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192节

  每个穿越者似乎都在做同一件事。

  穿越过来,将天下人才尽入吾彀,将无数美女收入后宫,然后对那个至尊之位发起挑战。

  李彻不想这么做,或者说他不想把最终目标定为那个位子。

  身处这个时代的转折点,他为何不能做到更多?

  中华民族,值得更加伟大!

  中华民族,本该更加伟大!

第232章 闭关七天七日

  在确定了想法后,李彻整个人都变得很亢奋。

  在此之前,他虽然生活在这个世界,但每天都能感觉到一种割裂感。

  自身属于皇帝阶级,却有一颗‘红心’,让他变得很迷茫。

  然而,从这一刻开始,他不再迷茫了。

  摆脱几千年的封建束缚,让人民获得权力,让民族再次伟大,将成为自己的毕生目标。

  未来不管走哪条路,或是君主立宪,或是民族民主,至少最终的目的地已经确定了。

  不过想要达成这一宏愿,不是光靠想就行的。

  需要实力、需要人口、需要地盘。

  就像伟人所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

  接下来几天,奉国依旧按部就班运行,而李彻却完全摆脱了之前的咸鱼状态。

  反而陷入了一种近乎癫狂的灵感迸发状态。

  每日也不看女团表演了,也没有舞女从王府进进出出了,连每日的冰块都不要了。

  李彻将自己关在书房,取而代之的是不断消耗的纸张和笔墨,三餐也只是令侍女放在门口。

  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包括秋白等亲卫。

  几天后,霍端孝和诸葛哲都坐不住了,想硬闯进书房,看看殿下究竟在搞什么鬼。

  而未等众人行动,李彻终于披头散发地走出了房门。

  等候在门外多时的秋白、杨叔、秋雯等人连忙迎上。

  李彻面露不解之色:“嗯?你们都围在这里做什么?”

  “殿下啊。”杨叔声音带着颤音,“您可知道,您已经在书房里待了多久了?”

  李彻摇了摇头,迷茫道:“三天?”

  “七天!”杨叔苦涩道,“足足七天啊,若不是您每日都还吃饭,说话也还算沉稳,老奴都怀疑您被什么邪祟附体了!”

  “咳咳咳。”李彻有些心虚地咳了几声。

  自己这个情况,说是被邪祟附体了也不算错,毕竟自己已经不是真正的那个六皇子李彻了。

  “行了,本王无事,都散了吧。”李彻看向众人。

  随后又对秋白道:“秋白。”

  “属下在。”

  “去召集大家,府衙集合,本王有事情要宣布。”

  “是。”

  秋白领命,急匆匆地去了。

  得赶紧把消息告诉霍端孝他们,殿下七八天没开朝会,这群官员都快急死了。

  “秋雯。”

  “奴婢在呢。”

  “去,给本王烧水。”李彻低头闻了闻身上,“本王要沐浴更衣。”

  大夏天在书房坐了七天,身上的味道肯定不会好闻。

  沐浴更衣,一顿洗洗涮涮、喷香香暂且不提。

  当李彻神清气爽地从房间中走出,只觉得天格外蓝,阳光格外灿烂。

  手中拿着厚厚一打纸张,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这便是这七日闭关的成果。

  在亲卫营的护卫下,李彻赶往府衙。

  骑在战马上,李彻感觉到身侧有目光射来,下意识侧目看去,对上了一个担忧的眼神。

  李彻微微一笑:“是赢布啊,这几日过得如何?”

  “劳殿下挂念,有住处,吃喝不愁,再好不过了。”

  “那就好。”李彻点了点头。

  “殿下可无碍?”赢布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我听说您把自己关进屋子里,七天七夜没出来。”

  “哈哈哈,本王无碍。”李彻回应道,“只是......想到了一些事情,做了一些计划。”

  赢布半知半解地点了点头:“还请殿下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

  李彻摇了摇头,淡然道:“我累一点,百姓就能松快一点。”

  赢布瞪大眼睛看向李彻,怎么都没想到他会这么回答。

  此时,已经到了府衙,见李彻翻身下马,赢布连忙跟上。

  原本贴身护卫的活都是胡强和秋白干,但秋白武力值不够,大多时候还是要靠胡强一个人。

  一个人值班太累了,李彻看着也挺心疼,恰好有了赢布这个顶级高手加入,还能替胡强换个班。

  平日里赢布会跟着霍端孝讨教武学,需要换班的时候就来李彻这边。

  府衙此刻已经站满了官员,各个部门的官员几乎都来了,就连陈规都从火药司走了出来。

  看到李彻的瞬间,众人齐齐松了口气。

  李彻就是奉国的魂魄。

  奉国看似如日中天,蒸蒸日上,实际上都是建立在李彻是奉王的基础上。

  一旦李彻出了问题,整个奉国瞬间便会土崩瓦解。

  “诸卿怎么都一脸紧张?”李彻笑着看向众人,开了个玩笑,“可是日夜担心本王?”

  “正是如此。”诸葛哲一本正经地回道,“臣不知殿下发生了何事,但殿下乃是奉国之主,您即便是有事,也当提前和我等说一声。”

  “否则我等担心是小事,奉国因此不稳,导致出了乱子,就是大事了。”

  李彻点了点头,面露惭愧之色:“子渊说的不错,是本王疏忽了。”

  “不过......此次本王苦思冥想,倒也并非没有收获。”

  李彻话锋一转,看向堂中众人。

  “关于奉国今后如何发展,本王一直拿不定主意,但此次却是有了方向。”

  不需要王永年出来主持纪律,众人瞬间都安静了下来,认真聆听李彻所说。

  “奉国地处关外,地广人稀,较少的人口无法控制住广袤的疆域。”

  “而如今,我们已经控制了关外大部分区域,却仅仅有朝阳、北镇、辽阳三城。”

  “为此,本王决定,施行‘生产建设兵团’之策!”

  “以巩固边防,发展经济,安置人员为目的,将兵团作为工、农、兵、学、商五位一体的半军事化组织,用来建设发展奉国的蛮荒地带!”

  “以兵团为点,让奉国遍地开花!”

第233章 四大生产建设兵团!

  生产建设兵团,是建国初期的一种军垦形式。

  1965年后开始大规模推广,可以理解成现代版本的屯田制。

  在那个年代,虽然全国都迎来了解放,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我国疆土辽阔,有不少国军残兵藏匿其中,还有盘踞在乡间的强盗土匪时不时出来打个劫。

  长期驻军才能保证安全,但管控过于严格又会影响经济发展、恢复民生。

  所以,兵团制度应运而生。

  国家对驻军下达命令:“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

  17.5万新中国军人放下枪炮,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大规模的垦荒。

  这些勇敢的军人,把战争中锻炼出的纪律性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运用在了生产建设当中。

  他们前往最荒芜的地方,从零开始建设。

  没有房子住,就自己建房躲避风沙;没有水源,就自己动手挖井;没有牲畜和农机,就靠肩膀拉、靠双手推。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全国陆续出现过12个兵团,3个农建师。

  这种军民合一的制度,将大片边境国土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

  李彻将这种兵团制度简单讲述给众人听,并做了些许改变。

  兵团中的士卒成员,保留他们的军籍,并混编加入百姓、奴隶、战犯。

  兵团除了开垦荒地、建设聚集地外,还要承担训练、警戒、战斗任务,以保持战斗力。

  一旦发生战争,这些兵团要有迅速响应,并出兵的能力。

  饶是最具智谋的霍端孝和诸葛哲,听到李彻的计划,也不禁紧紧皱眉。

  “此事......太过冒险了吧?”霍端孝担忧道,“军团官员掌握了军、政、农、工、商等大权,可完全自主,难以控制。”

  “所以,我们要在人选方面多下心思。”李彻说道。

首节 上一节 192/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