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16节

  可眼前的队伍里倒歪斜,行列中一多半都是穿着麻衣破布的百姓,远远就能闻到一股酸臭之气。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逃难来的难民呢。

  未等李霖回过神来,便听到一道凄惨而尖锐的哭诉声:“四殿下,老奴可算是见到您了!”

  却见一个灰头土脸的老太监,跌跌撞撞地从远处奔来,扑通一声倒在自己面前。

  “黄瑾,黄大伴?”李霖连忙一把扶住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黄瑾,“怎么是你来了?”

  “陛下挂念殿下和六皇子殿下,便让老奴一同过来了。殿下,老奴算是知道了,这条出关之路是真难走啊!”

  从京城到燕藩两千余里,加上道路年久失修还要绕路,至少三千里的路程。

  黄瑾还带着庆帝拨给李彻的两万名奴隶,这一路上的坎坷真是......一言难尽。

  这还是李彻走过一遍的路,路上的山匪盗贼都被清理得差不多了,不然只会更加艰难。

  “黄大伴受苦了。”

  黄瑾陪侍庆帝多年,李霖自然对他十分熟悉。

  “从帝都到燕藩这条路的确,你在燕藩好好修整几天,等到离开燕藩前往关外那段路......”

  黄瑾面露喜色:“就好走多了?”

  “就更难走了。”李霖耿直道。

  黄瑾:。。。

第144章 六皇子他,日子过得苦啊!

  李霖看着欲哭无泪的黄瑾,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老家伙,想什么呢?

  关外的路要是好走,前朝炀帝也不至于攻打高丽屡战屡败了。

  为了保障军队,炀帝在第一次远征高丽时,征发了两倍于军队的民夫,直接或间接的参战人员超过了500万之多!

  就这,因为从中原到关外超长的运输线,险要的地理环境,导致桓军后勤供给不上。

  大军甚至没有过冬的衣服,只能在冬天穿着单衣和高丽人作战,不败就怪了。

  从中原到燕藩至少还有路,可从燕藩到关外那可是一条路都没有,只能走野地了。

  李霖看着面如死灰的黄瑾,安慰道:

  “路途虽艰,大伴已经到了燕地,就已经走了一半了。且在这里好好休息几天,养足精神后,再上路不迟。”

  “多谢殿下,多谢殿下。”黄瑾擦了擦眼泪,连忙道谢。

  这些日子真是把黄瑾折腾够呛,他常年跟在庆帝身边,说不上养尊处优,也是从未受到过风吹雨晒。

  他也五十多岁了,这一路颠簸,差点没要了他的老命。

  黄瑾带来了两万余奴隶和发配的罪犯,加上几千禁军,队伍拉得老长。

  过了半个时辰,依然有稀稀拉拉掉队的人才走到城外。

  李霖让手下热情招待了禁军,并为奴隶准备出安营扎寨的地方,还从城中拨出了食物和水发放了下去。

  禁军将士们对此皆是感恩戴德,纷纷赞叹李霖不亏是声名远扬的侠王。

  李霖则亲自带着黄瑾和随行官吏进入城使馆安顿,并准备晚上摆宴给他们接风洗尘。

  众人纷纷道谢,李霖只是回以笑容。

  出门之后,脸上的和煦笑容顿时消失不见,伸手唤来一名亲卫:“看好他们,接触城中任何人,速来禀报我。”

  “若是有世家之人意图接近这里,杀无赦!”

  “是,殿下!”

  侠王?

  燕藩可是和草原接壤的藩地,若真只是一个古道热肠的侠王,在这等危险之地早就被吃干抹净了,还能守住国门?

  ‘侠’是不假,但真遇到该下杀手之事,他李霖也绝不会犹豫不决。

  回到燕王府后,未过多久,李霖就收到黄瑾来访的消息。

  李霖并不意外,黄瑾代表着庆帝的意志,整个使团也就他算是半个自己人。

  片刻后,黄瑾被下人引到后堂,李霖笑着看向他:“黄大伴,有事找我?”

  “殿下,您可知此次朝廷出使,目的为何?”

  “不是去宁古郡,路过燕藩的吗?”

  “那不过是明面上的借口,刚刚人太多,老奴不好如实说来。”黄瑾凑了过去,“现在,老奴代陛下和您说些家里人的贴心话。”

  黄瑾的意思很明确了,刚刚代表的是朝廷,而现在则代表庆帝。

  朝廷是君对臣,庆帝的话则是父对子了。

  “大伴请说。”李霖正色道。

  “四殿下前些日子对世家下手,朝堂之上世家发难,陛下不得不派人彻查此事。使团中有刑部之人,就是负责此案的。”

  李霖面色不变:“父皇何意?”

  黄瑾笑了笑:“陛下说了,这两个小子办事不稳妥,留下了马脚,还得让他帮你们两个擦屁股。”

  李霖会意一笑。

  自己果然没猜错,在压制世家这件事上,父皇和自己的立场是一样的。

  尽管李家也曾是世家,但从庆帝登上皇位那一刻,双方的阵营就不一致了。

  “殿下,若有人问起此事,您只需咬死不承认即可,其余之事交给老奴即可。”

  “如此,便多谢大伴了。”

  李霖拱手要拜,黄瑾连忙闪到一边不受。

  开什么玩笑,自从太子陷害六皇子一事过后,黄瑾就清楚自己万万不能再提前站队了。

  储君之事并不明朗,陛下帝心似海,不到最后时刻,谁都不知道他究竟看中哪位皇子。

  四皇子殿下声名远扬,又在军中颇有名声,焉知他能不能争一争那个位置?

  甚至连曾经的自己和群臣都看不好的六皇子,没准都......

  总之,四殿下的礼自己可不敢受。

  话题说开了之后,李霖也放松不少。

  示意黄瑾坐下,又让婢女倒茶后,温和地问道:“大伴,我父皇近来可好?”

  除了李彻和太子外,其他皇子对庆帝的感情还是挺深的。

  庆帝对儿女虽严厉,但实际上并不差。

  每个就藩的王爷手中都有实权就能看出,相比于那些功勋将领,庆帝还是更信任自己的儿子。

  “陛下身体尚可,但最近国事繁忙,却是愈加劳累了。”

  黄瑾叹息一声:“中原今年还算风调雨顺,可南方却遭了水灾和蝗灾,百姓们苦不堪言,只得调度粮食救济。”

  “草原鞑子蠢蠢欲动,沿海地区又有海盗袭击渔民,就连南越之蛮夷都在动乱......幸好我大庆将士英勇,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军队一旦调动,军粮就要增加,今年本就粮食欠收,哎......”

  黄瑾话锋一转:“此次陛下派老奴过来,除了解决世家之事外,也是要老奴亲眼去看看宁古郡王那边的情况。”

  “老六?”李霖疑惑道,“老六他怎么了?”

  “边境各国都不老实,那关外蛮荒之地,靺鞨、契丹、高丽等蛮族能消停了?”

  “宁古郡王初到封地,手中缺兵少粮,陛下担心他被那些蛮族欺辱得太狠,故而才派禁军一同与老奴前来。”

  “若是那些蛮族太过分,便让禁军去威吓一下他们,六皇子殿下的日子也能好过一些。”

  想起一路上的艰辛,又想起关外那些蛮族的风评,黄瑾不由得感同身受。

  “六皇子他,日子过得苦啊!”

第145章 大松和小松

  “往那边点,给我让个地方。”

  嗷呜——

  后花园中,大老虎被李彻挪走了巨大的虎爪。

  大老虎瞥了一眼后,发现来者是李彻,便只是不耐烦地摇了摇尾巴。

  李彻往地上一坐,后背靠在大老虎柔顺的肚皮上。

  这虎皮座位,得劲啊~

  大老虎的恢复力很强,不到一个月时间,身上的伤基本痊愈了。

  令人惊讶的是,痊愈后的老虎可能真的诞生了灵智,知晓这些人是救了它的虎命,并没有表现出攻击性。

  即便如此,偌大的宁古郡王府,也只有李彻一个人敢接近它。

  或许是它也知道,这些两脚兽中真正救了它的是李彻,所以对李彻的态度非常好。

  不管怎么样,野生东北虎都有野性,并将王府后花园当做了自己的领地。

  王府的下人、侍女靠近它的领地,它虽不会主动攻击,但也至少会发出几声虎啸吓退他们。

  只有李彻靠近它时,它才显得格外温顺,默许领地内有李彻的存在。

  最开始官员们还劝说李彻不要以身犯险,靠近猛兽。哪怕非要靠近,至少要让胡强跟着。

  可时间长了,众人都发现这只大虫还真不会攻击自家殿下,便也不再劝说了。

  李彻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松。

  没错就是武松的松,取这个名字,多少有些为了满足自己恶趣味的原因。

  “大松啊,你是不是该洗澡了?”李彻闭着眼睛问道,“你这爪子滂臭!”

首节 上一节 116/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