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02节
“此等皇室之秘术,传授给我们,犯了大忌讳啊!”
“若是陛下得知,怕是饶不得殿下您啊!”
李彻微微一笑:“谁告诉你们......我说的是本朝皇室了?”
众人恍然大悟,想起了自家殿下的另一个身份:前朝仅存的皇室血脉。
想到这里,众人都选择了沉默。
前朝皇室的不传之秘,其实也是犯忌讳的。
但大家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你不说我不说,这种事又有谁能知道呢?
“好了,就这么定了。”李彻站起身,“从明天开始,隔一天一课,本王亲自授课,工正所全体官员都要来听课。”
“是,殿下。”众人齐齐恭敬行礼。
李彻前脚离开工正所,后脚官员们就忙作一团。
陈规急匆匆地去寻找有经验、人品好、背景干净的工匠,准备尽快将火药生产线建立起来。
其他官员则围在李彻留下的三张图纸面前,迫不及待地观察起来。
“这是农耕用的犁,为何是弯曲的?”
“这转轮有何用?上面写着能把水带到高处,这是几块木板子就能做到的事情吗?”
“高炉炼铁?这是什么炼铁法,产量竟然比炒钢法还要多?”
众人研究半天,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
李彻画图纸时用了现代的绘图方法,上面充斥着各种数学符号、阿拉伯数字和学术术语,所以哪怕图纸放在这里,这些古人也看不懂。
王锡坐在一旁一言不发,若有所思。
“父亲,您觉得殿下这是要做什么?”王崇简问道。
王锡摇了摇头:“为父也不知,但当初殿下将我们绑......招揽而来时,说出的那番话,足以证明他对这些事情是有研究的。”
“明日上课你我万万不可怠慢,我有一种预感,殿下所传之物,是能改变天下的大智慧!”
。。。。。。
次日清晨。
李彻再次步入工正所时,看到的是一排排坐得像小学生一样笔直的官员们。
感觉到一道道求知若渴的视线,李彻不由得笑了笑。
想起当初自己陪那个当幼师的前女友上课时,台下的小朋友们也是这个样子,眼神中充斥着清澈和好奇。
李彻走到房间最前端,将架在腋下的教材放在桌子上。
“都到齐了?”
王崇简起身,拱手道:“无人缺席。”
“好。”李彻将双手杵在课桌上,“那我就开始。”
“在座的都是各个领域的大才,我本想将这些知识一股脑灌进你们脑中,让大家自行吸收。”
“但,我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这第一课,应该把你们脑子里的那些糟粕清理干净。”
李彻刚刚说大家都是大才时,众人本还有些沾沾自喜。
但听到后面一句话,顿时都红着脸低下头。
果然殿下还是那个殿下,语不惊人死不休。
“好了,接下来我们就谈一谈,这天地之间的奥秘,宇宙运行的规则。”
王锡父子俩对视一眼。
殿下所图甚大啊!
天地之间的奥秘,宇宙运行的规则......这个话题有点太大了。
几乎每个学说对此都有自己的解释,儒家、道家、阴阳家......
而能够解释这个问题的,无疑都是开宗立派的存在。
就在此时,李彻将目光落在了王锡身上:“王祠正,你熟知天文历法,我问你,天为何会下雨?”
王锡思考了一下,开口道:“此乃天地的阴阳变化,地面的阳气得热上升,与天上的阴气相遇,形成云,进而转化为雨。”
“何为阴气,何为阳气呢?”李彻追问道,“你可曾见过阴阳二气,可曾了解过它们到底存在与否?”
王锡面露难色:“这......”
“本王再问你们,为何会发生天灾?”李彻看向其他人。
有人拱手道:“天灾异变,乃是上天的示警。应是朝中有奸臣作祟,或为君者德行有亏。”
李彻冷笑道:“原来如此,那本朝开国之后,大庆各地发生了旱灾十余起,黄河两岸水灾更是不断。”
“依你的说法,这是朝中有奸臣,还是陛下不够贤明?”
“这......”那人顿时面色如白纸。
这话哪是一个臣子能说的,他自是不敢回答。
但他说的也是事实啊,所谓天人感应是儒家传承几百年的东西,已然成为真理了。
李彻也没再为难大家:“所谓天灾,本就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是世界运行的产物,不会因某人的行为而发生改变。”
“将天灾和人产生联系,把灾害当做上天的惩罚,这是完全没有道理且愚不可及的事情!”
“你们要学我这套知识,最先要做的,就是把这套天人感应的狗屁理论忘掉。”
众人目瞪口呆。
在古人眼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天下的灾难皆是天神降下的罪罚。
毕竟皇权天授,这是皇帝制度的根本,没人敢去推翻。
可李彻明明也是皇族,却直接否认了天人感应之事,这不是自己拆自己的台吗?
然而,让众人更加惊讶的还在后面呢。
却见李彻轻蔑一笑,开口道:“本王阅读的书籍中,有外邦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上帝是个婊子!”
“翻译成夏文,意思就是:老天爷是个妓女!”
“此言过于偏颇,本王也不完全赞同。”
“但!本王却更加信奉另一句话......”
“人定胜天!”
第127章 真理无用,试试物理
此言一出,来旁听的钱斌老爷子顿时露出无奈的神情。
完了,殿下又开始口无遮拦了。
君权天授,骂老天爷的话能随便说吗?
其实像钱斌这样的人,读过圣贤书,又研究过数理,在宦海沉浮了几十年。他早就明白,天人感应这套理论就是用来约束天下之人的。
既约束君王的权力,又约束官员忠诚,还约束百姓不能随便造反。
古代并不缺少聪明人,但即便是像钱斌这样的聪明人,也不愿意把这层窗户纸捅破。
李彻也清楚这一点,但他仍毅然决然地否定了这套理论。
在座的人都是未来的科学家,科学不容半点非理性的东西,更不应该被权力所限制。
哪怕有‘科学的尽头是神学’的观点,但那也是尽头的事了。
果不其然,当李彻说出这套‘大逆不道’的言论时,顿时有人发出了反驳。
“殿下,此言甚是荒唐。”一名官员起身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此乃各代王朝都遵从的真理,可见天道是真实存在的,殿下怎能对上天如此不敬?”
李彻沉默着看向那人,没有开口训斥。
他清楚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套认知,已经深深刻印在每一代文人心中,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祛除的。
自己想要将这些天才转化成严谨的科学家,就要用事实来说话,而不是用强权来让他们屈服。
“你说的没错,各朝各代都奉行这套理论,你们阅读的经史子集也都是这么写的。”
“可是......”李彻顿了顿,淡然道,“在这套理论下,可有哪个国家超过三百年了?奉行这套理论的国家,如今又何在?”
“若真是世间真理,国家为什么会灭亡?官员为什么会腐败?百姓为什么会陷入水火?”
那人面色铁青,不知如何作答。
李彻摇了摇头:“我没有否定经史子集,也没有否定圣人之言。但和天地间无垠的知识比起来,那几本经史子集,也不过是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罢了。”
李彻挺直腰杆,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
“当所谓的真理解决不了问题时,我们就要求助其他学问了,比如......”
李彻转过身,拿起炭笔,在墙上的白板上写下龙飞凤舞的两个字。
“物理!”钱斌不由自主地念出了这两个字。
李彻嘴角形成一个好看的弧度。
当真理不管用之时,不如求一求物理。
就像是阿弥陀佛不一定管用,但南无加特林菩萨绝对走到哪都好使。
众人神情振奋,知道重点来了,纷纷将‘物理’这两个字记在脑中。
而被旧思想禁锢的官员们,也打起精神,试图从李彻接下来的话中找出破绽,然后驳倒他。
“相信你们都想知道,何为物理?”李彻自问自答,“简单来说,物理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
“大至宇宙,小至我们看不见的微观之物,都可以用物理来研究、解释。”
“那这物理和真理有什么区别?”有人问道。
李彻笑了笑:“区别大了。”
“你们所谓的真理不容置疑,而物理是可证伪的,甚至是必须被证伪的。”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