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10节
“看咱家人多地多,不仅给咱发了一大批种子,还借给咱家一头牛!”
石勇也惊讶地看向那头黄牛:“还真是,牛的数量不多,不能家家都有吧?”
“那可不,只有人丁兴旺的家才有资格借牛。”石爹得意洋洋,“隔壁老黎头还跟我抢呢,我一句话就给他怼回去了。”
“你们家两个闺女,我家三个小子,一个闺女,你老黎有什么资格和我抢牛?”
石勇没去听自己老爹和黎叔的日常拌嘴,而是看向那几头绵羊,好奇道:“爹,那这羊是......”
“别提了。”石爹摆了摆手,“那些老家伙,真不讲究。”
“我去府衙办事处,人家说现在还有一个政策,可以低价买来羊回家养,到时生小羊、产羊毛,又能多一笔收入。
那年轻小官老爷一个劲地跟我们介绍,可那些老家伙胆小的很,都说没伺候过这些东西,不敢买回去养。
小官老爷嘴皮都说破了,羊愣是没卖出去几只,我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便买了几只回来。
没良心的东西,人家殿下对咱们百姓这么好,买几只羊支持支持怎么了?”
石爹忿忿不平,好像那些老邻居没买殿下卖的羊,就犯了什么天条似的。
石勇摸了摸小羊的脑袋,小羊躲也不躲,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看向自己。
不由得嘴角带了几分笑意。
“这羊......不贵吧?”
“不贵,没几个钱。”石爹摆了摆手,“殿下根本没打算赚钱,是真想改善咱老百姓的日子,那些老不死的不领情......”
“要我说,天下就没有比殿下还英明的君主了,可惜殿下不是太子,不然......”
石勇吓了一跳,连忙捂住老爹的嘴:“爹,这话可不敢乱说。”
说罢,还心有余悸地向门口看去,生怕有什么人路过听到自家老爹的悖逆之言。
就这么一瞧,石勇顿时后背生出一层冷汗。
门口还真有几道人影晃过!
“谁?!”石勇警惕地喊道。
“哈哈哈,石头,是我啊!”门外传来一道豪爽的声音。
石勇只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向门口挪了几步看清来人后,顿时一脸惊喜道:“解大哥!”
石勇大哥连忙跑过去把大门打开。
解明冲他点了点头,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手里还倒拎着一只小羊崽。
“这孩子,来就来,还拿什么东西?”石爹看向解明手里的羊崽,嘴角抽了抽。
解明这才看到,院子里一屋子的牛羊,顿时笑道:“石大叔,你们家的日子越来越红火了啊。”
解明和石勇同为猎户之家,两家之间也算是世交。
因为惹了不该惹的人,两家都受了牵连,被发放到这关外之地。
即便如此,两家也一直没断交。
直到杨忠嗣领兵出关后,解家三兄弟被杨忠嗣看中,离开了这座城,这才断了联系。
如今看到解明,石家人没想太多。
只见对方意气风发的样子,就知道他现在混的不错,自是替他感到开心。
解明被石爹请进屋,在屋头坐下。
眼神随意扫过,立刻落在那把猎弓上。
解明咧嘴笑了笑;“石头,这手艺还没落下吧?”
“那是当然。”在儿时玩伴面前,石勇也开朗了许多,“吃饭的家伙,前几年就靠它养活一家子人呢。”
“那你这是要做什么?准备把弓收起来,以后不打猎了?”解明追问道。
石勇眼中闪过一丝落寞:“托殿下的福,我家分了六十亩地。怕家里人忙不过来,以后我准备多在地里干活。”
解明摇了摇头:“石头,你小子和我装什么,你就不是种地的那块料!锄头都不知道怎么使的憨货,你下地做什么,捣乱吗?”
石勇苦笑一声,没再说什么。
解明直视他的双眼,认真道:“石头,跟哥走吧。”
“之前我跟着杨大帅,你觉得他打着前朝的旗号,跟他是在造反,所以没和我走。”
“现在,我跟着宁古郡王殿下,是正儿八经的大庆官军,你难道还要拒绝吗?”
“你这双眼睛,百步穿杨的这双手,都能证明你是天生的弓箭手,岂能一辈子在田地里蹉跎?”
石勇惊讶地看向解明:“解大哥,你跟殿下了?”
解明点了点头:“杨大帅走了,将桓国军留给了殿下,改名护国军。我现在是护国军校尉,自是殿下手底的兵。”
“我记得,你小子小时候还念过书吧?”
石勇点了点头:“念了几年私塾。”
解明兴奋地锤了他一拳:“那还说什么,殿下新建监军部,正需要你这种能文能武的汉子去当什么......政委。”
“我去推举你,靠这一声本事,未必不能闯出一番功名来!”
“可是......”石勇犹豫着看向身后老态龙钟的老爹。
能在那位圣明的殿下麾下当差,自是极好的。
可是,自家老爹今年刚过七十,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自己若不在膝前尽孝,说不定哪一天......
百善孝为先,石勇虽然只读了几年书,但还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石勇还未想好,身后年过七十的石爹眼中闪过一丝悲伤,颤颤巍巍地举起手......
然后......一拐棍砸在石勇的脑袋上!
“小兔崽子,还想个屁想啊!”石爹精神抖擞地怒骂道,“给殿下卖命,那是平常人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气,你还犹豫你爹啊你!”
第137章 ‘温文尔雅’的殿下
石勇在老爹的喝骂声中,狼狈不堪地被解明拽出了家门。
躲过老爹扔出来的臭鞋子,石勇转身看到解明似笑非笑的表情,顿时面露尴尬之色:
“解大哥,抱歉啊,自从殿下来了朝阳城,我爹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不仅是在家里,在外面也一样,听不得别人说殿下一句坏话。”
解明笑了笑:“没关系,我小时候石大叔就这样,是个爱恨分明的爽快人。”
“解大哥你在殿下麾下,你应该清楚,殿下真的有这么圣明吗?”石勇好奇道。
听见自家发小的话,解明很理解他的好奇。
不仅是石勇,护国军的那些兄弟们也一样,经常追着问自己,殿下到底是怎样的人。
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对未来的忐忑,毕竟他们都不是最早跟着殿下的嫡系。
解明想了一下,拍了拍石勇的肩膀:“殿下行事,岂是我等粗人能看透的。与其问我,不如自己去看。”
未等石勇想明白,又听解明说道:
“但据我看来,殿下和那些官老爷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解明喟叹一声,“殿下,把我们当做人。”
听到这句话,石勇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殿下来了朝阳城后,底层百姓生活发生最大的变化,便是有了尊严。
招收民工修城墙,每日的薪水都没差下过。
而百姓又能用这批工钱,从王府那买到低价的粮食和肉。
朝阳城的饥荒就这样,在无形之中被彻底解决了。
不像是这个时代其他官员赈灾,假惺惺地开仓放粮,施的粥里一半是陈米,另一半是水,剩下来的粮食都被官员中饱私囊了。
他们还要用厌恶的眼神看向灾民,让灾民对这种施舍感恩戴德。
谈话之间,两人已经走到了外城的街道上。
街道十分热闹,不断有百姓欢声笑语地走过,和几个月前那个死寂的宁古郡城完全不同,朝阳城如它的名字一样,到处都充斥着生活的朝气。
石勇甚至看见,之前城中几个重病在床,只差一口气吊着的大娘出现在眼前。
她们拿着一把扫帚,边大声谈笑,边清理着街道上的污秽垃圾。
“石头好久没出门了吧?”看到石勇惊讶的模样,解明笑着说道。
石勇点了点头:“前些日子殿下春猎,后来又封了凤凰山。没办法打猎了,我就没出过门。”
“不要埋怨殿下,封山是对的。”解明听到了石勇话中似有似无的怨气,“殿下说了,春天是动物繁殖的季节,若是春天大肆捕猎,把野兽崽子都打走了,这座山以后就没有猎物,百姓们吃什么?”
老猎人都知道,打兽不打崽子,就是怕日后林子里的动物越来越少。
石勇稍加思考,很快就想通此中道理,有些惊讶道:“殿下还懂咱们猎户的事?”
解明唏嘘道:“有时候我觉得,殿下似乎什么都懂,也不知从哪里学来的。”
“不过想想,殿下非常人也,或许这些道理乃是天赐,是天上下来的仙女教给殿下的呢。”
解明还真说对了一半,教给李彻知识的人没有仙,只有女......
石勇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突然停住了脚步讶然地看向前方一位缺了牙的老妪:
“那不是老于家大娘吗,我记得去年就瘫在床上了,现在都能走路了?”
解明瞥了一眼,不认识,但还是开口道:“应该是殿下派的医师救回来的吧。”
“殿下见这些老妪无事可做,便给她们找了清扫街道的活计,每日发二十文钱。”
“殿下还给她们发钱?”
“当然。”解明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那么大岁数了,还能让人家白干?”
二十文钱不算多,放在现代,一文钱大约是0.5元的购买力。
但要知道,古代上了年纪的老婆婆可都是完全脱产的状态,属于家庭中的累赘。
若不是华夏遵从孝道,世俗有此等约束,不知有多少家庭会把老人扔到深山里。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