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87节

  看到薛镇欲言又止,李彻补充道:“在城根下面建些帐篷就行,放心,不会让他们进关城内的。”

  薛镇松了口气:“如此甚好。”

第226章 拉杜相下水

  在山海关守军的帮助下,难民开始有序地依靠关城,安营扎寨。

  薛镇命令士兵们搬出行军帐篷和布料、木头搭建临时的住所。

  篝火被点燃,火光在夜色中摇曳,为众人带来了些许温暖和慰藉。

  难民们围坐在火堆旁,细声细语地小声交谈着。

  不远处,士兵们开始生火做饭。

  碗瓢盆的撞击声和食物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难民们咽了咽口水,眼巴巴地向香气传来的方向看去。

  李彻也没闲着,亲自带着亲卫营,仔细清点人数。

  并派出骑兵沿路巡逻,以免有掉队的难民,找不到方向而流落荒野。

  古代的野外和现代可不同,在晚上不聚在一起点起篝火,十有八九会碰见野兽。

  杜贺虽然也想休息,但李彻都在忙碌,他也只能在后边帮着干活。

  看到李彻对难民们和颜悦色的样子,和刚刚的形象判若两人,他忍不住向一旁的霍端孝愤愤不平道:

  “奉王何故亲庶民而远士人?我怎么也是宰相之子,朝廷官员,竟被他当众殴打。”

  “奉王如此暴躁,正则在他麾下做事,应当很不好过吧?”

  霍端孝像是看傻子一样看向他。

  就这水平,还搁这挑拨离间呢?

  他实在想不明白,杜相是何等人物,从陛下起兵时便替他运筹帷幄,堪称大庆第一智囊。

  怎么生出来的儿子如此不智,和他爹的差距这么大。

  霍端孝淡淡问道:“你觉得殿下打你,是因为看你不顺眼?”

  杜贺一脸愤恨:“不是吗?”

  “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山海关外耀武扬威,若是与边关将领起了冲突,闹到陛下那里,会发生什么?”

  看到杜贺一脸茫然,霍端孝继续说道:

  “我告诉你吧,事情传到朝堂,满朝文武不会针对你,毕竟你只是无名小卒,他们只会以此事为借口,弹劾杜相教子无方!”

  “杜相身为朝廷左相,位极人臣。而他正值壮年,不出意外的话还会执政很长时间,到那时陛下如何制衡他?”

  “你以为他位高权重,一手遮天?实际上他小心谨慎,如履薄冰!”

  “在他那个位置,但凡有些污点被朝中政敌抓住,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毕竟我朝宰相只有两位,太多人盯着那个位置了。”

  杜贺听到霍端孝的分析,这才恍然大悟,面露惊恐之色。

  “这......我没想这么多,正则,这可如何是好啊?”

  霍端孝无奈地摇了摇头:“事已经犯下了,想再多也无益。”

  “幸亏有殿下,对你那顿抽打和怒骂看似是责罚,实则是开脱。”

  “殿下打了你一顿,以示惩罚,代表这件事就此结束,薛将军也不会向陛下提及此事了。”

  “你不思报恩,反而在背后埋怨殿下,当真是昏了头不成?”

  杜贺虽然傻,但还没傻透。

  谁对他好,谁对他坏,还是分得清的。

  “这......我确实是没想那么多。”他猛地扇了自己一巴掌,发出一道脆响,“我真该死啊!”

  李彻听见声音,回头看了一眼,面露疑惑之色。

  什么毛病?

  妈的,这孩子本来就傻,不会被自己打得更傻了吧?

  自己不过是想卖杜辅臣一个面子,可别因此结了仇啊!

  霍端孝连忙拉住杜贺,小声道:“莫要声张,殿下宅心仁厚,不图报答。”

  “但刚刚看到那一幕之人太多,难免会传到陛下耳朵里,你回去后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和杜相说明,想出一个对策来。”

  杜贺早已被吓住了,连连点头:“我明白,我明白。”

  霍端孝见状,满意地笑了。

  如此,杜相这个人情就算是实打实欠下了。

  在储君之争中,杜家目前还算是中立,也就这杜贺以前和太子走的比较近,倒也不算站队。

  没错,杜相的确性情淡雅,不喜权力之争。

  但事关那个位置,除了陛下之外,其他人怎么可能保持真正的中立。

  与其等他日后被逼着强行站队,倒不如将他绑到奉国这辆战车上!

  虽然李彻从未说过要争皇位,但在霍端孝和其他奉国官员看来,那个位子只能是自家殿下的!

  如若陛下不传位给殿下怎么办?

  那就不是他们这一众文臣的事情了,那就是武将们的事情了。

  若是陛下和朝堂百官没有识人之明,我奉国军民倒也略懂些拳脚!

  。。。。。。

  一夜整顿过后,李彻告别薛镇,带着难民们通过山海关,向朝阳城进发。

  昨日他粗浅地统计了一下,这群难民的数量有大问题。

  圣旨上说,给奉国迁难民五万人。

  可根据昨日的统计,至少来了八万人,足足多出了三万人!

  李彻也搞不清这三万人是哪里来的,像是凭空变出来的一样。

  不过这也不算是什么坏事,来奉国的庆人肯定是越多越好,现在自己最缺的就是人手。

  粮食什么的虽然也缺,不过只要有人,这都不算事。

  大不了让奉军去和高丽、契丹借一些,想来他们也不会小气。

  出了关之后的路,正如燕王所说,比关内还难走。

  杜贺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杂草,脚下根本称不上有路,只有前面的人踩出的一条通道。

  但当队伍走出一段距离后,杜贺突然睁大了眼睛,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他下意识回头看了一眼,后方荒草丛生的野地。

  又转回脑袋,看向面前。

  十丈宽的平坦大路,一望无尽,毫无起伏。

  这路出现得莫名其妙,完全没有一点预兆,像是通往天上!

  “正则,这是.....这是.....”

  “哦,忘了和你说了,这是殿下最近刚修的一段路,殿下给它起名为朝阳大道。”

  杜贺颤颤巍巍道:“这得有八丈宽了吧?看着和帝都的路都差不多了。”

  “不是八丈。”霍端孝摇了摇头。

  杜贺刚松了口气,又听霍端孝说道:“此路十丈宽,一寸都不差。”

  “夺少?十丈?!”

第227章 若想奉国人人如龙

  “十丈......”杜贺突然想到了什么,“我懂了,奉王这不是在修道,而是在修路,能运送军队的路!”

  在古代,‘道’和‘路’,合起来是道路。

  但是,道是道,路是路,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可以同时通行两辆马车的叫‘道’,比如白居易有句诗‘远芳侵古道’。

  而能够通行三辆马车的,才叫‘路’,比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对于一位藩王来说,能在藩地里面修一条便于出行的路,已经是利于民生的大善事了。

  杜贺实在想不通,这关外僻壤之地,奉王为什么要修一条能运送军队的大路?!

  难道是......

  杜贺回想起李彻的战绩,再看看周围凶神恶煞的一众精锐亲卫。

  嘶......奉王怕是心存大志啊。

  迁徙队伍不断走近大路的同时,恰好劳工们刚开始工作。

  太阳如同一颗炽热的火球悬挂在天际,无情地炙烤着这片土地。

  难民们看到,眼前出现一群蓬头垢面的劳工,脸庞被尘土和汗水覆盖,几乎难以辨认出原有的模样。

  身穿皮甲的士兵们手持长鞭,无情地抽打着这些劳工,呼喝声和鞭子的呼啸声在空气中交织。

  难民们顿时面露惊恐之色,这奉王治下的百姓,竟要服这么残酷的苦役吗?

  不应该啊,昨日奉王对大家挺亲切的,不像是如此残忍之人啊。

  难民们不断靠近,也引起了劳工们的注意。

  他们抬起头,眼神中充斥着疲惫与麻木,看到一群同样衣衫褴褛之人走来,又变幻为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意。

  然而,当难民们不断走近,劳工们看清楚了他们的服饰,认出了他们庆人的身份后,这种快意再次转变为嫉妒。

  反倒是那些用鞭子抽打劳工的士兵,看到难民之后,面露好奇之色。

  士兵们收起鞭子,向队伍走来,刚想开口。

首节 上一节 187/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