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61节
解明三步并两步走上前,一把掀开床上的被子,正是耶律和。
解明连忙将手探到耶律和的鼻子下面。
有呼吸,但十分微弱。
“他好像有点死了。”解明回头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一阵无语。
“但还有点气。”解明又道。
陈平之无奈道:“原来如此,我说城中防守怎么如此疏松,一应防务不像是耶律和的手笔。”
“且让军医来给他诊治一番吧,能不能挺过去,就看他的造化了。”
。。。。。。
“耶律和轻敌,以至我军大败,当为此负责!”
大殿之上,一名契丹文臣看向王座上的耶律大贺,语气中满是问责之意。
“请大汗下旨,将其家眷拿下,一同问罪!”
王座上,一名五十多岁的中年人面色沉静,看不出什么情绪。
中年人是耶律大贺,当代契丹可汗,当之无愧的关外霸主。
这位被契丹人奉为圣主的可汗,从降生起就颇具神奇色彩。
其母亲梦见太阳落进怀里,心有所感,请来部族中的巫医一看,果然怀孕了。
降生之时,更是室内有神光异香,身体足有三岁孩子那么大,并刚出生就能在炕上爬行。
长大以后,颇有胆略,擅骑射。据说他能挽五石强弓,可左右开弓,把一寸厚的铁板射穿。
这些传言虽然无从查实,但耶律大贺的一生的确足够传奇。
从小部落起势,一路吞并各个部落,最后将几个契丹最强大的部族收于麾下,将契丹人的疆土开扩至百年来最大。
若非更北边的室韦人突然雄起,耶律大贺未必不能恢复当年大辽国的辉煌。
而此时的他虽已经渐渐老迈,但雄心尚在。
他缓缓看向面前的大臣,声音沙哑:“你是说,要连罪耶律和的家人?”
“正是如此!”大臣义正严词,“为将者轻敌兵败,自当军法处置!”
“呵。”耶律大贺冷笑一声,“耶律和乃是我的远亲,你是要把我也一并问罪吗?!”
大臣面色一白,连忙改口:“臣不敢,绝无此意。”
耶律大贺不再说话,眼睛轻轻眯起,只觉得有些困乏。
前年自己兴兵北上,结果在室韦人那吃了败仗,只得退兵。
好不容易休养生息了一年,南边又来了一个大庆的藩王,竟把一向软弱的庆人也变成了嗷嗷叫的野狼。
契丹腹背受敌,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复兴辽国的宏愿似乎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耶律和之事以后再议,他尚且守着襄平城,此刻降罪只会动摇军心。”
襄平城乃是五京重地,不可拱手让与庆人。”耶律大贺睁开眼睛,强硬道。
“传令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首领即日启程,救援襄平城,将庆人赶回南边。”
“三族联合,共出兵......十万!”
第202章 你怕是没有小姐猛
契丹上京距襄平城并不近,至少有六百里。
消息传递滞后,导致耶律大贺完全不知道襄平城已经失守,奉军大旗已经插到了城头。
不过契丹人出兵的速度却堪称神速。
这就是游牧民族的优势,平日里放牧打猎,战事来临拿起武器就是兵,说是全民皆兵也不为过。
三个大型部落,聚合十万大军并不难。
一个大部族,纯契丹人的数量可能只有几万,但算上奴隶就差不多有十万了。
仅仅半天,一支由契丹、奚、夏、室韦合编组建的军队,向南边浩浩荡荡地开去。
除此之外,随行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
重甲骑兵,皮室军!
契丹继承了辽国制度,而辽国曾经有一支最具战斗力的精锐部队,名为‘腹心部’。
腹心部其实就是辽太祖的亲兵,最初作为护卫军存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职能逐渐转变为野战主力部队。
耶律大贺一心想要光复大辽,便学习辽国‘腹心部’将自己的亲军改为‘皮室军’。
皮室军都是跟随耶律大贺南征北战的老兵,他们装备精良,士兵和战马都披着重甲,装备着包括钩连长枪和强弓等重型武器。
此次出兵,耶律大贺派出了足足一千皮室军。
一千重甲骑兵,放在任何一个战场,都是能左右胜局的存在。
别看一千人不多,其实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量,要耗费海量资源。
养重骑兵的花费堪比如今的国家养航母,骑士要身披五六十斤以上铁甲,对人马甲的要求都相当高。
更别提重甲骑兵都是有辅兵、辅马的。
像是越云的具甲营,在进战场之前骑辅马,还会用另一匹辅马驮战甲,临战再在辅兵帮助下披甲上战马。
一各重甲骑兵配三匹马,三个辅兵都是常态。
重甲骑兵都放出来了,足以说明耶律大贺此次出兵,根本就没有做打输的准备。
在他眼中,已经打定主意吃下李彻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庆藩王了。
。。。。。。
十万骑兵一路急行军,日行将近二百里,三天后便杀至襄平城。
而此时,护国军刚刚拿下襄平城不过一天。
大军兵临城下,和聚集而来的契丹援军汇合,随后迅速将城池围了个水泄不通。
好在陈平之早就下令坚壁清野,将襄平城附近的树林砍了个干干净净。
契丹军远道而来,没有携带重型攻城器械,而周围又没了树木,只能去更远的地方砍伐树木,搭建攻城器械。
陈平之站在瓮城内部的城楼上,看着远处密密麻麻的军营,神情肃穆。
身旁的解安三人则是一脸后怕。
“太他娘的惊险了,真是少帅保佑啊!”解明擦了擦脸上的汗水。
就差一天,护国军刚拿下城池一天,契丹大部队就来了。
足足十万大军啊!
当初要不是陈平之坚持兵行险着,将俘虏就地坑杀,果断拿下襄平城......
此刻护国军就要在平原上,正面迎战十万大军了。
一比五的战力比,对方还全是骑兵,这仗就是让兵圣再世,也他妈没个打!
“怎么办?”解明完全失了方寸,“别说少帅的援军还没到了,就是援军到了,我们也不过四万人,不可能打过这么多契丹骑兵啊!”
“冷静。”解安皱了皱眉,看向弟弟,“小点声,莫要让兄弟们听到,动摇军心。”
听到大哥的话,解明立刻安静了下来,但眸子里的焦躁不安依然在。
解安将目光投向陈平之,试图从他口中再次听到奇谋。
陈平之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实力悬殊太大,为今之计只有死守城池了。”
“契丹人不擅长攻城,我们在此坚守,待到少帅援兵赶到,在后方袭扰,或可让敌军退去。”
陈平之不是神仙,虽然擅出奇谋,但奇谋再奇,也只是谋划而已。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奇谋诡计都是徒劳的。
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后,陈平之开始发号施令:
“解安。”
“在。”
“你去检查城防,准备好檑木、石块、金汁,安定好兄弟们的情绪。”
“喏。”
陈平之又看向解明:“解明。”
“啊?”
“镇定些,为将者怎能未战先怯。”陈平之斥责了几句,转而道,“军中手雷一直是你看管的,还有多少了?”
解明回道:“还有八百多枚,地雷还有二十多个,要不要我派人出城将地雷埋下?”
“不用了,二十个地雷在如此多人的情况下,派不上什么用场。”
陈平之摇了摇头,看向城内:“以防万一,留在巷战中用吧。”
对于战争走势,陈平之还是比较悲观的。
十万人一拥而上,城破只是时间问题,要做好抗争到最后的准备。
若是真到了那一步,开始打巷战,地雷的用处会更大一些。
“各司其职,去准备吧。”陈平之严肃道,“护国军生存与否,就看诸位了。”
“是。”众人齐声道。
就在此时,一直没说话的杨璇突然开口:“我做什么?”
陈平之看向她,眼中闪过一丝纠结。
“你刚刚的视线一直在避免和我接触,显然是有事情交给我,却下不了这个决心。”杨璇淡然道:“说吧,我能做些什么?”
陈平之叹了口气:“敌军长途跋涉,初来乍到,还未稳定。”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