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32节

  庆帝的目光落在其中一个字身上,顿时有了主意。

  。。。。。。

  朝阳城,府衙。

  李彻斜靠在座位上,盯着棚顶的眼睛毫无焦距,听着下方的贺从龙汇报。

  “末将检查了那些刺客的尸体,又询问了奴隶中与他们接触之人,并未找到任何线索。”

  贺从龙面露苦涩:“末将无能,查不出刺客来历,请殿下责罚。”

  李彻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莫要如此做态,这些刺客化整为零,所图甚大,自然不会给我们留下把柄。”

  要说嫌疑,自己得罪最狠的一定是燕地世家了。

  但黄瑾带队从帝都到关外,一路经过不少地方。

  各地都有大小世家存在,都可以派死士混入队伍,也不排除其他世家祸水东引。

  “罢了,此事先放一放吧。”李彻叹道。

  贺从龙一愣,拱手道:“殿下,难道就放过这些谋害您的阴险小人了吗?”

  “放过他们,怎么可能?”李彻冷笑一声,“既然无法确定是哪个世家干的,那索性就将这个罪名安在所有大庆世家头上!”

  贺从龙瞪大了眼睛:“您的意思是......”

  “报复的方法有许多种,不是非要动刀兵。”李彻阴森一笑,“有的时候笔杆子,比刀杆子更容易杀人。”

  见贺从龙依然不解,李彻摆了摆手,开口道:“行了,没你的事情了,你回去吧,我也回府了。”

  贺从龙拜别李彻后,李彻也带着胡强和几个亲卫向王府走去。

  一路上,李彻不断思考着,如何掘世家的根。

  派军队一路杀过去肯定不行,他李彻虽然莽,但不傻。

  世家遍布大庆,一路杀过去和造反没什么区别,他又不是黄巢。

  世家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垄断了知识、人才和生产资料。

  想打击他们也很简单,不让他们垄断不就行了吗?

  想着想着,李彻的嘴角便止不住地上扬。

  这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几名护国军军官迎面走来,看到一脸笑意的李彻,连忙立正拱手:“见过少帅。”

  “嗯。”李彻笑着点了点头。

  等几人走后,他才后知后觉。

  咦?我不是封建王爷吗,怎么感觉这画风越来越不对劲了?

第165章 政委毕业,扫盲教育开始!

  回到王府,李彻径直走向书房。

  “嗷呜!嗷呜!”

  他一脚把扑上来撒娇的东北金渐层踢开,进了屋子。

  秋雯早早就准备好了热茶,连忙递了过去。

  李彻抿了一口茶,舒服地眯上了眼睛。

  他很喜欢喝茶,可惜前世没什么机会喝,倒是咖啡喝得比较多。

  打工人不配喝茶,上班的时候拿着一杯咖啡领导会觉得你很努力,要是拿着一杯茶,领导只会觉得给你安排的工作少了。

  大庆已经出现了炒茶,而不是煮茶那种放花椒、大料的黑暗料理。

  虽然让自己少了一种挣钱手段,但能喝到清洌淡雅的茶,也不算吃亏。

  喝了半杯茶后,李彻让秋雯拿来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对付世家的最好办法,就是打破世家的知识垄断。

  这道题的最佳答案,无疑是推广活字印刷术了。

  但活字印刷术的雕版、工具价格并不便宜,尤其是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

  所以李彻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答案:拼音和标点!

  拼音是识字的拐棍,通过拼音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能加快识字速度。

  至于标点则更重要了,其实古代并非没有标点符号,只是使用不普遍。文人们需学习句读技巧,通过乎、矣、也等语气助词来断句。

  但这也变向增加了读书的入门难度,因为句读技巧只能口口相传,如果没有老师辅导,普通人根本没办法识字断句。

  在这种情况下,拼音和标点,便是打破知识垄断的神兵利器。

  李彻奋笔疾书,纸张上很快就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和符号。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四月悄悄走过,迎来了人间最美五月天。

  对政委们的思想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李彻决定今天给大家来一点干货。

  “为什么要学标点符号,除了降低阅读难度外,还有断绝读者对文章原意曲解的作用。”

  李彻拿起炭笔,在身后的白石板上写下两行字。

  众人默默读了出来:“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李彻笑着问道:“这是一对对联,诸位想想,该如何断句?”

  石勇思考了一下,举起了手。

  李彻手中炭笔点向他:“石勇,你来。”

  石勇走上前,从李彻手中接过炭笔,在句子上勾画起来。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不错,这段句子的原意应该是这样的。”李彻挥了挥手,示意石勇回到位置。

  “但,我若是这样断句呢?”

  李彻伸手将之前的炭迹擦掉,重新补上了几个标点。

  【酿酒缸缸好做醋,坛坛酸。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众人又读了一遍,顿时发出了一阵笑声。

  “断句的不同,就导致了完全不同的意思。”李彻面色严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日后我们宁古郡的书籍都要加上标点,免得有人曲解。”

  众人齐齐点头,稍微琢磨了一下,顿觉自家殿下的思维严谨、目光深远。

  此等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可偏偏几千年来的读书人都未曾发现,而殿下却能轻而易举想到。

  “好了。”李彻轻轻放下炭笔,“今天是你们的最后一堂课了。”

  “接下来,你们要放下书卷,走出课堂,拿起枪杆,进入军队基层。”

  台下的政委们面色激动,年轻的脸庞上满是跃跃欲试。

  经过这段时间的思想改造,这些年轻政委可以说是整个宁古郡除了李彻之外,最红的人了。

  当然,大庆是封建君主专制,是家天下的社会。李彻还没有头铁到在这种年代,推行社会主义。

  他推行的思想方式,更偏向于民权方面,将人民视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冰冷的生产机器。

  除了满清那种变态王朝,皇权一直都不是至高无上的,而是需要与人分享的。

  汉代有外戚、世家,唐有门阀、藩镇,宋与士大夫共天下。明就更厉害了,把宗室封的到处都是,妥妥的朱姓一家之天下。

  在李彻看来,与其和这群驴马烂子共天下,倒不如和百姓共天下!

  “从明天开始,你们将被派到宁古郡三军之中,和战士们朝夕共处。”李彻笑着扫过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本王不要求你们将他们变成大儒,但至少要识字!”

  “一支有文化的队伍,才能清楚自己为何而战,才能形成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

  “这个过程要持续很久,你们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这就是我给你们的第一个任务,扫盲教育!”

  李彻还真不是瞎说,这套理论是有实验基础的。

  我军在红军时代就开始扫盲,当时民国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而在当代中国所有军队中,文化普及率最高的就是红军!

  红军的识字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什么土八路都是扯淡,我军就是那个年代最有文化的队伍!

  后来的结果就人尽皆知了,一支有文化、有信仰、知道为何而战的队伍,是所向披靡的!

  “愿为殿下效死!”众人情绪激动,起身齐声道。

  李彻点了点头:“到了军营后,我不会给你们提供任何帮助,哪怕你们和士兵们发生冲突,我也不会出面。”

  “你们要靠自己,靠我教给你们的知识,获得那群骄兵悍将的尊重!”

  “好了。”李彻语气稍缓,“接下来分配诸位的去处。”

  “石勇,宁古军戊营营部。”

  “朱悝,护国军甲营肆队。”

  “刘叔文,朝阳军丁营营部。”

  ......

  这段时间,监军部的政委人数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人左右,城中读过书的人毕竟太少,这个人数已经是极限了。

  李彻只能先保证每个营和队,都能分到一个政委,日后再让这些政委在军队中发掘优秀的苗子,不断壮大队伍。

  到最后,将政委制度覆盖到伙、什、伍,将爱民教育推广到每一个士兵。

  这样,只要自己还掌控着监军部,就等同于将军权牢牢掌控在手中。

  哪怕有将军反叛,麾下战士也绝对不会跟从!

  分配完毕,李彻收起名单,脸上带着温润的笑意。

  走下讲台,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做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

首节 上一节 132/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