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200节

  “是!”

  “去!将旗帜插在这里。”裴元贤浅笑一声,“告诉这附近的蛮族,此地是奉国的了!”

  “明白!”

  不多时,两个旗帜高高升起。

  一旗上写着‘奉’,另一旗上写着‘阜新’二字。

  。。。。。。

  大连兵团。

  海岸边,‘大连’军旗迎风飘扬。

  张盛相抬眼望去,面前是一片湛蓝的海水,波光粼粼,海浪轻轻拍打着海滩上的乱石,发出悦耳的声音。

  几只海鸟在上空翱翔盘桓,鸟叫声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

  张盛相深吸一口气,微咸的清新空气让他心中一荡。

  这就是大海嘛?

  怪不得殿下要在此处建城,风景是真不错啊。

  张盛相转过身,看向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微笑道:“诸位,我们到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热情如同海浪一般汹涌澎湃。

  朝阳城到此地的路上没有公路,众人披荆斩棘,这一路实在称不上轻松。

  张盛相伸手压了压,高声道:“先把住所建起来,男人们去砍树,女人们去收集树叶,把帐篷支起来。”

  众人依令行事,营地很快忙碌起来。

  张盛相叫来副将:“去,让老马头来见我。”

  不多时,一名五十岁左右的小老头小跑而来。

  虽然老头脸上都是褶皱,但人却很精神,身子骨也很好,一对小眼睛烁烁发光。

  “团长,你叫俺。”

  张盛相点了点头:“老马啊,知道殿下为何特意将你分给我大连兵团吗?”

  老马头憨笑道:“殿下是看中了俺这手艺。”

  别看老马头长得平平无奇,实际上他大有来头。

  曾在龙江造船厂当过监工,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船匠。

  就是在朝阳城一众工匠之中,他也是待遇最高的那一批,只是之前发挥不出全部能力。

  如今进了大连兵团,才是业有专攻了。

  “我就问你一句话,我给你足够的人手,你何时能造出船来?”

  老马头面露为难之色:“团长,您有所不知,这船不是想造就能造的,像是龙骨这等重要部件,都需要特殊的木材。”

  “咱虽有造船的本事,可没有对应的材料,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张盛相皱了皱眉头:“也没说让你造大船,先造一些渔民捕鱼用的小船、舢板嘛。”

  四大兵团之中,大连兵团的选人最为特殊。

  士卒多为熟悉水性的南方人,民夫基本都是渔民,就连蛮族奴隶都是挑渔猎民族选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连靠着海岸线,相当一段时间食物的主要来源都是海中的海鲜、鱼类。

  “啊。”老马头松了口气,“那简单,给俺一个月时间。”

  张盛相点了点头,好奇地问道:“那大船呢?我们什么时候能造大船?”

  老马头无奈道:“怕是很难,大船不仅需要结实的龙骨,还要有熟练的工匠,还需一个大型码头。”

  “造船最关键的工序是捻缝,咱们会捻船的工匠不多,很难快速搞起来。”

  张盛相点了点头,招了招手让老马退下了。

  他凝望着海岸,心中有些跌宕起伏。

  跟随李彻这些日子,让他养成了一个习惯。

  那就是遇见问题时,他会代入到李彻的思维,想象若是殿下在此,会怎么做?

  视线落在大海之上,张盛相突然想起,海的对面应该就是高丽、新罗和百济了吧?

  他们那里似乎......不仅有船,还有数量不小的熟练船匠?

  身旁的副将靠了过来:“团长?您在想什么呢?”

  张盛相猛然惊醒,喃喃道:“我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

第240章 本王可太‘孝’了

  “哈哈哈!干得不错!”

  李彻放下手中书信,开怀大笑。

  身手抱起身旁的小虎崽,一顿360度无死角狂撸。

  小松乖乖接受,不躲不避,显然是习以为常,已经被调教成李彻的形状了。

  一旁的霍端孝看到这一幕,笑着问道:“发生了何事,殿下竟如此高兴?”

  李彻笑着放下小虎崽,指着桌面上书信:

  “正则可自看,这几封皆是四大兵团的来信,这几个小子做的不错,没有枉费我悉心培养。”

  霍端孝拿起书信翻看的功夫,李彻继续说道:

  “盘锦、大连兵团已经到了位置,路上没出现减员损耗,现在已经建起了不小的聚集地。”

  “葫芦岛的周令也是个妙人,除了送书信过来,还送了一些海鲜。”

  李彻指向屋间角落,那里放着两个竹筐。

  霍端孝失笑道:“怪不得我进来时闻到一股味道,我还以为是小松身上的味呢。”

  一旁的小虎崽甩了甩尾巴,对霍端孝之言表达了不满。

  小虎能有什么味道,小虎明明是喷香的!

  “不过,还是阜新团的裴元贤最让本王惊喜。”李彻眼中带着赞许,“他一个从未打过仗的世家子弟,竟有魄力和契丹人硬碰硬。”

  霍端孝面露肃然之色:“阜新那个地方,竟然有契丹人出没?”

  李彻摇了摇头:“契丹是个游牧民族,那群人到处乱窜,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当真惹人厌烦。”

  “那裴元贤是个好样的,不仅大破契丹骑兵,还拿下了一个部族的牛羊马和粮食。”

  “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必担心阜新团的补给问题了。”

  “臣以为,殿下可再给耶律大贺写书一封,怒斥他挑衅之事。”霍端孝开口道,“必须让他为此事做出解释。”

  李彻看到霍端孝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由得也坏笑一声:

  “没错,这耶律大贺当真大胆,竟伤了我奉军十几名战士!”

  两国交战,肯定有过错方。

  契丹人既然又输了,那过错方肯定就是他们了,想必那耶律大贺也说不出什么来。

  毕竟草原信奉若有其事,胜者为王,你自己挑的嘛,大贺兄!

  霍端孝此刻也差不多看完了信件,由衷感叹一声:“此番又是手雷建功,此物当真好用啊。”

  “是啊,只是契丹人多次吃了手雷的亏,日后再对他们用兵,怕是会死命防范了。”李彻感叹道。

  手雷的确是跨时代的产物,可还是那句话,手雷的爆炸杀伤力其实有限,震慑力远大于威力。

  比如面对全身甲胄的皮室军,手雷就只能伤到爆炸范围有限的敌军。

  不能故步自封,手雷固然好用,但还是要将精力放在火炮和火枪的研发上。

  这两种武器,才是火器的巅峰。

  陈规是个科学狂人,在李彻的帮助下,火药司对火枪的研究已经有了不少进步。

  尤其是火炮,火药司已经造出了第一门铁炮,而且还造出了一种类似‘臼炮’的新型火炮。

  臼炮炮身短,威力和射程都不算高,但制作更方便,甚至可以量产。

  而且臼炮这条科技线的尽头,就是近现代的迫击炮和掷弹筒。

  “行了,不说这些了。”李彻站起身,“正则今日就在王府吃晚饭,我们一起尝尝这葫芦岛海边的特产。”

  霍端孝也不推辞,面带笑意拱手道:“那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王府的厨子开始将海鲜分类清洗,李彻比较好奇,也带着霍端孝跟了过去。

  葫芦岛距离朝阳城不算远,送信的斥候快马加鞭,这些海鲜送过来时还是新鲜的。

  李彻对海鲜非常熟悉,因为前世海鲜吃了不少。

  做勘探的和做土木的差不多,都是工作时埋头苦干,休息时疯狂消费。

  消费什么的无非就是大吃大喝,微醺过后去KTV唱个歌,再去会所洗个脚。

  经常去下馆子大吃大喝,海鲜这东西自然是没少吃。

  李彻看着那一只只形态各异的新鲜海鲜,感叹道:

  “嚯,这虾爬子可真新鲜啊,差点忘了,那边的确盛产虾爬子,这东西蒸一下就能吃,都不用佐料。”

  “这是扇贝,这是对虾,这是海蟹。”

  李彻如数家珍,忽然眼睛一亮,伸手从木盆里拎起了一个壳状物:“这个好,这个好,这是生蚝!”

  “这东西味道鲜美,而且大补,号称‘男人的加油站’呢。”

  “可惜了,咱奉国还没有小米辣、大蒜和粉丝......味道可能会差一点,不过这东西生吃都好吃。”

  身旁的霍端孝好奇道:“殿下去过海边吗?怎么对海鲜这么熟悉?”

  李彻打了个哈哈:“没有没有,看过相关的书籍,民以食为天嘛,各种食材我都了解一点。”

首节 上一节 200/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