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81节
王六小眼睛一翻,将李彻所说认真记在心底。
“此三者,优先寻找石膏矿,近日就要用;煤矿次之,这个要等到冬天用;铜矿再次之。”
石膏不仅是常见的工业材料,而且还是一味药材,用途多多。
煤矿更不用多说,在东北发展最大的难关就是那长达半年的冬季,若是没有煤矿,百姓怕是会冻死大半。
至于铜矿,李彻则是准备用来铸币,顺便研究一下火炮和子弹。
“此次我不能给你具体位置,只能给你一个大致范围,你要自行去找。”
李彻走到舆图旁,伸手在几个地方圈了个几个圈。
“就在这几个区域,误差不会太大,但石膏矿主要以地下开采为主,可能需要挖深洞勘探。”
王六表情严肃起来:“这石膏矿,殿下何时需要?”
“半个月之内吧。”李彻回道。
水泥需要热量凝固,冬天就不好用了,所以要趁着夏秋两季多修几段路。
“属下,必定全力以赴!”王六拱手道。
王六没有停留,下午便带着手下团队出发,去寻找石膏矿了。
战事已经结束,工正所在忙着实验水泥,其他事务也有霍端孝和诸葛哲处理,李彻竟然有了一段难得的空闲时间。
趁着难得的休闲时光,李彻白天跟着越云学习枪术,晚上则开始翻阅前朝世家收藏的史书典籍。
原身当皇子那段时间,接触的都是儒家经典,对这个世界的历史了解甚少,所以李彻也没有相关的记忆。
如今有了时间,正好读一下史书,确定一下自己究竟处于什么年代。
夏商周,春秋战国,这段时间和前世没有任何区别。
历史的转折点发生在秦朝,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李彻并没有在史书上找到嬴政的名字。
没有了祖龙,秦国灭六国的时间也往后推迟了几十年。
秦朝依然是短寿王朝,但由于延后了几十年,汉朝也未曾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混乱的历史,内有中原各国战乱不休,外有各族蛮夷入侵。
用礼崩乐坏来形容都算是轻的,简直就是昏天暗地,人间炼狱。
这段混乱的历史差点将华夏文明断绝!
甚至如今都找不全那段历史的史料记载,也没人能准确说出这场大混乱究竟持续了多久。
学者们多有争议,大多认为是二百年左右。
史学家称这段时间为——断史之年!
不过,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中国人骨子里带着一统天下的使命感,最终还是促成了天下归一。
随后,便是各个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
等到庆帝建立庆国,已经是第五个大一统王朝了。
李彻粗略计算了一下时间,若是断史之年的持续时间是二百年,那么现在的年月正好对应着前世的宋元之间。
南宋啊,那就不奇怪了。
世人皆知道满清龙兴于东北,但却忘了宋朝并非大一统国家,而是和位于东北的辽国、金国对峙了二百年的割据王朝。
宋朝虽然总被嘲笑为大怂,但其实还是有实力的,毕竟是当时的世界GDP第一强国。
而辽、金能和它长期对峙,辽国甚至一度自称华夏正统,就说明了这两国并非单纯的蛮族部落,而是同等的国家。
辽国在一定程度上,对东北进行了初步开发,而非单纯的游牧、渔猎。
这也对应了历史的温度周期,宋元之时正是人类经历的第四次温暖期,东北在这个时期还算是宜居之地。
若是自己穿越到明朝的小冰河时期,那可就遭老罪喽,别说在关外称王称霸了,能不冻死已经是祖先保佑了。
李彻搞清了情况后,顿时振奋起来。
按照前世的历史轨迹,这段温暖期从公元1200持续到公元1300,总共一百年!
也就是说,奉国至少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迎接下一次的冰河期到来。
而这次,不会再有清军入关,也不会再有八国联军,更不会再有侵华战争。
历史这座战车依然在前行,而驾驭方向的御者,是自己!
在此之前,李彻会解决掉这些问题的。
问题要是解决不掉,那就解决掉带来问题的人......或民族。
你说是吧?喜欢拿姨妈巾当国旗的某岛国?
第220章 水泥面世!
七天的时光转瞬即逝。
李彻一身白袍,立于王府后院的树下。
一袭洁白如雪的袍子,显得格外脱俗,下摆随风轻摆,宛若云朵般飘逸。
李彻缓缓摆开架势,起手式如行云流水,在空中画出一个太极。
啪——
啪——
啪——
一套太极拳打完,李彻收起架势,吐出一口浊气。
这太极拳是从世家收藏的一本拳谱中学来的,有没有用他也不清楚,但打完一套的确神清气爽许多。
没指望靠这东西上战场杀敌,用来强身健体还是不错的。
远处的秋雯见到李彻收功,立刻小跑着跑了过来,递给李彻一杯水。
李彻伸手接过,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秋雯瞪大眼睛,看着李彻袍子下隐隐约约的肌肉线条,浅浅地咽了口口水。
想起半年前的殿下,那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还没自己壮呢。
如今却是能用健壮二字来形容了,那张俊美的脸,也多了几分硬朗的男子气概。
秋雯面色红晕,好奇地小声问道:“殿下,我听说太极是借力打力的功夫,您练这么壮做什么?”
李彻的手骤然一滞,淡然道:“防止他们不借。”
秋雯:???
糊弄完小丫头,李彻回房间擦了擦身子,向正堂走去。
路过一个转角,他忽然顿下了脚步。
地板上出现一道黑影,圆滚滚的脑袋上,还有两个半圆形的耳朵。
李彻微微一笑,蹑手蹑脚地靠了过去。
听到李彻的声音,那身影顿时低俯起来,猫猫祟祟地探出脑袋,露出一片毛茸茸的金色绒毛。
“嗷呜!!!”
未等小家伙行动,李彻率先发难,大叫着一个猛扑上前。
小老虎猝不及防,被吓得身体僵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虎须颤抖不止。
“哈哈哈哈哈!”李彻看着瘫倒成一团的小松,大笑不止,“就这点小虎胆,还敢出来混?”
一直跟在李彻身后的秋白见到这一幕,忍不住扯了扯嘴角:“殿下还真是幼......有童趣。”
话刚说完,他忽然觉得身旁有目光投来。
转头一看,一张熟悉而可恶的脸出现在面前。
“又是你小子!”
那亲卫面无表情道:“统领刚刚说什么?我没听清,您再说一遍,放心,我嘴最严了。”
“谁信你啊!”秋白咬牙切齿:“敢去殿下那胡说,老子生吃了你!”
亲卫一脸无所畏惧,眼中还带着跃跃欲试。
打自己直属领导小报告,领导又奈何不了自己的感觉,可太爽了。
就在这时,王府门口传来一阵兴奋的喊叫声:“殿下!殿下!让开让开,我要面见殿下。”
秋白瞪了那亲卫一眼,转身向门口走去:“何人在此喧哗?”
“吾乃工正所科研官,水泥之研究已有重大突破,快让吾面见殿下!”
科研官是李彻特创的官位,由表现突出的官吏和创造力强的工匠担任,只负责研究,不用管理日常政务。
说白了,就是科学家的预备役,未来的科研人员,攀爬科技树的中坚力量。
李彻此刻也听到了动静,快步走了过来。
“水泥成了?”
那科研官神情激动:“我们的实验品中,有十例已经成功凝固,三例扛过了抗压实验!”
李彻神情微变:“走,去看看!”
骑上马,带着一众亲卫直奔城外而去。
朝阳城的各工坊、司已经尽数搬到了城外,水泥厂就坐落在靠近玻璃厂的位置。
刚出城门,李彻就听到远方火药司的位置,传来一道爆炸的轰鸣声。
路过的行人只是往那边瞟了一眼,随后就继续赶路,早已经习以为常了。
李彻无奈地摇了摇头,火药司人均爆破鬼才,那陈规更是核爆仙人,惹不起惹不起。
如今火药司出品的产品迭代速度快到离谱,几乎是几天就能出一个全新版本。
就比如最常见的手雷,外型已经从罐子改成了长柄式,也就是抗日电视剧中最常见的那种。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