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36节

  “那些契丹人,明摆着是冲着矿场来的,真乃狼子野心。”李彻眼中的杀意一闪而过,“幸亏先生出手,不然让契丹人探得矿场虚实,怕是会派兵前来骚扰。”

  霍端孝温和道:“岂敢言功,都是禁军将士们用命。”

  “不知先生如今在哪高就?”李彻又问道。

  霍端孝拱手道:“臣尚未出仕,可否在殿下治下谋得一职?”

  一旁的霍端礼闻言,心中不由得替二哥哀叹一声。

  二哥宰辅之才,到底要沦落为边关偏将了。

  李彻大喜过望:“果真如此吗?府内长史司尚有空闲之职,委屈先生出任左长史一职如何?”

  此言一出,霍端孝还没说什么,霍端礼却是‘扑通’一声,差点掉下马车。

  什么职位?左长史?

  长史司作为藩王府中官职最高的机构,左长史等同于当朝左丞相。

  自家父亲也只是一个右丞相,宁古郡王是怎么敢直接给二哥一个左长史的?!

  霍端孝错愕地看着李彻:“殿下......您......”

  “哎,不必推脱。”李彻摆了摆手,“原本这个职位是由钱老代领。”

  “但钱老毕竟年事已高,精力的确不够用,还肩负着宁古郡内的财政大事。先生来长史司,钱老也能轻松一些。”

  此刻的霍端孝心中终于是有些动容了。

  初次相见,同车而乘,高官以待,君臣相得。

  这可都是流芳千古的名臣才能得到的待遇!

  而一旁的霍端礼已经开始迷茫了,思绪不断飘散,耳边只有那三个字

  左长史!

  这宁古郡王知道二哥的身手,不让他做武官,而是直接以左长史这个文臣之首的高位相授?

  不是,为什么啊?

  难道这宁古郡王,真是一位有识人之明的圣王,看出了二哥胸中韬晦远高于手中武艺?

  二人不知道的是,李彻的确看出霍端孝是个文武全才。

  不过之所以让他当文臣,单纯是因为宁古军武将过剩,没有空闲的位置了......

第170章 王号是什么?

  霍端孝是一个心存高远的人。

  他有一个梦想。

  那就是辅佐一代圣王,立不世之功,创造一个辉煌无比、远迈各代的王朝。

  然而,在大庆,他的这个梦想注定不会实现。

  庆帝是一个强大的帝王,如今的朝堂上相权被皇权深深压制,几乎没了实际权力。

  这种情况下,霍家不可能再出一个丞相,因为庆帝不肯,霍家更是不敢。

  这也是霍韬将自己最出色的儿子,送到李彻麾下的原因。

  但,霍端孝怎么都没想到,宁古郡王竟是这样的一个人。

  转而,他又想起了曾经的那个自己,那个心怀天下、少年热血的自己。

  看着李彻清澈而深邃的眼睛,霍端孝一阵恍然。

  当今陛下关于继承人的想法,霍端孝作为聪明人,自然是能看清的,那就是从诸藩王中择优选择。

  宁古郡王殿下......未必没有机会。

  霍端孝又想起圣旨上的内容。

  哪怕殿下没能争取到那个位置,自己也能辅佐他,将这关外之地打造成大庆最强大的藩国。

  或许......跟着他,真的可以实现我之大愿?

  “先生,可愿辅佐于我?”李彻的声音响起,将霍端孝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霍端孝深深看了李彻一眼,突然起身整理了一下衣冠,长拜下去: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哈哈哈,好好好!”李彻笑得合不拢嘴,“我得先生,犹如久旱逢甘霖,周公遇吕望!”

  “臣不敢和先贤比肩,但也决不会令殿下失望。”霍端孝谦虚道。

  “好好好,孤之有先生,犹鱼之有水也!”

  李彻心情大好,好话金句不要钱地往出蹦,也不管剽窃的是刘备还是曹操。

  霍端礼看着两人君臣相得的模样,有些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丸辣!

  父亲啊,父亲。

  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

  咱家最聪明的二哥,就这么被人忽悠走了?

  一路上,李彻和霍端孝相谈甚欢。

  李彻毫不掩饰地将宁古郡最近的发展政策、战略情况、未来计划等和盘托出。

  霍端孝也没有藏拙,很认真地提出了一些想法。

  好的政策,丝毫不吝啬夸赞之词。

  未成熟的政策,也总能一语道破天机,提出错漏之处,并给出解决方案。

  听了霍端孝的想法,李彻的眼睛越来越亮。

  虽然他有后世的海量知识储备,和众多前女友助阵,但一些政策还是过于先进,不符合这个时代。

  而霍端孝就像一个缝补匠,总能找到错漏之处,将这些隐患一一解决。

  李彻算是知道,古代的顶级谋士有多么变态了。

  相比于李彻,霍端孝则更加惊喜。

  本以为李彻是一个能打仗,敢用人的藩王。

  没想到他又给了自己一个惊喜,在文治方面也有如此天赋。

  一些政策虽然听起来天马行空,但仔细琢磨一下,却是妙不可言,直击要害。

  最关键的是,殿下才十六岁啊,完全没到一个为政者的黄金年龄,成长的空间很大。

  若不论其他条件,只看才能的话,殿下俨然已经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者了。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必然又是一个能君临天下的圣王!

  愉快的时间很短暂,当两人缓过神来之时,马车已经行驶到朝阳城郊外了。

  霍端孝拉开窗帘,向外看去,入目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沃土田地。

  青嫩的幼芽点缀在褐色的农田中,农人们笑脸盈盈地来往于田地之间。

  李彻刚刚向自己描述的先进政策,此刻仿佛具象化一般,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就是朝阳城?”霍端孝喃喃道。

  霍端礼同样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看着窗外的景象。

  面前的一切完全打破了他们对关外藩镇的认知。

  他们本以为会看到一座戒备森严、煞气重重的坚城,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副百姓安居乐业的画卷。

  “没错,这就是朝阳城。”李彻微笑道,“有先生相助,未来的关外还会竖起无数座这样的朝阳城!”

  车队驶入城内,队伍周围的人也越来越多。

  霍端孝注意到,不仅守城的士兵在向马车行礼,就连百姓都会一脸感激地向马车这边行礼。

  一些离得远的百姓,甚至放下了手中的活,跑到马车周围,就为了向殿下行个礼,打个招呼。

  而李彻的行为也让他很吃惊,面对聚集而来的百姓,他不仅没有放下帘子,反而探出身去笑着和百姓们打招呼。

  霍端孝沉默着,他忽然感觉李彻不像是一个藩王。

  准确的说,是好得不像是一个藩王。

  霍端礼看着李彻的背影,心情有些复杂。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突然有些羡慕二哥,能留在这个地方,被这样一个藩王重用。

  马车行驶到王府前,缓缓停了下来。

  李彻看着霍端孝,有些不舍:“正则(霍端孝的字),不如就住在王府吧?”

  “此事不妥,臣初来乍到,殿下如此恩宠,怕是会引来非议。”霍端孝温声道,“臣就住在城中,殿下若是有事,召臣来即可。”

  “好吧。”李彻点了点头,“那我去让人给你安排住处。”

  “这......”

  “正则不必拒绝,此乃郡臣福利,宁古郡的臣属都有。”

  “那就劳烦殿下了。”霍端孝想了想,也没拒绝。

  “好,我去沐浴更衣,召集百官。我让他们送你去休息,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后,再宣读圣旨。”

  “殿下慢走。”霍端孝连忙说道。

  李彻下了马车,自有眼尖的下人迎接而来。

  对着身后的霍端孝挥了挥手,后者恭敬地回了一礼后,马车缓缓驶出王府大门口。

  李彻望着马车的远去,心中也有些期待。

  亲王爵位,总算是到手了,还附送了一个至少是ss级别的文武全才。

  皇帝还算是够大方,不枉自己这些日子如此拼命。

首节 上一节 136/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