光临寒舍,实乃某之幸也,若是有招待不周的,还望见谅。”

  温禾冲着他们作了个揖。

  那崔氏老者朗声笑道:“温县子说的哪里话,今日之事,利国利民,温县子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能,实乃国之幸事也。”

  “不错不错,之前是老夫眼薄了,日后温县子便是我卢家之友。”那卢氏老者捋着胡子,但他这话里依旧有一种像是施舍的意思。

  好似在说,日后你温禾便是我卢家认可的朋友,你应该感到荣幸。

  温禾面带浅笑,并没有理会他们。

  “明年开春,请诸位来此提货。”

  这句话便是送客的意思了。

  在场的这些人大多数也没有久留的意思,告辞之后,便离去了。

首节 上一节 257/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下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