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第261节

  刚才那话可不是他说的。

  只见右侧位置上,魏征缓缓的站起身来,向着李世民一拜。

  “启禀陛下,方才那首词写的厚重沉稳,大气中不失含蓄,可谓是写出了历史的沧桑。”

  “臣若不是从未听说过这首词,只怕也会以为是温县子从何处抄来的。”

  魏征扶着胡子。

  不远处的长孙无忌闻言,心中不禁感叹,还是这魏玄成敢说真话啊。

  那竖子就是抄的。

  “虽然臣不知他所写的三国如何,单单凭借这首词,足以让温县子流传于青史之上,只是臣也担心啊。”

  说到这,魏征忽然叹了口气。

  “担心什么?”李世民凝着目光望了过去。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魏征这田舍翁,要说好话还是弹劾温禾。

  “臣担心温县子的脾气秉性,太过冲动了,虽说他这般年纪该当有这样的赤子之心,然玉不琢,不成器,这样一块上好的璞玉,若是听之任之,只怕日后陛下要后悔啊。”

  “更何况,温县子还是实际上的太子之良师益友,陛下要慎重。”

  魏征不是想贬低温禾。

  而是觉得可惜了。

  这样的一个天才,却没有一个名师指导。

  若是真的不小心让他走错了路,那日后岂不是大唐的损失。

  李世民闻言,当即松了口气。

  心中对魏征改观了不少。

  ‘这魏玄成啊,还是忠直的,若是其他人朕或许真的要担心了,可那竖子除了惫懒一些,品行上倒是不用担心。’

  “魏卿所言,正是朕所忧虑之事,不过魏卿不必担心,朕已经给他找好了几位老师了。”

  李世民笑道。

  在场的众人都不禁诧异,之前怎么从未听说过此事。

  萧瑀有些急切:“不知陛下给他找了何人教导?”

  他还想着收温禾做学生,有这样一个比肩甘罗的学生在,千百年后,他必定青史有名啊。

  李世民意味深长的一笑,说道:“朕让他去兵部,便是让他去学习李靖等人的带兵之道,让他去工部,是为了让阎立德教他匠作之学,至于其他学问以及品德之说。”

  李世民说到这突然停顿了一下。

  萧瑀不由得瞪圆了眼睛,望着李世民,疯狂的暗示自己。

  却听李世民轻笑一声,说道:“朕将亲自教导,朕想应该没有比朕更合适的人选吧,毕竟这竖子的字可是朕亲自取的。”

  众人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他们竟然将这件事情给忘了。

  自古以来,取字之人,非师长不可。

  他们之前都以为李世民是以岳父之尊,为温禾取的字。

  现在才知道,李世民是把温禾当做学生了。

  “圣明不过陛下。”

  魏征难得这么赞同李世民。

  后者闻言,不禁开怀。

  可除了李世民和魏征外,其余人的脸上都笑的很勉强。

  皇帝亲自收学生,古往今来几乎可以说没有。

  若是皇帝陛下今日所言传扬出去,只怕那高阳子府的大门都要被人踏破了。

  “既然这竖子的书稿都送来,诸位卿家若是有兴趣的,可以传阅,若是那竖子写的不好的,尽管批改。”

  李世民莞尔的望着大殿内的众人。

  魏征觉得皇帝陛下可能有点得意忘形了。

  这里是两仪殿,是谈论政务的地方,怎么能看说书这种东西呢。

  他正要开口,却听萧瑀抢先道:“多谢陛下,老夫看了这开头啊,就想继续往下看,只是觉得此地不合时宜,既然陛下允准,那老夫便不客气了。”

  萧瑀都如此说了,魏征只好悻悻然的闭嘴了。

  萧瑀还真不是随便说说而已,他看的格外认真。

  前排的杜如晦几人回头一看,见他时而严肃,时而点头,都不禁好奇起来了。

  一直暗中观察萧瑀的长孙无忌,不由得好奇。

  ‘这后世之人写的三国,到底有何趣味?’

  “萧卿,这三国如何啊。”

  批改完劄子后,李世民起身活动身子时,朝着萧瑀那边走去。

  闻言,萧瑀起身,笑道:“可谓是通俗易懂,比起三国志的晦涩,多了几分的趣味,只是有几处错误,但不失故事本身的有趣,毕竟只是说书,并非正史。”

  看到第五回的时候,萧瑀便不禁蹙眉。

  他记得史书上记载,明明是孙坚军冲阵斩的华雄,怎么到温禾这本书里,变成关羽阵前斩华雄呢?

  萧瑀也是上过战场的,自然知晓,所谓的阵前挑战,不过是儿戏罢了。

  还有这青龙偃月刀是何物,竟然那么长。

  用这种兵刃可不适合在马上冲阵。

  “哦,既然如此,那朕倒是要好好看看,对了,还有哪位卿家想看的,朕不着急。”

  见李世民问起,房玄龄等人确实来了兴趣。

  看了这大半天劄子了,正好休息休息。

  随即这本三国便在两仪殿内传播开来。

  每个人几乎都看了快一炷香的时间。

  “写的确实太直白了,但若是作为市井说书,还是不错的。”

  “开头那首词不错,叫什么来着?”

  “临江仙,教坊司的曲词。”

  “对对对临江仙,一会下了衙,不如将这首词拿去,让她们唱唱。”

  诗词若是没有乐曲的配合,其中的风味便会少几分。

  房玄龄这个提议,倒是得到了不少人的赞扬。

  就连李世民都不由来了兴趣。

  但他是皇帝,这教坊司自然是去不成。

  不过他可以让乐师过来。

  “既然诸位卿家有兴致,那今日便在这两仪殿设宴,让宫中的乐师为诸位卿家弹奏,如何?”

  李世民今日的心情不错。

  殿内的众人闻言,自然是支持的。

  不过有一个人例外。

  “陛下。”

  “魏卿,那竖子昨日给朕的内帑进了不少钱,朕心里高兴,莫要扫兴。”

  李世民含笑的看了他一眼。

  这是让他适可而止。

  魏征见状,还想说什么,却听一旁的高士廉说道:“魏玄成啊,你若是高兴的时候,也会多喝几杯酒吧,莫要扫了陛下的兴致,听曲又花不了什么钱。”

  魏征见状,也只好作罢了。

  不久后,宫中的乐师便被请了过来。

  有乐曲又怎么能没酒宴。

  魏征之前反对的不是李世民要听曲。

  而是他知道,既然请了乐师,那陛下自然少不得宴请了。

  在这的又都是重臣,这其中花费可不低。

  但想起高士廉方才的话,他也只能忍着了。

  没多久,高昂的乐声便在这两仪殿内响起。

  不到两日的功夫。

  这首《临江仙》便在长安城内传开了。

  望春楼,二楼的乙座内。

  “又是这个温禾所作?”

  “他不是才十岁嘛?”

  几个士族的人围坐在一起。

  “上官仪你可能压制的住他?”几人都将目光朝着上官仪看去。

  上官仪手里捏着酒杯。

  他从小到大便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即便上官家如今家道中落。

  可在士族中不少德高望重之人,都很看好他。

首节 上一节 261/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亮剑之人形自走炮

下一篇: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