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第202节

  李彻深深看了他一眼,别过头去,对他已经彻底失望了。

  这就是个人渣,刁民,扶不上墙的烂泥。

  群众里面也有坏人啊。

  “城中已有了关扑之风,为何不上报?”李彻问向诸葛哲。

  “这......农闲之时,百姓无甚娱乐,小赌几把也无伤大雅吧。”诸葛哲好奇道,“殿下似乎对关扑之事甚是厌恶?”

  李彻摇了摇头:“不是不让他们玩,只是不能助长此等不劳而获的风气。”

  “若是赌博输了还好,若是侥幸赢了几次,岂不是越陷越深?到时人人都见到关扑能赚钱,谁还来地里耕种,谁还去工厂做工?”

  “关扑之事,百害而无一利。”

  听了李彻的话,诸葛哲陷入思考,随后赞同地点了点头:

  “殿下所言甚是,听闻前朝国力最盛之时,京中百姓年年家有余粮,便不再努力耕种,沉迷关扑斗鸡。”

  “几年之后,大批农田荒废,世家大户趁此吞并土地,自耕农越来越少。”

  “帝都粮食甚至不能自给自足,还要从周边郡县购买,直到朝廷下关扑禁令后才得以解决。”

  李彻下定决心:“此事当禁!”

  如今奉国还没有自己的法律,一应官司还按照《大庆律》来执行。

  因为李彻清楚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能不折腾就不折腾,否则容易酿出大祸。

  就像是道家的‘无为而治’,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尽可能不折腾,不打扰百姓。

  但随着奉国的飞速发展,百姓的生活已经和关内百姓拉开了距离,仍套用《大庆律》就不合适了。

  比如赌博之风,就是朝阳城百姓的日子过得太安逸了,才行此歪道。

  若是不加以禁止,赌徒必然越来越多,甚至会有人家破人亡。

  听到李彻斩钉截铁的话,小老头一脸苦涩。

  殿下也真是多管闲事,怎么还把关扑禁了呢?

  朝阳城没有妓馆,没有酒楼,如今连关扑都禁了,让大伙儿上哪里消遣去?

  还未等小老头多想,李彻的视线又扫了回来,直接给小老头吓立正了。

  “你,为何不把女儿送到工厂去?”李彻冷冷地问道,“招女工的告示没看见吗?”

  “在工厂做工每日都有工钱拿,你宁可把女儿卖了,也不愿意让她们做工,老糊涂了?”

  小老头喃喃道:“俺家都是黄花闺女,怎能出去抛头露面,让街里街坊看见了,不得戳我脊梁骨?”

  “你他妈!”李彻气笑了,一句脏话说了一半,硬生生咽了回去,“卖女儿不怕被骂了?!”

  “把你女儿都送工厂来吧,女工部都是女官,做工也不和男子接触,不必担心声誉问题。”

  “果真如此?!”小老头惊喜道。

  “本王金口玉言,还会骗你不成?”

  “好好好,草民回去就让家里的几个大闺女都去做工。”

  李彻一眼就看出这老头想做什么,冷着脸警告道:“工钱归你女儿自行处理,你不可侵占,本王会派人看着你!”

  小老头面色难看,但也不敢反驳,只得连连点头:“是是是。”

  “还有,从今日起,若有赌博钱物并关扑诸物之人,许执法队捉拿见官,赌资较低者杖五十,拘役半月;赌资巨大者,杖百下,罚金,拘役一个月!”

  众人齐声领命:“是。”

  李彻看向霍端孝:“正则,奉国律法当修改,你最近留意一下官吏之中精通律法之人,将名单报给我。”

  “咳咳咳,臣领命。”

  “子渊。”李彻又看向诸葛哲,“女工之事不可再拖,既然她们家中不肯放人,那就挨家挨户去找,陈明利害。”

  “立几个典型,让大家看到女子出来做工的好处,才能推广开来。”

  “是,殿下。”

  李彻最后看向小老头,严厉斥责道:“你已年近七十,不许再生了,即便你身体吃得消,你家夫人如何吃得消?”

  “老来得子,多有残疾,若是生下个呆傻的,日子岂不是越来越差?”

  小老头面色一垮,有些不忿:“草民虽年迈,但家里那口子乃是续弦,今年才二十有六,如何生不得?”

  “夺少?你还吃上嫩草了?”李彻怒目圆睁,不可置信。

  二十六?

  彼阳的晚意,你是真畜生啊!

第242章 奉国商队第一次入关

  小老头的现任妻子是逃荒的,家里在哪已经无人知晓了。

  她身有残疾,智力也有问题,所以才让小老头捡走做了续弦。

  弄清楚原委,李彻也拿这色老头没办法。

  毕竟是人家家事,自己虽是一届藩王,也管不了百姓的床笫之事。

  让亲卫给他塞了几个馍馍带回家给妻女吃,打发走了。

  经过这么一折腾,上午的时间过了大半,眼看太阳走到头顶,下面的商队也已经准备就绪了。

  李彻带人从城楼上下去,士兵们以手锤胸口行礼。

  贺从龙从商队中间快步走来:“参见殿下。”

  “虚礼就免了,可准备好了?”

  贺从龙点了点头:“所有货物已装车完毕,只等殿下一声令下,我们即可出发。”

  没错,负责第一次通商的人选,李彻选定了贺从龙。

  贺从龙这人是盐贩出身,虽然不通文,但是懂商事。

  奉国商队第一次入关,肯定要带足护卫,让贺从龙带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至于朝阳军的事务,有其他将军替他分担。

  奉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将才。

  李彻走上前,帮贺从龙整了整披风,柔声道:“一路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莫要轻信他人。”

  贺从龙面露感动之色:“殿下......”

  “尤其是那些世家。”李彻眼神一肃,“此次我派了一千军队护卫,平常盗匪绝不敢起歪心,倒是那些世家......”

  贺从龙微微皱眉:“咱打的是奉军的旗号,那些世家胆子大到敢袭击亲王的商队?”

  李彻摇了摇头:“若是平常商队,自是不敢的。”

  “可这玻璃,乃是第一次进入中原,势必会卖出一个天价,正所谓财帛动人心......”

  “一位姓马的先贤说过,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那些世家豪强就会就铤而走险;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那些人就敢践踏世间一切法律;若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们就敢于出卖一切,包括良心。”

  身后的霍、诸葛二人眼睛瞪大,细细咂摸,只觉得这话振聋发聩。

  此话虽然浅显,但却一语中的,这位先贤说得真不错。

  只是他们也算是饱读群书,怎么没听说过哪位先贤姓马,说出过这么一段话呢?

  “殿下的意思是,他们会带人来抢我们的货物?”

  李彻摇了摇头:“不,世家的胃口可没这么小。他们想要的不是鱼,而是能不断钓起鱼的渔网。”

  “只是这玻璃的配方,只有奉国才有,他们又没胆量到关外来向本王讨要,而你们就是和关外沟通的唯一桥梁。”

  贺从龙面色一白,看向身后的将士们。

  随后低声道:“殿下放心,我知道怎么做。”

  李彻微微颔首,两人对视一眼,其中深意不言而明。

  贺从龙是李彻的死忠亲信,世家再头铁,也不会对他下手。

  但商队中的其他人就不一定了,毕竟利益这种东西,最能腐化人心。

  到时候世家要是策反了些人,让他们回到奉国来搞破坏,偷配方,弄情报......

  李彻对属下再宽容,也肯定是要斩草除根的,而且是不讲证据的清算。

  这种事情很难公之于众,多多少少会伤一部分人心。

  不如让贺从龙留意一下,在回山海关之前就给叛徒做掉。

  李彻嘱咐了贺从龙几句,又在高台上鼓励了一下随商队出发的士兵、官吏、民夫。

  挂着奉字王旗的商队浩浩荡荡从城门而出,踏上了崭新的水泥路,向山海关的方向行去。

  李彻站在城楼上,看着商队的旗帜逐渐消失在视野中,微微叹了口气:“等他们回来,奉国都要下雪了吧?”

  身旁的霍端孝回应道:“如今关外已然入秋,商队这一来一去,至少三个月有余,自是踏雪而归。”

  李彻转头看向朝阳城。

  四大兵团尽出,商队入关,朝阳军训练的新兵又去了野外拉练。

  平时人潮拥挤的朝阳城,此刻看起来竟然多了几分寂寥。

  “好了,大家都在为奉国奔波,你我也不能拖后腿。”李彻笑道,“且回府衙,商议一下立法和女工事宜。”

  “臣等领命。”

  。。。。。。

  却说贺从龙带队一路南下,第二天便走到了山海关。

  薛镇早就接到了命令,得知朝廷允许关内外通商,自是没有为难贺从龙。

  贺从龙投桃报李,送给薛镇一件狼皮大衣,并言说这大衣是李彻亲自挑选送给他的。

  薛镇面上并无任何反应,只是默默收下,看似毫不在意,甚至有些嫌弃。

  等到贺从龙带着商队走后,副将贼兮兮地凑上来,伸手摸向那狼皮大衣。

首节 上一节 202/5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