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78节

  大庆近年流年不利,各地都有灾难,灾民安置是个大问题。

  正好将灾民迁徙过去,解决了朝廷的难题,又帮了老六大忙。

  “那好,朕决议,赏赐奉王禄米十万石,银万两,布匹、器皿、香料、工具、车马若干。”

  “奉国攻下两城,却无百姓耕种,迁北地流民、灾民、奴隶共五万人,入奉国为民!”

  “迁徙路途吃喝穿度,皆由当地郡县负责,直至出山海关交接。”

  众臣抬头看了皇帝一眼,倒是没人反对。

  这金银粮食都是添头,其他的布匹之类的东西,说是若干,实际上路途艰难,也送不了多少。

  倒是这五万人口,可真是不少。

  不过现在各地都在闹灾,安置难民的确是件难事。

  却是不知道那奉王能不能养活这么多人,别到时候人派去了,反倒把奉地拖垮了。

  宣布了对李彻的封赏后,关于奉国的事情就告一段落了。

  大庆君臣又商议了一些杂事,没人再上奏,就准备退朝了。

  没想到,庆帝却开口了:“奉王给朕献了一个配方,正是战报上所讲的黑火药。”

  此言一出,文臣没什么兴趣,武将却都兴奋了起来。

  武将能做到有资格上朝会的地位,自然是对战争有嗅觉的。

  这黑火药战绩豪华,若非奉王吹嘘,耶律大贺故意夸大,那很可能真是一种战争利器。

  “朕,欲成立一司,名为火药司,独立于工部、兵部之外。”

  闻言,武将们顿时都泄了气。

  都独立于兵部、工部了,那这火药司必然是归陛下亲自管理,他们是没什么机会了。

  庆帝视线扫过众人,最终停在霍韬身上。

  “霍老?”

  “臣在。”

  “你家三郎虽然挂了职位,但尚无什么正经差事吧?此事就交给他,如何?”

  “这......”霍韬愕然地看向庆帝。

  自己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大儿子未来肯定是接自己的班,二子霍端孝刚刚随奉王殿下立了大功。

  火药司这么重要的职位,再交给霍端礼,自家的权势有些太高了吧?

  “朕是觉得,那黑火药是奉王发明的,而端礼去过关外,两个孩子有所交集。”

  “万一火药研发进展不顺利,让端礼去和奉王沟通,也方便一些。”

  话都说到这里了,霍韬只得领命:“臣替家中犬子谢恩。”

  “好,此事就交给端礼了,明日让他进宫一趟。”庆帝笑了笑,“端礼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吧,几位公主倒也到了岁数。”

  霍韬连忙再次谢恩:“全凭陛下安排。”

  众臣在一旁看着,心里清楚,陛下这是要将霍家和皇家绑定了。

  也对,毕竟是黑火药这么重要的东西,怎么能交给外人?

  朝会结束,官员们三三两两结伴而出,大殿也空旷下来。

  唯独太子仍站在原地,沉默呆滞地看着柱子。

  黄瑾见状,皱了皱眉,走上去小声提醒道:“殿下,殿下?”

  “啊?”太子豁然惊醒,“死了没,李彻死了没?!”

  黄瑾面色一沉:“殿下可是劳累过度,说胡话呢?奴婢是来提醒你,朝会已经散了,您可以回东宫了。”

  太子这才回归现实,如同行尸走肉般抬头看向黄瑾。

  “东宫?”太子皮笑肉不笑,“孤怎么觉得,东宫不在这帝都,朝阳城的奉王府,才是真正的东宫呢?”

第217章 诸王们!

  帝都的夏风轻轻吹拂,一路掠过河谷平原,带着蝉鸣与焦热来到西安府。

  西安府是秦王封地。

  封建社会不断发展,已经有了严格的封爵等级制度,嫡长子是太子,秦王就是嫡次子。

  李章也是如此,作为嫡次子,他倍受庆帝宠爱,待他成年后更是将西北的大片土地封给了他作为藩国。

  关中地区一直是富庶繁华之地,但由于桓朝炀帝的折腾,加上连年战乱,导致关中百业凋零、百姓生活困难。

  李章就藩后,庆帝多次嘱托他要善待百姓,与民休息。

  显然,李章听进去了庆帝的嘱托教导,在对待百姓的方面,做得还算是差强人意。

  而作为一名主君,就有些过于残暴了。

  “大王,我大庆自有礼制,五爪天子、四爪诸侯、三爪大夫,您身为一代藩王,怎能用五爪龙床此等僭越之物?!”

  一名大臣跪伏在地上,苦口婆心地劝说着。

  前方是一座做工精美的龙床,用料精美奢华,上面的雕刻更是栩栩如生的五爪金龙。

  龙床之上,坐着一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

  他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紧抿,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

  眉宇间隐约透露出几分刻薄与凌厉,眼角微微上扬,似乎总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李章语气不耐地回道:“一个龙床而已,本王乃是诸王之首,有什么僭越的?”

  “正因为您是诸王之首,更要谨言慎行,为大庆诸多藩王作表率啊!”大臣继续规劝道。

  “够了!”李章一把将手旁的香炉掀翻,香灰洒了大臣一身,“你这老狗,父皇让你来此,是辅佐本王的,不是来教训本王的!”

  大臣不顾一身狼藉,起身不卑不亢地和李章对视:“臣身为秦王府属官,自有检举劝谏之责!”

  “好好好!”李章怒极反笑,“劝谏是吧?来人!割了他的舌头,本王倒要看看你没了喉舌,还拿什么劝谏!”

  几个秦王府卫士如狼虎般扑上来,将那大臣捉住。

  大臣怒骂不止,李章心中怒气更盛:“愣着做什么,给本王割了!”

  卫士们不再犹豫,两人摁着那大臣手脚,另一人抽出一把匕首,三下两下就割下一根血淋淋的舌头。

  大臣支支吾吾,痛得满地打滚,没过多久便流血过多,失去了呼吸。

  李章身边的太监立刻摆了摆手:“扔出去,莫要污了大王的眼!”

  卫士沉默着将那大臣拖走,一路留下长长的血迹。

  “大王,此人区区一个小官,死了倒也无妨,就是怕他们家人去帝都闹,您看?”太监谄媚地问向李章。

  “就按以前那么办。”李章漠然道。

  “是。”

  这种事情,秦王不是第一次做了。

  李章在王府滥用私刑,折磨人的方法数不胜数,比如将宫人埋在雪里活活冻死、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看着不顺眼就割掉舌头、挖出眼睛......

  这让王府中的宫女和下人个个战战兢兢,生怕性命不保,每日都活在恐惧之中。

  按照大庆律令规定,藩王府邸的罪人要押解帝都审理治罪,但是李章害怕这些人到帝都后泄露自己的残暴行径,竟然直接将这些人全部灭口。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有人到京城去告状,他还专门安排亲信在必经之路上拦截,不肯返回者就地打死!

  “报——”门外传来卫士的喊声,“启禀大王,帝都有圣谕!”

  李章做贼心虚,闻言顿时打了个寒颤。

  但转念一想,自己刚刚处死大臣,哪怕是父皇也没有千里眼,不可能这么快知晓。

  应该只是个巧合。

  李章挥了挥手,那卫士立刻将信件递上。

  翻开信件看下去,李章的表情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四万破十四万?契丹可汗乞降?这还是李彻那个废物吗?”

  放下信件,李章的表情越来越阴郁。

  大庆分封的诸王,不是哪个都如太子般愚蠢。

  李章很清楚,自己虽然不在京城,但并非没有继位的机会。

  太子是个又蠢又坏的残疾废物,那个位置就该是自己的!

  可是,自己的弟弟们也太能干了,先有晋王和燕王,现在连不显山不露水的奉王都冒了头!

  为什么非要和自己争?他们怎么不去死?!

  李章捏紧手中信纸,面无表情地将那道圣谕翻开。

  随后表情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诸王返京吗?”

  李章愣了一下,薄薄的嘴唇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缕寒芒:

  “或许,是个好机会!”

  。。。。。。

  同样收到战报和圣谕的,还有晋王府。

  与秦王府不同,晋王府并无骄奢淫逸之相,反而很节俭,甚至有些简陋。

  晋王默默放下信件,眼中的焦虑和烦躁怎么都掩盖不住。

  “先生,我那六弟也出息了。”晋王声音温润地开口道,“本王只觉得,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

  身旁的谋士开口道:“殿下莫忧,奉王虽有武勇,但他毕竟不是嫡子,继承大统的法理性先天不足。”

  “更何况,他母妃乃是前朝新安公主,有桓朝皇室之血脉,陛下必然不会选他。”

首节 上一节 178/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